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回 榮國府政令引波瀾 怡紅郎新學初嶄頭
字數:10496 加入書籤
次日清晨,那曦和的日光輕柔地穿過窗欞,宛如一層薄紗,悄然灑落在瀟湘館的床榻之上。黛玉悠悠轉醒,惺忪睡眼中透著幾分嬌弱。
紫鵑早已候在一旁,輕聲細語地伺候著黛玉洗漱,其動作輕柔且嫻熟,盡顯主仆間的默契。黛玉回想起昨日與寶玉相處時的種種趣事,那些歡聲笑語仿若還在耳畔回蕩,不禁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麵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紅暈,恰似春日裏初綻的桃花,嬌俏動人。
用過早膳之後,黛玉移步至窗前坐下。窗外的景色如詩如畫,微風拂過,花枝輕顫,似在訴說著春日的柔情。黛玉望著那風中飄落的花瓣,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憐惜之意,暗自思忖著是否該去園中再尋些落花來葬,以寄托自己對這美好易逝之物的感慨。
恰在此時,忽聽門外傳來一陣細碎而熟悉的腳步聲,緊接著便傳來寶玉那爽朗且急切的聲音:“林妹妹,你可起身了?” 黛玉忙整了衣衫,輕聲應道:“起了,你這一大早又過來了。”話語間雖帶著些許嗔怪,卻又透著親昵。
寶玉推門而入,隻見他身著一襲月白錦袍,腰間束著一條同色絲帶,愈發顯得身姿挺拔,麵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此刻,他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猶如發現了稀世珍寶一般,說道:“妹妹,我剛聽說,今兒府裏來了個說書先生,就在園子的水榭那兒開講,講的還是些才子佳人的故事,咱們一同去聽聽?”
黛玉微微蹙眉,她心思細膩,對這些俗套故事向來有著自己的見解,略帶嗔怪道:“你呀,就知道這些新鮮玩意兒。不過這說書的,倒也能解些悶兒,咱們便去聽聽吧。” 說罷,兩人攜手朝著水榭方向走去。一路上,微風輕拂著他們的衣袂,花香縈繞在鼻尖,仿佛連周圍的景致都因他們的相伴而更添幾分詩意。
待至水榭,此處早已圍坐了不少人。賈府的主子們大多在座,或端莊肅穆,或神色悠然,盡顯世家風範;一眾丫鬟小廝們則規規矩矩地站在一旁,臉上帶著好奇與期待。那說書先生立於台中,身著一襲灰布長衫,手持折扇,正說得繪聲繪色:“話說那書生進京趕考,途中遇一女子,生得花容月貌,才情出眾,兩人一見鍾情……” 寶玉聽得津津有味,一雙眼睛緊緊盯著說書先生,時不時還轉頭與黛玉小聲議論,眼神中滿是興致。
黛玉卻微微搖頭,她素性高潔,對這些千篇一律的故事有著清醒的認知,低聲對寶玉說:“這些故事,大多是千篇一律,不過是些虛假的編排,哪有那麽多一見鍾情,又哪有那麽容易的有情人終成眷屬。”話語間透著聰慧與通透。寶玉笑道:“妹妹總是這般通透,不過聽聽故事,權當消遣,何必較真呢。” 正說著,人群中傳來一陣清脆且爽朗的笑聲。
原來是王熙鳳來了,她今日身著一身五彩錦繡裙襖,頭上珠翠閃耀,顯得格外明豔動人。她打趣道:“寶兄弟和林姑娘聽得這般入神,莫不是從這故事裏聽出了自己的影子?”眾人哄笑起來,那笑聲在水榭中回蕩,打破了片刻的寧靜。
寶玉和黛玉都紅了臉,黛玉嬌羞地低下了頭,寶玉則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王熙鳳又道:“罷了罷了,不逗你們了。這說書的講得倒也有趣,隻是這故事裏的情情愛愛,終究是戲文裏的,當不得真。咱們這現實裏的日子,可比這複雜多了。” 眾人聽了,皆紛紛點頭稱是。
聽完說書,寶玉和黛玉沿著湖邊漫步。湖麵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無數細碎的銀片在舞動。岸邊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隨風搖曳,似是在向湖水訴說著心事。寶玉彎腰撿起一顆石子,手臂輕輕一揮,石子拋入湖中,濺起一圈圈漣漪,緩緩向四周擴散。
寶玉說道:“妹妹,你說這世間的感情,為何不能如我們所願,像故事裏那般順遂?” 黛玉微微抬頭,目光望向遠方,遠處山巒起伏,與藍天相接,她輕聲道:“這世間哪有那麽多順遂之事,我們身處這賈府,諸多規矩束縛,又豈能由著自己的心意。就如同這湖水,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 話語間,透著對命運的無奈與感慨。
寶玉心中一動,他凝視著黛玉,眼神中滿是深情,情不自禁地握住黛玉的手,認真地說:“妹妹,不管這賈府有多少規矩,也不管這世間如何複雜,我對你的心意,永遠不會改變。哪怕前路艱難,我也定要護你周全。”
黛玉心中感動,眼中泛起淚花,那淚花在眼眶中盈盈轉動,宛如清晨荷葉上的露珠,純淨而晶瑩。她輕輕抽回手,嗔道:“你又說這些沒頭沒腦的話,被人瞧見了,又該笑話。隻是這賈府上下,人多嘴雜,我們的事,又豈是你我能左右的。” 兩人正說著,迎麵走來寶釵和探春。
寶釵身著素色衣衫,淡雅端莊,宛如一朵盛開在清風中的白蓮,散發著溫婉的氣質。探春則是一身利落的裝扮,顯得精明能幹,眼神中透著聰慧與果敢。寶釵笑道:“寶兄弟,林姑娘,你們在此處呢。方才說書聽得如何?” 寶玉笑道:“倒也有趣,隻是林妹妹覺得這故事太過千篇一律。” 探春接口道:“林姐姐向來心思細膩,見解獨到。不過這說書的,本就是為了博大家一樂,不必太過認真。” 眾人閑聊了幾句,寶釵話題一轉,說道:“寶兄弟,你近日學業如何?老爺可還滿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寶玉一聽,頓時泄了氣,原本興奮的神情瞬間消失,嘟囔道:“我最厭煩那些四書五經,讀起來枯燥無味。倒是詩詞歌賦,還能提起些興致。” 探春笑道:“寶哥哥,你也該收收心了,老爺對寶哥哥的期望可高著呢。日後總要撐起賈府的門麵。” 黛玉在一旁偷笑:“就他,還撐起賈府門麵,別再闖禍便是萬幸了。” 正說著,遠處傳來李紈的聲音:“姐妹們,老爺讓我尋你們呢,說是有要事商議。” 眾人一聽,忙整了衣衫,神色變得莊重起來,一同往賈政書房走去。
一路上,眾人心中都暗自揣測,不知賈政所為何事。寶玉更是忐忑不安,一顆心猶如懸在半空,生怕是自己又闖了什麽禍事,被父親知曉。而黛玉,心中也隱隱擔憂,不知這賈府又將生出什麽變故,自己在這府中的處境,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 眾人來到書房外,整衣肅容,輕輕叩門而入,一場未知的風波,似乎正悄然拉開帷幕……
眾人進入賈政書房,隻見賈政一臉嚴肅地坐在主位上,身旁還站著幾位神色凝重的管家。書房內氣氛壓抑,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見眾人進來,賈政微微點頭,示意他們坐下。
賈政清了清嗓子,聲音低沉而有力,緩緩開口道:“今日喚你們來,是有一件大事。如今聖上有意推行新政,鼓勵世家大族送子弟入新學,學習西洋的技藝和學問,日後也好為朝廷效力。咱們賈府身為世家,自然不能落後。我思來想去,覺得寶玉是個合適的人選。”
寶玉一聽,心中大驚,猶如晴天霹靂,忙起身說道:“父親,孩兒實在不願去學那西洋的東西,那些勞什子,孩兒著實沒興趣。孩兒隻想在府中,與姐妹們一處吟詩作對,逍遙自在。”
賈政一聽,臉色頓時沉了下來,眼中閃過一絲怒色,怒道:“你這不成器的東西!整日隻知道與姐妹們廝混,不思進取。如今這是聖上的旨意,也是賈府的機會,由不得你任性!” 那聲音在書房內回蕩,震得眾人心中一顫。
黛玉在一旁,心中擔憂寶玉,卻又不好貿然開口。她緊咬下唇,眼神中滿是關切與無奈。寶釵則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老爺,寶兄弟或許一時之間難以接受,不過這學習西洋學問,確實是大勢所趨。寶兄弟若能借此機會,習得一身本領,日後於賈府,於自己,都是大有裨益。寶兄弟,你也莫要辜負了老爺的一片苦心。” 話語間,既有對賈政的敬重,又有對寶玉的規勸。
探春也在一旁勸道:“寶哥哥,姐姐說得是。這新學之中,也有許多有趣的知識,說不定寶哥哥去了,會發現別樣的天地。況且,這也是為了賈府的將來,寶哥哥應當挑起這份擔子。” 寶玉心中煩悶,猶如一團亂麻,卻又不敢再違逆父親,隻得默默坐下,低頭不語,心中滿是委屈與不甘。
賈政見寶玉不再反駁,臉色稍緩,又說道:“除了寶玉,我也打算讓府中的年輕管事們,去學習一些西洋的管理之道,日後也好將賈府的生意打理得更加興旺。” 眾人紛紛稱是,聲音在書房內整齊響起。賈政又看向黛玉,說道:“玉兒,你雖為女子,但才情出眾。如今新政之下,女子也可參與一些女學,學習女紅之外的知識。你若有興趣,我也可幫你安排。”
黛玉微微欠身,姿態優雅,輕聲說道:“多謝舅舅關懷,隻是黛玉生性散漫,怕是難以適應那女學的規矩。況且,黛玉在這府中,有老太太和姐妹們相伴,平日裏看看書,作作詩,已然滿足。” 賈政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玉兒隨意便好。” 商議完畢,眾人告辭離開。
寶玉一臉鬱悶地走在前麵,腳步沉重,仿佛身上背負著千斤重擔。黛玉趕忙追上去,輕聲安慰道:“寶哥哥,莫要太過煩悶。既然舅舅已經決定,你便去試試,說不定那新學也並非如你所想那般無趣。” 寶玉抬起頭,看著黛玉,眼中滿是苦澀,苦笑道:“妹妹,你是知道我的,我最厭煩這些規矩和束縛。但父親之命難違,我又能如何。”
寶釵在後麵看著兩人,微微歎了口氣,對探春說道:“寶兄弟性子灑脫,突然要他去學習那西洋學問,確實有些難為他了。隻是這是大勢所趨,希望他能早日明白老爺的苦心。” 探春點頭道:“是啊,姐姐。隻是寶哥哥向來對仕途經濟不感興趣,這一次,怕是要有一場煎熬了。”
回到瀟湘館,黛玉坐在窗前,心中始終放心不下寶玉。她望著窗外那隨風飄落的花瓣,思緒萬千。她深知寶玉對自由的向往,如今被父親強行安排去學習不喜歡的東西,心中定是萬分痛苦。想著想著,黛玉拿起筆,在紙上寫下一首詩,以寄托對寶玉的擔憂和牽掛。那詩句如泣如訴,仿佛是她內心深處的低語。
而寶玉回到怡紅院後,將自己關在房內,對著窗外的落花發呆。他想起與黛玉在沁芳閘畔的點點滴滴,想起那些無憂無慮的時光,心中愈發覺得煩悶。他深知,自己與黛玉之間的感情,在這賈府的重重規矩和即將到來的變故麵前,顯得如此脆弱。未來的路,究竟該如何走下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這賈府的風雲變幻中,寶黛之間的感情麵臨著新的考驗,而賈府的命運,也隨著新政的推行,開始悄然發生改變。一場關於家族興衰、個人情感的故事,正緩緩拉開新的篇章,每個人都將在這曆史的洪流中,做出自己的抉擇,迎接未知的挑戰……
接下來的幾日,寶玉雖滿心不情願,但在賈政的嚴令之下,還是開始為進入新學做準備。他每日天未亮便起身,在昏黃的燭光下溫習一些基礎的課業,待天色漸亮,又要研讀關於西洋學問的書籍,一直忙碌到深夜,常常累得頭暈眼花。那一堆堆的書籍,仿佛是一座座難以翻越的高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黛玉看著寶玉日漸憔悴,心疼不已。一日午後,陽光正好,灑在瀟湘館的庭院中,一片靜謐祥和。黛玉特意讓紫鵑準備了一碟寶玉最愛吃的點心,那點心製作得精致小巧,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她帶著點心,前往怡紅院探望。
走進怡紅院,隻見寶玉正坐在書桌前,對著一堆書籍愁眉苦臉。他的頭發有些淩亂,眼神中透著疲憊與迷茫。桌上的書籍雜亂地堆放著,仿佛在訴說著主人的無奈。黛玉輕聲笑道:“寶哥哥,你瞧瞧我給你帶什麽來了。整日這般發愁,可要傷了身子。” 聲音溫柔婉轉,猶如春日裏的黃鶯啼鳴。
寶玉抬頭,見是黛玉,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隨即又恢複了愁容:“妹妹,你來了。你看看這些書,都是父親讓我讀的,什麽西洋的天文、地理、算術,我看著就頭疼。” 說著,他用手揉了揉太陽穴,一臉的苦惱。
黛玉走到桌前,拿起一本書隨意翻了翻,書頁在她纖細的手指間翻動,發出沙沙的聲響。她說道:“這西洋學問,我雖了解不多,但想來既被聖上推崇,定有其獨到之處。寶哥哥不妨靜下心來,試著去發現其中的樂趣。” 話語間,帶著鼓勵與期許。
寶玉無奈地歎了口氣:“妹妹,你說得輕鬆,這些東西於我而言,實在是味同嚼蠟。我寧願去讀幾首詩詞,也不願在這上麵耗費心神。” 黛玉放下書,拿起一塊點心遞給寶玉,那點心的香氣縈繞在兩人之間,溫柔地說:“寶哥哥,我知道你心裏苦。但如今形勢如此,你暫且忍耐些。等你學出些門道,說不定父親便不會如此逼迫你了。”
寶玉接過點心,咬了一口,那甜美的味道在口中散開,卻難以驅散他心中的煩悶。他說道:“也隻好如此了。隻是我若去了新學,怕是不能像往常一樣,每日與妹妹相伴了。” 黛玉微微紅了臉,猶如天邊的晚霞,嗔道:“瞧你說的,又不是去了便回不來了。你若想我,閑暇時也可回來,咱們還像以前一樣,在園子裏吟詩作畫。”
兩人正說著,襲人進來通報:“寶二爺,薛姑娘來了。” 話音剛落,寶釵便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了進來,手中還拿著一疊紙。她身著一件淡藍色的綢緞衣衫,領口和袖口繡著精致的花紋,顯得典雅大方。她笑道:“寶兄弟,林姑娘,我聽聞你要去新學,特意找了些關於西洋學問的筆記,或許能對你有所幫助。”
寶玉忙起身接過,感激地說:“多謝寶姐姐費心。隻是這些東西,我看著實在吃力。” 寶釵微笑著坐下,說道:“寶兄弟,萬事開頭難。你先將這些筆記通讀一遍,若是有不懂的地方,盡管來問我。西洋學問雖與我們平日所學不同,但隻要掌握了方法,也並非難事。” 她的聲音平和穩重,讓人聽了心生信賴。
黛玉在一旁看著寶釵,心中微微有些不是滋味,但還是笑著說道:“寶姐姐如此博學,寶哥哥有了這些筆記,定能事半功倍。” 寶釵看了黛玉一眼,說道:“林姑娘過獎了。隻是大家同在賈府,相互幫襯也是應該的。寶兄弟這一去,是為賈府爭光,我們自然要全力支持。”
正說著,探春和惜春也來了。探春身著一件粉色的短襖,下著一條翠綠的長裙,顯得活潑而幹練。惜春則穿著一身素淨的衣裳,眉眼間透著一股清冷之氣。探春笑道:“寶哥哥,聽說你要去新學,我們都來給你打氣。你可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也好讓我們瞧瞧西洋學問的厲害。” 惜春也在一旁點頭:“是啊,寶哥哥,等你學了新東西,回來可要講給我們聽。”
寶玉看著姐妹們關切的麵容,心中一陣溫暖,仿佛冬日裏的暖陽照進了心田。他說道:“有你們這些姐妹支持,我便是再難,也要努力學出個樣子來。” 眾人又說笑了一陣,才各自散去。
隨著入學的日子越來越近,寶玉的心情也愈發複雜。一方麵,他對未知的新學充滿了擔憂和抗拒,那陌生的知識和全新的環境讓他感到恐懼;另一方麵,他又不想辜負姐妹們的期望,尤其是黛玉那飽含深情的眼神,讓他暗暗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在新學中堅持下去。
而黛玉,在為寶玉擔憂的同時,也開始思考自己在賈府的未來。新政之下,女子的命運似乎也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她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將會如何,但她明白,無論發生什麽,她與寶玉之間的感情,都將是她在這賈府中最重要的支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這個看似平靜卻又暗潮湧動的賈府中,每個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變化做著準備。寶玉踏入新學後,又將經曆怎樣的故事?他與黛玉之間的感情,能否在各種變故中堅守如初?而賈府,又將在新政的浪潮中,走向何方?一切的答案,都在這緩緩前行的時光中,等待著被揭開……
終於,寶玉入學的日子到了。這日清晨,賈府上下一片忙碌。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府中的丫鬟小廝們便已開始各司其職,四處奔走。寶玉身著嶄新的青衫,那青衫質地柔軟,色澤溫潤,宛如一泓清泉。頭上束發冠精致華麗,鑲嵌著的玉石在晨光中閃爍著微光。雖麵帶倦色,但在眾人的期待與叮囑聲中,還是帶著幾分毅然踏上了前往新學的馬車。
那馬車裝飾得頗為考究,車身以紫檀木打造,雕龍畫鳳,盡顯賈府的富貴氣派。車簾是用上好的蜀錦製成,繡著寓意吉祥的圖案,隨風輕輕飄動。寶玉登上馬車,放下車簾,隔絕了外界的喧鬧。他透過車窗,望著賈府那熟悉的大門和門前忙碌的眾人,心中五味雜陳。
黛玉站在賈府門口,望著馬車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街道的盡頭。她的心仿佛也隨著寶玉一同離去,滿心都是不舍與擔憂。回到瀟湘館後,她整日都有些心神不寧,平日裏最愛的詩書也難以吸引她的注意力。她時而走到窗前,望著寶玉離去的方向發呆;時而拿起針線,卻又常常走神,針紮到手指也渾然不覺。
寶玉進入新學後,發現這裏的一切都與賈府截然不同。學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既有中式的飛簷鬥拱,又融合了西洋的穹頂和立柱。教室裏擺放著整齊的桌椅,與傳統私塾的長條凳和矮幾大不相同。
學堂裏的先生們來自五湖四海,甚至還有金發碧眼的西洋人,他們授課的方式新奇獨特,與傳統的私塾大相徑庭。有的先生會在講台上擺放各種稀奇古怪的儀器,通過演示來講解知識;有的則鼓勵學生們分組討論,各抒己見。同學們也來自各個世家大族,性格各異,有的開朗健談,有的則沉默寡言。
起初,寶玉對那些西洋的知識感到十分陌生,學習起來困難重重。課堂上,先生講解的幾何原理,那些複雜的圖形和抽象的概念,讓他如墜雲霧;物理現象中關於力與運動的描述,也仿佛是另一個世界的語言,令他摸不著頭腦。然而,想起黛玉的鼓勵和姐妹們的期待,他咬著牙努力跟上進度。
他每日早起晚睡,趁著清晨的微光誦讀課文,在夜深人靜時還對著書本苦思冥想。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便向同窗虛心請教,那些同窗們也都熱情地為他解答;有時問題太過刁鑽,他還會鼓起勇氣向先生請益,先生們見他如此好學,也都耐心地給予指導。漸漸地,他對這些學問有了一些入門的理解,開始能夠跟上課堂的節奏。
一日,新學裏組織了一場關於西洋文化的辯論會,要求學生們分組討論並闡述對西洋藝術與東方藝術差異的看法。寶玉所在的小組推選他為主辯手。這對寶玉來說,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他深知,如果能夠在這場辯論會中表現出色,不僅能讓自己在新學裏獲得認可,也能讓黛玉和姐妹們為他感到驕傲。
為了準備這次辯論會,寶玉日夜苦讀,翻閱了學堂圖書館裏大量關於西洋藝術和東方藝術的資料。那些泛黃的古籍和嶄新的洋文書頁在他手中快速翻動,他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知識。他還特意寫信向黛玉請教,詳細地闡述了自己對於辯論主題的初步想法和困惑。
黛玉在回信中旁征博引,從詩詞、繪畫、建築等多個方麵闡述了自己對兩種藝術差異的見解。她在信中寫道:“西洋繪畫重寫實,以細膩筆觸描繪世間萬物,分毫畢現;而我華夏繪畫則重寫意,寥寥數筆,便勾勒出無盡意境,神韻皆在其中。詩詞亦如此,西洋詩歌直抒胸臆,情感濃烈直白;我中華詩詞則委婉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黛玉的回信猶如一盞明燈,給了寶玉很大的啟發,讓他對辯論的思路更加清晰。
辯論會上,寶玉站在台上,起初還有些緊張,雙手不自覺地握緊衣角,心髒也在胸腔裏劇烈跳動。但看到台下同學們期待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他緩緩開口,聲音雖略帶顫抖,但隨著講述的深入,逐漸變得堅定而自信。
他從中國傳統繪畫的寫意風格談到西洋油畫的寫實技巧,從詩詞中的意境營造談到西洋詩歌的直白情感表達,條理清晰,論據充分。他還巧妙地引用了黛玉信中的觀點,並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闡述,讓整個論述更加豐滿。
他說道:“吾國之畫,意在筆先,神餘言外,以有限之筆墨,繪無限之遐想;西洋之畫,則力求形似,於細微之處見真章。此二者,皆為藝術之瑰寶,然風格迥異,各有千秋。”最終,他們小組贏得了這場辯論會。台下掌聲雷動,同學們紛紛投來讚許的目光,先生們也點頭微笑,對寶玉的表現讚賞有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寶玉心中十分歡喜,那種喜悅如同春日裏綻放的花朵,滿溢在他的心間。他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黛玉。好不容易盼到了休沐日,寶玉早早地回到了賈府。
他直奔瀟湘館,一路上腳步輕快,仿佛身上的疲憊都被這即將見到黛玉的喜悅一掃而空。見到黛玉後,他興奮地講述著在新學裏的點點滴滴,尤其是辯論會的事情,眼中閃爍著光芒,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他手舞足蹈地描述著辯論時的場景,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緊張而激動的時刻。
黛玉看著寶玉眼中閃爍的光芒,心中也為他感到高興。她笑道:“寶哥哥,我就知道你定能做好。你瞧,這西洋學問也並非那麽可怕,隻要用心,你總能學得出色。” 眼神中滿是對寶玉的欣賞與愛意。
寶玉笑著說:“若不是妹妹的那封信,給了我諸多靈感,我哪能說得這般好。妹妹的才情,實在讓我佩服。”兩人正說著,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喧鬧聲。原來是府裏的下人在傳,朝廷新政又有了新的變動,似乎與賈府的生意和家族子弟的前程都息息相關。寶玉和黛玉對視一眼,心中都湧起一絲憂慮,不知這新的變動又會給賈府和他們的未來帶來怎樣的影響……
隨著這個消息的傳開,賈府上下再次陷入了一陣緊張的氣氛之中。賈政在書房裏與幾位管家頻繁商議,眉頭緊鎖,神色凝重。王熙鳳也收起了往日的嬉笑,開始仔細盤算著賈府各項生意可能受到的影響。
李紈、探春等姐妹們聚在一起,低聲談論著新政變動對家族和自身命運的潛在改變。整個賈府,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海麵,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每個人都在等待著命運的下一次轉折,而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感情,也將在這動蕩的局勢中,麵臨更為嚴峻的考驗……
各位看官們,欲知後事如何,請聽看下回分解!
喜歡新良緣請大家收藏:()新良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