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回京前的部署

字數:5763   加入書籤

A+A-


    隨著朱由檢命大軍開始進攻,整個白水縣門前的士兵就搬出了雲梯、攻城錘等攻城利器。
    轟轟,三發虎樽炮旋即開火,緊接著大軍就發起了衝鋒。
    這由於朱由檢此前的種種安排,以至於此時白水縣內根本沒多少人,再加上朱存機兩兄弟想在皇帝麵前表現,於是很快的就帶人將白水縣給攻破了。
    匪首王二及其副手種光道被活捉,城內的大多數亂民被拘束在城下飲食……
    三個時辰後。
    見城下的戰事結束,朱由檢便就笑了笑與張書緣對視了一眼。
    “走吧小哥,跟朕去看看。”
    “嗯。”
    兩個人相視一笑,很快就在一眾東廠番子的簇擁下來到了白水縣城下。
    “臣朱誼??、朱存機恭迎聖駕,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來到近前,朱存機二人是帶著一眾兵士是跪地參拜,就連那些亂民們也是如此。
    “諸位鄉親,朕就是朱由檢,你們今後不用在受苦了!”
    “可能你們會問朕,為何不殺了爾等?”
    “起初朕也是如你們想的那般,可隨東廠提督的詳盡調查,朕發現你們舉事也是被逼無奈,備受了這奸逆的欺辱,諸位鄉親是朕這個皇帝沒有做好啊!!”
    也不管朱存機二人,來到近前朱由檢直接白水民變就給定了性,甚至他還向這群亂民躬了躬身。
    “所以,朕決定自即日起,免了爾陝西的賦餉,若有人膽敢加賦,爾等就綁了他押送京師,沿途官員不得阻擋!”
    隨著朱由檢道出此言,一眾亂民便紛紛探討了起來,有些是不敢相信,有些人則是滿心歡喜,甚至有些人都想起了太祖時的大誥!
    總之一時間這場中就響起了一陣稀稀疏疏的探討聲。
    “陛下實乃聖君臨世,臣張書緣代我陝西廣袤百姓叩謝陛下聖恩!”
    見場中是亂做一團,張書緣便出言配合幫他建立聖君形象。
    “嗬嗬,書緣請起。這一切都是朕的錯啊,若朕能早一天發覺,我陝西百姓也不至於淪落至此。”
    朱由檢是真心開口,聽在諸多的百姓耳中也是備受感動。
    瞬時間他們就覺的,這不是他們的皇帝昏庸,是朝中有人在蒙蔽聖聽!
    “草民感謝陛下,陛下萬福!”
    調子已定,百姓們旋即便叩首了起來。
    “鄉親們都起來,大家繼續吃飯,能吃飽喝足後重建家鄉!”
    看到眾人真心實意的跪拜,朱由檢這才感受到了一種不同於朝臣的敬畏,反而是有一種別樣的感覺,至於這感覺叫什麽,他就形容不上來了。
    其實,朱由檢還想削了這個陝西的年歲,但一想到陝西重鎮的廣袤兵士要靠本地來養,他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改成了削減其賦餉了。
    “陛下,那賊首王二已帶到。”
    就在朱由檢的話音剛落,蒲城衛指揮使便就押著四個人走了過來。
    “斬!”
    看都沒看王二,朱由檢旋即就下了諭旨。
    “遵旨!”
    其實,他不是沒給過王二機會,早在三個時辰前,他就已讓官軍喊話勸降了,但奈何這王二是王八吃了秤砣鐵了心的要反,所以朱由檢才選擇了殺。
    解決掉王二之後,朱由檢帶著眾人又在百姓中轉了一趟安撫這些亂民。
    本想著在她們之中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來繼任白水知縣,但大亂之下城中的大族早已是被王二給殺幹淨了。
    “唉,小哥,你幫朕給想想,這白水今後該怎麽辦才好。”
    離開了百姓,朱由檢是皺著眉頭看向了身旁的張書緣。
    “陛下,我以為這白水得交由蒲城衛來管理,原因有二,蒲城城大望族較多能壓得住普通百姓,二來蒲城衛指揮使還算不錯,我曾留意過他。”
    沒錯,先後兩次路過過蒲城的張書緣,是十分留意周遭的官員的,而這陝西除了靠近西安府的官員外,大多其實都還能用,就比如蒲城衛的指揮使張謙。
    據他的了解,自從這張謙擔任蒲城衛指揮使以來,他就十分注重安撫百姓且多次與城內大族商議開倉,但奈何天災異常大旱不斷,所以哪怕他費盡了全力也沒有放出多少糧食……
    “嗯,也行,蒲城地段好,哪怕這白水再有異變也能反應迅速了。”
    “大伴,代朕去給蒲城衛宣旨,著張謙就任白水知縣兼蒲城衛副指揮使,其原職由總兵接任!”
    “另外,著張謙即刻負責賑災白水且將城中劣紳之土分於百姓!”
    “奴婢遵旨!”
    這之所以給張謙職位變動了一下,主要是他朱由檢怕張謙擁兵自重……
    時間一晃眨眼間便到了次日。
    又在白水縣待了兩天,他二人召見了一次張謙後,他旋即就開始按照他們的意思開始辦公了。
    白水縣人口有兩萬七千餘人,而所擁有的田畝共計有九百餘頃,其中一百七十頃為上等田,剩下的七百三十餘頃這就是下等田了。
    不用嚴格計算,張謙就保留一百頃上田給衛所,剩下則全部都分給了城內的百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粗略算來,這白水縣每人可得兩畝……
    解決完這裏的時候,張書緣就打算讓朱由檢會西安府了,畢竟那裏可還關押著秦王呢。
    就這樣,他這一行就回西安了……
    等回到西安府後,朱由檢當即就召來了方嶽貢。
    “臣方嶽貢、吳甡參見陛下。”
    “平身,二位愛卿勞苦,朕聽書緣說這巡撫衙門裏無糧了是怎麽回事兒?”
    “啟奏陛下,臣前日阻攔閣部,是因臣購買的糧食還未到達,所以臣才想讓閣部打開秦府庫房開倉賑災。”
    秦府正堂,一眾高層是齊聚一堂,不但有方嶽貢、吳甡幾人在,就連新任的陝西巡撫練國事、都衛指揮使張福臻與洪承疇也在,當然還有那新任的西安知府吳弘和。
    “嗯,那現今庫中還有多少糧食?購買的糧草還有幾日到達?”
    “陛下,臣今日檢閱庫中還有存糧兩萬餘石,購買的糧草也還有兩日不到了。”
    方嶽貢是如實的說道,可聽在張書緣與朱由檢的耳中卻是極為驚怒。
    因為這送糧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慢的都有些讓人發指!
    “再去催!閣部不已經是給了你們四百萬兩嗎?將那些錢全部給朕拿去買糧,朕再將這秦府庫中的十萬餘石糧食再加三百萬兩一並交給你使用!”
    皺著眉頭,朱由檢旋即就決定這秦府上的錢糧一概不留了。
    “是,臣遵旨!”
    “方尚書,別怪朕話難聽,若是手握這千萬銀錢還讓陝西再生民變的話,那你就提頭見朕吧!”
    “是,臣萬不敢懈怠!”
    方嶽貢是心驚膽戰的接旨,同時他也覺的這陝西是愈發的燙手了起來。
    “山西總兵王夫之聽命。”
    “臣在。”
    “朕命你即刻與張閣部配合,擴建鐵廠打造煤爐,朕給予你三百萬兩資助,能否辦成此事啊?”
    在這回西安的路上,張書緣就同他講了一番自己的打算,所以朱由檢才會安排王夫之去打造煤爐。
    “臣定不辱聖命!”
    “好,有此心性,果然是張閣部為朕精心挑選的良才,若此成朕定封你為山西都衛指揮使!”
    “是!”
    就在朱由檢做著部署的同時,一位身著青袍胸口畫有鸂鶒的官員就從外麵跑了進來。
    “啟奏陛下,司禮監高傑到了。”
    隨著這位通政司的經曆稟報,朱由檢旋即就算一喜。
    “宣!”
    “遵旨!”
    這高傑是擔任著司禮監的隨堂太監,也是他朱由檢的內廷心腹。
    沒多大會兒,高階便風塵仆仆的走了進來。
    “奴婢高傑叩見聖躬。”
    “朕安!”
    “嗬嗬,你這奴婢累壞了吧?”
    見他是風塵仆仆的,朱由檢就知道他肯定是受了不少罪。
    “奴婢不累,啟奏皇爺,奴婢不辱聖命已將一千餘斤番薯帶到!”
    一聽這話,朱由檢旋即就大笑了起來,整個人是異常的高興。
    “好!高傑此事辦的不錯,說吧你想要什麽?”
    看著朱由檢這麽高興,堂中的眾人皆是眉頭一皺,心想這番薯是為何物?
    “奴婢什麽也不想要,能為皇爺辦差是奴婢八輩子修來的福分。”
    “嗬嗬,你這奴婢,承恩等回京後,待朕好好賞他。”
    “是。”
    王承恩躬身領命,轉頭就看向了這位下屬,而高傑也十分知趣知道眼下不能多說,就起身站到了王承恩的身後。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