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謝玉夏江達成交易
字數:4600 加入書籤
第二天甄平給梅長蘇匯報:
“謝府的大小姐昨夜因難產去世了。”
“那孩子呢?”
“孩子生下來了,譽王為顯寬厚,還特意送卓青遙過去。隻可惜去得太晚,沒見著最後一麵。但長公主讓他把孩子抱走了,說是謝大小姐的心願。”
在梅長蘇雪冤的路上,最難的從來不是權謀,而是情感的約束。謝琦的死不同於蕭景睿的痛,徹徹底底的在梅長蘇的預料之外,甚至都來不及做任何的心理建設。
無論過往的歲月已將記憶中的一切掩埋的多深,謝琦始終是與他血脈相連的表妹,在模糊的幻影裏,謝琦還是那個是牽著他的衣角喚他林殊哥哥的小妹妹。
胎位不正,氣血兩虛,如果不曾有生日宴上的謝卓反目,這樣的事情也可能會發生,但現在那些都不重要了。
任何與這件事有所牽連的人受到傷害,梅長蘇都會飽受煎熬和愧疚。飛流看著趴在地上痛苦的梅長蘇問道。
“蘇哥哥不舒服,會好嗎?”
梅長蘇整理好坐姿後看著飛流認真的說道:
“會好的,你知道為什麽嗎?”
飛流搖頭,梅長蘇接著說道:
“因為人的心。會變得越來越硬。”
對麵的少年滿眼疑惑,他不理解這既難解又矛盾的話是什麽意思,但是他卻能讀懂梅長蘇情緒中的無奈與悲愴。
都說飛流的眼裏隻有梅長蘇,而梅長蘇心裏的那一方淨土又何嚐不隻有飛流呢?一顆地獄歸來後的赤子之心都承受不住的沉重,仿佛隻有傾瀉給這個純粹的少年時,才能消融許多。
從榮光無限的朝廷柱石到階下囚,不過是朝夕之間。
身在大牢的謝玉望向透過窗戶的一縷陽光,在得知自己女兒去世的消息後,不知此時謝玉這漠然的一行淚,不知道是因為女兒的死,還是想起鏡花水月的前半生而遲來的一點的覺醒呢。
……
【卓青遙現在成了最大的受害人了,老婆死了】
【這部劇的權謀都是鬥得自己的至親】
【原來謝玉也會哭呀】
【現在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後麵都會報應給自己的孩子了吧】
【最可憐的是謝琦,還有她的孩子,】
………
此時的童路來到蘇宅匯報。
“宗主,懸鏡司首尊夏江剛剛回京了。”
夏江可以說是最純粹的反派,和謝玉相比,他更有城府,更懂帝心,可以將他看作是當年璿璣公主的延續。當他聽到謝玉事發後,第一時間趕了回來。
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謝玉為當年的事情保密。而他的做法也是專挑7寸,那便是重新定性謝玉的罪行,此刻的他坐在堂上,夏春和夏冬兩人站在下首,開口便嗬斥夏冬攪入寧國侯府案件中。
“我懸鏡司隻需將查案的結果通報陛下,至於陛下信與不信,如何處置,不是你我應慮之事,寧國侯府一事,分明就是譽王與太子之間的黨爭,你身涉其中,已犯了玄懸鏡司的鐵則,自即日起,你在府禁地好好反省!”
“徒兒遵命。”
夏江所有的計謀都是以地心為戰場。他對梁帝的了解遠超謝玉,是可以和靜娘娘、高湛相比肩的存在。
他之所以一回來就將夏冬禁閉,就是為了保住謝玉而做的鋪墊。
禦書房內,夏江匯報完之後梁帝發出了疑問。
“懲處夏冬,這卻是為何呀?”
“寧國侯府一案中,夏冬過於逾越本職,並非懸鏡司掌鏡使應當所為。”
“夏冬那是在為朕查案子。”
“微臣以為當夜發生的事情,已經不單純是個案子,懸鏡司縱然是把利劍,也隻能握在陛下您的手中,其他人都不要妄想左右。”
“你的意思是?有人左右?”
“謝玉有何罪責是一回事,但這些罪責是如何被翻出來的,又是另外一回事。”
譽王和梅長蘇苦苦想要推脫此事與黨爭的聯係卻被夏江一句話就打回了原梁帝,立刻起了猶疑。
事情的重點悄然的從謝玉犯下的滔天罪行變成為什麽他的罪行會被發現,這種邏輯真的是太荒謬。
可是梁帝偏偏就吃這一套,他太習慣多思多慮,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捕風捉影。謝玉處罰的節奏在夏江的三言兩語之下就緩了下來。
“能扳動寧國侯之人,不容小視。此事你務必查實。”
“是!”
“謝玉的罪行已經坐實,朕不想見他,既然你回來了,就替朕走一趟,問問他還有什麽想說的,有些話嘛,隻怕譽王是不肯替他轉述的”
………
【一個新角色登場了】
【靠,這個夏江感覺比越貴妃還難纏】
【梁帝是有妄想症吧】
【所以謝玉又可以不死了?】
【就是因為有梁帝這樣的皇帝,所以這個國家大多是奸佞當道】
………
當夏江領命來探監時,他看向謝玉的眼神裏似乎帶著些許不屑,可又有些忌憚當年他們聯手的那場傑作被揭露,梅嶺的赤焰案讓他們在大梁的地位扶搖直上。自那以後,赤焰案也成了兩人無形的契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夏首尊,你終於回京了。”
“早就勸侯爺不要過早介入黨爭。當時你不信,現在信了吧。”
“這次是我大意了。”
“這麽大個跟頭,恐怕不是大意二字能說得過去吧?”
“你今天好心來看我,就隻是想讓我知道我這個跟頭是怎麽栽的嗎?夏首尊回來了也於事無補?”
“你想補到什麽程度?”
“你能補到什麽程度?”
“你咬緊牙關,我保你不死,再多陛下就要疑心了。”
兩人談話間身體越靠越近,最後謝玉在夏江耳邊悄聲說道:
“還望夏首尊能夠完成這個約定。”
“與謝侯爺之間的約定,我什麽時候沒完成過?”
謝玉之所以認為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就是因為他清楚的知道,夏江為了自保,絕不可能對他放任不管。
可笑的是當年7萬忠魂慘死,在十三年後居然還能成為這些揮刀者的護身符,何其諷刺。
然而二人皆是與虎謀皮,焉有其利?梁帝因為夏江的挑撥,對譽王心生忌憚,所以謝玉之案遲遲沒有蓋棺定論,太子無力翻盤、譽王備受猜忌,這樣的局麵無疑是對還在暗處的蕭景琰最有利了。
………
【所以夏江後麵還是要進入黨爭的?】
【你還看不起謝玉,你倆一路貨色,】
【七萬人是他們殺的】
【他們晚上都不會做惡夢嗎】
【這些人我覺得都是沒有真本事,隻是會忽悠梁帝】
【關鍵是梁帝也聽他們忽悠呀】
【所以譽王也是蠢,老被蘇蘇忽悠】
………
喜歡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請大家收藏:()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