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集:《傳承:苗醫培訓班的新學員》
字數:3394 加入書籤
苗醫傳承班山林間的一堂課
市非遺保護中心的會議室裏,陽光透過百葉窗灑在長桌上,二十本嶄新的苗醫教材碼得整整齊齊。葉塵指尖劃過封麵燙金的“苗醫傳承培訓班”字樣,抬頭時正好對上蘇瑤的目光——兩人從省醫博會的線上課堂,到非洲義診的草藥包,再到如今籌備半年的培訓班,每一步都像在為苗醫文化鋪磚,此刻終於要迎來第一批學員。
“都到齊了嗎?”蘇瑤拿著學員名單,輕輕敲了敲桌子。會議室門口傳來細碎的腳步聲,最後一位學員抱著筆記本匆匆進來,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小林。她穿著淺藍色連衣裙,懷裏的筆記本封麵上畫著歪歪扭扭的草藥圖案,坐下時還在小聲念叨“聽說葉老師能一眼認出山裏的草藥,希望我別記混……”
八點半,開班儀式準時開始。葉塵沒有講冗長的開場白,而是從帆布包裏掏出一本泛黃的線裝書——那是老苗醫李阿婆傳給他的《苗醫草藥圖譜》,封皮邊角已經磨出毛邊,內頁裏夾著幹枯的薄荷和艾草標本。“咱們苗醫不搞虛的,”他把書攤在投影儀下,書頁上的手繪草藥圖清晰地映在幕布上,“上午學理論,先把這些草藥的性子摸透;下午練實操,蘇瑤老師會盯著你們找穴位、練手法,誰也別想蒙混過關。”
第一天上午的理論課,葉塵從“草藥性味”講起。他舉起一株新鮮的金銀花,花瓣上還沾著露水“這東西性涼,能清熱,但脾胃虛的人不能多碰;再看這個甘草,性平味甘,既能調和藥性,還能緩解咳嗽,就像咱們做菜放的鹽,很多方子都離不了它。”學員裏有位社區醫院的張醫生,之前總覺得苗醫“不科學”,此刻卻忍不住拿出手機拍照“以前開西藥隻看成分,沒想到草藥還分這麽多性子,長見識了。”
下午的實操課在活動室,蘇瑤把學員分成五組,每組麵前擺著人體穴位模型。她走到小林身邊時,發現女孩正對著模型上的“足三裏”皺眉頭,手指在膝蓋外側戳來戳去。“找準位置要記口訣,”蘇瑤蹲下來,握著小林的手往模型上按,“膝下三寸,脛骨外一寸,按下去有酸脹感才對。”小林跟著按了幾次,突然眼睛一亮“找到了!原來不是在骨頭縫裏啊!”
接下來的半個月,培訓班的節奏像上了弦。每天早上八點,學員們準時坐在會議室記筆記,葉塵的課總能把枯燥的理論講得鮮活——講草藥配伍時,他會舉非洲義診的例子“當時給孩子退燒用的薄荷金銀花泡澡方,薄荷散風熱,金銀花清熱解毒,倆搭一起效果才好;要是換成性溫的生薑,那不是火上澆油嗎?”下午的實操課上,蘇瑤的要求近乎嚴苛,有位學員推拿時力度太輕,她直接拿了個沙袋放在學員手上“給老人按揉要用力,但不能硬戳,得像揉麵團一樣,把力道揉進穴位裏。”
小林進步得最快。起初她連草藥標本都認不全,後來每天晚上都留在教室,對著《苗醫草藥圖譜》記性味;實操課上,她怕自己手法不到位,就找同學當“模特”,一遍遍地練推拿。有天晚上,葉塵路過教室,看到小林正對著手機視頻練習貼草藥貼——視頻裏是她奶奶,老人腰痛了好多年,小林想學會了回家給奶奶調理。“貼的時候要先把皮膚擦熱,”葉塵走進來,指著她手裏的草藥貼,“藥芯要對準穴位,貼緊了才能讓藥效滲進去。”小林跟著學了一遍,第二天就給奶奶打視頻電話,一步一步教奶奶怎麽貼。
培訓班過半時,葉塵決定帶學員去苗寨采藥。出發那天,二十個人背著竹簍,沿著山路往苗寨後山走。山裏的晨霧還沒散,葉塵撥開路邊的灌木,指著一株開著紫色小花的植物“這是紫花地丁,清熱解毒,夏天被蚊蟲咬了,搗爛了敷在傷口上就管用。”他蹲下來,手指在植物根部輕輕一掐,“采的時候要留根,別把整株都拔了,明年還能長。”
學員們跟著學,有人蹲在地上仔細辨認,有人拿出筆記本畫圖。小林走到一處溪邊,看到水麵上漂著幾片圓圓的葉子,剛想伸手去撈,就被葉塵攔住了“那是浮萍,能發汗解表,但性涼,孕婦不能用。”他從口袋裏掏出個小本子,上麵記著各種草藥的生長環境,“咱們苗醫認草藥,不光要看樣子,還要記它長在什麽地方——向陽的地方多是溫性草藥,背陰的地方多是涼性草藥。”
走到半山腰時,張醫生突然指著一棵大樹喊“葉老師,那是不是杜仲?”葉塵抬頭一看,笑著點頭“沒錯,杜仲樹皮能補肝腎、強筋骨,采的時候要剝成小塊,不能傷了樹幹。”他爬上樹,小心翼翼地剝下幾塊樹皮,遞給張醫生,“你聞聞,有股淡淡的香味,這才是正品。”張醫生放在鼻尖聞了聞,恍然大悟“以前在醫院裏見的都是炮製好的杜仲,今天才算見著新鮮的,難怪你說認草藥要接地氣。”
采藥回去的路上,學員們的竹簍都滿了。小林的竹簍裏裝著紫花地丁、蒲公英、薄荷,還有幾片杜仲樹皮,她小心翼翼地把草藥分類擺好,生怕壓壞了。“葉老師,您怎麽什麽草藥都認識啊?”有位學員忍不住問。葉塵望著遠處的苗寨,眼神裏滿是懷念“我小時候跟著李阿婆上山采藥,她教我認第一株草藥時就說,草藥是活的,你對它上心,它才會跟你‘說話’。這些年我走了不少地方,見了不少草藥,記的多了,自然就認得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培訓班最後一天,結業考試分理論和實操兩部分。理論考試時,學員們埋頭答題,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實操考試裏,小林抽到的題目是給“患者”貼草藥貼、做推拿,她沉著地先給“患者”擦熱皮膚,找準穴位貼好草藥貼,然後雙手握住“患者”的肩膀,力道均勻地按揉起來。蘇瑤站在旁邊看著,輕輕點了點頭。
頒發結業證書那天,市非遺保護中心的主任也來了。他看著二十位學員手裏的證書,笑著說“咱們苗醫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現在有你們這些年輕人接著,不愁傳不下去了。”葉塵接過話筒,目光掃過每一位學員“今天拿了證書,不是結束,是開始。你們有的是醫護人員,有的是社區工作者,還有的是剛畢業的學生,不管你們以後在哪裏,都別忘了——苗醫的手藝是用來幫人的,把學到的東西用在實處,讓更多人受益,這才是對傳承最好的交代。”
散場時,小林拿著證書走到葉塵和蘇瑤麵前,眼睛亮晶晶的“葉老師、蘇老師,我以後想考苗醫執業證,留在社區做苗醫調理,把咱們的苗醫手藝傳下去。”葉塵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啊,以後遇到不懂的,隨時來問我們。”蘇瑤從包裏拿出一本新的《苗醫草藥圖譜》,遞給小林“這是給你的,裏麵有我和葉老師補的新方子,好好學。”
小林抱著圖譜,看著手裏的結業證書,突然覺得心裏沉甸甸的——那不是一張紙,而是一份責任。她想起半個月前自己還對苗醫一無所知,如今卻能認草藥、貼藥貼、做推拿,更重要的是,她知道了苗醫不隻是一門手藝,更是一種守護。就像葉老師說的,把苗醫的溫暖帶給更多人,這才是傳承的意義。
夕陽下,學員們陸續離開,葉塵和蘇瑤站在非遺保護中心的門口,看著他們的背影。“你說,咱們這第一期培訓班,能開出多少花?”蘇瑤問。葉塵望著遠處的晚霞,笑著說“隻要有人願意學,願意傳,總有一天,苗醫的種子會在更多地方發芽。”
風從耳邊吹過,帶著山裏草藥的清香,仿佛在回應他們的話——傳承之路或許漫長,但隻要有人走下去,就一定能看到更遠的風景。
喜歡醫聖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聖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