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校園科技節的風波與心照不宣
字數:7985 加入書籤
初秋清晨的空氣帶著一絲微涼,混合著校園裏特有的、草木混合著新修剪草坪和油墨紙張的清冽氣息,透過微敞的窗戶湧入室內,衝散了屋裏殘留的夜的餘溫。
林雪萍將最後一口溫熱醇厚的牛奶喝完,玻璃杯底輕碰桌麵發出清脆的聲響。餐桌上還殘留著簡單早餐的痕跡:半片全麥麵包,一小碟水果沙拉,還有江明華剛剛為她熱好的牛奶。
“晚上還是科技節展示會吧?”江明華邊係著襯衫袖口,邊看向正在玄關換鞋的林雪萍。他今天要去郊區看一個老廠房的改造項目現場,穿著偏工裝風的休閑襯衫和深色長褲,利落幹練。昨晚林雪萍在備課時隨口提過今天是二中一年一度“未來科技探索節”的集中展示日,全校師生都會參加,她作為高三生物組的負責老師之一,任務不小。
“嗯。”林雪萍彎腰係著鞋帶,馬尾辮滑落到頰邊,“下午兩點開始,估計得忙到挺晚。你呢,新項目現場遠嗎?”
“還好,開車一個多小時。”江明華走過來,很自然地伸手拂開她頰邊的發絲,替她理了理肩膀上的外套,“晚上要是回來早,我過去接你?如果走不開也發個信息給我。”他俯身,在她光潔的額頭上印下一個輕快的早安吻,“別太累。”
溫熱的觸感帶著熟悉的氣息,瞬間驅散了清晨的微寒。林雪萍唇角彎起,回了他一個清淺的笑容,點頭道:“好,你自己開車也當心。”
這種早晨例行的簡短交流,是兩人在繁重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間找到的一個平衡點和能量點。簡簡單單幾句,包裹著日常的關切和對彼此的清晰認知。
? 林雪萍踏入校門時,氣氛已經截然不同。主幹道兩旁彩旗招展,精心設計的海報張貼在宣傳欄的醒目位置。“未來已來,創意啟航”的主題字樣伴隨著各種科幻風格的電子元件圖案,充滿了節日的喧囂和年輕的躁動。
整個校園化身為一個巨大的科技嘉年華現場。教學樓、實驗樓、體育館門前都排開了大大小小的展棚或實驗台。空氣中混合著各種細微而奇特的聲響:有電流的嗡鳴,馬達的輕轉,機器人關節運作的哢噠聲,還有學生們興奮的討論和爭論,老師們維持秩序的喇叭聲,交織成一曲充滿活力的背景音。
高三一)班的展區位於物理實驗樓前的一個黃金位置。林雪萍剛走到附近,就聽見熟悉的、帶著點爭辯又夾雜著點興奮的清亮女聲,那是許清瑤。
“江韻華!我說了這根信號線要重新排!你把它壓在這個共振體下麵幹擾太大!測的數據根本不穩定!”
她聞聲望去。隻見許清瑤穿著校服,但外套的袖子挽到了手肘,露出纖細的小臂。此刻她正微蹙著秀眉,指著展台上一堆看起來相當複雜的電子裝置的核心部分。那是一個正在模擬地震波形對建築模型影響的實驗裝置,連接著示波器和數據采集器。裝置的主創者江韻華同學,正半蹲在地上,手裏拿著一把螺絲刀,臉上還沾了點汗水和一點不明的細小金屬屑。
“別急啊大小姐,”江韻華抬起頭,臉上帶著點無奈又縱容的笑意,“昨天測試了十幾次都好好的,肯定是早上搬運的時候哪根線頭鬆了。我這不在找嘛。”他邊說邊又埋頭檢查線路板接點,“你說改就改,也不看看結構空間,你知道重新布線意味著什麽嗎?”
“意味著我們上午就得搞定它,不能丟人!”許清瑤毫不示弱,也俯下身來,白皙的手指靈巧地試圖幫他在錯綜複雜的線路中查找可能的接觸不良點。兩人的腦袋幾乎湊到了一起,陽光穿過展棚的縫隙,在許清瑤濃密微卷的長發和江韻華略顯淩亂的短發上跳躍,將他們專注的側臉鍍上了一層暖金色。
林雪萍看著這對在外人眼中光芒四射、私下裏卻常常為技術細節“拌嘴”的少年少女,不由莞爾。她走過去,溫和地問道:“怎麽了?遇到麻煩了?”
聽到老師的聲音,兩人立刻站直了些。許清瑤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懊惱和不好意思——畢竟在校花的光環下,她其實非常在意自己在老師麵前的形象和作品的質量。而江韻華則像見到救星一樣,連忙解釋:“林老師好。是實驗裝置的信號讀取突然不穩定了,我們懷疑是搬運中線路接觸不良,或者某個傳感器受了點顛簸影響。”
“早上調試了嗎?”林雪萍走近他們的實驗裝置。這是一個精巧的動力學模型,運用了聲、光、電多個物理學科知識,模擬分析不同結構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反應,是本屆科技節物理組非常有競爭力的項目,前期學校的幾位物理老師都給予了很高評價。
“測了兩次都數值跳得很厲害,”許清瑤憂心忡忡地指著示波器上那條不規則顫抖的曲線,“完全不符合之前的穩定波形。我們擔心影響到最終展示和評委打分。”
“別慌,”林雪萍安撫地拍了拍許清瑤的肩膀,她的目光落在複雜的連接和底座部分,“硬件問題就一步一步排查。江韻華,你再仔細過一遍所有接口,尤其是數據線和電源線接觸點。”她又轉向許清瑤,“清瑤,你檢查一下控製程序模塊的輸入輸出端口設置,看有沒有因為物理變動導致程序誤判。”她畢竟不是物理專業,但憑借理科思維和教學經驗,總能給出方向性的指導。
“好的,老師!”兩人像是吃下了定心丸,立刻分頭行動。許清瑤立刻拿出平板電腦,指尖飛快滑動,調出控製程序的後台參數開始檢查。江韻華也收斂了玩笑的神色,重新戴上防靜電手套,拿起萬用表,眼神銳利地沿著線路一絲不苟地檢測起來。
看著他們從剛才有些焦躁的狀態迅速進入專注冷靜的解決模式,林雪萍心底湧起一種欣慰。年輕真好,有犯錯的資本,更有解決問題的銳氣和執行力。
接下來的一上午,林雪萍穿梭在高三各班的展位之間。既要檢查自己生物組展出的“智能溫室微型生態循環係統”的運行和數據記錄主要是學生負責,她作為老師提供支持),還要協調場地、疏導人流、隨時準備解答前來參觀的其他年級學生和家長的問題。忙碌而充實,但也感到體力在快速消耗。
在高三二)班的化學趣味實驗展位前,她被一種奇特的、酷似彩虹的溶液分層現象吸引,饒有興致地觀看學生的演示和講解,還親自嚐試了一次操作。當她成功做出漂亮的色彩分層,引得周圍的年輕學生們小小驚歎時,她臉上露出了略帶得意和輕鬆的笑容,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好奇探索的學生時代。這種體驗,是教學帶來的獨特快樂。
接近中午,陽光正盛,校園裏的氣氛也更加熱烈。林雪萍回到教師休息區,準備喝口水喘口氣,恰好看到江韻華和許清瑤也在那裏,正對著一個飯盒狼吞虎咽。看他們的表情,顯然問題解決了。
“搞定了?”林雪萍拿了瓶礦泉水,笑著走過去。
“嗯!老師!”江韻華咽下一口飯,眼睛亮亮的,帶著點驕傲,“找到問題了!一個不起眼的加速度傳感器在搬運時位置偏了大概三毫米,導致反饋的數據有偏差。重新校準固定就好了!現在波形漂亮極了!”他難掩興奮。
“程序端口掃描也沒有異常,就是硬件傳感的問題。”許清瑤補充道,雖然也餓得大快朵頤,但吃相明顯比江韻華斯文許多。她端起飯盒旁邊的保溫杯喝了口水,長長舒了口氣,緊繃的神經徹底放鬆下來,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甜美笑容。
林雪萍看著他們解決難題後的滿足和驕傲,也為他們感到高興:“那就好。下午加油,我看你們這個項目,很有希望拿個好名次。”她給兩人鼓了鼓勁。
“謝謝老師!”兩人異口同聲,語氣裏充滿了信心。
? 下午兩點,“未來科技探索節”的集中展示環節在學校的室內體育館隆重開幕。巨大的彩色穹頂下,精心布置的展台各具特色,燈光聚焦,氣氛達到了高潮。校領導、特邀的校外專家其中幾位還是曆屆二中畢業的科技精英)、以及許多家長代表都坐在前排。各學生項目組的成員都穿著整齊或富有科技感的裝扮,站在自己的展位前,既緊張又充滿期待地準備接受檢閱和評分。
林雪萍作為高三教師代表,需要陪同幾位專家評委進行各個展位的巡訪和提問。她今天的穿著也比平時多了一分正式,淡紫色的絲質襯衫配黑色及膝半裙,知性溫婉又不失大方,臉上帶著職業的溫和微笑,遊刃有餘地引導著幾位專家,適時補充介紹學生項目的設計理念和涉及的相關學科知識。
當評委們走到江韻華和許清瑤的項目展位前時,兩人早已調整到最佳狀態。江韻華操作著裝置,聲線清晰流暢地講解著物理原理在工程抗震中的應用。許清瑤則負責展示模型的結構和配合播放他們精心製作的演示動畫,解說簡明扼要,儀態落落大方,配合無間。數據穩定,效果直觀,評委們顯然被這個項目吸引,頻頻點頭,提出了一些頗具深度的問題,也都被兩人邏輯清晰、有理有據地回答上來。
林雪萍在一旁看著,心底湧起一股強烈的自豪感。這不單單是身為班主任對學生出色表現的欣慰,更是對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小叔子的另一種欣賞。她目光不經意地掃向觀眾席後方,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江明華不知何時已經來了。他顯然是剛剛趕到,沒有引起太多注意,就站在體育館後方的陰影處,雙臂環抱胸前,安靜地看著弟弟和他的搭檔精彩的展示,嘴角噙著不加掩飾的、帶著兄長驕傲的淡淡笑意。
兩人的目光隔著攢動的人頭和場館明亮的燈光短暫交匯了一瞬。林雪萍眼中閃過一絲溫柔的驚喜,對他微微頷首。江明華則用口型無聲地說了句什麽,從唇形看似乎是“很棒”。一種家人之間無需言說的默契和支持,在這個特殊的場合裏悄然流動。林雪萍轉過頭,心情更加明媚,繼續著自己的引導工作。
展示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輪到生物組的展位,林雪萍同樣精彩地呈現了學生們的生態智能成果。然而,在走到高二年級的一個大型聲光電綜合裝置展區時,卻發生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小插曲。
這個項目旨在模擬深海生態,運用了先進的光影技術和環繞音響,構建出一個相當震撼的虛擬海洋空間。正當評委和學生們都沉浸其中時,展區一角突然傳來幾聲輕微的電器短路特有的“劈啪”聲!隨即,環繞音響發出刺耳的嘯叫,整個區域的燈光瞬間詭異地急促明滅閃爍了幾下!構建的深海影像出現了幹擾條紋!
“啊!”正在這個區域講解項目的一個女生驚叫了一聲,下意識後退一步,撞到了旁邊用來展示的一個小型發光生態箱!箱子劇烈搖晃,眼看就要從架子上摔落!
千鈞一發之際,站在外圍觀察的江韻華反應極快,一個箭步衝上前,在箱子即將墜地的瞬間探身接住了它!旁邊的許清瑤也幾乎同時伸手扶住了那個驚魂未定、趔趄著差點摔倒的女生。
變故發生的突然,結局也在一瞬。待燈光穩定,音響恢複正常後台顯然有人緊急處理了),眾人發現,生態箱被江韻華穩穩地護在懷裏,安然無恙。受到驚嚇的女生也被許清瑤扶著站好,臉色有些蒼白但並未受傷。
“怎麽回事?”評委團中一位資深工程師皺眉問道。
高二負責該項目的學生領隊滿頭大汗地跑過來解釋:“老師,對不起!可能是電流突然負荷超了,跳閘又恢複了!我們馬上全麵排查!”
這個小風波並未造成實質性的傷害或設備損壞,但也讓展示稍微停頓了幾分鍾。江韻華小心翼翼地將生態箱放回原位,許清瑤低聲安慰著那位被嚇到的學妹,還從自己的包裏找出了一顆糖果遞過去。兩人處理突發狀況的這份敏捷和沉穩,贏得了周圍老師和家長讚許的目光。
小插曲平息,展示繼續。但評委專家團卻低聲討論起來,焦點似乎並不在那個複雜的聲光電項目上。為首的工程專家低聲跟林雪萍說了幾句,又朝江韻華和許清瑤這邊看了一眼。
最終,在緊張的評委投票和綜合打分後,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江韻華和許清瑤合作的《基於多重反饋機製的抗震結構動力學模型模擬分析》項目,憑借紮實的實驗數據、清晰的理論闡述、強大的創新應用性以及臨場應對的成熟表現,從眾多優秀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本屆科技節綜合類的一等獎!
當頒獎嘉賓念出他們項目名稱和兩人名字的那一刻,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江韻華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但眼神亮得驚人,充滿了少年得誌的意氣風發。許清瑤站在他身邊,臉上綻放出比館內所有燈光都璀璨的笑容,眸子裏像盛滿了星辰大海。兩人並肩走上領獎台,接過那個沉甸甸的水晶獎杯,向台下鞠躬致謝時,彼此對視的瞬間,眼底的欣賞、感激和難以言說的某種情愫幾乎要滿溢出來。
林雪萍在台下用力地鼓掌,眼眶竟微微有些濕潤。她看著台上那兩個青春正好、才華橫溢的身影,由衷地為他們高興,仿佛看到了時光深處那個同樣對未來滿懷憧憬的自己,以及……她和江明華高中時參加校運會接力跑,奪冠後激動擊掌的那個遙遠瞬間。
坐在遠處的江明華,也露出了欣慰開懷的笑容,站起身為弟弟和那位優秀的小姑娘鼓掌。
熱鬧的展示會終於在夕陽的餘暉中落下帷幕。喧囂漸散,學生們帶著興奮、疲憊和各自的收獲,三三兩兩地離開場館。
林雪萍完成了所有的收尾工作,和幾位同事道別,走出體育館的大門時,傍晚的涼風迎麵吹來,讓她感覺精神一振。校園主幹道上的人已經不多,落日熔金,在兩側高大梧桐樹的縫隙間投下長長的、溫暖的光影。
“嫂子!”一個帶著明顯歡快的聲音響起。她循聲望去,隻見江韻華正站在不遠處的一棵梧桐樹下等她,身邊並肩站著許清瑤。許清瑤手中還小心翼翼地捧著那個水晶獎杯,江韻華肩膀上則背著一個裝設備的大背包。
“還沒走?”林雪萍笑著走過去,目光落在獎杯上,“今天表現太棒了,恭喜你們!”
“多虧了老師上午的關鍵指導!”許清瑤笑容甜美,誠懇地說。
“嫂子,我哥剛給我發信息,說他先去停車場開車了,讓我等您一起過去。”江韻華解釋道,又看了看許清瑤,“我們把瑤瑤也送回去,她家順路。”
“對對對,麻煩你們了。”許清瑤連忙點頭。下午的驚鴻一瞥和領獎的高光時刻讓她臉上的笑容格外明媚,帶著少女特有的、含蓄又不自覺流露的開心。
三人並肩走向校門口方向,穿過林蔭道。晚風吹拂著他們的發絲衣擺。林雪萍詢問著他們解決故障時的細節,分享著剛才展示中其他幾個印象深刻的項目。江韻華滔滔不絕,許清瑤則更多地在關鍵處補充幾句,更多時候是唇角含笑地聽著。她小心地抱著獎杯,動作卻帶著一種自然而然的歸屬感。夕陽金色的光芒掠過他們年輕的肩膀,跳躍在光潔的水晶杯麵上,折射出炫目的光芒。
遠遠地,就看到了江明華的那輛深灰色suv停在路邊。他斜倚在車門邊,目光一直追隨著他們走來的方向。看到林雪萍時,他站直了身體,臉上露出了溫柔的笑容。
走近了,林雪萍自然地拉開副駕駛的門坐了進去。後座傳來江韻華和許清瑤低聲交談的聲音,似乎在討論某個展品。
車子平穩地行駛在回城的路上。窗外,城市的霓虹開始次第亮起,與天邊最後一抹紅霞交相輝映。車內很安靜,隻聽到空調微微的風聲。
林雪萍靠在舒適的椅背上,看著窗外流動的街景。下午那激動人心的瞬間、頒獎時的喜悅、此刻車裏安寧的氛圍、身邊熟悉的丈夫的氣息、後座年輕孩子們青春的低語……這一切混合成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工作的壓力、評選的緊張,都被這份暖意包裹著沉澱了下去。
她微微側頭看向正在開車的江明華。車窗外變幻的光線映在他輪廓分明的側臉上,專注而沉靜。她輕輕伸出手,搭在了他握著變速杆的手背上,指尖傳遞著一天的疲憊和此刻的心安。
江明華沒有轉頭,隻是反手握住她的指尖,溫熱的掌心貼著她微涼的指尖。他手指習慣性地在她指背上摩挲了兩下,一個無聲卻充滿力量的回應。
車子在一個路口轉彎,匯入另一條更寬闊的主路。後座上傳來許清瑤小聲的驚呼:“呀,那個燈光效果,跟我們的模型動畫有點像……”
林雪萍微微合上眼,唇角帶著一絲安靜的笑意。
生活,就這般,夾雜著工作的煩擾和瑣碎,卻也從不吝嗇地回贈這些微小卻足以照亮心間角落的光點。是講台上求知的眼神,是試卷中進步的喜悅,是辦公室裏一盞等待的燈,是科技節上領獎台的榮光,是車廂裏緊握的溫度,是夕陽下並肩而行的背影。
它並不時時波瀾壯闊,卻恰恰在日複一日的細水長流中,堆疊出名為“愛”、“家”與“陪伴”的堅實厚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