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被誤會的明誌

字數:7353   加入書籤

A+A-


    一行中樞大臣星夜兼程,不過六日光陰便就到了陝西的延安府。
    在他們離開了京師之後,東廠負責去抓山西劣商,都察院與大理寺刑部去陝西抓明誌。
    作為今年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在這半年多來是受到了現任巡撫大員練國事的特別對待,剛一收獲番薯便就第一時間運到了延安府、渭南、漢中等諸多災區。
    而他也在這半年時間裏,組織起大量的民夫開鑿出了十二條河道,但水源基本上都是引的黃河水係和少量的湖廣水係。
    當然了,在他組織人手施工的時候,也特別注意民生,雖說給不了什麽錢,但吃的卻還是能保證,畢竟溫體仁忙著到處籌糧,若不分他給一些那是怎樣也說不過去的,而且別忘了,還有南京兵部尚書方嶽貢還在這裏忙著賑災呢。
    所以,這兩者相加,這陝西的局麵倒還平穩並沒有發生曆史上的李自成起義。
    進到陝西地界之後,韓繼思、李邦華、淩義渠三人是騎在馬上不斷的點頭,眼神中很是讚賞練國事的做事風格。
    “看來君豫練國事的字)倒也沒辱了其祖上的風範呐,此事辦的著實是不錯。”
    身為大理寺卿的淩義渠是摸著胡子,臉上的神情很是欣慰。
    沒錯,他淩義渠是和練國事互相認識的,隻有李邦華和韓繼思與他不熟,僅僅是知道這個人的名字。
    沒轍,誰讓他們是末流小官,隻是在今年才被提拔上來。
    “是啊,練巡撫賑災是有一套的,不過方尚書也不錯。你們看那邊正有百姓在拉糧呢。”
    李邦華也是笑著點頭,但他的手上也是情不自禁的想摸摸胡子,但可惜他這年歲胡子並不長,讓人看起來很沒老成感。
    “二位,咱們去看看?”
    見他們二人在品評,韓繼思便就突發奇想提出這個建議。
    “好。”
    “正有此意。”
    三人相視一笑,旋即如同正常巡視一般就走上前去詢問民夫了,反正這抓人又不差一時半刻,說不定在這裏看看還能給自己立個功啥的。
    而那群正在拉車的民夫,見有一群官老爺來了,嚇的他們是趕忙放下手中的韁繩施禮跪拜。
    “各位鄉親請起,我們也隻是看看。”
    見打擾到了他們,韓繼思便就彎下腰親自扶麵前的一位老者。
    “老先生,你們可受苦了呀,這車東西夠你們吃多久呀?”
    將人扶起來後,韓繼思便就和聲詢問,言語中很是心疼眼前的百姓。
    這作為曾經被打壓差點迫於生計餓死的人,他韓繼思是很有發言權的。
    “大老爺,鵝們不苦,有練老爺和方青天在鵝們一點都不苦!這兩車東西是給村裏的老人們的能吃半個月左右,要是再省點的話吃一個月問題不大。”
    這老民夫是笑嗬嗬的回應。
    “哦?練老爺和方青天?”
    “是啊,大老爺有所不知,這兩位老爺可是實打實的做事啊。這自從陛下回京後,他兩位是日夜不分的出現在各個地方,有時親自下田忙碌,有時帶著物資來探望鵝們,甚至呐,小老兒都聽說這兩位老爺不惜得罪滿城商戶都要給鵝們弄糧食。”
    “是嗎?那就好啊,老先生希望你們再多堅持堅持呀,我朝已下了各種政策來幫你們了,我相信隻要咱們官民同心,就沒有什麽過不去的坎兒,您說是不!”
    見韓繼思在露麵了刷政績了,身為大理寺卿的淩義渠也站了出來,當然李邦華更不是個省油的燈,早就是讓人將帶來的一部分糧食給卸了下來……
    在延安府視察了一圈後,他們三人便就繼續上路了,隻不過這再次啟程,他們的心態又多了一些變化,因為百姓們還是苦啊。
    這聽那村裏的老人隱晦說,那些修築河堤的人,一天隻能吃兩頓,中午是幹的,晚上是稀的,而這兩餐加起來還沒有一個正常人的一頓飯多。
    可現實就是這樣,天災肆虐,陝西又是人口大省,這弄來多少糧食也是不好填住這個窟窿的。
    而他們雖說是聽說了番薯這個植物,但畢竟還是沒見到,也沒有收到任何練國事的奏報,所以他們也隻當那番薯產量是以訛傳訛了。
    一路追尋著明誌遺留的官方信息,又過了大概五天的功夫,韓繼思三人才帶人殺到了西安府。
    到了西安府後,他三人便就拿出了文書,讓守城的侍衛開門。
    見是中樞來人,守城的後衛便趕忙打開了城門並快速的通知了練國事、方嶽貢二人。
    一聽是京裏來人了,練國事等人便顧不上髒亂,隨意的擦了把臉就去迎接了。
    “陝西巡撫練國事、賑災總官方嶽貢攜陝西各部衙門拜見上差。”
    不大會兒功夫,練國事二人便就帶著全城的官員來恭迎了。
    “君豫你臉上是怎麽回事?”
    看到練國事那張土臉,與他認識的淩義渠都忘了讓他起身了。
    “哦,回上差的話,下官是正在田間忙碌,忽聽三位上差駕臨,故此儀態不潔,還望上差恕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來如此,練大人快快請起,這要說恕罪也得是我們來說才對啊,二位你們說是嗎?”
    見練國事是這麽一說,眾人也就反應了過來,李邦華更是出言較快,一邊說著就一邊將二人給攙扶了起來。
    “敢問三位上差駕臨是為?”
    “嗬嗬,君豫放心,我三人來此與你無關。對了那個張閣部家的小子在城裏不?”
    “在。敢問三位大人這究竟是為何事?”
    “這你就不用操心了,練大人還請麻煩給我們騰出府衙,我們要三司會審!”
    見到了地方主事,韓繼思三人便就不藏著掖著了,立即就開始著手現場審問。
    他們的想法是,先就地審一下,若與王心一的奏請對得上,那就直接拿人。若是對不上那就就地調查,等查證準確後就有一個算一個全部押回京師。
    由於是欽差開口,很快西安府的巡撫衙門就被練國事給清空了,隻留這三部的主事了。
    在練國事命人清理的同時,還不忘讓人去協助韓繼思等人抓人。
    不過半個時辰功夫,明誌便被五花大綁的給綁進了巡撫衙門。
    “你們是那個衙門的?!知道我是誰嗎?!”
    “放肆!進了大堂還敢大呼小叫!”
    人還未到大衙門口,韓繼思三人便就聽到明誌的呼喊,當即便就抄起驚堂木拍了一下。
    聽到衙內的聲音,明誌瞬間就認出了那三人,腿肚子不由的就開始轉筋了。
    “給本官押進來!”
    見他走不動道了,韓繼思三人就眉頭一皺,同時心道“嘶,這小子是真犯案了?他…一個司部家臣犯案圖什麽啊?”
    心底雖然嘀咕,但他們三人卻是麵色不改,嚴肅異常的看著周遭。
    “小…小的明誌參見三位大老爺!”
    進來後,明誌趕忙跪地施禮。
    說實話,明誌此時是懵逼的狀態,完全就是被他們三人給嚇到了,要知道他不過是一個小太監出身而已,哪經曆過這種陣仗?
    這得虧是他在宮裏待過幾年,要不然非得給嚇尿了不可。
    你想想,你正在忙著,突然就有刑部大佬親自上門了,你會是啥感覺?
    “明誌,本官問你,你可有收受韓文華、沈良材、杜振海、昌玉泉等人的孝敬呐?”
    作為刑部的一把手,韓繼思看了看左右二位同僚,見他們沒有開口的意思,他就便做主審問了起來。
    “小的沒有啊大人。大人您知道小的是在誰手下幹活,小的萬不敢收受他人賄賂,更不敢違背主人啊……”
    見韓繼思吹胡子瞪眼,明誌立即就被嚇哭了,一個勁的在地上叩首,全然沒了皇宮出身的太監做派。
    而明誌說的是實話,自打他出了宮跟了張書緣後,就很明白自己走上了一條什麽樣的道路,在平日裏莫說是收禮了,就連跟商鋪老板賒個賬都不敢,生怕有一天會被朝臣給盯上……
    “沒有?那山西道禦史是誣陷你了?還是說本官在信口雌黃?!”
    見明誌是一個勁的求饒,韓繼思是想也不想的就拍了下驚堂木,完全不相信他的說辭,因為貪官、小人、作奸犯科的人他見的實在太多了,這每個到了府衙的人都是這副得性。
    “大人,小的不敢信口雌黃,這幾人是給小的送禮了,但…但全部給小的給送回去了啊!”
    明誌是瘋狂的磕頭,生怕說晚了會被人給砍。
    “送回去了?你可有證據?”
    “證…證據?”
    “有!太原府的沈良材送來的禮物,小的是命太原府惠民主事楊才俊送回的……”
    明誌是一口氣道出了山西各城的惠民坊主事,幫忙將人送來的禮給送回到那些劣紳的府上的。
    “這不足為信,汝可還有別的證據?本官告訴你,再不實話實說休怪本官用刑了!”
    韓繼思還是不相信,因為他這話漏洞很大。你說是惠民坊主事送的就是惠民坊主事送的了?誰不知道這群商戶是求著你明誌辦事兒的?
    “大人,是真的,小的深知此事重大絕不敢信口雌黃!”
    “哼,冥頑不靈,來啊,給本官上刑!”
    韓繼思也怒了,好啊,好話問你你不說,那我就看看用刑了你還說不說!
    抄起桌上的劍令,大手一揮就丟了下去,左右侍衛旋即就撲了上去,掏出手夾就套在了明誌手上。
    刹那間,一股撕心裂肺的疼就襲遍了全身,疼的明誌差點沒昏過去。
    “說!你究竟收了多少賄賂!又有誰給你送了?!”
    驚堂木再一拍,韓繼思就怒斥道。
    “大人,小的沒有受賄啊,這…這全是人誣告,若是大人不信,盡可去山西調查!”
    趁著一絲清醒,明誌就大聲的呼喊。
    “好啊,還在嘴硬,左右聽命給本官夾!”
    侍衛允諾,旋即就更用力的抽動起了手夾,而這一下明誌旋即就疼暈了過去。
    見人暈了,韓繼思也不好真把人給弄死,趕忙讓侍衛鬆開,同時又讓人弄了一小杯茶水倒到他臉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著涼意撲麵,明誌瞬間被冷意給刺醒了。
    而醒了之後,明誌依舊是大喊著,他將禮都給送回去了。
    見他是死活不說“實話”韓繼思也沒了招,隻得是搖了搖頭看向了李邦華與淩義渠。
    可看過去之後,韓繼思也發現,這二人也沒啥招,畢竟刑也用,供詞也沒弄出來,這倘若真是由於大刑將人給弄死了,隻怕到時候皇帝還沒怎麽著,張書緣就來找他們算賬了……
    其實,韓繼思也不想對他動刑,但奈何明誌這事兒是著實觸到他逆鱗了,再加上此案是欽案,倘若他查不出個什麽來,隻怕這尚書的位置也就算是做到頭了。
    無奈,見沒招了,他們也隻好是打算先將人給帶走了,至於別的等到了山西和曹化淳匯合之後在商量吧。
    而這一下子可是苦了陝西的惠民坊主事了,他們不但要跟著被帶去京師,更是要被人現場給查驗生意,看賬冊有沒有出入,有沒有向明誌送銀子。
    查驗了兩天,這陝西各府的惠民主事,還有幾個沒中選的商戶給抓了起來,而原因是他們的賬冊對不上號。
    見此情形,韓繼思等人旋即就覺的,得立馬啟程去山西找曹化淳匯合了。
    在他們一行人臨走的時候,練國事才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兒,趕忙於府衙內抄起筆墨書寫了一封奏疏,請求他們一並帶去京城。
    見練國事如此,淩義渠幾人就是一愣,不過,他們也沒說什麽,至多是說會幫忙遞到驛站的。
    而他們三人之所以沒接練國事這事兒,主要是因為他們自身的理念主張。
    淩義渠是不敢接這事兒,李邦華則是想靠法度來辦事,韓繼思則也是想按法度來辦事。
    於練國事等人辭別後,僅在西安府待了三天的淩義渠三人便踏上了返程的路……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