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靖王做閱讀理解

字數:4807   加入書籤

A+A-


    所以,靠人不如靠己。他開始自己一遍遍的研究,尤其是書中的批注和被批注的內容,字字句句反複研讀,甚至直接將他們全部抄出來,顛倒分拆,重新組合。
    然而就像梅長蘇說的那樣,蕭景琰並不知道晉陽長公主的閨名叫蕭溱瀠。最終也隻能無奈的放棄了。他叫來了戰英。
    “你把這本書送到蒙大統領府上去吧。”
    “是。”
    “殿下!殿下!”
    占英剛走到門口一個士兵便跑了過來,占英將他攔住並詢問。
    “怎麽了?什麽急事毛毛躁躁的?”
    “殿下,聖旨到,請殿下出去接旨。”
    “接旨也不用接成這樣。我們靖王府沒有接過旨嗎?”
    “不是,傳旨的是高公公。”
    “高公公?”
    靖王攜眾人跪在院中,高湛高聲宣讀聖旨。
    “皇七子蕭景琰,德理兼備,恪忠因果,屢有宿功,特加封為靖親王,賜五珠冠。欽此~”
    “兒臣謝父皇隆恩。”
    第二天朝堂上,梁帝坐於高位,群臣百官立於下方兩側,高湛高聲唱道:
    “宣!靖親王進殿領印。”
    從郡王到親王,一字之差,卻囊括了整個朝堂格局的變化,從這裏開始,那個被放逐於世人目光之外13年之久的靖王,真正意義上的從幕後站到了台前。
    譽王看著中書令將屬於親王印章呈給蕭景琰時,眼睛都快要把蕭景琰和台下看笑話的朝臣殺死了,而一旁的沈追和蔡荃的隻是笑著低語。
    “新的格局開始了,不是嗎?”
    ………
    【要是我高考前有靖王這態度,高考不至於才555.】
    【靖王和蒙摯最大的不同是靖王會看書】
    【蒙摯:但是他打不過我】
    【追追和蔡蔡可高興了】
    【作為一個觀眾,這一刻也真真切切的為他感到驕傲,因為我們知道他有多難,更知道他有多好,他值得我們所有人去認同。】
    ………
    而畫麵一轉,看梅長蘇那無辜的小表情,就能猜到他對麵坐的是誰。
    “是你說要順應聖意,不能刻意打壓靖王的。結果呢?他就這麽一步一步,不顯山不露水的成了五珠親王,再加兩株就能跟我並肩了!”
    “那蘇某可要恭喜殿下了。”
    “景琰被封了親王,你還要恭喜我嗎?”
    “皇上素來希望保持朝局平衡,當年太子被冊立之後,皇上便同時扶持殿下上位,以確保朝堂兩方並立,相互製衡。如今靖王上位,表明太子快要被放棄了,皇上想要創建新的平衡局麵不是嗎?”
    梅長蘇也知道事情到了這個局麵,要想再說服譽王,放任靖王野蠻生長是不可能的了,隻能用太子的大勢已去來極力地撫慰他了。
    “可是我已經花了十年的時間去鬥倒太子,難道還要再花下一個十年去鬥倒到靖王嗎?”
    “太子和靖王怎麽一樣呢?太子是東宮儲君,是有大義名分的,而靖王雖被封五珠親王,隻因新寵才炙手可熱。如今太子之位即將騰出,這對殿下來說是一個勝果,如果沒有邁出這一步,將來若是皇上有什麽不測,那皇位還是太子的,屆時殿下再去爭那可就是謀逆了。”
    “希望確如先生所言吧。”
    這蒼白的說辭明顯填不平譽王心裏的不甘,而譽王仿佛也是感覺到了這位先生的搪塞,直接拂袖而去。然而在這大局麵前,任他跑去哪裏都是一樣,甚至宮中的那些流言更是直接的戳進他的肺管子。
    此時皇後讓宮女匯報這段時間對譽王不利的傳言。
    “傳言說這些年靖王在外奔波,軍功累累,所有的皇子加起來都比不上。近一年他一直留在京中,陛下派了好多差事給他辦,所以在政績上也不差。至於出身,說是靜妃在宮中越來越得寵。而殿下您雖是皇後娘娘所養,但是您的生母臨終前,她的位分一直是個嬪,所以他的位分是極為卑微的。”
    譽王聽完後將手中的茶杯一下砸在了地上,宮女們馬上跪了一地,皇後也是嚇一跳。
    有人看到原本位列二品郡王的蕭景炎,身穿五團龍服,頭戴五珠王冠,英姿勃勃、神采奕奕的站到譽王對麵時,那樣的衝擊力甚至比聽到東宮被幽禁時還要強烈。
    即便是對政治反應遲鈍的人,也在那一刹那間意識到大梁的朝局已經進入了譽靖相爭的時代。
    而這場戰鬥沒有任何前綴做鋪墊,開局雙方皆是火力全開,各處戰線在須臾之間就全麵打響。
    有主君麾下的各自計議,有謀士的幕後陰詭籌謀,有金殿禦前的各不相讓,更有後宮之中的是非打壓。
    與太子奪嫡十年,讓譽王沒有了和蕭景琰纏鬥的耐心,為了在短短時間內將對手扼殺,他甚至收歸了之前太子的麾下。
    而在過去的一年裏,蕭景琰潛在九淵之下的野蠻生長,此時也是鋒芒畢露,厚積薄發。
    無論是政績與軍功,或是朝中大員的支持,皆能和譽王相抗衡,就連皇族最看重的出身,都因譽王年前組織的那場朝堂辯論變得不再授之以柄,一時之間譽王竟是占不到絲毫便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與此同時,靜娘娘不僅僅是為了蕭景琰,更為了能夠讓小殊減輕一些負擔,他不再藏拙,也是將奪嫡過程中的枝枝節節抽絲剝繭般的分析給蕭景琰聽。
    “記得你曾經說過,東宮被幽禁之時,蒙大統領受了高公公的人情,建議你收服他為其己用。”
    “對。但是蘇先生沒有同意,他說,高湛一向明哲保身,貿然收服頗有風險。”
    “收服高公公固然有弊端,但其中的益處也非旁人能比。他之所以沒有朝著這個方向謀劃,最大的原因還是體念你罷了。”
    “是啊,要收複高湛,必然會將母親卷進來,這是我絕對不願意做的事情。”
    “你能領會到蘇先生的用意,我就安心了。”
    梅長蘇為了保護靖王的驕傲和自尊,放棄了戰力爆表的高湛。在這場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的戰爭中,梅長蘇仍然選擇了讓自己多些安穩。
    這讓她更加篤定他就是小殊,自己可以幫助他隱瞞蕭景琰,但是卻不能讓蕭景琰心安理得的接受一切。
    她必須要讓蕭景琰知道小殊的心意,哪怕暫時不能相認,也要讓他們成為互相依靠和信的當蕭景琰再次提出自己對靜娘娘的擔心時,靜娘娘也是用最溫暖的語氣給了她最霸氣的回應。
    “我受封親王以後,母親在宮裏的處境也必然與往日不同了。想必皇後”
    “你不用擔心我,我在宮中二十多年,足以自保,默默無爭,並非任人宰割。”
    ………
    【靜妃知道不喜謀士的性格,所以一直給景琰講蘇蘇的苦心】
    【靜娘娘的話好霸氣呀】
    【她隻是明哲保身,並不是傻,而且她能從一點點的筆畫變化就能猜出蘇蘇的真實身份。】
    陳司宸看見靖王和靜妃的加封之後頗有感慨。
    “以前有一次出去旅遊,和當地居民一起出去趕海,發現那些貝類、蟶子都會深深的窩在沙裏,在此之前一直以為那就是他們的棲息地。結果當地的居民告訴我,它們原本也是生長在大海裏,隻是漲潮的時候被動地被推上岸,當潮水退去的時候的第一選擇就是將自己的身體紮進沙子裏。”
    “因為此時它們如果選擇掙紮回海裏,大概率會被鳥類或是人類發現,從而丟掉性命,天性讓他們避開眼前的危險,先活下來。等到下一波漲潮時,它們就會迅速補出沙子,跟著潮水重回大海。”
    “也許對於蕭景琰或是靜妃娘娘而言,13年的隱忍便是他們窩在沙子裏的過程,而現在也終於等到能帶他們重回大海的潮水。”
    【所以都是一個過程,不斷的積累,蓄勢待發,才能一擊即中。】
    【一個如此聰慧的人和一個起點如此高的人想要成功都要如此努力,更何況我麽呢,怒刷兩張卷子。】
    喜歡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請大家收藏:()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