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實驗室的綠意與雨天的咖啡香
字數:9651 加入書籤
陽春三月的午後,陽光正好,透過生物實驗室那排巨大而潔淨的窗戶,灑下大塊大塊明亮溫暖的光斑。空氣裏彌漫著淡淡的消毒水味道,混合著泥土的微腥和植物特有的清新氣息。窗台上、置物架上、專用光照培養箱裏,滿滿當當地擺放著各種形態各異的盆栽——葉片肥厚碧綠的多肉、葉片邊緣帶著精致小苗的落地生根、細長垂落的綠蘿、以及一株株正在培養皿中展現出不同生長狀態的豌豆苗。整個實驗室被盎然的綠意包圍,生機勃勃。
林雪萍今天沒穿往常規整的職業套裝,而是一身清爽的淺杏色針織衫配米色休閑褲,頭發鬆鬆地挽了個髻,幾縷碎發落在頸邊,增添了幾分柔和。她正微微俯身,專注地指導著麵前的學生。
“對,就是這個角度,光敏傳感器的固定位置一定要精準,距離植株頂端保持恒定五厘米,不能有絲毫偏差。環境變量的微小擾動都可能幹擾最終數據的可靠性,尤其是在這種需要高度精準度的自主研究項目中。”林雪萍的聲音清晰而溫和,指尖輕輕點了點許清瑤手中正在小心調整位置的微型傳感器支架。
許清瑤連連點頭,秀氣的眉毛因為認真而微微擰著。她穿著一身幹淨的白色實驗服,卷起的袖口露出纖細的手腕。為了校科技創新大賽準備的“不同光質對多肉植物葉綠素合成與顯色影響的智能監測研究”項目已經到了搭建自主實驗裝置的關鍵階段。實驗台上散落著各種導線、傳感器、不同顏色的ed燈珠和一塊主控板。這個項目的創意就源自林雪萍一次課堂上提及的光合作用拓展知識,當時她在筆記本角落隨手畫的構想草圖,如今正在導師的幫助下一點點變成現實。
“嗯,林老師,我明白了,恒定和精準是核心。我再用水平儀校準一下。”許清瑤的聲音透著嚴謹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這是她第一次獨立承擔一個需要如此技術含量的項目,每一步都力求完美。
“很好,細心點。”林雪萍讚許地看著她,又補充道,“控製邏輯的程序模塊都測試過了嗎?不同光質的切換時間點、光照強度的精確控製,這些是實驗自動化運行的神經中樞,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昨晚江韻華幫我跑了兩遍代碼模擬測試,找到了兩處邏輯嵌套錯誤,都改好了。”許清瑤下意識地回答,臉頰微微紅了一下,隨即補充,“他…他剛好對嵌入式這塊比較熟。”提到這個名字時,她眼神裏飛快地掠過一絲光芒,快得幾乎捕捉不到,但林雪萍卻敏銳地捕捉到了那份依賴和信任。
“噢?”林雪萍不動聲色地挑了下眉,唇邊彎起一個意味深長的弧度,“他還挺熱心。也好,多一個人把關更穩妥。”
她直起身,目光掃過窗台上一排沐浴在自然光下、色彩各異的實驗多肉植物,又看了看許清瑤剛搭建好的裝置雛形。“你的選題很有實踐意義,能拿到真實世界的數據非常有價值。如果這個模型跑通了,得到的數據足夠詳實清晰,甚至可以嚐試申請個小專利,對未來升學也是個漂亮的履曆點。”她的目光帶著鼓勵和欣賞。作為老師和學姐,她太清楚這樣的實踐經曆對於一個高中生而言意味著什麽。同時,看著許清瑤專注投入、克服難題的樣子,她也仿佛看到了當年執著於某個課題的自己。這份熱愛本身就值得嗬護。
許清瑤聽罷,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帶著純粹而熾熱的光芒:“真的嗎?謝謝林老師!我一定會盡全力把它做好!”她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幹勁更足了。
就在這時,林雪萍放在實驗台邊緣的手機震動了一下。屏幕亮起,顯示一條微信消息,發信人備注是簡潔的“明華”:
【建築設計所門口那家新開的精品咖啡,下午四點去坐坐?老位置。】
【附帶一張夕陽餘暉透過玻璃灑在深棕色木桌上的圖片,桌上放著一本攤開的建築草圖冊)】
林雪萍的心湖像被投入了一顆小石子,輕輕漾開一圈漣漪。指尖在屏幕上停留了兩秒,迅速回道:
【好。五點左右到實驗室可能還要掃尾。】
那邊幾乎是秒回:
【不急。等你。】
簡單的字句,卻像一縷暖風,悄無聲息地撫平了她指導學生時的緊張神經,連帶著實驗室裏的消毒水氣味都似乎柔和了幾分。她將手機輕輕扣在桌麵,指尖仿佛還殘留著屏幕的微溫。
與此同時,城市另一端,江明華的工作室內。
這裏不同於實驗室的植物芬芳和消毒水味,空氣裏彌漫的是油墨紙張的味道、淡淡的咖啡香和一種經過精密計算的秩序感。大塊的落地玻璃將室外的喧囂隔開,隻留下充足的自然光。靠牆立著幾個巨大的開放式書架,塞滿了各種建築設計圖冊、規範手冊和建築模型。幾個年輕設計師正圍著一張大桌子低聲討論著圖紙細節。
江明華一身簡潔的深灰色襯衫,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線條流暢的小臂。他背對著門口,站在一塊巨大的立式白板前。白板上畫滿了立體結構的草圖和密密麻麻的數據標注。他正全神貫注地給實習生講解一個關鍵節點的三維空間處理。
“這裏的空間穿透感要強調輕盈和視覺引導,而不是單純為了透而透。你要考慮人流動線在這個區域的微妙轉折……”他修長的手指捏著一根細長的黑色馬克筆,在白板上迅速勾勒出幾條精準的輔助線,動作流暢而充滿力量感。
“……所以,這裏的力學支撐點必須做偏移調整,用這個二級懸挑結構來平衡視覺重心,同時保證安全冗餘度。”他邊說邊快速計算著幾個數字,心算的速度極快。實習生在一旁飛快地記錄著,眼神裏滿是欽佩,連連點頭。
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推開。江明華像是背後長了眼睛,沒回頭,聲調不變地繼續講:“張工,東區規劃局的意見傳真放在我右手邊藍色文件夾裏,我十分鍾後看。”
“好的,江工。”一個設計師應聲,把文件夾輕輕放在指定位置。
“哥!”
熟悉的聲音帶著點大大咧咧,是江韻華。他也穿著件類似的格子襯衫,頭發被風吹得有點亂,書包鬆鬆垮垮地甩在一邊肩膀上,懷裏抱著一個看起來就很高階的、裝著主板和零部件的銀色箱子。
江明華這才轉過身,看到弟弟,緊繃的下頜線放鬆了些許:“今天這麽早?”
“下午是公共選修課,老師臨時有事取消了。”江韻華把箱子小心放在旁邊空閑的桌子上,發出一聲悶響,“喏,你要的最新款集成開發板,還有高速攝像頭模組。跑了好幾個地方才配齊。”他喘了口氣,眼神卻不由自主地飄向剛才江明華正在講解的白板圖紙,“咦?這結構……有點意思啊!”他湊上前,目光瞬間被那複雜的空間關係吸引。
“嗯,剛幫劉濤他們梳理了一下這個公共藝術中心中庭的結構難題。”江明華隨手遞給他一瓶冰鎮的蘇打水,自然地介紹道,“你眼前這一塊,就是剛說的那個關鍵力學平衡點。”
江韻華擰開瓶蓋猛灌了幾口,冰涼的液體滑入喉嚨,緩解了他的燥熱。他眯起眼睛,一手撐著桌沿,一手摩挲著下巴,盯著圖紙仔細看了半分鍾:“哥,你這裏用二級懸挑……是不是考慮這個方向上的側向力也增大了點?那個藝術裝置本身不規則,風阻模擬數據夠詳盡嗎?”他指著圖紙上的一個位置,提出了一個相當專業的問題。
江明華目光中閃過一絲訝異和欣慰。弟弟雖然還在讀高中,但自小受他熏陶,又在工作室耳濡目染,對建築結構和力學平衡的敏感度遠超同齡人,甚至超過了很多剛入行的新人。
“風阻數據是準確的,模擬過了。”江明華讚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能一眼抓住這個關鍵點,說明這段時間沒白來。這就是我想借你這雙‘火眼金睛’的地方。”他指了指江韻華剛剛放下的箱子,“藝術中心有個角落想嵌入一個‘生長的光’的互動數字裝置,構想是通過感應人流速度與密度,動態改變光影形態和色彩。控製邏輯需要高效嵌入,視覺衝擊力和數據反饋的實時性要求很高。怎麽樣,有沒有興趣用你剛弄來的寶貝,幫我搭個初期模型和底層控製框架練練手?當然,有償。”
江韻華的眼睛“唰”地亮了,像探照燈一樣。沒有哪個技術控能拒絕一個真實的、酷炫的工程挑戰,尤其是這種融合了建築美學與前沿科技的。“真的?哥!沒問題啊!什麽時候要?方案構想書給我看看?”他瞬間興奮起來,剛才送東西的一點小怨念煙消雲散。他骨子裏那份對複雜係統的挑戰欲和江明華簡直如出一轍。
“就知道你行。”江明華眼中帶著了然的笑意,從桌上厚厚一疊文件中抽出一個淺藍色的文件夾遞給弟弟,“構想都在裏麵,細節可以自由發揮,但核心交互邏輯不能變。你先熟悉一下,下周開始動工。算你工作室的短期項目助理,酬勞按工作室實習生標準。”他給出了一個既尊重勞動又有實際價值的提議。
江韻華如獲至寶地接過文件夾,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嘴裏已經開始自言自語:“動態光影……多傳感器融合……響應延遲必須控製在毫秒級……有意思!”他完全沉浸在了對新挑戰的構思中。能在哥個權威又充滿創造力的工作室做項目,對他而言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認可和動力。他甚至已經開始在腦海裏規劃如何調用許清瑤項目裏那塊剛調試好的高速圖像采集板了——物盡其用嘛。
天色不知何時暗了下來。鉛灰色的雲層低低地壓在城市上空,積聚的水汽仿佛隨時要傾瀉而下。一陣涼風打著旋兒吹過工作室外光禿禿的梧桐樹枝,發出嗚嗚的低鳴。
林雪萍看了一眼窗外開始陰沉下來的天空,又看了看腕表。指針指向下午四點三刻。實驗室裏,許清瑤的實驗裝置主體已經基本搭建完畢,正在進行最後的線路整理和初始參數設定。女孩額頭上沁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神情卻異常專注和明亮。
“好了,瑤瑤,”林雪萍出聲打斷她,聲音溫和,“基本框架很好了。今天是初始化,不需要立刻啟動完整流程。剩下的固定工作和初始測試,可以明天再做。今天的進度已經超出預期了。”
許清瑤從高度集中的狀態中回過神,這才感覺到肩膀的酸痛,長長舒了口氣,臉上露出一個混合著疲憊和巨大成就感的笑容:“謝謝林老師!今天收獲太大了!我感覺……好像真的離我想做的那個項目更近了!”她看著台上那由無數線纜和精密模塊組成的裝置,眼中閃爍著熱愛與渴望交織的光芒。
“是的,邁出了最堅實的一步。”林雪萍欣慰地點頭,“收拾一下吧,外麵好像快下雨了。”她話音剛落,外麵就傳來了清晰的雨點敲打窗戶玻璃的聲音,啪嗒啪嗒,越來越密。
許清瑤連忙加快收拾速度。這時,她的手機屏幕也亮了起來,來電顯示是“韻華”。她看了一眼林雪萍,有點不好意思地接起:“喂?……在實驗室……快好了……啊?傘?……我和林老師都沒帶……這樣啊……” 她的聲音在空曠的實驗室裏顯得格外清晰。
林雪萍開始整理自己的筆記本,將許清瑤記錄的關鍵數據頁細心折好角。窗外的雨聲漸漸織成一片,空氣裏彌漫著濕潤的泥土味道。
“老師,”許清瑤掛了電話,臉微微泛紅,眼神亮晶晶的,“江韻華說他……哦不,是明華哥讓他開車來接我,順便捎您一段?他們快到了。”
林雪萍愣了一下,隨即莞爾。她沒想到明華想得這麽周到,還特意捎上了許清瑤。這細心體貼的作風和他工作中那種雷霆萬鈞、專注於細節的風格並不矛盾。“好,麻煩了。”她微笑著應下。
江明華那輛線條流暢的黑色suv穩穩地停在了實驗樓下。副駕車窗降下,露出江明華溫潤含笑的側臉:“兩位辛苦的小姐,請上車避雨吧。”
實驗室外雨幕連天,能見度低了很多。江韻華撐著一把深藍色的大傘,像個盡職的騎士一樣早早等在了樓梯口。看到林雪萍和許清瑤出來,他立刻邁步上前,將傘穩穩地遮在兩人頭頂:“林老師慢點,瑤瑤……這邊水窪多。”
許清瑤躲在傘下,悄悄往林雪萍身邊靠了靠,目光觸及江韻華因為用力撐傘而骨節分明的手,和他側臉專注看著路麵的線條,耳根有點泛紅。林雪萍將兩人的細微互動盡收眼底,心底一片了然與溫情。
上了車,一股暖意撲麵而來,混雜著車裏好聞的皮革味道。許清瑤和林雪萍坐在後座。江韻華收好傘,也鑽進了副駕,頭發和肩頭都沾了點濕氣。他從儲物格裏拿出一個保溫杯,擰開蓋子遞給後座的許清瑤:“喏,熱的紅棗薑茶,剛在家張媽讓帶的,說怕你們淋了雨著涼。”
許清瑤接過保溫杯,杯壁傳來的溫熱一直暖到心裏。她小聲說了句:“謝謝張媽……也謝謝你。”聲音輕柔得像一片羽毛。
車子平穩地滑入雨簾。城市的霓虹在濕漉漉的路麵上倒映出斑斕流動的光影。車廂裏很安靜,隻有雨刮器規律的擺動聲和引擎低沉的嗡鳴。江韻華開始低聲向哥哥匯報他那份裝置構思書的初步想法,他的聲音在寧靜的車內顯得清晰而充滿活力,時不時提出一個關鍵問題,或發表一個大膽的假設。江明華專注地聽著,偶爾簡潔地點評兩句,言語間流露出的專業和鼓勵,讓狹小的車廂也似乎成為了一個小小的智慧碰撞空間。
林雪萍靠在舒適的後座椅背上,目光透過車窗上蜿蜒而下的雨水,望著窗外被雨霧籠罩的街景和匆匆行人。身邊許清瑤捧著保溫杯小口小口喝著薑茶,暖融融的甜意驅散了最後一絲春寒。前排兄弟倆壓低聲音的討論斷斷續續傳來,那種專業默契的交流讓她感到一種奇異的安心和滿足。
這才是真正的生活。有探索知識的純粹喜悅許清瑤),有追求目標的執著投入江韻華),有傾心相授的師者情懷她自己),更有如細雨溫茶般無聲浸潤的關懷江明華)。這些元素交織在一起,沒有驚天動地,卻讓她心潮起伏。
“想喝咖啡的念頭還在嗎?”前排傳來江明華溫和的聲音,打斷了她的遐思。他透過車內後視鏡看她,眼神深邃,帶著了然的笑意。
林雪萍回過神,唇角彎起一個溫柔的弧度:“當然。”她看了一眼身邊的許清瑤,“瑤瑤你呢?是送你回家,還是一起去喝點東西坐坐再走?”語氣很自然,像個體貼的姐姐。
許清瑤立刻放下保溫杯,幾乎是脫口而出:“我可以一起去嗎?”隨即意識到自己好像太興奮了,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林雪萍,目光又下意識地掃過前排的江韻華。
江韻華立刻接口:“人多熱鬧,那家店氛圍挺好的。”他顯然也想去。
“好,那就一起去。”林雪萍笑著應允,車廂裏的氣氛瞬間輕鬆愉快起來。
車子穿過層層雨幕,最終停在了一條僻靜巷口。那家新開的精品咖啡館“半角墨痕”就在巷子深處,橘色的燈光從巨大的落地窗透出,在濕漉漉的青石板路上暈染開一片溫暖的光影,像黑暗雨夜中一處靜謐安穩的避風港。
推開厚重的木門,一股濃鬱的咖啡豆烘焙香氣混合著淡淡的糕點甜香和溫暖潮濕的暖流迎麵而來。店內空間不大,卻布置得極為雅致。深色的原木桌椅,牆上掛著抽象的藝術畫和幾幅裝裱精美的建築設計草圖多半與江明華有關),角落擺放著幾株茂盛的琴葉榕。燈光是精心設計的暖黃色,不高不低,營造出一種慵懶而私密的空間感。輕柔的爵士樂如同背景裏流動的絲綢,緩緩包裹著每一個角落。
那個“老位置”——靠窗角落一張方形的小桌早已被預留出來。桌麵鋪著深灰色的棉麻桌布,擺放著一支細細的白瓷花瓶,裏麵斜斜插著一支含苞待放的白色鬱金香,清新雅致。花瓶旁已經放置了一本攤開的設計草圖冊和一支繪圖筆——正是江明華微信照片裏的場景。
“歡迎光臨!”年輕俊朗的店主笑容可掬地迎上來,顯然與江明華很是熟稔,“江工,林老師,還有兩位同學,這邊請。位置給你們收拾好啦。”他對不同身份的稱呼也拿捏得恰到好處,顯然知道江明華和這家店的淵源。
四人落座。江韻華和許清瑤坐在靠裏側的沙發座上,林雪萍和江明華則坐在對麵的兩張高背扶手椅裏。隔絕感恰到好處,又能輕鬆交談。
“想喝點什麽?推薦一下?”江明華微笑著問兩位年輕人,自然地承擔了向導的角色。
江韻華不太懂咖啡,翻著簡潔的菜單有點懵:“呃……什麽都行?甜的?”他撓撓頭,目光瞟向店主剛端出來的一杯拉花非常漂亮的拿鐵。
許清瑤卻意外地顯示出了興趣。她仔細看著菜單上的手衝介紹:“有款埃塞俄比亞的耶加雪菲日曬?說是花香果酸調……”她的眼神帶著好奇的躍躍欲試。她這份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即使在咖啡這樣的生活細節上也展露無遺。
林雪萍心中微動,看來許清瑤的興趣不僅僅是生物。她和江明華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笑意。林雪萍柔聲道:“耶加雪菲確實香氣很迷人,酸度明亮,適合春天。值得試試。”
“那我就來這個!”許清瑤確定道。
江韻華立刻跟著說:“那……那我也要個一樣的吧。”語氣帶著點盲從的憨直。他向來對吃喝不太講究,看瑤瑤喜歡,便也點了同款。
江明華輕笑著搖搖頭,轉向店主:“一杯耶加日曬給這位同學,”他指指許清瑤,又指指江韻華,“他麽……還是來杯榛果拿鐵吧,多加一份奶油,他好那口。”他太了解弟弟的口味了。
最後看向林雪萍:“老樣子?”
“嗯。”林雪萍含笑點頭,輕聲對店主說,“一杯蜜處理瑰夏,不加奶。”那是她偏愛的、更為醇厚均衡的風味。
點單很快完成。空氣裏隻剩下音樂、窗外的雨聲和他們舒緩的呼吸。窗玻璃上凝結著細密的水珠,將窗外朦朧扭曲的世界渲染成一幅印象派的畫作。偶爾有雨滴匯聚成水流蜿蜒而下,瞬間清晰了一下街角路燈的光暈,旋即又模糊開。
江韻華很快就被店主端上來的那杯鋪著厚厚雪白奶油和焦糖醬的榛果拿鐵所吸引,勺子刮著奶油滿足地吃起來。許清瑤則小心翼翼地捧著店主為她精心準備、單獨用手衝壺呈上的那杯耶加雪菲。白瓷杯裏淺金色的液體冒著微微熱氣。她學著大人的樣子,小心地嗅聞著熱氣中散發出的檸檬、茉莉花般複雜的香氣,然後抿了一小口,酸質的活潑和後續淡淡的莓果甜感讓她眼睛亮了起來,新奇地小聲評價:“真的有花香……”
林雪萍也輕啜了一口自己那杯顏色更深沉的瑰夏,平衡的花香、蜂蜜甜和微弱的茶感在口腔溫柔擴散開。舒適的溫度不僅暖了手心,也熨帖了心思。她的目光越過杯沿,看到坐在對麵的江明華。他正慢條斯理地攪拌著自己那杯意式濃縮crea咖啡油脂)層綿厚的美式咖啡,目光卻溫柔地落在她身上。桌上那本攤開的建築草圖冊,在燈下勾勒出深邃的線條和陰影,如同他思緒的脈絡。在這個隔絕了風雨的安靜角落,在咖啡香氣氤氳的暖意裏,不需要言語,隻是這樣安靜的陪伴,就勝過千言萬語。他們之間那份曆經時光沉澱的默契與依戀,如同空氣中彌漫的咖啡因,細小卻無處不在,無聲地浸潤著心田,帶來溫柔而持久的悸動。
旁邊一桌的兩個高中生模樣的情侶正小聲地笑鬧著分享一塊提拉米蘇,叉子遞來遞去。暖黃燈光灑在少年少女青澀又甜蜜的臉上。
看著對麵專注於品嚐咖啡、偶爾低聲交流一句“這點微酸像不像橙皮?”和“我覺得還有點杏子的餘韻”的江韻華和許清瑤,林雪萍微微側頭靠近江明華,聲音輕得幾乎融入背景音樂:“你說,他們這算不算‘咖啡味的青春’?”
江明華低聲笑起來,也側過頭,氣息拂過林雪萍的鬢角,帶著熟悉的咖啡香氣和隻有她能懂的溫情:“青澀微酸,回味清甜。挺好。”他頓了頓,補了一句,眼神深邃地望進她的眼底,“不過,我還是更喜歡我們這杯……醇厚的歲月。”
林雪萍的心跳微微漏跳了一拍,隨即化為唇邊一抹比鬱金香花苞更柔美的笑意,融化在咖啡氤氳的熱氣和窗外纏綿的雨聲中。雨滴依然敲打著玻璃,卻像是為這溫暖小天地奏響的背景音。在這個雨天黃昏的咖啡館裏,兩段不同階段、不同滋味卻又同樣動人的愛情篇章,在咖啡的醇香裏,悄然書寫著下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