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夜宴驚變:白衣素冠的詛咒
字數:7199 加入書籤
洛陽上陽宮的琉璃瓦被暮色染成琥珀色時,七十二盞蟠龍宮燈次第亮起。武則天斜倚在九鸞金鑲椅上,金絲華服上的暗紋在燭火下泛著冷光,宛如蟄伏的鎏金巨龍。太平公主指尖撥弄著鎏金護甲,目光饒有興味地掃過台下環立的各州貴女——她們皆著素白襦裙,腰間係著同色緞帶,遠遠望去,竟似一片素縞堆成的雪林。
“太平,你瞧這些孩子,倒真應了‘白衣素冠’的傳說。”武則天忽然開口,聲音裏帶著幾分慵懶的笑意。太平公主心下微動,抬眼望向母親,卻見她指尖輕輕叩擊著案幾上的羊脂玉盞,目光幽幽望向殿外漸濃的夜色。
鼓樂聲驟然響起,如裂帛般劃破殿中微妙的氣氛。十六名舞姬魚貫而入,手中所持卻非尋常樂器,而是一麵麵琵琶。她們身段輕盈,舞姿曼妙,隨著樂聲翻轉騰挪,忽爾背對眾人,反手撥弦——正是西域失傳已久的“反彈琵琶”之技。
人群中響起一陣低低的驚歎。太平公主挑眉,目光落在領舞的女子身上。那女子身著一襲月白舞裙,廣袖飄飄,腰間懸著一枚青玉雙魚佩,隨著舞姿輕輕晃動,隱約可見雙魚眼瞳處泛著幽藍光芒。她指尖撥弦的動作行雲流水,每一個音符都似敲在人心上,令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一曲終了,殿中掌聲雷動。武則天微微頷首,示意身旁的上官婉兒賜酒。那女子盈盈拜倒,接過金盞時,袖中滑落一物,卻被她巧妙地用指尖勾住,重新收入袖中。這一幕落在林淵眼中,他微微蹙眉,下意識地握緊了手中的折扇。
林淵是狄仁傑帶來的,狄仁傑入宮赴宴,本以為不過是一場尋常的權貴聚會,卻不想竟目睹了這般奇景。他目光灼灼地盯著那女子,心中暗忖:這醉仙居的花魁沈璿璣果然名不虛傳,單憑這一手“反彈琵琶”,便足以冠絕神都。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異變竟在此時陡生。
沈璿璣輕抿一口酒,忽然劇烈咳嗽起來。金盞自手中跌落,在青磚上砸出一聲脆響。她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七竅緩緩滲出鮮血,染紅了胸前的衣襟。殿中頓時一片嘩然,太平公主驚得站起身來,武則天眼底卻閃過一絲冷意。
“洛水之怒……”不知是誰驚呼出聲。眾人這才發現,沈璿璣方才握過的金盞上,竟用鮮血寫著四個猙獰的大字——洛水之怒。而更令人心驚的是,沈璿璣身上的素白舞裙,竟與民間傳說中洛水女神“白衣素冠”的形象分毫不差。
殿外忽然響起百姓的驚呼,眾人循聲望去,隻見宮牆外火光衝天,隱約傳來“女神降罰”的喊聲。太平公主臉色微變,下意識地望向武則天。卻見女皇陛下神情自若,指尖輕輕摩挲著案幾上的《大雲經》,眼底閃過一絲若有若無的寒光。
二、驗屍玄機:蔻丹之下的隱情
狄仁傑趕到時,上陽宮已被禁軍戒嚴。林淵站在屍首旁,望著沈璿璣指間豔麗的蔻丹,心中忽然一動。他小心翼翼地扳開死者的手指,用銀針輕輕刮取了一些蔻丹粉末,收入隨身攜帶的絹帕中。
“大人,這蔻丹裏含鉛粉。”林淵皺眉道,“與現代‘重金屬中毒’的症狀相似,但……”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沈璿璣青黑的唇色上,“卻非致死原因。”
狄仁傑微微頷首,俯身仔細查看屍首。沈璿璣七竅流血,死狀極慘,卻無絲毫掙紮痕跡,顯然是在極短時間內毒發身亡。他伸手揭開死者的衣領,隻見脖頸處有一道極細的血痕,宛如被蚊蟲叮咬般不起眼。
“毒針。”狄仁傑指尖輕觸那道血痕,“凶手用毒針劃破皮膚,毒液瞬間侵入血脈,致使其毒發身亡。”他抬頭望向林淵,“而蔻丹中的鉛粉,不過是凶手用來混淆視聽的手段罷了。”
林淵恍然大悟,隨即又想起一事:“方才沈璿璣獻藝時,學生見她袖中滑落一物,卻被她巧妙收回。當時未曾在意,如今想來,或許那便是凶器?”
狄仁傑目光一亮,立刻命人搜查沈璿璣的隨身物品。果然,在她的衣袖中發現了一枚細如牛毛的銀針,針尖處還殘留著一絲黑褐色的痕跡——正是劇毒之物。
“這青玉雙魚佩……”林淵忽然注意到死者腰間的玉佩,伸手取下,仔細端詳。雙魚眼瞳處的幽藍光芒此刻顯得格外詭異,他輕輕按壓魚嘴,隻聽“哢嗒”一聲,玉佩竟從中裂開,露出一個極小的暗格。
暗格中躺著一卷細如發絲的絹紙。林淵小心翼翼地展開,隻見上麵用朱砂寫著幾行小字:“洛水之怒,血祭女神,七日之後,必取汝命。”
狄仁傑臉色微變:“看來這並非單純的殺人案,而是有人借‘洛水女神’之名,行謀逆之事。”他望向殿外依舊喧鬧的人群,眼底閃過一絲憂慮,“太平公主和陛下都在場,若不能盡快破案,恐怕會引起更大的恐慌。”
林淵點頭,目光落在案幾上的羊脂玉盞上。方才沈璿璣喝過的酒盞已被收走,此刻案幾上隻剩下武則天未動過的那盞酒。他忽然想起,沈璿璣接酒時的那個細微動作,心中頓時升起一團疑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打人,學生有一事不明。”林淵皺眉道,“沈璿璣作為醉仙居的花魁,為何會突然在宮中獻藝?又為何會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人毒殺?這背後,恐怕另有隱情。”
狄仁傑沉思片刻,忽然開口:“你可聽說過‘洛水女神’的傳說?”見林淵搖頭,他便緩緩道來,“相傳武後登基前,曾有漁人在洛水見一女神,著白衣素冠,言武後乃天命所歸。此後,‘白衣素冠’便成了武後稱帝的祥瑞之兆。如今沈璿璣之死,竟與傳說如此吻合,不得不讓人懷疑,這是有人故意借傳說製造恐慌,動搖民心。”
林淵恍然大悟:“如此說來,凶手的目標恐怕不僅僅是沈璿璣,而是借她的死來製造‘女神降罰’的輿論,從而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
三、暗流湧動:各方勢力的博弈
就在狄仁傑和林淵緊鑼密鼓地調查案情時,上陽宮內外已是暗流湧動。太平公主府的密使悄然出入宮中,與武則天獨處半個時辰;上官婉兒的書房徹夜燈火通明,不知在批閱何種機密文件;而醉仙居那邊,自沈璿璣死後,竟突然來了一位神秘的幕後老板,接管了所有事務。
林淵喬裝打扮,混入醉仙居探查情況。他發現,沈璿璣在醉仙居的房間裏藏著一本賬本,上麵記錄著許多達官貴人的隱秘之事,其中不乏皇親國戚。而更令人震驚的是,賬本最後一頁,竟畫著一枚與沈璿璣佩戴的青玉雙魚佩一模一樣的玉佩。
“公子可是來打聽璿璣姑娘的事?”正當林淵翻看賬本時,一個身著翠衣的丫鬟忽然進來,輕聲問道。林淵抬頭,隻見那丫鬟眼中含淚,顯然對沈璿璣的死悲痛不已。
“你可知沈姑娘平日與何人交往密切?”林淵溫和地問道。
丫鬟猶豫片刻,終於開口:“璿璣姑娘雖然身在歡場,卻潔身自好,從不與那些登徒子往來。唯有一人,她曾提及過,說是……說是故人之子。”
“故人之子?”林淵挑眉,“可知那人姓名?”
丫鬟搖頭:“璿璣姑娘沒說,隻說那人佩戴著一枚青玉雙魚佩,與她這枚是一對。”她忽然想起什麽,從懷中掏出一個香囊,“這是璿璣姑娘臨終前讓我交給那人的,說是若她遭遇不測,便將此物轉交。”
林淵接過香囊,打開一看,裏麵竟是半塊玉佩,與沈璿璣的青玉雙魚佩恰好能拚成完整的一對。他心中一凜,意識到這背後的關係恐怕遠比想象中複雜。
就在此時,窗外忽然傳來一陣異響。林淵警覺地吹滅燭火,閃身躲到門後。隻見一道黑影破窗而入,直奔書桌而來,顯然是在尋找什麽東西。林淵趁其不備,揮扇擊向其後頸,黑影悶哼一聲,倒地不起。
點亮燭火後,林淵赫然發現,這黑影竟是太平公主府中的一名護衛。他皺眉解開對方的麵罩,隻見那護衛左頰上有一道猙獰的刀疤,正是日前在宮門外見過的那人。
“你為何來此?”林淵冷聲問道。
護衛咬牙不語,顯然早已抱定了必死的決心。林淵無奈,隻得命人將其綁了,送交狄仁傑處置。
與此同時,狄仁傑正在宮中麵見武則天。殿中隻有君臣二人,氣氛顯得格外凝重。
“陛下可知,沈璿璣手中有一本賬本,記錄著許多朝堂重臣的隱秘?”狄仁傑直言不諱。
武則天淡淡一笑:“朕當然知道。醉仙居本就是朕安插在神都的耳目,那些達官貴人的一舉一動,又豈能逃過朕的眼睛?”她目光幽幽,“隻是沒想到,竟有人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動手,借沈璿璣之死來做文章。”
狄仁傑心中一驚,這才明白醉仙居背後的真正主人竟是武則天。如此一來,沈璿璣的身份便不僅僅是花魁那麽簡單,而是女皇陛下安插在民間的眼線。
“陛下,如今案情已漸露端倪。”狄仁傑沉聲道,“凶手借‘洛水女神’之名製造恐慌,其目的恐怕是為了動搖陛下的統治。而沈璿璣手中的賬本,很可能是關鍵所在。”
武則天點頭:“朕命你全權負責此案,務必在七日內查明真相,平息謠言。”她頓了頓,目光落在狄仁傑腰間的鎏金令牌上,“若有需要,可隨時調動羽林衛。”
四、真相漸顯:雙魚佩後的陰謀
回到狄仁傑府中,林淵將在醉仙居的發現一一稟報。當聽到青玉雙魚佩竟是一對,且沈璿璣臨終前要轉交香囊時,狄仁傑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快將那半塊玉佩拿來。”狄仁傑急道。
林淵連忙取出香囊中的玉佩,與沈璿璣的那枚拚在一起。隻聽“哢嗒”兩聲,雙魚眼瞳處的幽藍寶石忽然翻轉,露出一個極小的孔洞。狄仁傑恍然大悟,取來一盞油燈,將玉佩湊到燈前。
光影透過孔洞,竟在牆上投射出一幅地圖!眾人定睛一看,隻見地圖上標注著洛水河畔的一處隱秘所在,旁邊還用朱砂寫著“兵器庫”三個字。
“原來如此!”林淵驚呼,“所謂‘洛水之怒’,不過是凶手用來掩蓋私藏兵器的陰謀!他們借‘女神降罰’製造混亂,實則是為了轉移視線,趁機將兵器庫中的武器運出,圖謀不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狄仁傑點頭,目光落在那名被抓獲的太平公主府護衛身上:“看來太平公主也牽涉其中。她素來與陛下關係微妙,恐怕是想借此機會……”他沒有再說下去,隻是輕輕歎了口氣。
就在此時,門外忽然傳來稟報:“大人,太平公主府派人送來請柬,邀您明日前往府中一敘。”
狄仁傑與林淵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警惕之色。這顯然是一場鴻門宴,但為了查明真相,他們卻不得不去。
第二日,狄仁傑帶著林淵準時赴約。太平公主身著一襲紫霞羅裙,笑意盈盈地在花園中相迎。賓主落座後,太平公主忽然開口:“狄大人,聽說你在查沈璿璣的案子?可有什麽發現?”
狄仁傑不動聲色:“不過是些皮毛罷了。倒是公主殿下,為何對這案子如此感興趣?”
太平公主輕笑一聲:“不瞞狄大人,那沈璿璣曾是我府上的一名侍女,後來不知為何流落到了醉仙居。她的死,我自然要過問一二。”
林淵心中一驚,終於明白為何沈璿璣會有“故人之子”的說法。原來她口中的故人,竟是太平公主!而那枚青玉雙魚佩,恐怕也是太平公主所賜。
“既然如此,公主可知沈璿璣為何會佩戴這枚玉佩?”狄仁傑取出雙魚佩,問道。
太平公主臉色微變,隨即又恢複如常:“不過是件尋常的飾品罷了,狄大人何必大驚小怪?”
狄仁傑忽然站起身來,沉聲道:“公主殿下,在下今日便直說了吧。沈璿璣手中的賬本,在下已經看過了。上麵記錄著洛水河畔兵器庫的秘密,而您,恐怕就是幕後主使之一!”
太平公主臉色驟變,袖中忽然滑出一把匕首,直取狄仁傑咽喉!林淵眼疾手快,揮扇擋開匕首,與此同時,埋伏在暗處的侍衛一擁而上,將太平公主製住。
“狄大人,你好大的膽子!”太平公主咬牙切齒,“你可知誣陷皇親國戚是何罪?”
狄仁傑淡淡一笑:“在下自然知曉。但若公主肯隨在下入宮麵見陛下,將一切如實交代,或許還能從輕發落。”
太平公主沉默良久,終於歎了口氣,頹然坐下:“不錯,兵器庫是我讓人建的。我隻是想……想有自保之力罷了。但沈璿璣的死,與我無關。我昨日才得知她竟在為母後做事,本想找她問個清楚,誰知……”
她話音未落,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侍衛慌慌張張地跑進來:“大人,不好了!洛水河畔的兵器庫失火了!”
狄仁傑臉色大變:“快,隨我去看看!”
眾人趕到洛水河畔時,兵器庫已是一片火海。火勢凶猛,根本無法靠近。林淵望著熊熊燃燒的大火,忽然想起沈璿璣臨死前的那個細微動作——她接過金盞時,曾用指尖在盞沿輕輕一劃。當時他隻道是無心之舉,如今想來,恐怕是在做某種標記。
“大人,那金盞……”林淵急道,“沈璿璣可能在金盞上留下了線索!”
狄仁傑恍然大悟,立刻命人回宮取來那隻羊脂玉盞。在燈光下,眾人果然發現盞沿上有一道極細的劃痕,形如雙魚。
“這是暗號!”林淵驚呼,“沈璿璣是在告訴我們,線索與雙魚佩有關!”
就在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上官婉兒忽然出現,手中拿著一封密信:“狄大人,這是陛下讓我交給你的。”
狄仁傑接過密信,打開一看,臉色瞬間變得極為凝重。信中隻有寥寥數語:“速查青玉雙魚佩來曆,幕後真凶另有其人。”
林淵見狀,心中更是疑惑萬千。原本以為太平公主便是幕後主使,如今看來,這案子竟如迷霧般,愈發撲朔迷離了……
第一章完)
喜歡開局吸引狄仁傑請大家收藏:()開局吸引狄仁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