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滴翠亭寶釵弄機心 榮國府黛玉洗冤屈

字數:9294   加入書籤

A+A-


    話說芒種佳節,那大觀園宛如被造物者精心雕琢的仙境,處處洋溢著熱鬧歡騰之象,繪就出一幅絢麗多姿的春日盛景圖。
    此日,依著舊年風俗,正是祭餞花神之時,但見園內繁花似錦,紅的似火,仿若天邊燃起的烈烈赤焰,灼灼其華;粉的如霞,恰似少女羞澀的紅暈,嫋嫋生姿;白的若雪,宛如天宮飄落的瓊花,盈盈欲滴,爭奇鬥豔,芬芳馥鬱,將那天地間裝點得如夢如幻。
    蝶兒們似被這繽紛花海深深吸引,在花叢間蹁躚起舞,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姿態輕盈曼妙,宛如靈動的仙子,那薄如蟬翼的蝶翼在陽光映照下閃爍著五彩光芒,為這美景更添幾分韻致。
    眾姐妹皆身著鮮豔華服,猶如春日裏盛開的繁花,穿梭其間,笑語嫣然,那清脆的笑聲,仿佛能將這春日的每一絲空氣都染上歡愉的色彩,然而,在這明媚春光的繁花深處,卻如平靜湖麵下暗藏著不易察覺的暗流,絲絲詭譎之機正悄然湧動。
    且說那薛寶釵,晨起對鏡梳妝,隻見銅鏡中映照出她那精致的麵容,肌膚勝雪,恰似羊脂玉般溫潤細膩,吹彈可破;眉如遠黛,宛如一彎新月,透著溫婉與端莊,眼眸顧盼間,自有一番神韻。
    她精心挑選了一件月白色綾羅衣裳,那綾羅質地輕柔,如雲霧般飄逸,又係上淡粉色的絲絛,恰似春日裏綻放的桃花,更顯其溫婉端莊之態。她對著銅鏡,仔細地整理了鬢角的發絲,那一舉一動,盡顯大家閨秀的風範。梳妝完畢,她款步朝著瀟湘館方向行去,蓮步輕移間,衣袂飄飄,仿若仙子下凡,儀態萬千。
    似是要尋那林黛玉閑話家常,以增進姐妹情誼。行至半途,她不經意間抬眸遠望,遠遠望見賈寶玉的身影先一步邁進了瀟湘館的門。見此情景,薛寶釵原本平和的麵容微微一滯,那如秋水般的眼眸中刹那間閃過一絲旁人難以捉摸的神色,那神色猶如微風拂過平靜的湖麵,雖隻泛起淺淺漣漪,卻暗藏著絲絲複雜的情緒,有不甘,有失落,更有一絲難以言說的嫉妒。
    旋即,她輕輕咬了咬下唇,那嘴唇恰似櫻桃般嬌豔欲滴,蓮步輕移,悄然轉身,每一步都似帶著些許無奈與不甘,仿佛那腳步也承載著她內心的惆悵,那裙擺隨著她的步伐微微擺動,似也在訴說著她的心事。
    恰在此時,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從她眼前悠然飛過。但見那蝶兒一上一下,在風中翩翩起舞,姿態曼妙,似在演繹著一場優美的舞蹈。蝶翼上的花紋猶如精美的刺繡,色彩斑斕,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夢幻般的光澤,宛如天邊的彩虹般絢麗奪目。那蝴蝶時而輕盈地落在花蕊上,吸食著花蜜,時而又展翅高飛,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它的美麗。
    薛寶釵眼中的興趣,並非全然因這蝶兒而起。她心中念頭一轉,當下佯裝起撲蝶之態,手中輕執扇子,那扇子乃是湘妃竹所製,扇麵上繪著淡雅的蘭花,與她的氣質相得益彰。她款擺柳腰,步步朝著滴翠亭的方向追去。
    那扇子輕輕揮動,似要與蝶兒共舞,然而她的眼神卻透露出一絲不尋常的專注,仿佛在追尋著某個更為隱秘的目標,那眼神猶如深不見底的幽潭,讓人難以捉摸。她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那笑容中似乎隱藏著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這滴翠亭內,丫鬟小紅與墜兒正壓低了聲音,說著些私密話語。小紅本是怡紅院的丫鬟,生得伶俐聰慧,眉眼間透著一股靈動勁兒。她身形小巧玲瓏,猶如春日裏的小燕子,透著一股活潑勁兒。
    她的眼睛明亮而有神,仿佛藏著無數的機靈點子。前些日子小紅給寶玉倒茶,無意間竟被那精明能幹、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王熙鳳瞧中,王熙鳳有意將她調至自己身邊使喚。這突如其來的機遇,讓小紅心中滿是歡喜,猶如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她深知這是改變自己命運的絕佳契機。
    可與此同時,她與那賈芸之間因一方手帕而生出的微妙情愫,卻又成了她心中既甜蜜又擔憂的隱秘心事。那手帕是賈芸撿到的,上麵繡著小紅精心繡製的蘭花,針法細膩,蘭花栩栩如生,仿佛在風中搖曳生姿。每一針每一線,都傾注了小紅的心意。一來二去,兩人便借著手帕傳遞著彼此的心意。
    此刻,她正與墜兒商議著,如何答謝那撿到自己手帕並知曉這段私情的賈芸,話語間滿是少女的羞澀與期待,那臉頰泛起的紅暈,恰似春日裏綻放的桃花,嬌豔動人。她的聲音微微顫抖,帶著一絲緊張與興奮,仿佛在談論著世間最珍貴的秘密。
    那薛寶釵悄無聲息地靠近滴翠亭,腳步輕盈得如同貓一般,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聲響。她微微側身,將耳朵湊近亭壁,那動作小心翼翼,猶如怕驚飛了亭中的鳥兒。
    她的心跳微微加速,仿佛在進行著一場緊張的冒險。亭內二人的對話一字不漏地傳進她的耳中。她平日裏慣常帶著溫和笑意的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旁人極難察覺的弧度,眼中更是閃過一絲算計的幽光,恰似夜空中劃過的流星,瞬間即逝卻又暗藏鋒芒,那眼神仿佛隱藏著無盡的心思,讓人不寒而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的心中暗自打著那不為人知的算盤,欲借此機會,達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許是想借此擾亂寶玉與黛玉之間的關係,又或許是想在賈府眾人麵前彰顯自己的智慧與手段,其心思之深沉,令人難以揣測。她微微眯起眼睛,仿佛在思考著下一步的計劃。
    待聽到小紅提及“若是寶姑娘聽見,還倒罷了。林姑娘嘴裏又愛刻薄人,心裏又細,他一聽見了,倘或走漏了風聲,怎麽樣呢?”時,薛寶釵心中不禁一喜,暗道時機已到。
    她非但沒有悄然離開,反而故意放重腳步,同時大聲呼喊:“顰兒,我看你往那裏藏!”那聲音清脆響亮,恰似銀鈴一般,在滴翠亭周圍悠悠回蕩,打破了原本的靜謐。這一聲呼喊,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亭內的小紅和墜兒聽聞,頓時嚇得臉色煞白如紙,仿佛見了鬼魅一般。
    她們原本便擔憂私情被人知曉,此刻聽聞薛寶釵這話,隻當林黛玉就在近旁,剛剛的那些言語已被她聽了去,心中頓時滿是驚恐與懊悔。小紅的身子微微顫抖,猶如秋風中的落葉,簌簌發抖;墜兒的眼神中也滿是慌亂與無助,那眼神恰似迷失在黑暗中的小鹿,充滿了恐懼。
    她們的心猶如小鹿亂撞,一顆心砰砰直跳,幾乎要從嗓子眼兒蹦將出來,呼吸也變得急促而沉重,仿佛下一秒便會窒息。小紅的雙手不自覺地抓緊衣角,指關節都因用力而泛白,墜兒則瞪大了眼睛,不知所措地看著小紅。
    薛寶釵卻裝作渾然不知亭內狀況,臉上依舊掛著那副溫和得體的笑容,仿若無事人一般,從容轉身離開。她心中暗自得意,此番算計,既能讓小紅等人對林黛玉心生忌憚,又可巧妙地撇清自己,還能借此事在賈府中掀起些許波瀾,說不定便能擾亂林黛玉與賈寶玉之間的情誼。
    她的步伐依舊輕盈,隻是那微微上揚的嘴角泄露了她內心的一絲得意,那得意的神色猶如偷吃到了蜜的小老鼠,雖極力掩飾,卻仍有一絲痕跡。她一邊走著,一邊在心中暗自思索著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想象著林黛玉可能麵臨的困境,嘴角的笑容愈發明顯。
    而此時的林黛玉,尚在瀟湘館內,正手持書卷,沉浸在詩詞的美妙世界裏。明媚的陽光透過窗欞,輕柔地灑落在她的身上,仿佛給她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她的眼神專注而寧靜,時而微微皺眉,恰似春日裏含著露珠的花蕊,透著一絲憂愁;時而輕輕淺笑,猶如春日裏綻放的花朵,滿是歡喜,隨著書中的情節起伏而情緒波動。
    她的身姿纖細,恰似春日裏一朵初綻的梨花,潔白無瑕,又帶著一絲柔弱與嬌美,仿佛一陣微風便能將她吹倒,讓人看了心生憐惜。
    她時而用手指輕輕劃過書頁,仿佛在與書中的文字進行著親密的對話,時而又托腮沉思,那神情仿佛沉浸在一個隻屬於自己的詩意世界裏。她哪裏能想到,就在不遠處的滴翠亭畔,薛寶釵正精心策劃著一場針對她的陰謀,將她無端卷入這一場是非之中。
    且說那平兒,因事路過,恰好目睹了薛寶釵這一番心機算計。她心中暗自吃驚,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神色,那眼神仿佛看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她的眉頭微微皺起,臉上露出一絲擔憂的神情。
    平兒素日裏便敬佩林黛玉的才情,又向來看不慣薛寶釵這般陰險手段。她深知林黛玉在這賈府中本就寄人籬下,處境艱難,此事若不妥善處置,林黛玉定會無端遭受眾人非議,在這賈府之中的處境怕是要愈發艱難。
    當下心急如焚,腳步匆匆朝著王熙鳳處趕去,那焦急的模樣,仿佛身後有洪水猛獸在追趕,每一步都帶著急切與擔憂。她的心跳急速加快,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兒,心中不停地想著該如何盡快讓王熙鳳知曉此事,好為林黛玉主持公道。
    見到王熙鳳,平兒忙將事情的前因後果,一五一十、詳詳細細地稟明,言辭之間,滿是對薛寶釵行為的不齒與憤慨。她的聲音微微顫抖,雙手也不自覺地握緊,可見心中的憤怒與焦急。
    她的臉頰因為激動而微微泛紅,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光芒。王熙鳳聽後,那一雙鳳目瞬間圓睜,眼神中透露出淩厲的光芒,恰似兩把利劍,仿佛能看穿一切,冷哼一聲道:“好個寶姑娘,平日裏看著端莊穩重,一副大家閨秀的做派,竟做出這等下作之事!”王熙鳳心思轉得極快,她深知此事若處理不當,不僅會影響林黛玉在賈府的聲譽,還可能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引發諸多不必要的紛爭。
    稍作思索後,她當機立斷,決定即刻向賈母稟明此事。她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衣衫,眼神中透露出果斷與威嚴,仿佛在宣告著她要為林黛玉討回公道的決心。
    王熙鳳來到賈母房中,但見賈母正閑適地靠在榻上,手中輕搖著蒲扇。榻旁的小桌上擺放著精致的茶具,那茶具乃是官窯所製,色澤溫潤,圖案精美,一縷縷茶香嫋嫋升騰,彌漫在整個房間,仿佛給房間增添了一層夢幻的薄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賈母的麵容和藹慈祥,眼神中透著一絲慵懶與愜意,仿佛沉浸在這寧靜的氛圍中。房間內的布置典雅而精致,牆上掛著幾幅名家字畫,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彰顯著賈府的富貴與威嚴。王熙鳳趕忙恭敬地行了禮,而後將平兒所見之事,如竹筒倒豆子般,娓娓道來。
    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焦急與憤慨,將事情的每一個細節都描述得清清楚楚,仿佛要將薛寶釵的惡行公之於眾。她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賈母的表情,希望能從賈母的反應中看出她對此事的態度。賈母聽聞,原本和藹慈祥的麵容瞬間布滿寒霜,恰似冬日裏驟起的寒風,令人心生畏懼。
    她重重地將手中的茶盞擱在桌上,那茶盞與桌麵碰撞發出的清脆聲響,仿佛是憤怒的宣泄,怒道:“這還了得!林丫頭雖說父母遠在姑蘇,可也是咱們賈家的貴客,且自幼沒了母親,父親又遠在他鄉,咱們疼她還來不及,寶丫頭怎能如此處心積慮地算計她!”賈母對林黛玉一向疼愛有加,視若親孫女一般,聽聞薛寶釵竟使出這般陰毒手段陷害林黛玉,心中的怒火“騰”地一下就燃燒起來,那憤怒的神色仿佛要將一切都焚毀。她的身體微微顫抖,顯示出她內心的極度憤怒。
    當下,賈母便命人即刻將薛寶釵、林黛玉、小紅和墜兒一並喚至跟前。不多時,眾人到齊。賈母端坐在主位之上,神色威嚴莊重,目光如炬,依次掃過眾人,那目光仿佛能洞察每個人的心思,最後落在薛寶釵身上,聲色俱厲地質問道:“寶丫頭,鳳辣子說的可是真的?你且當麵向我和林丫頭說個清楚明白!”賈母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能穿透人心,讓人無法抗拒。她的眼神緊緊盯著薛寶釵,仿佛要從她的表情中找到事情的真相。
    薛寶釵心中暗叫不好,麵上卻強裝鎮定,即刻露出一副委屈至極的神情,眼中含淚,楚楚可憐地說道:“老祖宗,冤枉啊!當時我不過是恰巧路過,聽到亭中有聲,又怕貿然進去驚了她們,慌亂之中這才喊了林妹妹的名字,實是絕無陷害之意啊!”
    她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仿佛真的受了天大的委屈,那淚水在眼眶中打轉,隨時都可能落下,恰似斷了線的珍珠,讓人看了心生憐憫。她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帕輕輕擦拭著眼角的淚水,那手帕是用上等的絲綢製成,繡著精美的圖案,與她的楚楚可憐之態相得益彰。
    小紅和墜兒見勢,心中忐忑不安,麵露猶豫之色,不知該如何是好。她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恐懼與無助,身子也微微顫抖著,仿佛寒風中的小草,瑟瑟發抖。此刻,隻見平兒挺身而出,將親眼所見的細節,條理清晰、有條不紊地一一陳述,那言辭確鑿,不容置疑。
    她的聲音堅定而有力,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重錘,敲打著薛寶釵的心。她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著薛寶釵,眼神中充滿了憤怒與指責。薛寶釵聽著平兒的話,隻覺得一顆心漸漸沉了下去,臉色也漸漸變得蒼白如紙,額頭上更是滲出細密的汗珠,順著臉頰緩緩滑落,仿佛是她內心恐懼的象征。
    她的雙手不自覺地握緊衣角,心中暗暗懊悔自己的所作所為,那懊悔的神情仿佛恨不得時光倒流,重新選擇。她的嘴唇微微顫抖,想要辯解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林黛玉自始至終都一臉茫然,聽到事情的緣由後,又驚又氣,眼中淚花閃爍,恰似那斷線的珍珠一般,簌簌落下。她委屈地說道:“老祖宗,我真的什麽都不知道啊!我父母遠在姑蘇,若是知道我在賈府受這般委屈,不知該有多心疼。他們將我托付於您,原是指望我能在這兒平安順遂,如今……”
    說到此處,她哽咽難語,滿心的委屈盡在不言之中。她的身子微微顫抖,仿佛一陣微風便能將她吹倒,那柔弱的模樣,讓人看了心生憐惜,猶如春日裏被風雨吹打的花朵,楚楚可憐。她用手帕捂住嘴,不停地抽泣著,那手帕上已經沾滿了她的淚水。
    賈母聽聞,轉頭看向薛寶釵,眼神中滿是失望與痛心,厲聲道:“寶丫頭,平日裏我瞧你是個懂事知禮的孩子,才處處高看你幾分。今日若不是平兒親眼所見,我險些就被你這表象蒙騙了!你這般行徑,實在有失大家閨秀的風範,真真讓我失望透頂!”賈母的聲音中帶著深深的失望與憤怒,她對薛寶釵的期望有多高,此刻的失望就有多深,那失望的眼神仿佛要將薛寶釵看穿。她的語氣中充滿了責備,仿佛在教導一個犯錯的孩子。
    薛寶釵聽聞,心中大懼,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涕淚橫流,哭著求饒道:“老祖宗,我一時糊塗,豬油蒙了心,才做出這等錯事,求您饒了我這一回吧!我以後再也不敢了!”她的哭聲悲切,身體不停地顫抖著,仿佛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小鳥,讓人不禁心生憐憫。她一邊哭著,一邊用手不停地擦拭著眼淚,那模樣顯得十分狼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賈母長歎一聲,神色稍緩,說道:“這次便暫且饒了你,但你須當麵向林丫頭賠禮道歉,以表誠意。日後若再敢有此等惡行,我定不輕饒!你也該仔細想想,林丫頭父母雖遠在姑蘇,可林家也是有頭有臉的名門望族,豈容你這般肆意欺負!”賈母的語氣雖然緩和了一些,但依舊帶著一絲威嚴,讓人不敢違抗,那威嚴的聲音仿佛是一種警告,讓薛寶釵不敢再有非分之想。她微微眯起眼睛,看著薛寶釵,仿佛在審視著她的誠意。
    薛寶釵無奈,隻得含淚起身,朝著林黛玉盈盈下拜,哭道:“林妹妹,是我對不住你,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還望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原諒我這一回。我實是懊悔不已,往後定當改過自新。”她的聲音中充滿了懊悔與歉意,眼神中也透露出一絲誠懇,仿佛真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她一邊說著,一邊深深地低下頭,不敢直視林黛玉的眼睛。
    林黛玉心中雖滿是委屈,然見賈母為她做主,又當著眾人的麵讓薛寶釵賠禮道歉,便也不好再多說什麽。她微微側身,冷冷道:“寶姐姐以後還是自重些吧。我父母雖遠在姑蘇,可這賈府也是講公道的地方,是非曲直,自有公論。”林黛玉的聲音帶著一絲清冷,仿佛一陣寒風,讓人感受到她內心的不滿與委屈,那清冷的聲音仿佛是對薛寶釵的一種警示。她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倔強與自尊。
    且說經此一事,薛寶釵在賈母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往日裏的信任與喜愛已去了幾分。賈母看向薛寶釵的目光,雖未全然冰冷,但已多了幾分審視與疏離,仿佛透過她,看到了人性中那複雜而陰暗的一麵。這賈府之中,本就講究個禮數與德行,賈母向來珍視家族的聲譽與體麵,薛寶釵此舉,無疑是在她心中劃下了一道難以輕易愈合的傷痕。
    而林黛玉的冤屈得以洗清,在賈府眾人眼中,她依舊是那個純真無辜、才情出眾的林姑娘。然而,這無端卷入的風波,終究在她心底留下了一抹難以驅散的陰霾。她回到瀟湘館後,獨自坐在窗前,望著窗外隨風搖曳的竹子,心中思緒萬千。
    想到自己父母雙亡,寄人籬下,雖有賈母疼愛,但在這複雜的賈府中,卻仍要麵對這般無端的算計與陷害,不禁悲從中來。她的眼眶再次濕潤,淚水順著臉頰悄然滑落,打濕了手中的帕子。她輕輕歎了口氣,暗自思忖:“這賈府雖大,卻不知何處才是我真正的安身之所,往後行事,怕是要更加謹小慎微才是。)
    這場風波,也讓賈府眾人對薛寶釵的為人有了新的認識。下人們私下裏不免交頭接耳,對薛寶釵的行為議論紛紛,那些往日裏對她恭敬有加的眼神,如今也多了幾分猜疑與不屑。
    而眾姐妹之間,表麵上依舊維持著往日的和睦,但彼此心中卻都有了微妙的變化。李紈、探春等人,看向薛寶釵的目光中多了幾分警惕,言語之間也不再如以往那般親密無間。李紈在與探春私下交談時,微微皺眉,輕聲說道:“寶姑娘此舉,實在令人心寒,往後與她相處,還是小心為妙。”探春點頭稱是,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
    在這看似平靜祥和的大觀園中,人心的微妙變化,正如同那平靜湖麵下湧動的暗流,悄然影響著每個人的命運軌跡。薛寶釵經此一役,深知自己在賈府中的地位已不如前,心中懊悔不已。
    她常常獨坐房中,回想起當日在滴翠亭的所作所為,不禁暗自歎息。她輕撫著手中的團扇,目光空洞地望著窗外,心中想著:“我一時糊塗,為了一己之私,做出這等錯事,如今不僅失了老祖宗的信任,還讓姐妹們對我心生嫌隙,實在是得不償失。”)她試圖通過更加殷勤的表現,來挽回自己在眾人心中的形象,對賈母越發孝順,對姐妹們也更加關懷備至,但眾人心中的芥蒂,卻非一朝一夕能夠消除。
    林黛玉經此一事,愈發覺得自己在這賈府中孤立無援。她深知,唯有依靠自己的才情與謹慎,才能在這複雜的環境中生存下去。於是,她更加專注於詩詞創作,常常在瀟湘館中,伴著孤燈,吟詩作賦,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與愁緒。每至深夜,燭光搖曳,她伏於案前,手中的筆在紙上沙沙作響,寫下的不僅是詩詞,更是她心中的無奈與悲傷。“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她輕聲吟誦著自己新作的詩句,淚水再次模糊了雙眼 )
    同時,她與賈寶玉之間的感情,也在這場風波後,有了更深的羈絆。賈寶玉聽聞此事後,對林黛玉倍加嗬護,時常前來瀟湘館陪伴她,安慰她,兩人互訴衷腸,感情愈發深厚。一日,賈寶玉又來到瀟湘館,見林黛玉神色黯然,便輕輕握住她的手,深情地說道:“林妹妹,你莫要再傷心了,有我在,定不會再讓你受這般委屈。”林黛玉抬眸,眼中淚光閃爍,微微點頭,輕聲說道:“但願如此吧。”)
    這場發生在滴翠亭的風波,雖暫時平息,但它所帶來的影響,卻如漣漪般在賈府中不斷擴散,牽扯著每個人的命運,也為這看似繁華的賈府,在這封建禮教的大網下,眾人皆在命運的漩渦中掙紮,或為權勢,或為愛情,或為生存,演繹著一出出悲歡離合的故事。
    喜歡新良緣請大家收藏:()新良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