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赤焰軍當年的真相

字數:4728   加入書籤

A+A-


    自打衛崢被救下後,便在穆王府躺了三個月,如今終於恢複傷勢,第一時間就跑來見少帥。見衛崢安然無恙,梅長蘇也放心了許多,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敘舊的時候,因為靖王也得到了消息,此刻正在趕來的路上。
    他交代衛崢等會見到靖王時說話要小心,尤其是對自己的稱呼。很快,蕭景琰便迫不及待的跑來尋求真相。
    他心中有很多的疑惑,本以為此生再也無法解答,如今再見舊人,他終於能知道13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麽。他怎麽也想不通,當年林帥帶領的赤焰軍可是大梁最強的戰隊,怎會被謝玉打得全軍覆沒。
    “難道連殿下也以為我們是跟謝玉廝殺成這樣的嗎?”
    靖王約為思索後大驚道:
    “難道當時謝玉所報的擊退大渝20萬大軍,力保北境防線不失,其實是你們的功勞?”
    當年大渝以軍武立國,他們擁有一支勢如破竹的皇屬大軍,如果不是赤焰軍拚盡全力將他們引以為傲的大軍殲滅,大梁北境又怎會有十幾年的太平?
    可誰能想到,遠在帝都的皇上早就對赤焰軍起了忌憚之心,竟然僅憑謝玉和玄鏡司的密報,就將數萬守護大梁的赤焰軍狠心滅殺,當年的梅嶺滴水成冰,赤焰軍為守護邊疆,浴血奮戰三天三夜,最終將大渝大軍斬落馬下。
    “此戰之後,我們也軍力危殆,傷亡慘重,不得已隻能原地休整。”
    然而那時候的少帥卻突然發現了異常,因為本應趕來支援的聶鋒卻遲遲沒有出現,於是少帥便派他去接應。可萬萬沒想到,他剛一出山穀,謝玉和夏江就帶著十萬大軍,一路屠殺了過來。
    “梅嶺淪為地獄,被焚燒成一片焦土,遍地礁石,麵目全非。”
    由於剛經曆了一場廝殺,他們根本沒有絲毫的力氣抵抗,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謝玉揮刀屠殺,而戰士們更是到死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聽到這裏,蕭景琰已經淚流滿麵,原本他還對小殊的生還抱有希望,如今聽完衛崢的描述後,知道小殊是真的回不來了。
    “這整整13年,7萬亡魂未安,汙名未雪,縱然我蕭景琰現在七珠加身,榮耀萬丈!到底有何意趣?有何意趣!”
    蕭景琰恨自己就算是知道了真相,也無法替死去的兄弟洗刷冤屈。他沒想到自己晉升七珠親王後卻依然什麽都做不了。
    看著靖王如此為自己著想,梅長蘇心中倍感欣慰,但他很清楚,往後還有更艱難的路要走,沒有時間在這兒女情長。他忍著內心翻湧的情緒,立即切換為謀士,上前勸慰。
    “殿下,若要達成你最後的目的,此時此刻千萬不能提出重審赤焰之案。”
    “容我提醒蘇先生,我最後的目的就是昭雪此案,其他暫時可以靠後。”
    蕭景琰前後經曆了這麽多事,此刻終於成長了起來,看到如今的靖王梅長蘇十分欣慰。而眼下春節將至,他們打算春節結束後便開始實施計劃。可心懷恨意的譽王已經忍不住要動手了。
    ………
    【這個案是梁帝欽定的,牽連梁帝的話不是那麽容易說翻就翻的。】
    【就因為心裏的那點猜忌,還有謝玉他們的一點利益,他們就坑殺7萬赤焰忠魂,冤死一代賢王。】
    【要是祁王在,是不是已經統一了各國呢?】
    【小蘇當時活下來的時候該有多痛苦呀】
    【真的很難想象謝玉當時是怎麽看著這七萬人被殺死的,而且還是他揮下的屠刀】
    【而且謝玉還冒領功勞才當上的一品軍侯。】
    【謝玉太狠了】
    【梁帝難道不狠嗎?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妹妹妹夫,全部不留】
    【衛崢可以去告禦狀呀,現在的刑部是蔡荃,應該都可以審查清楚的】
    陳鍇戈看了這了網友們的評論後解釋道:
    “梅長蘇作為那場悲劇中唯二活下來的人,他比誰都清楚。現在要求翻案,就是逼著梁帝認錯,可這個錯太大了,且不說現在唯一人證衛崢還是朝廷正在通緝的逆犯身份,他根本沒有說話的機會,關鍵的是把皇家顏麵看得比什麽都重要的梁帝,怎麽可能讓史書上留下自己冤殺皇長子和朝廷功臣的汙名呢?此時此刻提出重審,無異於讓當年的悲劇重新上演。”
    “雖然現在譽王被削、前太子被貶,但是他們都還是在的,梁帝還可以選擇一個聽話的皇子繼承大統。”
    【真是諷刺,梁帝前麵還說譽王敢作不敢認的樣子不像他,但是現在卻打臉了吧】
    【所以言侯說了,譽王和他是最像的】
    ………
    同一時間,和靖王身邊這些有誌之士相映成趣的是,譽王身邊出現的都是秦般若這樣心懷叵測的奸佞,因私炮房和衛崢事情的牽連被削成雙珠親王並幽閉三月。
    這段時間的清靜,也讓他有了時間回頭看看自己這十多年,心裏雖然很不甘心,但現在也選擇了認命。
    他這棵大樹已然沒有了生機,可附著在他身上的那些想擾亂大梁的蛆蟲卻還在躍躍欲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夏江的教唆下,秦般若依然想借助譽王的勢力。在二月定品和三月春獵的事上展開絕地反擊。
    “此時言敗為時尚早吧?殿下。夏首尊讓我告訴殿下,三月春獵,三月春獵將是反擊一搏的良機。”
    “二月定品,三月春獵,都跟我無關了~”
    “殿下,殿下,你聽見般若的話了嗎?”
    “我累了~ 不鬥了。”
    其實這樣的結局對譽王而言一定是皆大歡喜的。他和靖王本來就是政敵,並非死敵,更未參與當年的赤焰之案,和廢太子一樣,做個像靖王一樣的閑散王爺,豈不快哉。
    然而那些蛆蟲卻不願罷休,眼見大樹已經腐爛,一時間又找不到其他可以供他們蠶食的養料,他們隻能狡兔三窟,做最後的垂死掙紮,秦般若再次偽裝成送飯的老嫗去看夏江。聽見譽王已無奪嫡之心後也是一籌莫展。
    “譽王可以放棄,我們不能放棄,否則就算入了地獄也無法向你的師父交代。”
    “可是眼下沒了譽王,我們的目標就更遙不可及了。”
    “璿璣公主曾經給你留了一個錦囊,對不對?”
    “對。師父說,萬不得已的時候再行打開。”
    “那錦囊呢?”
    “般若一直貼身帶著。”
    “打開它。”
    “怎麽是寫給譽王的信?”
    “寫信的人不是璿璣公主,而是她的姐姐玲瓏公主。”
    秦般若看過信的內容後在譽王麵前跪下。
    “殿下,您不能放棄。您背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抱負,更是我們整個滑族的希望”
    秦般若將錦囊拿了出來,告訴譽王其實他是滑族後裔。
    “殿下,般若也是直到今天才知道,原來殿下的身體裏,一直流的是滑族人的血。”
    “胡說什麽?!”
    譽王從秦般若的錦囊裏麵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謎,原來自己竟然是玲瓏公主的兒子,當年玲瓏公主率領滑族軍隊幫助梁帝篡位登基後,梁帝為了守住自己不光彩的登基秘密竟然誣陷滑族謀逆,並派赤焰軍滅了整個滑族。
    譽王得知這一切後頓時隻覺得這些年的爭寵奪嫡全是笑話,一腔的怨憤最終匯聚成一句話。
    “般若,去告訴夏江,三月春獵,咱們還有很多事要做!”
    “是。”
    ………
    【其實譽王做個富貴王爺也是不錯的呀,像紀王爺一樣】
    【本來人家是可以好好享受生活的,結果被夏江他們給逼得造反了】
    【梁帝太不了解自己了,你看你的譽王不是和你很像嘛,走上了一樣的路了】
    ………
    喜歡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請大家收藏:()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