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湮滅的低語與新的征程

字數:4555   加入書籤

A+A-


    李明斷臂的劇痛伴隨著真相揭露的冰冷,像雙重打擊一樣落在張林團隊身上。他們在地下遺跡的殘骸中簡單處理了李明的傷口。簡陋的醫療繃帶止住了血,但也僅此而已。失去一條手臂,在這個世界無疑是致命的削弱,但李明的眼神中沒有絕望,隻有因憤怒和求知欲燃燒的火焰。
    “清理機製…樣本…”李明一邊纏著繃帶,一邊喃喃重複著記錄板上的關鍵詞,“這一切都是一個龐大、殘酷的實驗。我們是被放入培養皿的樣本,而‘湮滅’,很可能是實驗失敗後的銷毀程序。”
    張林和王芳坐在他身邊,心情同樣沉重。他們曾經追逐的生存希望,曾經短暫閃過的“造神”幻想,此刻都顯得無比諷刺和可悲。他們不是在邁向更高的生命形態,而是在走向被抹去的終點。
    “趙剛他們…”王芳咬緊牙關,憤恨地說,“他們還在追逐那個虛假的‘神性’,還在為虎作倀,幫著‘係統’篩選和消耗我們!”
    張林看著李明蒼白的臉,心中湧起強烈的保護欲。他曾經是個普通人,最大的煩惱是工作壓力。現在,他身邊的朋友付出了如此慘痛的代價,而這一切都源於一個巨大的騙局。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張林沉聲說,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但異常堅定,“既然這是一個實驗,它一定有控製它的地方,有運行它的核心。或者…有可以中斷它、逃離它的方法。”
    李明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讚同:“對。‘湮滅’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它是係統不穩或達到某個臨界點後的結果。我們也許不能阻止整個實驗,但或許能找到逃離這個區域的辦法。”
    他們的目標從“活下去”和“變強”徹底轉變為“找到逃離終焉之地的方法”。
    “記錄板上提到了‘篩選者激活’…和‘係統過載’。”李明繼續分析,“‘篩選者’可能是係統本身,也可能是某個更高級的存在。而‘係統過載’和‘結構不穩定’,就是‘湮滅’的直接原因。終焉之地不是永恒的,它也在崩潰。”
    就在這時,地麵突然開始輕微晃動。不是地震,更像是一種內在的、結構的扭曲。他們藏身的遺跡頂部有碎石落下。
    “這感覺…”張林心中警鈴大作,“預感”傳來輕微的震動,不同於針對怪物的直接危險,更像是一種針對環境整體的預警。
    “是‘湮滅’的跡象…”李明沉聲說,“它正在加速。”
    他們必須盡快行動。尋找逃離的方法,必須深入終焉之地那些從未有人踏足、或被標記為極度危險的區域。這些區域很可能隱藏著關於終焉之地核心、創造者或逃離方法的線索。
    但進入這些區域需要鑰匙、權限,或者完成特定的、難度極高的挑戰。而他們的能力,特別是李明受傷後的狀態,是巨大的阻礙。
    “我們先找個安全的地方休整。”王芳說,“李明的傷需要時間恢複。而且我們需要更多關於那個‘篩選者’和‘係統核心’的信息。”
    他們離開了不穩定的地下遺跡,回到了相對熟悉的廢墟區域。然而,刷新後的廢墟比之前更加扭曲和危險。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新的、令人作嘔的氣味,一些建築物殘骸上覆蓋著不斷蠕動的黑色物質。
    “湮滅”不僅僅是環境的變動,它正在以一種可怕的、侵蝕性的方式改變著終焉之地本身。
    他們小心翼翼地穿過廢墟,避開那些變異的環境危險和比之前更加狂躁的“清掃者”。張林的“危險預感”v.3在這種環境下發揮了巨大作用,不僅能預警怪物的位置,還能感知到地麵即將塌陷、牆壁即將崩塌、甚至空氣中能量異常集中的區域。他的預感正在向更廣闊的、與終焉之地整體狀態相關的方向進化。
    李明忍著劇痛,觀察著環境中的能量流動。他發現那些蠕動的黑色物質和狂躁的清掃者身上,都散發著與記錄板上“係統過載”相關的異常能量波動。
    “這些變異…是係統不穩的表現。”李明分析道,“‘湮滅’正在製造失控的怪物和環境危險。”
    他們需要找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區域進行長期休整和規劃。同時,他們需要獲取更多資源,尤其是能幫助李明恢複或增強能力的特殊道具。
    在一次尋找補給的行動中,他們發現了一個被小型“使徒”團隊占據的物資站。這個團隊由趙剛的一個副手帶領,他們正在篩選物資,並將最好的留下,準備上交給趙剛。
    複仇的怒火在王芳心中燃燒,但李明阻止了她。
    “不能硬拚。”李明用僅剩的左手拉住王芳,“我們現在的目標是逃離,不是報仇。而且他們的能力等級可能比上次更高了,趙剛一定給了他們好處。”
    張林的預感也發出了警告,雖然不是致命級別,但也預示著危險。
    “他們有我們需要的物資。”張林盯著物資站,低聲說,“也許…我們可以智取。”
    張林的“可能性洞察”在腦海中閃過幾個畫麵:強攻失敗,他們受傷更重;繞行,錯過物資,未來麵臨更大困難;嚐試利用環境或誘餌,有成功的可能,但風險未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選擇了風險可控的第三個選項。
    李明根據結構分析,找到了物資站的弱點和巡邏路線的盲點。王芳則準備好隨時進行一次快速而致命的突襲。張林則利用預感,監測敵人的位置和可能的反應。
    這次行動,他們沒有選擇正麵衝突,而是利用李明製造的簡易聲音誘餌將大部分“使徒”引開,然後王芳和張林快速潛入物資站,迅速拿走了最關鍵的補給,包括一個看起來能穩定能量的特殊裝置,以及一些高能量食物。
    在撤離時,他們遭遇了留守的少量“使徒”。王芳以壓倒性的力量迅速擊敗了他們,但沒有趕盡殺絕,隻是打暈了他們,搶走了他們的物資和少量能力點。
    這次成功的潛行和突襲,再次證明了他們團隊協作和非正麵硬抗策略的有效性。張林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他開始學會不僅預感危險,更嚐試“預感”機會。
    那個特殊裝置被李明鑒定為“能量穩定器”,雖然是低級的,但似乎能用於穩定某些不穩定的能量波動,甚至…李明眼中閃過一絲希望,也許能用來暫時穩定一下終焉之地加速的“湮滅”跡象,或者在逃離時抵擋住某些能量風暴。
    他們找到一個相對隱蔽且堅固的地下室作為新的據點。在這裏,他們休整、分析信息、製定下一步計劃。
    李明將那個“能量穩定器”與他的終端連接,試圖分析其工作原理,並將其與“係統”的異常代碼和記錄板上的信息聯係起來。
    “記錄板上提到了‘備用方案’…也許‘篩選者激活’就是這個備用方案。”李明推測,“如果原始實驗失敗,或者達到某個條件,就會啟動‘備用方案’,而‘篩選者’負責執行…這可能就是我們現在經曆的一切。”
    他指著能量循環圖:“也許‘湮滅’不是簡單的崩塌,而是‘篩選者’為了完成某個目的,對整個‘培養皿’進行的強製清理或重塑過程。”
    這個推測讓“湮滅”的威脅變得更加複雜和令人恐懼。他們麵對的可能不僅僅是環境的自然崩潰,而是某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操作。
    “那我們怎麽逃?”王芳問,“如果‘篩選者’在清理,它會阻止我們離開吧?”
    “理論上是的。”李明點頭,“但如果能找到‘篩選者’的邏輯漏洞,或者在清理過程中找到一個‘盲點’,也許有機會。”
    張林的能力再次發揮作用。當李明提到“篩選者”和“盲點”時,張林的“預感”傳來微弱的波動,不是危險,而是一種…“可能性”的提示。他腦海中閃過一些零碎的畫麵:一道隱藏在扭曲空間中的縫隙,一個在係統數據流中不穩定的節點,一個被遺忘的舊區域。
    “有路…也許有我們看不到的路…”張林捂著頭說,努力捕捉腦海中一閃而過的畫麵,“可能藏在那些…最不穩定,或者最被遺忘的地方。”
    李明和王芳對視一眼。張林的預感已經證明了它的可靠性,尤其是在這種模糊而重要的信息上。
    “不穩定和被遺忘的地方…”李明沉吟,“這指向了幾個區域…比如‘隔離區’,那裏據說關押著過去的失敗樣本,或者那些因‘湮滅’而嚴重扭曲、被係統放棄的‘混沌地帶’。”
    這些區域無疑是極度危險的,充滿了失控的能量和變異的怪物,甚至可能藏著比趙剛更可怕的存在。但如果逃離的希望在那裏,他們就必須去。
    他們的目光重新匯聚,新的征程開始了。他們的目標明確:深入終焉之地的危險區域,尋找關於“篩選者”、核心機製和逃離路徑的真相,並在加速的“湮滅”中爭取那一線生機。
    喜歡終焉噩夢請大家收藏:()終焉噩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