第540章 皆是心腹之人,方能心安!

字數:6703   加入書籤

A+A-


    因時間流速差異,異時空一月,相當於大明一炷香時間。
    你暫時消失,也不會引起懷疑。”
    國運係統答道。
    “好東西!這時空之門果真是無價之寶!”
    “僅朕能穿越嗎?能否帶他人同行?”
    朱元璋心跳加速,連聲追問。
    每次啟動時空之門,可攜九人同行!
    朱元璋眼瞳驟擴,意味著他能引領老九等人共赴穿越之旅!
    朱鬆驚疑:老爺子真能將我們帶回現世?
    時空之門蘊含穿梭時空之力,令朱元璋心潮澎湃。
    加之每次可帶九人,含他自身,恰為十人,人均分攤僅需千點國運值,似乎頗為劃算!
    “那這穿越,究竟能至何方?”
    朱元璋對穿越的目的地產生了濃厚興趣,連忙追問。
    “乃未來之境,王朝隕落,新序初建之時!”國運係統解答。
    “王朝隕落?”
    “意指大明亦不複存在?”
    朱元璋心頭一震,推測那至少是五六百年後的世界!
    若真如此,他倒是頗感興趣,欲一探究竟!
    他想知曉大明消逝後,朱氏子孫及漢人天下將會如何!
    “宿主還是先積攢足夠的國運值再考慮此事吧!你現有國運值連時空之門都無法開啟!”國運係統語氣中帶有一絲輕蔑。
    “還不是因你所致!”
    “若非你,我國運值尚且充裕!”
    朱元璋聞言,咬牙切齒!
    這係統實在過分!
    竟敢輕視於他!
    每日簽到僅得百點國運值,他亦想多存,卻無可奈何!
    次日清晨,朱元璋告知朱鬆,國運係統升級,已解鎖時空之門。
    “時空之門?父皇確信此功能能讓我們重返現代社會?”
    朱鬆聞訊,震驚不已!
    自穿越至大明,他從未奢望重返現世,未料老爺子之國運係統竟有此等奇能!
    “係統所言如此,但每次開啟需耗費一萬國運值!”
    朱元璋頷首解釋。
    “父皇現今累積了多少國運值?”朱鬆急切地問。
    “眼下僅得四千,尚需六千,亦即兩月方能湊足一萬!”朱元璋答道。
    每日簽到僅得百點,一月累積不過三千,一萬點則需三月有餘!一年極限亦不過三萬六千!積攢國運值,實屬不易!更兼那國運係統難擋,常令罷不能!
    “況且,一萬國運值僅夠我等在現世停留一月,期滿則係統自動召回!”朱元璋無奈道。
    “原來如此!”
    “一萬國運值,倒也在可接受範圍!”
    “但若我等皆赴現世,漢中又當如何?”朱鬆皺眉問道。
    “此點你無須憂慮,係統言明,穿越後世之時流與大明有異,仿佛那邊一月,大明不過一炷香時光!”
    “若事先籌謀得當,甚至無人察覺我等消失!”朱元璋連忙解釋。
    “那便無礙了!”
    “隻要有足夠國運值,隨時前往現世亦無不可!”朱鬆聞言眼眸一亮。
    “正是,屆時吾定要帶上你,最好標兒亦同行!再攜蔣瓛及數位錦衣衛相隨!”
    “花費一萬國運值,共可穿越十人,豈可虛度!”朱元璋點頭,身為,他慣於出行皆帶錦衣衛護衛,即便未來世界亦然!
    無論有無實效,皆是心腹之人,方能心安!
    “兒臣多謝父皇!”朱鬆聞言而笑,去現世帶錦衣衛無用,老爺子願攜他同行,方為明智!
    朱鬆亦不關心朱元璋還帶何人,隻要他去便好!他實是渴望重返現世一探!
    朱鬆心中疑惑,這國運係統提及的現代社會,與自己原本所知的現代社會有何異同?
    “不過,我並不急於立刻穿越到未來。”
    “有空時,我還想為你家老四朱匣煬和老五朱匣灺推算一番未來!”朱元璋話鋒突轉道。
    朱鬆的前三個兄弟,朱匣秋、朱匣焌、朱匣燁,朱元璋都已推算過,唯餘老四和老五尚未推算。
    待漠北之行結束後,他將抽空為老四和老五推演人生。
    “也好,父皇自行安排便是,我並不著急。”朱鬆無異議。
    之前朱元璋已透露三兄弟未來的一些情況,朱鬆亦好奇老四和老五的命運。
    “你對現代社會如此感興趣?”朱元璋好奇地問朱鬆。
    “兒臣通過係統略知一二。
    係統商城中能買到諸多現代社會之物。”朱鬆隨口敷衍。
    穿越者的身份,他自然不能輕易透露給朱元璋,這是他唯一的秘密。
    即便國運係統再強大,能推演未來,卻也無法推演他穿越者的身份和過往!
    “原來如此!你對現代社會似乎比朕更了解!屆時朕定要帶上你一同前往!”
    對於穿越到未來的現代社會,朱元璋心中忐忑。
    那是數百年後的世界,他不再是皇帝,未知的一切令他不安。
    若朱鬆了解現代社會,他心中也能稍有安慰。
    “父皇放心,兒臣定當為父皇分憂!”朱鬆連忙答應。
    “言歸正傳,北征在即,大軍準備得如何了?”朱元璋轉而問道。
    所謂大軍,不過三萬人而已。
    相較於大明朝動輒十萬大軍的規模,這三萬漢中軍的數量誠然相形見絀。
    然而,無人能輕視其戰鬥力,畢竟他們曾一舉覆滅了東察合台國。
    “準備工作已就緒,兒臣打算再去王衛學院一趟,觀摩今年第二批新生的考核。”
    “父皇若有興趣,一同前往如何?”朱鬆向朱元璋發出邀請。
    “你不說朕還真差點忘了,讓藍玉等人回去,正是為了皇衛學院。
    朝廷那邊想必也開始招生了,不知進展如何。”
    朱元璋聞言,方憶起自己創辦的皇衛學院。
    “藍玉他們在王衛學院擔任教官多時,對該院的教學方式應已了然於胸。”
    “大哥在應天府掌管文科,加之兒臣提供的教材,皇衛學院的運作應非難事。”
    “父皇無需過分憂慮,定能順利進行。”朱鬆笑言安慰。
    實則,若朱標與藍玉能參照王衛學院的標準選拔考核新生,成效或將更勝王衛學院本身。
    畢竟王衛學院主要針對北方地區,而大明的人才與人口多集中於南方。
    在這方麵,朝廷具備天然優勢,關鍵在於方法得當。
    “嗯,如此甚好。
    朕便隨你一同前往王衛學院,看看新生的考核情況。”
    朱元璋頷首,隨即與朱鬆一同離開漢王府。
    時光荏苒,轉眼一年過去。
    王衛學院步入第二年,首批三百名新生已晉升為二年級學生。
    春日來臨,迎來王衛學院第二次春季考核,此次依舊計劃招收三百名學員,錄取名額固定,無論報考人數多少。
    隨著王衛學院聲名鵲起,報考者日益增多,入學考核的難度亦隨之提升。
    這正是朱鬆所期望的,他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
    畢竟,頂尖人才貴在精而非多。
    看過王衛學院的考核後,朱元璋心中有了數,隻要藍玉等人遵循此標準,應無大礙。
    他並不擔心藍玉等人陽奉陰違,因為有朱標在應天府監督。
    藍玉等人雖跋扈,但對朱鬆頗為敬畏,老九足以鎮住他們。
    因此,老九之言,藍玉等人必信,應不會在考核上耍手段。
    視察完王衛學院,朱鬆又領朱元璋考察了漢中府第二座火力發電站的建設。
    如今研究院已能自製發電機組,畢竟朱鬆前期投入巨大,既傳授技術,又贈發電機組供其研究仿製,若仍無所成,便太過辜負朱鬆。
    此發電站主要為百姓服務,規模遠超首座,電力生產和輸送能力亦數倍於前。
    兩座發電站一旦聯網,漢中城供電便無憂。
    漢中城內用電問題解決後,再延伸線路至周邊城鎮村落,即可實現地區電網覆蓋。
    漢中府周邊縣城亦開始建小型發電廠。
    照此發展,朱鬆相信,不需數年,大明電網覆蓋率至少可達六七成。
    此乃巨大進步。
    “漢中府的發展,真令人驚訝!”朱元璋感慨道。
    “若無人阻撓,漢中發展至數百年後現代社會之貌,恐指日可待!”
    朱鬆聽後,未置可否。
    他現有技術,大抵相當於後世一戰至二戰時期水平。
    要達到千禧年後的水平,朱鬆從未深思,亦不知此生能否如願。
    所幸,他掌握著技術與“樣品”,或許能在時間上實現超越。
    “父皇,您可還記得兒臣提及的電話?”朱鬆突然向朱元璋問道。
    “電話?”
    “正是那遠隔千山萬水,僅憑電話便能通話之物?”朱元璋心中一動。
    “正是。
    研究院已製成樣品,父皇可願隨兒臣一觀?”朱鬆笑道。
    “真的?那還遲疑什麽,速速帶朕前去!”朱元璋大喜。
    不僅如此,研究院正著手無線電研究。
    有線電話多用於民用,若用於軍事,無線電才是關鍵。
    境外作戰,電話不便,需鋪設線路;而無線電,僅需攜帶電台即可。
    朱鬆推測,以研究院的速度,無線電不久便能問世。
    父子二人徑直奔向研究院,此乃朱元璋首次踏足此地。
    研究院一直是朱鬆嚴格保密之地,就連朱元璋亦未曾知曉。
    但如今局勢已變,他無需再對朱元璋隱瞞。
    “父皇,這便是兒臣所言的電話。”朱鬆指著有線電話向朱元璋介紹。
    “僅憑這小盒,便能通話千裏?”朱元璋望著電話機,頗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