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再臨齊都
字數:3576 加入書籤
大堂內。
韓嬰跪坐在主位上,雍容氣度,目視群臣道:“這一戰沒能順勢殺了楚王,著實可惜,但也在意料之中。”頓了頓,他又說道:“計算時辰,現在楚王應該與龍且、鍾離昧會合了。楚王善戰,又有十萬之兵,不可小覷。孤決定這一戰止步於齊地,而不圖謀楚國。馬上派人前往臨淄,讓韓允率領步軍、民夫來到南城、魯縣一線。與降將一起防禦楚軍。孤帶領騎兵回去臨淄,攻拔齊地。”
說到這裏,韓嬰轉頭對張耳說道:“丞相。傳令齊地,免齊地百姓田稅一年。告訴齊地百姓,若孤王齊地,就散齊地八成之兵,讓壯士回去家鄉。父子、兄弟團聚。”
“是。”群臣躬身應是道。原本就有兩個方案。針對的是項羽死,還是活。項羽活著,楚國就不用想了。如果項羽死了,那韓軍就要馬上進攻楚國,君臣很有信心在短時間內擊潰楚國,占據楚國。
劉邦獨木難支,很快也能收拾了。項羽死不死,直接關係韓氏能否一統天下。隻是可惜,彭越沒能追斬項羽啊。
“諸卿有什麽要說的嗎?”韓嬰點了點頭,目視群臣問道。乾綱獨斷是需要的,但剛愎自用要不得,要善於聽取臣下的建議與補充。
張耳心中有想法,躬身行禮道:“大王。現在齊地將軍紛紛遣人來表示歸降。其中魯縣孫昌極為重要。是否讓鎮守卞縣的衛滿進入魯縣。而讓孫昌進入卞縣?”
群臣之中有一半人或點頭,或表示讚同。
魯縣是以前魯國的都城,現在是齊國南方的重城。田橫主要經營的地方之一,城池高大堅固,城中儲備極多。孫昌既然降了,就把他弄開,把城池交給衛滿這個自己人,可以更安心。
韓嬰想了一下,一時心動。但又搖頭道:“孫昌已經歸順,孤如果讓他調防。他一定會同意,但內心難免不舒服。而他在魯縣多年,有很深的根基。衛滿則沒有。讓他鎮守魯縣,是在自己的根基上鎮守,事半功倍。讓衛滿鎮守魯縣,事倍功半。把他調離魯縣弊大於利。派人安撫孫昌,讓他繼續鎮守魯縣。他一定會對孤感激,率兵拚死與楚軍作戰。”
頓了頓,他又冷笑道:“項羽殘暴,曾經屠戮齊國人。齊國人與項羽作戰,一定會盡心竭力。項羽又剛剛一場大敗。隻要韓氏沉穩經營,項羽無法再進入齊地。”
“是。”群臣再一次應是。張耳也不再多說了,提意見是他的職責,聽不聽是韓嬰的事情。
隻要不是特別離譜,韓嬰的決斷他都服從。
韓嬰沒有什麽要說的了,就遣散了群臣,自己也前往臥房休息。
次日一早。韓氏君臣依計行事。韓嬰率領騎兵前往臨淄城。
這一次騎兵沒有示弱。
一人三馬。
騎兵不僅安裝上了馬鐙,也把新式重甲穿上,拉下麵罩,仿佛一尊鐵人,散發著無窮凶氣。
隻是因為要趕路,鐵浮圖隻披著人甲,取下了馬甲。
但就算如此,三萬這樣的重甲騎兵沿著大道直奔臨淄而去,也足夠恐怖了。
也因為想表現一下,韓嬰的軍隊所過之處沒有驅散百姓。引得百姓在道旁圍觀。
連項羽都沒看過這樣的軍隊,更何況是齊國百姓了。
看到韓氏重甲騎兵的齊國百姓都驚呆了。
“之前收到消息,韓王大破楚王,我還以為是假的。現在看到這樣一支軍隊,我才信了。你們看韓氏騎兵的頭盔,連臉與脖子都保護好了。而且身甲覆蓋的地方也更足。氣勢強橫煊赫,當真天下強騎。”
“如此甲胄真是聞所未聞,難怪楚王兵敗了。”
“當年秦國攻占齊國,虐待齊人。後來楚王攻入齊國,屠殺齊人。諸田無法保護齊人。而韓王強猛,滅亡秦國,力戰楚王取勝。真是保境安民之主,勝過田氏許多。又下令免齊國今年田稅。我們奉他為王又如何?”
“善。諸田無能,韓王如果能入主齊國,是我等之福。”
聽聞韓王取勝,半數齊國縣城都降了。如今看到如此威武雄壯的韓氏騎兵,剩下半數齊國縣城也紛紛動搖。當韓嬰到達齊國都城臨淄的時候。
齊國七十餘城,有五十餘城掛上了“韓”字旌旗,派人向韓嬰投降。
諸田王族,大勢已去。
上午。
風和日麗,寒氣刺骨。
臨淄城外。
韓允、李左車等將軍率領的軍民已經離開臨淄,前往魯縣一帶防守楚王項羽。
臨淄城中的田橫隨時可以出城溜達。但他卻緊閉城門,不敢出城。
直到韓嬰的騎兵到達了臨淄城南。
城上。“齊”字旌旗因為沒有風,垂落下來,毫無氣勢。
城上的齊國士卒雖然有兵甲之利,雖然也都身材壯碩,也是毫無氣勢。
大部分的士卒都恐懼緊張不安,士氣低落到了極點。
“噠噠噠。”就在這時,急促的馬蹄聲響起。很多齊國士卒打了一個激靈,抬頭看去。不久後臉上浮現出驚愕、不可置信、恐懼、害怕等負麵情緒。
韓嬰的騎兵到達臨淄,而且陣形經過了精心的設計。乃鐵浮圖開路。
“噠噠噠!!!!”人馬皆披重甲,看著仿佛是鐵人騎著有鱗麒麟的鐵浮圖排列成為了一堵鐵牆,在騎兵的控製下,戰馬邁著沉重的馬蹄,緩緩到達了城池前方。
他們甚至進入了城上弓箭手的殺傷範圍內,十分囂張狂妄。
但他們有囂張狂妄的資本。
在這個距離,弓箭雖然有殺傷力,但也很弱了。他們人馬都披重甲,麵罩放下。
這個距離箭矢對他們的殺傷力微乎其微。
可以放肆桀驁。
等鐵浮圖停下之後,無數的重甲騎兵也隨之出現了。雖然他們不如鐵浮圖氣勢,但也相當恐怖。
整整數萬鐵騎列陣在臨淄城南,人無聲,馬基本靜止不動。
“韓”字旌旗多不勝數。
馬嘶之聲,宛如雷音。
韓氏鐵騎雄壯,真讓齊國士卒大開眼界,也碾碎了他們的魂魄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