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溫明月
字數:2533 加入書籤
福子緊跟在拓跋琛身後邁入書房,聽到主子發問,迅速整理思緒,恭敬答道:“回主子,溫家如今子嗣眾多。嫡係裏,溫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溫庭舒,為人世故圓滑,掌管著溫家大部分生意往來,與各方勢力多有結交;二兒子溫啟海,醉心於讀書學問,在文壇小有名氣,不過在家族事務上參與較少。”
拓跋琛微微點頭,示意福子繼續。福子接著說:“溫庭舒在娘娘之後,育有一兒一女。兒子溫明軒,性格跋扈囂張,平日裏仗著溫家的權勢在外胡作非為,被送到山上調養心性;女兒溫蘊言,在貴族社交圈裏頗有名聲。溫啟海有一個兒子叫溫明澤,為人謙遜有禮,潛心鑽研學問,很少拋頭露麵。還有一個女兒溫明月極不受待見。”
“除了這些嫡係子孫,旁支裏也有不少小輩。他們雖不如嫡係這般地位尊崇,但也在家族中占據一定位置,隨著溫庭舒這幾年地壯大,他們彼此間明爭暗鬥不斷,都想在溫家分得一杯羹。”福子詳細地匯報著,目光始終低垂,不敢有絲毫懈怠。
拓跋琛坐在書房的椅子上,手指有節奏地輕叩著扶手,眉頭微蹙,陷入了更深的思索。溫明月,或許是個不錯的棋子。
過了好一會兒,拓跋琛緩緩抬起頭,目光堅定,朝著一旁待命的福子說道:“你即刻修書一封送往泗州城府判處。就說朕近期有納妃之意,聽聞溫府的溫明月賢良淑德、才貌雙全,實乃後宮佳選。讓他先去傳達,但不可張揚。”
福子微微一怔,很快便反應過來,“主子,若是溫家不願讓溫明月進宮,又當如何?”福子小心翼翼地問道。
拓跋琛嘴角泛起一抹冷笑,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他們不會的。”
福子趕忙點頭稱是,“是,主子,我這就去安排。”
幾日後,泗州城府判身著一身莊重的官服,帶著一眾衙役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溫家。溫家上下聽聞消息,趕忙出來迎接。溫老爺子帶著溫庭舒在前迎接,溫啟海和溫明軒、溫明月等小輩,被擠在後麵。府門口恭恭敬敬的恭迎。
府判下了轎子,神色威嚴,大步流星地走到溫老爺子麵前。溫老爺子微微顫抖著身子,拱手作揖,聲音帶著幾分惶恐:“不知大人今日前來,有何要事?” 府判客氣說到:“溫老爺此事得與您細說”
府判做了個請的手勢,溫老爺子便引著府判往正廳走去。一路上,溫家眾人皆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麵,大氣都不敢出。
到了正廳,分賓主落座後,丫鬟們趕忙奉上香茗。府判輕抿一口茶,緩緩開口道:“溫老爺,實不相瞞,此次前來是奉陛下的意思。陛下近日有納妃之念,偶然聽聞令孫女明月姑娘賢良淑德、才情出眾,在這泗州城也是聲名遠揚呐。”
溫老爺子一聽,心中“咯噔”一下,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他強裝鎮定,陪笑著說道:“大人謬讚了,孫女明月不過是略通些詩詞書畫,哪裏擔得起陛下如此看重。”
府判微微一笑,接著說道:“溫老爺不必過謙。陛下旨意已下,欲納明月姑娘入宮為妃。這可是溫家的無上榮耀啊,日後溫家在這泗州城,乃至整個朝堂,都會更上一層樓。”
溫老爺子的手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但他十分不喜這個孫女,並不想她進宮。“大人,小女自幼養在深閨,性子單純,恐怕難以適應宮中的生活。還望大人能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能否……”
府判不等溫老爺子說完,便擺了擺手,神色變得嚴肅起來:“溫老爺,陛下心意已決。書信中言辭懇切,對明月姑娘甚是滿意。您若是抗旨不遵,這可是大不敬之罪,溫家上下恐難保全呐。”
溫啟山在一旁聽著,心中焦急萬分。他眼珠一轉,上前說道:“大人,我等並非有意違抗聖意。隻是此事太過突然,我們得給明月一些時間準備,也得和她好好商量一番。”
府判點了點頭,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這倒也是。溫家可以好好籌備,讓明月姑娘風風光光地進宮。此事不易宣揚,我隻是先告知與你,好生培養,莫要怠慢。”
溫老爺子緩緩抬起頭,他強忍著心中的憂慮,臉上擠出一絲勉強的笑容,恭敬地說道:“大人放心,我溫家向來對陛下忠心耿耿,此次陛下旨意,我溫家定會謹遵,不敢有絲毫懈怠。”
說罷,溫老爺子微微側身,從身後的侍從手中接過一個沉甸甸的錦袋。那錦袋用華麗的綢緞製成,上麵繡著精美的花紋,一看便知裏麵裝著不菲的財物。溫老爺子雙手捧著錦袋,小心翼翼地遞向府判,笑容愈發溫和,帶著幾分討好地說道:“大人日理萬機,還親自跑這一趟,實在是辛苦。這不過是一點薄禮,略表我溫家的心意,還望大人不要嫌棄。”
府判看著那錦袋,眼中閃過一絲貪婪,但很快又恢複了那副官場上慣有的溫和笑容。他雙手微微抬起,看似謙遜地推辭了一下,隨後便笑眯眯地接過了錦袋。接過錦袋時,他的手輕輕捏了捏,感受到裏麵財物的分量,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
“溫老爺太客氣了,這都是本官分內之事。”府判嘴上說著客氣話,眼睛卻始終盯著手中的錦袋。“溫家盡管放心,明月姑娘入宮之事,本官定會在陛下麵前多多美言,讓姑娘在宮中能順遂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