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宴上風華
字數:4133 加入書籤
中午的日頭懸在中空,豐澤園朱漆大門映著耀眼的光。易傳宗與林叔才跨過門檻,身著藏青粗布短打的小夥計利落抹了把額頭,眼睛在二人身上一掃,笑出兩排白牙:“可是易傳宗!易先生?”
易傳宗聞言,眉眼微抬,唇角噙著溫潤笑意,抬手輕扶中山裝前襟,朗聲道:“正是,我是易傳宗。”
他話音清朗,尾音帶著幾分恰到好處的沉穩,他膚色冷白如玉,目光明亮,將禮貌與自持拿捏得剛剛好,黑色呢料大衣隨著動作輕晃,舉手投足間盡顯世家公子風範。
小夥計利落地將白抹布往肩頭一搭,眉眼彎成月牙,透著股機靈勁兒:“易先生,您幾位貴客早就在二樓天字雅間候著啦!”
小夥計已側身讓出半道,熟稔地側身引路,粗布鞋底與台階碰撞出清脆聲響:“貴客請隨我來!您幾位約的二樓雅間,今兒特意留了臨窗的好位置。”
木質樓梯在腳下吱呀作響,,轉過回廊到了二樓包間處,小夥計抬手輕叩雕花木門,銅環撞擊聲驚飛簷下棲息的麻雀:“先生,您的貴客,易先生到了。”
門內傳來杯盞相碰的清響,易傳宗下意識整了整中山裝領口,與林叔對視一眼,踏入滿室暖意。
雕花木門緩緩開啟,易傳宗與林叔踏入包間,屋內暖意裹挾著茶香撲麵而來。紅木圓桌旁,幾位衣著考究的人正談笑風生,牆上懸掛的字畫更添幾分雅致。
易傳宗一眼便瞧見主位上的老領導,那熟悉的麵容讓他心頭一震。他快步上前,臉上帶著真誠的笑意:“老領導,您現在還好嗎?”
老領導爽朗大笑,眼中滿是慈愛:“哈哈,以前愛表現的小夥子,現在怎麽變得這麽靦腆了?長得確實比張部長形容的那樣‘世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還要出色幾分。你寫的文章和歌曲我都看了、聽了,真是不錯,英雄出少年啊!”
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青磚地麵灑下斑駁碎金。老領導望著立在光影中的易傳宗,目光不自覺地微微一滯——青年劍眉斜飛,恰似工筆勾勒的墨痕;雙眼點漆般清亮通透,眸光流轉間似有星河搖曳。削玉般挺直的鼻梁下,薄唇微抿,幾縷烏發在日光下泛著黑玉光澤,垂落額前,為那張端方俊逸的麵容添了幾分生動。
深藍色中山裝裹著修長挺拔的身形,舉手投足間氣韻從容,恍若從舊時光畫卷中走出的溫潤君子。
老領導忽而覺得眼前身影與記憶中某個畫麵重疊——這少年如玉的氣質,倒與年輕時的自己有幾分相似。兩人同樣冷白如玉的膚色,利落如瘦金體的下頜線條,既有江南煙雨浸潤出的溫潤,又暗藏竹節般的堅韌。
他越看越是歡喜,唇角笑意不自覺地加深。怪不得京城裏那麽多夫人們搶著要給這孩子說親,如今看來,確實是一等一的人物。
想到自己搶先一步安排這場會麵,老領導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如此優秀的人了,更何況還是入了他的心的人,心中滿是喜意與得意,麵上已笑出了褶子,又道:“好!好!幾年不見,愈發出眾了!”
本家大哥也湊過來,不住誇讚:“好標致的一個小夥子!我是李現念,你可以叫我李叔叔。”
易傳宗微微頷首,唇角勾起一抹謙遜的笑意,眼底盡是真誠。他抬手整了整中山裝的領口,語氣恭敬而溫和:“李叔叔您好,久仰大名!我是易傳宗。
您在業內的成就與風範,我早有耳聞。往後還望您多多指教,讓我能有機會向您學習。”
李叔叔倚著紅木雕花椅背,目光凝在易傳宗身上,眼底泛起盈盈笑意看著眼前的年輕人。
少年立在窗前,日光穿過紗幔灑在他肩頭,將藏青中山裝染得微微發亮,眉梢眼角俱是江南煙雨般的溫潤,偏偏脊梁挺得筆直,又透出幾分竹柏般的清峻。那氣質似陳年黃酒,醇厚綿柔中暗藏勁道,饒是見慣了青年才俊的他,也忍不住心頭微動。
“不愧是李家的好兒郎。”他想起昨日好兄弟對這晚輩的誇讚,此刻親眼所見,才知半點沒有誇張。
目光掃過易傳宗垂落額前的碎發,忽又想起家中弟弟,弟弟最是愛聽才子佳人的故事,常常覺得自己長得好,時時以如玉公子自稱。若是見了眼前這般“陌上人如玉”的郎君,隻怕要羞紅了臉。
林叔也笑著與老領導打招呼,雖心中已明白這是老李的“安排”,生氣卻也隻能按捺在心底,麵上依舊沉穩從容。
易傳宗轉身向陳司令恭敬問好:“陳司令,您領導有方,令人欽佩!”陳司令大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標致的小夥,不減我當年風采!”眾人一陣哄笑。
易傳宗禮貌地與其他長輩打過招呼後,目光落在坐在一旁的李奶奶身上。他優雅地走到李奶奶跟前,微微躬身:“這位是李奶奶吧?李奶奶您好,我是易傳宗。您老越來越精神,祝您老以後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隨後,他又看向秀芝,微笑著說:“秀芝姐,我們又見麵了。”眾人聽聞,麵麵相覷,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卻也沒再多說什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後,易傳宗走到老李麵前,笑著調侃道:“李叔,幾日不見,還是風采依舊啊!”
老李眨了眨眼,意味深長地笑了笑,這場看似偶然的相聚,在眾人的寒暄中正式拉開帷幕 。
紅木圓桌四角銅爐煨著炭火,幾人紛紛落座。待小二將鎏金銅壺斟滿碧螺春,老領導輕叩茶盞:“早聞小易筆鋒犀利,不知對時下文壇革新一事有何見解?”話音未落,滿座目光如炬,齊刷刷聚向易傳宗。
易傳宗端坐在太師椅上,藏青中山裝領口挺括如竹,指尖無意識摩挲著青瓷杯盞,墨玉般的眸子泛起微光:“革新並非摒棄傳統,倒像春日融雪,需以古韻為根基...”
他嗓音清潤,說到興起時微微前傾,腕間隨著手勢輕晃,將時政熱點與詩詞典故信手拈來,從《詩經》的比興手法談到西方現代派思潮,時而引經據典,時而妙語連珠。
老李半倚在雕花靠背椅上,含笑望著半個女婿口若懸河,指間煙灰落了半截也渾然不覺。
李叔叔手中茶盞泛起層層漣漪,目光追隨著易傳宗揮動的手勢,恍惚間竟想起自己二十年前在大學講堂揮斥方遒的模樣。
陳司令摘下軍帽,摩挲著帽簷暗歎:“這小子胸中丘壑,怕是比我參謀部的作戰地圖還豐富!”
當話題轉入婉約詞派,易傳宗忽然斂了鋒芒,眉眼彎成月牙:“晏幾道‘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看似寫春愁,實則...”
他垂眸時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陰影,挺直的脊梁卻始終如青鬆屹立,將少年的清朗與文人的風雅揉成獨特韻味。
老領導望著眼前這抹挺拔身影,恍惚憶起自己初入政壇時的模樣,卻又不得不承認,眼前人比當年的自己不差幾分。
眾人越聊興致越高,從國內經濟新政談到國際局勢風雲,易傳宗始終從容應答,既不搶話鋒,也不讓言語冷場,如同一座沉穩的橋梁,將不同觀點巧妙串聯。
李奶奶望著席間侃侃而談的易傳宗,青年和領導們談笑風生,學問更是信手拈來,儒雅談吐中暗藏鋒芒,這般氣度竟讓她想起戲文裏唱的古代溫潤君子。思緒猛地被拽回前日——彼時她還攛掇兒子央人去易家說媒,此刻想來,老臉騰地燒到耳根。
正恍惚間,易傳宗忽而轉身,替她添茶時指尖骨節分明,溫和笑意似三月春風。她握著茶盞的手微微發顫,倒不是因為燙,而是心底某處柔軟被輕輕叩開。
“我這把老骨頭,今兒算是開了眼!”李奶奶忽然重重一拍桌子,茶杯與桌麵相撞發出輕響,眼角堆疊的皺紋裏盛滿笑容。
滿堂哄笑聲中,易傳宗端起茶盞,向眾人恭敬行禮。閃耀的陽光將他的身影投在雕花屏風上,恍惚間,倒像是幅徐徐展開的古雅畫卷,引得眾人目光久久不願挪開。
喜歡四合院:轉業街道辦請大家收藏:()四合院:轉業街道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