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諸葛布局

字數:1693   加入書籤

A+A-


    對於劉琦的死,荊州各方勢力的反應各不相同。最先得到消息的諸葛亮,作為劉備的智囊,反應最為迅速。他深知此時局勢的微妙與複雜,任何一絲疏忽都可能導致荊州陷入動蕩。於是,他立即采取了一係列緊急措施。
    諸葛亮首先通知關羽封鎖襄陽城門,這是為了防止消息外泄,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亂。接著,他又命張飛嚴守南陽郡,以防止魏國趁機南侵。諸葛亮深知,荊州地處要衝,一旦內部出現變故,周邊的勢力必然會虎視眈眈,趁虛而入。因此,他必須確保荊州的邊境安全,避免外敵的幹擾。
    與此同時,諸葛亮還命黃忠調派南郡的部分郡兵前往襄陽,協助關羽守城。他深知,襄陽是荊州的要害之地,必須有足夠的兵力來確保其安全。而南郡作為荊州的重要郡縣,兵力也相當可觀。黃忠作為南郡的守將,忠誠可靠,他的部隊無疑是支援襄陽的最佳選擇。諸葛亮又安排文聘留在南郡,負責防備漢中的張魯。張魯雖然遠在漢中,但一直對荊州虎視眈眈,不可不防。
    然而,諸葛亮最擔心的還是黃祖。黃祖在荊州屬於另類,他在江夏自成一係,擁有自己的勢力和地盤。在得到劉琦的死訊之後,黃祖立刻離開了襄陽,返回江夏,並且把留在襄陽的宗族親屬都帶走了。這一舉動讓諸葛亮感到十分不安。黃祖的離開,意味著他可能已經有了反叛之心。黃祖擁有水路軍兵五萬,防守著長江要衝,對麵就是魏國和江東。在張允水軍覆沒之後,荊州唯一的水軍力量都在黃祖那邊的夏口水寨了。如果黃祖反叛,荊州的水路交通將受到嚴重威脅,甚至可能被切斷。
    現在,諸葛亮最期盼的就是劉備大軍能夠盡快回到襄陽。其實,劉琦的死早在諸葛亮的意料之內。他早已想好了劉備繼承荊州牧的萬全之策。早在劉琦得了瘋病之時,諸葛亮就命人仿照劉琦的筆記偽造了一份遺囑。這份遺囑寫得明明白白:在劉琦死後,劉備繼任荊州牧。諸葛亮深知,荊州的局勢複雜,各方勢力都對荊州牧的位置虎視眈眈。因此,他必須提前做好準備,確保劉備能夠順利繼任。
    為了進一步穩固局勢,諸葛亮還將南郡的士兵與襄陽士兵進行了更換。他派陳到和文聘協防南郡,表麵上是為了加強南郡的防禦,實際上是為了監視文聘。文聘雖然忠誠,但畢竟屬於荊州舊部,諸葛亮不敢完全放心。而調黃忠到襄陽,表麵上是為了加強襄陽的防禦,實際上是為了讓黃忠留在自己身邊,有關羽看護。諸葛亮深知,黃忠是劉備的得力幹將,他的忠誠和勇猛是荊州不可或缺的力量。
    至於零陵太守劉度和桂陽守將陽群,諸葛亮倒是沒有太大的擔憂。這兩郡本來就是人煙稀少的困境之地,一向都是作為牆頭草,搖擺不定。而且兩郡隔著長沙和武陵兩郡,與襄陽相隔百裏之遙,威脅性微乎其微。諸葛亮認為,隻要穩住襄陽和南郡,這兩郡不足為慮。
    然而,最大的變數還是黃祖。黃祖的行動讓諸葛亮感到十分棘手。他無法在黃祖的勢力範圍內派駐人手,也無法直接控製黃祖的水軍。黃祖的五萬水軍是荊州唯一能夠與魏國和江東抗衡的力量。如果黃祖反叛,荊州的局勢將陷入不可收拾的境地。諸葛亮深知,他必須盡快找到應對黃祖的辦法,否則荊州的未來將充滿不確定性。
    在這一係列的變故中,諸葛亮的智慧和謀略再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通過一係列精心策劃的安排,試圖將荊州的局勢穩在可控範圍之內。然而,他深知,局勢的發展往往不會如人所願。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變數。而劉備的回歸,無疑是穩定荊州局勢的關鍵。隻有劉備回到襄陽,才能真正掌控荊州的全局,實現諸葛亮的萬全之策。
    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