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使者們已驚愕萬分
字數:6847 加入書籤
封狼居胥,乃每位將領夢寐以求之事!
更何況,朱元璋身為皇帝,或將開創皇帝封狼居胥的先河!
按曆史軌跡,朱棣本在五征漠北時實現此壯舉,但此後恐怕再無機會,因為漠北終將歸屬大明,狼居胥山也將成為大明疆域內的一座山峰。
朱元璋欲成封狼居胥第一人,或許也將是最後一人,畢竟在自己的國土上再提封狼居胥,已無實際意義。
“那得看那些對手的態度。”
“若他們願意投降,我們便在他們乞降後登山;”
“若他們固執不降,仍欲一戰,那我們就先登山,再與他們交鋒!”
朱元璋淡然說道。
有了老九在,封狼居胥不過是舉手之勞。
“那先將四哥他們召回,三路大軍在狼居胥山下集結!”
“我們就等著看那些對手如何抉擇!”
朱鬆聞言,也不禁展顏而笑。
現今,城池與軍事要塞基本竣工,朝廷與各藩王的三十萬大軍足以守護這些要塞與城池,東西兩路騎兵大軍亦可合兵一處,漠北以東的局勢已完全掌握在大明手中,那些對手已難以掀起波瀾。
“好,召回老四他們!”
朱元璋應允。
數日之後,燕王朱棣、晉王朱棡與寧王朱權各率兵馬,與朱元璋及朱鬆的中軍於巴彥會合。
十二萬鐵騎補給充足後,繼續向狼居胥山進發。
與此同時,漠北各部族的探子自新建的軍事要塞與城池周邊返回,帶回了明軍欲在漠北長期駐守的消息。
漠北上下,韃靼、瓦剌各族皆為之震動。
短短三月,大明竟建起諸多要塞與城池,這是如何做到的?
在草原上築城,真的有必要嗎?
朱元璋是否已喪失理智?
在漠北築城,意味著大明誓要世代統治此地!
漢人與遊牧民族的區別,核心在於是否依賴城池而居。
漢人農耕為生,土地固定,故建城池,民眾世代相守。
而遊牧民族不同,他們以放牧為生,需隨草場遷徙,城池對他們而言是負擔,既不經濟也不實用。
倘若在漠北築城,或許能抵擋一時明軍,但一旦城破,則萬劫不複。
漠北的自由遷徙,才是他們的生存之道,打不過便逃,無後顧之憂,損失亦小。
這便是貧窮與富有的區別,富有者顧慮多,無城池束縛者則無所顧忌。
然而,這一切被大明徹底打破。
……
準格爾部……
“父親,明軍已在漠北築城設壘,且精銳騎兵正向更北處推進,顯然誓要征服漠北!”馬哈木憂心忡忡地對浩海達裕道。
“依你之見,下一步該如何行動?”浩海達裕皺眉問道。
“我們不能坐視不理,趁著瓦剌尚存實力,必須與韃靼聯手,將明軍逐出漠北!”馬哈木斷言,“漠南已失,但漠北絕不能再失!”
“然而,各部首領近日紛紛提議,欲與大明朝廷和談。”浩海達裕憂慮地說,“即便瓦剌與韃靼聯手,也未必能敵過明軍。”
浩海達裕深知瓦剌內部並非團結一心,各部落首領各有打算。
一旦大明對瓦剌用兵,定有部落選擇投降。
屆時,瓦剌與韃靼將麵臨更嚴峻的挑戰。
明軍已足夠棘手,若內部再生分歧或叛亂,將是致命打擊。
馬哈木聞言焦急:“那我們該如何是好?”
“你明日與其他部落首領一同覲見大明皇帝朱元璋,嚐試通過談判讓明軍撤退。
隻要代價不過分,我們可先應承下來,待明軍撤離後再作打算。”浩海達裕沉思後吩咐。
“我們去談判?”馬哈木皺眉,“該是韃靼部落領頭去談才對!”
馬哈木深知阿魯台和鬼力赤不敢直麵朱元璋,但韃靼其他部落定會采取行動。
韃靼僅剩捕魚兒海小塊領地,若朱元璋掌控狼居胥山,韃靼將危在旦夕。
“韃靼部落首領比我們更急,你帶人前去便是!”浩海達裕道。
“若事不可行,務必速歸,但切記,萬不可讓韃靼部落全數歸順大明!”
浩海達裕嚴肅地告誡。
“我懂了,即刻去準備!”
馬哈木點頭應允,隨即離開營帳。
韃靼若真投降,對瓦剌絕非益事,馬哈木即便要去調和,也定要將局勢攪亂。
唯有讓韃靼與大明交戰,才合瓦剌之利!
燕王朱棣接到朱元璋的會師命令,頓覺輕鬆許多。
這三個月的勞碌,他已忍無可忍。
當日,他便率全部騎兵直奔朱元璋所在地。
同時,晉王朱棡與寧王朱權亦從東路向狼居胥山進發。
數日後,三路大軍在狼居胥山南的色爾格楞匯聚。
“老九,前方即是烏蘭巴托?東邊那山,可是狼居胥山?”
朱元璋首入漠北,更未曾至此聖地狼居胥山。
他望著前方連綿山脈,轉頭問朱鬆。
“正是!”
“狼居胥山,自古便是草原遊牧民族的聖山,自匈奴至今,始終為這些民族所尊崇!”
朱鬆笑道。
漢代冠軍侯霍去病,乃首位也是唯一代天子封狼居胥者。
大唐或藍玉雖也曾率軍至狼居胥山附近,卻僅路過,未曾在此聖山封禪祭天。
霍去病以將領之身,行天子之事,其膽識非凡。
漢武帝容忍其行,若藍玉為之,回朝恐難逃朱元璋嚴懲。
畢竟,封禪祭天,唯皇帝可行。
“父皇,依兒臣之見,我們何不直接攻占狼居胥山,不論他們是否求和,這座山我們遲早要征服,不是嗎?”
朱棣在一旁輕蔑地哼了一聲。
“離家快四月,是否已難耐寂寞?”
“手已發癢,欲戰否?”
朱元璋挑眉反問。
狼居胥山作為他們的聖山,豈能輕易攀登!
朱棣提議直接攻山,無異於向所有草原部落宣戰,無需再談!
這小子,就盼著大明與他們即刻開戰!
談判破裂,狼居胥山二十五萬敵軍,決戰在即!
談判已崩,決戰無可避免。
被朱元璋一語道破心思,朱棣臉頰微紅。
他確實有些急躁了!
深入漠北四月有餘,自三月至今夏末,若再不戰,半年將逝!
難道真要拖到冬日?
在朱棣看來,此戰宜早不宜遲!
“好了,朕知你心意。
談判是給他們的機會,也是為減少敵眾,降低我方傷亡!”
“朕知你有能力,能勝戰,你燕王獲勝理所當然!”
“既是理所當然,你是否應考慮如何將傷亡減至最低?”
“退一步講,朕要的是漠北長治久安,永遠歸入大明版圖!”
“若依你之法,隻會加深他們與大明之仇,即便最終降服,也難保他們心中無恨!”
“漠北之事,正如老九所言,需拉攏一部,打壓一部,以夷製夷,方能長久安定!”
朱元璋未待朱棣開口,繼續說道。
朱棣對前言並未太在意,但朱元璋最後一句,卻令他猛然驚醒!
老爺子竟用老九之言來訓誡自己,這是何意?
顯然是說自己在全局考量上不及老九!
朱棡與朱權同情地望著朱棣,心中暗想,在父親與朱棣麵前,朱棣怎敢如此大膽發言?
誰人不知,父親現今最為看重的是朱棣?
朱棣此番又是在自尋羞辱!
“陛下,韃靼及瓦剌各部使者已至!”
此刻,周通匆匆跑來,向朱元璋稟告。
“終於來了!朕便知他們坐不住!”
“他們是怕朕在狼居胥山與烏蘭巴托也築起城池要塞吧?”
朱元璋聞言,大笑起來。
修建城池之策,直擊他們要害!
此計效果立竿見影,極為奏效!
當然,此策非一般人可用。
築城要塞所需人力、物力、財力,非輕易能承擔!
現今,唯有朱棣敢為之!
大明因朱棣,底氣十足!
“將人領至中軍帳中。”
朱鬆對周通下令。
不久,父子兄弟五人步入中軍大帳。
二十餘位韃靼與瓦剌部落首領或使者立於帳中,神色陰晴不定。
見朱元璋一行入內,眾人即刻以草原禮節行禮,僅右手按胸,微躬,並無跪拜之意。
朱元璋毫不在意。
這幫人,自有讓他們俯首之時!
“諸位來此,有何高見?盡管道來!”
“朕保證,今日所言所談,絕不加害,事後讓你們安然離去!”
朱元璋在主位坐下,掃視眾人,似笑非笑地說道。
此言一出,使者們臉色微變。
朱元璋的自信,令他們手足無措。
早在目睹漠北新建的軍事要塞與城池之際,使者們已驚愕萬分。
這些要塞與城池,竟矗立於他們的領土之上!
科爾沁使者立刻向朱元璋表示:“尊敬的大明皇帝,我等部落皆願歸順大明,呈遞國書,誓結永久和平。”
“永久和平?”朱元璋淡然反問,“大軍北上前,怎未見你們如此爽快?如今怕了,便談永久和平?可知此番北征代價幾何?”
使者麵色一變,急忙提出條件:“陛下,我等願賠償大明所有損失,無論牛羊、金銀,乃至長城外五百裏、漠南已被大明所占之地,皆可割讓,隻求陛下撤軍。”
朱棣聞言,臉色鐵青:“豈有此理!求和與挑釁皆由你們,豈能將大明視為軟肋?”
使者們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