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驟雨、傘影與門廊下的漣漪

字數:8793   加入書籤

A+A-


    六月的午後,驕陽終於被層層堆積的鉛灰色雲層逼退,空氣粘稠得仿佛凝固的蜜糖,沉悶得讓人喘不過氣。高二年級教學樓裏,期末考試前的緊張氛圍如同這低氣壓的天氣一樣,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心頭。
    林雪萍站在高二3)班的講台上,目光掃過底下略顯萎靡卻依舊強打精神的學生們,聲音平穩而清晰:“…所以,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的自由組合是孟德爾第二定律的核心,它解釋了為什麽子二代會出現9331的表型比例。接下來的幾道典型習題,是曆年聯考的高頻考點,務必徹底理解解題思路,而不是死記硬背答案。”
    粉筆在黑板上劃過,發出清晰有力的嗒嗒聲。複雜的遺傳係譜圖和長長的演算步驟在指尖流淌而出,林雪萍的思維像精密的儀器運轉,將複雜的概念拆解再重組。作為經驗豐富的教師,她深知越是緊張的時刻,越需要清晰透徹的引導,幫學生們把紛繁的知識點梳理成脈絡分明的網。
    教室靠窗最後一排,江韻華正低頭翻著自己的習題集,神情專注。他眉骨深邃,專注時下頜線會微微繃緊。桌角放著一本攤開的厚厚《建築意象圖集》,紙張略微磨損的邊角暴露了它的使用頻率。這是他從哥哥江明華書房裏“借”來的,裏麵除了名家案例,更多是他自己臨摹、塗鴉的草圖和密密麻麻的心得筆記。許清瑤坐在他斜前方,偶爾側過臉來似乎要向他借什麽文具,目光卻總會不經意地掠過那本圖集和他專心演算的側臉,停留片刻,才若無其事地轉回去。
    下課鈴聲終於在窗外隱約傳來的第一聲悶雷中炸響,劃破了緊繃的空氣。
    “下課!習題答案我會稍後上傳到班級群。注意安全,下午如果雨大,別到處亂跑。”林雪萍合上教案,提醒了一句。話音未落,豆大的雨點便劈裏啪啦地砸在玻璃窗上,瞬間織成一片灰蒙蒙的雨幕。狂風卷起窗外的樟樹枝葉,搖曳出瘋狂的剪影。學生們頓時騷動起來,收拾書包的、抱怨沒帶傘的、商量擠一把傘的聲音此起彼伏。
    許清瑤站起身,秀氣的眉頭微蹙,望著窗外傾盆的雨勢發愁。她今天背了個不小的帆布包,裏麵除了書本筆記,還有她設計大賽的半成品模型和一厚遝資料,顯然沒預料到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
    “帶傘了嗎?”江韻華的聲音在身旁響起,不高,卻清晰地蓋過了周圍的嘈雜。他收好自己攤開的習題集和那本圖集,抬眼看向她。
    “沒……天氣預報說晴天的。”許清瑤搖搖頭,語氣有點懊惱,手指下意識地攥緊了帆布包的帶子,目光在他簡單幹淨的挎包上掃過,顯然也沒看到折疊傘的痕跡。
    江韻華嘴角似乎彎了一下,幾乎不可察覺。他利落地拉上自己挎包的拉鏈,站起身:“我送你。”簡短三個字,沒有征詢,像是某種理所當然的安排。在許清瑤略帶詫異的注視下,他徑直走向教室後門,從掛滿雨傘的門邊掛鉤上取下了一把深藍色的長柄雨傘。那把傘很舊了,傘骨邊緣有塊小小的褪色貼紙,是某年某個動漫展覽贈送的贈品,傘麵也因為多次使用顯得有些黯淡。但傘骨結實,打開後撐起的空間不小。
    “傘不是……”許清瑤認出來那是學校愛心傘的標記。這類公共雨傘通常放在教學樓底層門廳,供師生應急使用,使用後需要歸還。
    “上學期一次大暴雨,我幫後勤室的李師傅搬東西,他看我淋濕了,就塞給我這把,說讓我應急用,後來一直忘了還。”江韻華一邊解釋著,一邊已經撐開了傘,示意她過來,“正好派上用場。走吧,雨太大了,待在樓下也冷。”
    雨聲嘩然,整個世界都籠罩在這沉重的水簾之中。許清瑤看著他篤定的神情和他手中那把承載著無名善意又被保存至今的舊傘,那些因為大雨帶來的焦慮和微妙的羞澀感,像被一隻無形的手輕輕撫平了。她沒有再猶豫,輕快地應了一聲“哦!謝謝阿”,把帆布包嚴嚴實實地抱在胸前,迅速挪步過去,站在了傘下那個由他撐起的幹燥空間裏。
    傘不算特別大。傘外的世界是喧囂而濕冷的灰暗,傘下的空間卻因為兩個人的靠近而顯得格外狹窄且帶著一種奇異的暖意。雨水猛烈敲打著傘布,發出連貫而沉悶的鼓點聲,將他們與外界暫時隔絕。
    林雪萍剛把講台上的課本教案整理好放進公文包,正好看見兩人消失在雨幕中的背影——高大的少年撐著傘,微側著身體,有意無意地將傘麵更多的空間傾向身邊的女孩,自己左邊肩膀的t恤卻無可避免地被疾風吹來的雨絲打濕了一小塊深色的印記。女孩抱著帆布包,腳步匆匆,白皙的小腿在飛揚的雨霧裏濺起小小的水花。那畫麵在濕漉漉的灰色背景裏,如同一個生動的鏡頭,定格下青春裏懵懂而含蓄的關懷。
    林雪萍唇邊不自覺浮起一絲溫和的笑意。年少時的感情,往往就是這般笨拙又珍貴,藏在借一把舊傘的行動裏,藏在不動聲色的傾斜中。她想起了很多年前,同樣在這樣的暴雨天,江明華把渾身濕透的自己裹進他那件寬大到離譜的棒球服外套裏的場景,笨拙的安慰混合著他身上清爽的皂角氣息,至今想起心頭仍有漣漪。
    她搖搖頭,甩開那些泛黃的記憶片段。雨這麽大,還是等會兒再走吧。她轉身走向辦公室,準備把今天的作業批改一部分。剛走到走廊拐角,手機震動起來。
    屏幕上跳躍的名字是江明華。
    【在哪兒?雨很大。】
    附帶一張圖片,是他那間設計事務所窗外的景象,雨幕連天,街道上已經積起薄薄的水窪。
    【還在教學樓。正準備批改會兒作業等雨小點。你呢?工地那邊沒影響吧?】 她迅速回複,想起他提過今天要去城東那個社區公共空間改造的工地看一下進度。
    【剛從工地回來,正好路過你學校附近,雨把我困在高架下了。看這陣勢一時半會兒停不了。批作業冷颼颼的,不如就近找個地方?我過來接你。】 後麵跟了個淋雨的小人哭泣表情包。
    林雪萍看著屏幕,心頭一軟。他總是這樣,在她需要的時候,總能恰好“路過”。雨確實沒有減弱的跡象,嘩啦啦的聲音如同背景白噪音,反而襯得教學樓內愈發空寂寒冷。
    【好。我在教學樓西門廊等你,那邊人少。】
    【十分鍾內到。】
    窗外雨勢傾盆,天空低垂得仿佛觸手可及。林雪萍收起手機,整理了一下微風吹亂的發絲,抱著公文包走向約定的西門廊。那裏是教學樓的次要出口,平常學生走得少,此刻更加空曠。廊柱的陰影裏帶著潮氣,風卷著雨水刮進來,讓單薄的襯衫裹不住涼意。
    她剛站定,一道刺目的車燈就穿透雨幕,由遠及近,穩穩地停在了廊簷外緊靠路肩的地方。熟悉的黑色suv,車窗搖下,露出江明華帶著溫暖笑意的臉。
    “快上來!”他聲音穿透雨聲。
    林雪萍拉開車門,帶著一身被廊風吹散的涼意和雨水的濕潤感鑽進副駕駛。車門關上的瞬間,車外震耳欲聾的雨聲驟然被隔絕,隻剩下空調係統輕柔送暖的聲音和車內熟悉的、屬於他身上的清冽氣息——那是幹淨的肥皂味夾雜著一點點墨水和木屑的氣息,是他工作的味道,也是讓林雪萍瞬間感到安全和放鬆的味道。
    “冷吧?”江明華側身看著她,順手把空調溫度調高了一檔,目光落在她被風吹得微紅的鼻尖和鬢角幾縷粘著的濕發上,眼神裏有清晰的心疼,“給你捂捂。” 他很自然地探過手,握住了她放在腿上的手。他的手很大,掌心溫熱幹燥,像個小暖爐,立刻驅散了她指尖的冰涼。
    “還好,就廊上風大。” 林雪萍任由他握著自己的手,那份暖意從指尖一直蔓延到心底,緊繃的身體逐漸放鬆下來。她看著他同樣被濺濕的肩頭和微濕的發梢,“你呢?工地怎麽樣?這麽大雨影響施工嗎?”
    “現場有點泥濘,一些土方作業暫時停了,不過主體建築改造都在室內進行,不受影響。正好跟工程監理聊了聊細節,時間也算沒浪費。”江明華啟動車子,平穩地匯入車流,“想去哪兒?吃點熱的暖暖?”雨刮器規律地搖擺,前方一片模糊的水世界。
    “嗯。”林雪萍看著窗外流動的水簾,“找個安靜點的地方吧,正好……我還有點事想跟你說。”她的聲音裏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鄭重。公文包還放在她腿上,裏麵除了學生的作業,還有今天年級組臨時給她的那份關於帶學生參加省級生物實踐創新賽的通知和繁瑣的籌備要求。她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整理思路,也和他分享這份新的挑戰。
    車子在雨幕中平穩前行,車內是靜謐而舒適的暖意。
    最終,車子停在了一個社區商圈附近。江明華撐著傘小跑下來,再繞到副駕駛這邊,為林雪萍打開車門。兩人依偎在一把寬大的商務傘下,快步穿過被雨水洗刷得格外幹淨卻空曠的步行街,閃身進了一家名為“雲水小築”的餐館。門口的風鈴因為推門而入的動作發出清脆的叮咚聲。餐館裏燈光暖黃,放著舒緩的輕音樂,空氣中彌漫著食物溫和的香氣,雨天的緣故,客人不多,更顯靜謐。
    點了兩碗熱氣騰騰的烏冬麵,又加了一份暖胃的薑茶和幾碟清爽小菜,兩人選了一個靠窗的安靜卡座。窗外雨簾依舊,室內卻溫馨如春。
    “好了,這下可以說了,什麽事?”江明華把滾燙的薑茶往林雪萍那邊推了推,隔著氤氳的熱氣注視著她。
    林雪萍從公文包裏拿出那份蓋著教務處紅章的通知,遞到他麵前:“省裏組織一個大型的生物實踐創新賽,旨在將理論應用於社會熱點和生態保護研究。規模很大,要求每個重點高中至少提交三份高質量的項目報告和實物模型或數據支撐,並且需要教師深度指導。我們校長很重視,讓我負責牽頭。”
    江明華接過那份充滿專業要求和時間節點的通知,認真翻看起來,眉頭也隨著那些密集的條款輕微擰起:“時間這麽緊?下個月初就要校內選拔推薦,中旬就要提交省裏第一輪篩選材料?”他指著其中一個日期,語氣裏是清晰的擔心,“你這學期高三教學任務本來就重,晚上還有競賽輔導,現在再加這個,鐵打的身子也熬不住。”
    他的反應在意料之中。林雪萍低頭攪拌著麵前剛送上來的烏冬麵,濃鬱的骨湯香氣升騰而起。暖黃的燈光柔和地勾勒著她的側臉輪廓。“我知道時間緊任務重,”她的聲音很平靜,帶著一種認真考量後的決心,“但是這個機會……很難得。”
    她頓了頓,抬起頭直視著江明華擔憂的眼睛,眼神清澈而堅定:“這次的選題範圍更貼近現實民生——城市生物多樣性監測、社區慢性病調查、環保酵素製作與推廣……這些都是可以真正落地、甚至可能影響政策方向的研究。不像以前那些純粹理論推演或者實驗室內的競賽。我覺得,如果能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統計、實驗、邏輯分析能力應用到這些真實的、有意義的項目裏,對他們的成長會更有價值。這不止是為了一張獎狀,是真能學到東西、看到自己的力量。”
    她的話語清晰有力,帶著一位負責教師的責任感和一種更開闊的視野情懷。這是江明華熟悉的林雪萍,也是更觸動他的林雪萍。她麵對困難時從未畏縮,總能捕捉到挑戰背後更深遠的意義。這份對教育本質的執著和理想主義的光芒,恰是當年在高中時就最吸引他的地方之一。
    江明華緊皺的眉頭慢慢舒展開來,雖然眼中的擔憂並未完全散去,但已轉化成了理解和欣賞。“你這麽說,”他放下手中的通知單,雙手交叉放在桌沿,身體微微前傾,聲音溫和下來,“這確實不是簡單競賽了,更像科研啟蒙課。立意很好。”他端起自己的薑茶喝了一口,“有什麽我能幫上忙的?項目協調上如果需要外部資源或者報告排版美工這些,你知道我工作室那幾個小年輕做ppt和排版是強項,就是不知道你們這種學科性強的內容他們能不能理清頭緒。或者……”
    他的目光落在通知單附帶的選題指南上的某個字眼:“你看這裏,說提倡多學科融合項目,尤其是結合地理信息係統gis)或者簡易的空間模型分析……這似乎是生物統計學範疇之外的?”他的思維敏銳地捕捉到了突破口。
    林雪萍眼睛一亮:“對!其實我正有這個想法!比如城市生物多樣性監測,核心是布點、樣方調查和數據分析,但如果能把數據采集點定位結合簡易gis成圖,效果會直觀震撼很多。還有社區慢性病分布調查,如果和居住環境空間分布聯係起來做熱力圖……” 她的語速因為思路的打開而變快了一些,“但學校的信息技術老師主要負責計算機考試和編程教學,gis這塊……” 她有些犯難。
    “空間數據成圖和分析,”江明華微微一笑,手指輕輕敲了敲桌麵,“這不就是我最熟悉的地盤嗎?”他的語氣帶著專業領域內的自信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寵溺,“我們平時做社區改造,前期調研都要用到gis分析人流熱力圖、功能布局合理性。雖然軟件高級,但基礎的空間數據和成圖原理我熟。如果你不嫌棄我這外行講得不夠專業,我可以抽空去趟學校,給感興趣的學生簡單介紹下這個工具如何服務於生物調查和社區健康研究,講講數據落點、疊加分析的基本邏輯,再實際操作帶他們做個小例子。就當……給高中生開開眼界?”
    他的話像是一陣和煦的風,瞬間吹散了林雪萍心中最大的一塊石頭。她沒想到困擾她最深的難題,在他這裏竟成了可以輕描淡寫解決的領域強項。那種被妥帖支持的力量感,讓她心底如同窗外的雨水浸潤了土壤般踏實。她看著他溫暖自信的笑容,一時竟不知說什麽好,隻覺得鼻尖微微發酸,滿心是柔軟的感動。
    “這……真的可以嗎?會不會太占用你時間?”林雪萍的聲音不由自主地放輕了,帶著一點小心翼翼和巨大的驚喜。
    “能幫上你的忙,幫幫那些對這些項目感興趣的孩子,有什麽不可以?”江明華輕描淡寫地說道,仿佛隻是答應一起吃個晚飯那般輕鬆,“就抽一兩個半天時間,當放鬆換腦子了。工作室最近項目主體設計都敲定了,施工圖階段沒那麽緊張。”他隔著桌子伸出手,輕輕覆在她放在桌麵的手上,安撫地拍了拍,溫熱的觸感透過皮膚傳遞著無聲的支持,“別給自己太大壓力,我們一起想辦法。”
    此刻,窗外天色愈發昏暗,路燈的光暈在連綿的雨幕中被暈染開成一片朦朧的黃。餐館內明亮的燈光下,他們緊握的雙手跨越桌麵,成為小小的世界裏一個溫暖的支點。薑茶的暖意、烏冬麵散發的熱氣、心上人掌心的溫度、以及那令人安心的承諾和支持,共同交織在這雨聲淙淙的角落。
    解決了心頭大事,麵也變得格外美味。勁道的烏冬麵吸飽了醇厚的骨湯,配著清爽的小菜,足以撫慰忙碌了一下午的身體。兩人邊吃邊聊,話題從項目初步設想說到某個學生最近的進步,又從社區改造的小趣聞聊到江老爺子最近收集老房子構件入迷的軼事,輕鬆而溫馨。
    雨勢漸漸小了,從滂沱的大雨轉為連綿不絕的細雨,淅淅瀝瀝地敲打著窗玻璃。夜色早已降臨,窗外城市的燈光在濕漉漉的路麵上拉出細碎斑斕的光影。兩人走出餐館,空氣中彌漫著雨後清新的泥土和草木氣息。微風帶著涼意,吹拂著麵龐。
    “雨是停了,但晚上降溫厲害。”江明華打開車門,手自然地虛扶了一下林雪萍的後背讓她上車。車內暖意仍在,發動車子時,他忽然想起什麽,側頭看向林雪萍:“韻華發消息過來,說在學校門衛那把傘還回去了,但是沒帶鑰匙。爸媽今晚不在本地。這小子,估計以為我會在家早早就回去了。”江明華語氣帶著點無奈的好笑,“這麽大的雨,他肯定沒傘,淋著回去,非感冒不可。”
    林雪萍一聽,心立刻提了起來。她了解江韻華的性子,做實驗或者鑽研什麽東西時常常忘我,別說帶鑰匙了,連吃飯都能忘記,何況這種突發情況。
    “那趕緊打電話問問他在哪?”她立刻掏出手機。
    江明華卻笑著搖搖頭,啟動了車子:“不用問了。你看那邊。”
    車子拐出停車場不遠,便行駛到一片被老式住宅樓環繞、頗有林蔭氣氛的街道,這裏離他們父母家和學校都不算遠。林雪萍順著江明華示意的方向望去,車燈的光柱正好掃過前方不遠處一個亮著溫暖燈光的熟悉小院門廊。那是江家的老房子。
    門廊的廊燈開著,映照出門前小片幹燥的區域。廊下站著兩個人影。高大的男生隻穿著略濕的t恤和寬鬆的運動長褲,發梢還在滴水,濕漉漉地貼在額角。許清瑤站在他旁邊,穿著明顯不太合身的寬大白色長袖運動服——那衣服林雪萍認得,是江明華高中時籃球隊發的隊服。她的頭發也濕了幾縷,被隨意地撩到耳後,正低著頭輕輕抖著自己那件被雨淋濕的淺藍色衛衣外套,動作輕柔地試圖把水珠甩掉一些。而在她旁邊,剛剛送她過來又把人安全送達的江韻華,正笨拙但耐心地用自己還算幹燥的衣角,幫女孩擦拭帆布包肩帶上沾的泥點。
    昏黃的廊燈光線下,少年少女的身影朦朧而生動。濕透的衣服,不合身的寬大運動服,彼此間那小心翼翼的幫忙……沒有華麗的語言,隻有這場急雨帶來的狼狽,和雨後屋簷下不經意間滋生的、濕漉漉的、帶著青春氣息的親近感。他們顯然沒有想到會遇到林雪萍和江明華一起提前回來。當車燈掃過他們的身影時,兩人都驚愕地抬起頭。
    江明華將車穩穩停在院門口的路邊,按下了車窗,眉梢微揚地看著這一幕。
    林雪萍忍不住笑了出來,心頭那些擔憂煙消雲散,隻剩下對青春純澈本能的欣賞和一點看破不說破的了然。她沒有立刻下車,而是隔著車窗,迎上許清瑤略顯尷尬又羞澀的目光和江韻華那難得有些局促的表情,溫和地說道:
    “下不為例。快進來吧,別都站在廊下吹風。許同學這衣服濕的……明華,我記得你衣櫃裏還有幾件新買的運動t恤沒拆封吧?找一件出來?我去給清瑤熬點薑湯。”
    她說完便推開車門,朝廊下走去,腳步輕快。江明華熄了火也下了車,看著自家弟弟那副微張著嘴、欲言又止又不好意思解釋的模樣,再看看許清瑤悄悄泛紅的耳根和垂下的眼睫,他伸手揉了揉江韻華還濕著的頭發,故意用了點力道:“臭小子,光顧著給別人擦包,也不知道進去拿條幹毛巾?”
    江韻華被哥哥揉得晃了一下,臉上浮現一絲可疑的紅色,嘴上卻很硬:“這不是剛跑到廊下還沒一分鍾嘛……誰知道你們這麽快……”聲音卻低了下去,有點底氣不足。
    細雨無聲地飄灑,空氣清涼而溫柔。屋簷下,雨珠串成了線,滴落在廊前淺淺的水窪裏,蕩開一圈圈細微的漣漪。而燈光籠罩下的這小片區域,因為某個女孩的暫時停留,因為某件被穿在女孩身上的舊衣服,也因為某句脫口而出的“下不為例”,仿佛也多了一層不易察覺的、如同漣漪般擴散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