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譽王又可以了
字數:4831 加入書籤
禦書房內,梁帝將彈劾譽王的奏折砸在了他的麵前。
“居然搶到朝廷前頭到越州去散銀賑災,散的什麽銀子呢?這是地下送給你的禮銀!”
在梅長蘇的籌謀下,這波賄賂款被江左盟以殺富濟貧的形式散發到了越州,並且將詳情內幕傳遍了大街小巷,民情民怨立即呈鼎沸之勢,萬民書都直接送到了梁帝的榻前,梁帝大為惱火。
而此時的譽王也隻能矢口否認,表示自己並不知道送禮的事情,可惜的是,這次負責此事的是蔡荃。
“臣倒聽不懂了,按照殿下的說法,以往豐年的時候,這位越州知府從沒有往京城送過禮,今年乃大災之年,整個越州幾乎顆粒無收,怎麽這位知府大人倒想起做這種事了?若真是如此,他這個人腦子可糊塗得緊呐。倒不知他當時是怎麽當上這個父母官的?”
蔡荃不同於世家出身的沈追,雖然他們都是同樣的有原則係藏蒼生,但他骨子裏沒有沈追的圓滑世故,在他眼裏,丁就是丁卯就是卯,沒有任何情麵可言。所以他直接將所有的證據鏈全部做實做死,不給譽王任何詭辯的機會,但卻禁不住梁帝有心偏袒譽王。
“父皇。”
“行了,別再說了。朕也並沒想怎麽樣你。”
蔡荃想改變梁帝的想法,叫了一聲梁帝。
“陛下。”
“隻是出了這樣的事,民情民意都難以挽回,再讓你主理賑災已然不妥,這個差事你就別管了。”
於是他轉頭吩咐旁邊的高湛。
“找靖王進宮”
“是。”
………
【真替譽王臉疼】
【打臉來得如此之快】
【這種事情即使放在現代,雖然法治不會受民憤的影響,但在處置時還會尊重和考慮到民意的影響,更何況放在個人意願極為明顯的梁帝身上。】
【感覺武英殿的房梁上還繞著譽王前日信誓旦旦的漂亮話。】
【蔡荃這就不知道了吧,估計是托關係當上的知府呀】
【交保護費當上的】
………
靖王和沈追在武英殿外見麵時相視一笑,也是發自內心的欣慰,為數萬災民的生機欣喜,更為朝堂還有親民未還。而這是鬥爭的結束,更是賑災的開始。
數月間,靖王始終奔波在災區的第一線。而通過秦般若的轉述,不難看出,工作落實也是相當不錯。
“陛下讓您安靜些時日,您還真是安靜。靖王離京去賑災也有大半個月了,外麵傳的全是讚頌之語,什麽上馬能戰,下馬能治,殿下您就真的能聽得下去?”
“聽不下去又能說話?他跟那個沈追一天一個調整,全是賑災的新花樣,我還就不信了,那麽大一個肥差,蕭景琰隻能做到半點不沾?水至清則無魚,就算他蕭景琰假清高,還能把所有人的財路都當了不成?”
譽王心中鬱結,如今靖王鋒芒畢露,朝廷六部當中細數下來,戶部、刑部的沈追和蔡荃暗裏都站在靖王的戰線上。禮部尚書是中書令柳澄的弟弟深得柳澄和稀泥的真傳,時不時還拉偏架。吏部也換了黨爭之外的人,兵部李林更是原來太子的人,他寧可投靠靖王,也不會站在譽王這邊,自己手裏隻剩下一個工部和一個沒用的大理寺,
如今這個局勢下,也隻能謹小慎微,不敢有什麽動作。而謝玉倒台後,巡防營歸靖王管製,禁軍是蒙摯的,其他軍方一直保持中立,現在譽王手裏是真的一個人也沒有了。這讓秦般若想到了當初琅琊閣的箴言。
“得麒麟才子者,可得天下,琅琊閣還真是所言不虛。去年秋天,江左梅郎剛剛入京時,殿下您是什麽情形?靖王是什麽情形?現在一年多過去了,到底是誰得了麒麟才子,這不是一目了然嗎?梅長蘇鏟除了謝玉,真的是為了殿下您嗎?那最後巡防營落在了誰的手裏,您不要再心存幻想,我可以確認的是,靖王已經得到了梅長蘇。”
這些話就像刀子一樣,紮進了譽王的心裏。
現在再回首看去,輕舟不但沒過萬重山,更是一路被人當槍使,一路把靖王母子抬到現在這位置。看到譽王懊惱的樣子,秦般若繼續戳他肺管子。
“說起來這位梅宗主還真是了不得,有決斷,敢選人,也會調教。當時殿下和太子皆是如日中天,可他偏偏就敢選中了被放逐多年的靖王。現在宮中的局勢也變了,越貴妃失勢,靜妃上位,不料想一朝得勢,竟是這般的難對付。”
“是啊,以前還真是小瞧了她,皇後娘娘軟的硬的都使了,可她就像一團棉花一樣,壓不扁揉不爛,根本無從施力。”
被秦般若的一番挑唆,譽王又上頭了。畢竟被自己曾經最看不上的人死死的踩在腳下,這種酸爽讓他一刻也忍不了。
“蕭景琰一朝得勢能有什麽根基?本上連太子都能扳得倒,何愁撕不碎他一個五珠親王?”
秦般若見機,立刻開始拱火。
“等這趟賑災的大差事辦完,靖王又有了新功,隻怕陛下又會加封,到時再添兩顆珠子,靖王可就跟殿下您一模一樣,完全比肩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譽王聽後將桌案上的器具全部掃到了地上,後麵他也是起來了,和秦般若商量著對付梅長蘇和靖王的計策。
“他梅長蘇再怎麽厲害,終究隻是一個謀士,與其先對付梅長蘇,不如釜底抽薪對付靖王,沒了主君,任他什麽麒麟才子,不都是一條跟沒人收養的野狗一樣。”
最了解男人的還得是女人。秦般若的一通煽風點火,成功的讓蕭景桓從賑災勢力的陰霾中走了出來,瞬間感覺他又行了,而譽王也戳破了秦般若想借他的力量來打擊江左盟的心思,二人默認的選擇了與虎謀皮,但譽王並沒有因為激將法迷失方向,他準確的指出了眼前破局的關鍵,那便是釜底抽薪。
他們都不知道麒麟才子的弱在哪裏,可不管梅長蘇怎樣厲害,他終究也隻是個謀士,一個謀士最大的軟肋無非是主君的逝世,而他的主君靖王最大的軟肋更是世人皆知。
“這十多年來,他被父皇厭棄,根源何在?還不是那樁梗在父子們心頭,誰也不願意退讓的舊案嗎?”
“沒錯,靖王的痛楚的確就是當年祁王和赤焰軍的那樁逆案。”
“而且我越來越有一種預感,梅長蘇似乎跟祁王舊案也有關聯。”
“何以見得?”
“我現在還隻是一種感覺。但越是對手,越能心意相通。我相信梅長蘇種種奇怪的行為不會無緣無故。”
沒想到大半月的頹廢,把他的第六感都激活了,蕭景桓又變回了那個與太子奪嫡十年的毒蛇,心裏有了方向,他便不再計較這一城一池的得失。
不過,譽王深諳赤焰二字不隻是蕭景年的軟肋,更是梁帝最大的忌諱。如果要從這上麵做文章,那就必須一擊即中,越是血淋淋的效果越好,否則得不償失。
“現在要是能夠再有個什麽契機就好了。”
“契機嗎?般若眼光短淺,暫未看到,不過我倒是為殿下想到了一位絕佳的好幫手。”
“誰?”
“懸鏡司本代首尊——夏江。”
………
【自己是什麽人就覺得別人一定是什麽人】
【因為他知道這種人一定會被排擠打壓,所以他才這麽總結的吧】
【其實我想說秦般若作為譽王的謀士除了漂亮對他有過什麽幫助嗎?】
【夏江為啥會和譽王盟呢,秦般若是真敢想】
【譽王哪裏來的自信,扳倒太子和他有什麽關係?】
【自信是一種好事,過度自信就不好了】
【你的感覺是對的,梅長蘇和赤焰有關係。】
【打到低穀之後就啥都能感覺出來】
劉禾坪看完網友們的評論後也是分析道:
“水至清則無魚——我想譽王總結的不錯,隻不過他視角中的這潭水隻涵蓋了那些對他奪嫡有幫助的官員,最多也隻是銀溝小渠罷了。而這潭水在靖王的視角下,卻是囊括了芸芸眾生的大江大河,而大江大河的渾濁則來自於時代發展的利弊,百姓們本能的趨利避害,為死樂生,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這才應該是當權者心中水和魚的關係。”
………
喜歡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請大家收藏:()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