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回 眾芳齊聚論秦詞 榮府笑詞意闌珊

字數:7099   加入書籤

A+A-


    話說這日,榮國府內恰似一泓靜謐的湖水,眾人皆在各自的軌跡中安然度日。有那上了年紀的嬤嬤們,於庭院中擇一蔭涼處,擺上小凳,手中做著針線,時而閑話家常;丫鬟們穿梭於回廊之間,或端著茶盞,或抱著衣物,腳步輕盈;小廝們則各司其職,或在園子裏修剪花枝,或於門房處值守。
    忽聽得門前一陣喧鬧,恰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湖麵,瞬間驚起層層波瀾。原來是賈寶玉從軍營中歸來,隻見他身著一襲墨色戎裝,那戎裝剪裁極為合身,線條剛硬挺直,盡顯軍旅的颯爽英氣。
    領口與袖口處,繡著精致入微的銀色雲紋,每一道紋路皆細膩流暢,在日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細碎而柔和的光芒,宛如點點繁星灑落。頭戴銀盔,盔頂紅纓隨風輕輕擺動,恰似一團跳躍的火焰,在英氣勃勃之中,較往昔更多了幾分曆經磨礪後的堅毅沉穩。
    府中上下聞得動靜,老嬤嬤們那滿是皺紋的臉上瞬間綻出欣慰的笑容,手中的針線活兒也不自覺地停了下來;小廝們則興奮地奔走相告,那呼喊聲此起彼伏,一時間,整個府邸都彌漫著濃濃的喜悅氣息。眾人忙不迭地迎上前去,口中紛紛道著:“寶二爺可算回來了!”那聲音中滿是熱切與關懷。
    寶玉懷著滿心的歸鄉之情,匆匆穿過曲折的回廊。回廊兩側的欄杆上,雕刻著精美的花鳥圖案,此時在他眼中卻隻是一閃而過的風景。他先至賈政書房,恭恭敬敬地請安。賈政端坐在書房的太師椅上,雖神色依舊威嚴,但眼眸中也難掩一絲關切。
    寶玉簡略述說了幾句軍中情形,言語間盡顯對家人的深切牽掛。而後又來到王夫人房中,王夫人正坐在榻上,見寶玉進來,趕忙起身,眼中滿是擔憂與心疼。寶玉看著王夫人關切的眼神,心中滿是溫暖,又簡短地說了些軍中的瑣事,未等久坐,便心急火燎地直奔瀟湘館而來。
    進得館中,但覺屋內布置依舊,透著一股清幽雅致之氣,仿若塵世中的一方淨土。窗前的幾案上,筆墨紙硯擺放得整整齊齊,幾卷詩書隨意攤開,似在訴說著主人的雅趣。黛玉正臨窗而坐,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她的身上,仿佛為她披上一層金色的紗衣。
    她身著淡紫色綾羅長裙,裙擺處繡著點點梅花,針法細膩,那梅花仿若有了生命,似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暗香浮動。外披一件月白色薄紗披風,質地輕柔,更添幾分飄逸之態,宛如下凡的仙子。她手中輕持書卷,螓首微垂,眉眼間的神情專注而柔和,猶如一幅細膩的水墨畫,美得動人心魄。
    寶玉見狀,臉上立時浮現出如春日暖陽般的笑意,快步上前,輕聲笑道:“妹妹,我回來了。皇帝特準我三日假,我便趕忙回來陪妹妹。”那聲音中滿是抑製不住的歡喜。黛玉抬眸,眸光流轉間,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驚喜,宛如寒夜中突然綻放的璀璨星辰,照亮了整個眼眸。旋即,她微微嗔道:“你這會子倒還記得我,我隻當你在那軍營裏,整日裏舞刀弄劍,早把我忘了個幹淨。”嘴上雖如此說,可那微微上揚的嘴角卻泄露了她內心的喜悅。
    寶玉趕忙賠笑,一臉討好地說道:“妹妹這是說的哪裏話,我在軍中,每日夜裏望著天上明月,心裏念的可全是妹妹。這不,一得空閑,我便馬不停蹄地趕了回來。”言罷,目光不經意間瞥見黛玉手中書卷,好奇之色頓顯,探身微微前傾,問道:“妹妹正在看什麽書?”
    黛玉將書卷遞與寶玉,微微頷首,說道:“我方才正讀秦少遊的詞,這秦學士的詞,真真是別具一格,每讀一遍,都覺韻味無窮,令人心醉神迷。”她說話間,眼神中透著對詩詞的熱愛與陶醉。
    寶玉接過書卷,目光緩緩掃過書頁,臉上露出欣然之色,笑道:“秦少遊的詞,向來以情韻兼勝著稱。像那‘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寫得何等的妙!將那無形的愁緒比作飛花絲雨,細膩入微,又空靈縹緲,仿佛把人帶入了一個如夢如幻的境界,實在是難得的佳句。”說罷,不禁輕輕搖頭晃腦,沉浸在詞的美妙之中,仿佛已置身於那詩意的情境裏。
    黛玉點頭讚同,美目流盼,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說道:“正是這話。這秦詞,看似寫的不過是些兒女情長、風花雪月,實則蘊含著無盡的情思與人生感慨。你再看這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寥寥數語,便將世間情愛的真諦道盡,不拘泥於朝夕相伴,而在於情之真摯長久,當真令人歎服。”說到此處,黛玉眼中閃過一絲向往,那向往如流星般轉瞬即逝,又略帶羞澀地垂下眼簾,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恰似受驚的蝴蝶。
    寶玉聽了,不禁陷入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妹妹此論,倒是讓我想起咱們之間的情誼。雖不能時刻相伴,然心中之情,卻從未有過絲毫消減。”說罷,目光溫柔而專注地看向黛玉,那眼神中飽含著深情,仿佛要將心中的愛意通過目光傳遞給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黛玉臉頰微微泛紅,恰似春日裏剛剛綻放的嬌豔桃花,別過頭去,輕聲嗔道:“誰與你說這些,不過是論詞罷了,你卻又扯上這些沒要緊的話。”心中卻暗自歡喜,麵上故作鎮定,伸手輕輕理了理鬢邊的發絲,那動作輕柔而優雅。
    寶玉見狀,知她害羞,也不再打趣,繼續說道:“妹妹,我覺得秦詞之妙,還在於其遣詞造句,極為精巧。比如‘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僅僅十幾個字,便營造出一種迷茫、淒清的意境,仿佛那仙境般的桃源,在迷霧與月色中消失不見,讓人頓生悵惘之情。”說著,微微皺眉,臉上流露出一絲感慨,仿佛也被那詞中的情緒所感染。
    黛玉輕蹙眉頭,那眉頭如春日裏微蹙的柳葉,思索片刻後道:“你說得有理,不過這秦詞雖妙,有時也未免過於感傷。像‘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讀來隻覺滿心悲戚,叫人心情沉重。”說罷,輕輕歎了口氣,那歎息聲如一縷輕煙,飄散在空氣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憐惜,似在為詞中的情境而感傷。
    寶玉笑道:“妹妹心思細膩,自是能體會到這其中的感傷。不過我想,這或許也是秦學士當時心境的寫照,借詞抒發心中的抑鬱與無奈。詩詞之道,本就在於情真意切,能打動人心,便是佳作。”說罷,目光堅定地看著黛玉,似在尋求認同,眼神中充滿了對詩詞見解的自信與期待。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對秦少遊的詞各抒己見,沉浸在這詩詞的世界裏,渾然忘卻了周遭的一切。不知不覺間,日影西斜,金色的餘暉透過窗欞,如絲如縷地灑在二人身上,映出兩道相依的身影,仿佛一幅絕美的畫卷,將這一刻的美好永恒定格。那餘暉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仿佛也在聆聽著他們的詩詞之論,不忍打擾。
    正說著,忽聽門外傳來一陣歡聲笑語,恰似黃鶯出穀,清脆悅耳,打破了屋內的寧靜。卻是史湘雲、賈探春、李紈、賈迎春結伴而來。眾人進得瀟湘館,屋內原本清幽的氛圍中頓時添了幾分活潑與熱鬧。
    史湘雲身著一件鵝黃色錦緞短襖,那錦緞質地光滑,在陽光下閃耀著柔和的光澤,宛如春日裏盛開的迎春花。下著翠綠色撒花長裙,裙擺隨風飄動,上麵的碎花如繁星點點,生動活潑。腰間束一條豆綠宮絛,越發顯得俏皮靈動,仿佛一隻歡快的小鳥。她率先笑道:“好哇,你們兩個倒躲在這裏,隻顧著自己談詩論詞,也不叫上我們一同樂樂。”邊說邊大步流星地走進來,那步伐輕快有力,眼神中滿是笑意與嗔怪,嘴角微微上揚,露出兩顆潔白的虎牙。
    寶玉忙起身,笑著迎道:“雲妹妹,你們來得正好。我方才與林妹妹正探討秦少遊的詞呢,正覺得意猶未盡,你們一來,倒可一同品評,必定更添趣味。”他一邊說著,一邊熱情地招呼眾人入座。
    賈探春身著玫瑰紫的綾子襖兒,顏色鮮豔卻不失典雅,彰顯著她獨特的氣質。蔥綠盤金彩繡棉裙,裙上的刺繡精致絕倫,針法細密,每一針每一線都展現出高超的技藝。她顯得精明能幹,邁著輕盈而自信的步伐,走到黛玉身旁坐下,笑著接口道:“既是論秦少遊的詞,那可不能少了我。秦學士的詞,我素日裏也愛讀,今日正好聽聽你們的高見。”說罷,眼神中透露出期待與好奇,雙手輕輕交疊放在膝上。
    李紈穿著一件青灰色的對襟長褂,顏色素雅,卻不失端莊大方。長褂的領口和袖口處,繡著簡潔的花紋,增添了幾分雅致。她微笑著說道:“我雖不似你們那般才思敏捷,卻也喜歡湊個熱鬧,聽聽你們這些妙論,也能跟著長些見識。”說著,輕輕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那動作優雅而從容,眼神中透著溫和與欣賞,靜靜地看著眾人。
    賈迎春則身著一件淺粉色的褙子,褙子的邊緣鑲著淡色的花邊,顯得溫婉柔和。搭配一條白色百褶裙,裙擺層層疊疊,走起路來如雲朵般輕盈。她輕聲說道:“我平日裏少研究這些,今日便多向姐妹們哥哥們討教。”說罷,微微低頭,略帶羞澀地笑了笑,那笑容如同春日裏的微風,輕柔而溫暖,雙手不自覺地絞著衣角。
    黛玉笑著讓座,說道:“既然姐妹們都來了,那正好。我方才與寶哥哥正說這秦少遊的詞,或精巧,或感傷,正辯得有趣。寶哥哥,你且將方才說的那幾句,再與姐妹們講講。”她一邊說著,一邊招呼丫鬟們上茶,那舉止優雅大方,盡顯大家閨秀的風範。
    寶玉點頭,遂又將“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等句,以及自己與黛玉的見解複述了一遍。他說得繪聲繪色,時而微微皺眉,時而露出讚賞的神情,仿佛又沉浸在了對詩詞的品味之中。
    史湘雲聽了,拍手讚道:“寶哥哥這一說,我更覺得這秦詞妙不可言。就說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竟把情之一字,看得如此通透豁達,非有大才情、大智慧者不能道出。隻是我覺得,這詞雖妙,卻也少了些煙火氣。若是夫妻之間,自然盼著朝朝暮暮相伴,方能解相思之苦。”說罷,微微撅起嘴,臉上露出一絲不以為然的神情,眼睛微微眯起,仿佛在想象著夫妻相伴的情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賈探春微微點頭,說道:“雲姐姐這話也有幾分道理。不過詩詞之道,本就重在抒情表意,秦學士或有他的心境與寄托,才寫出這般超脫之語。我倒更喜歡他那‘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以碧桃自比,盡顯其孤高之態,想來秦學士也是個自視甚高之人。
    據我所知,秦觀一生坎坷,屢遭貶謫,其詞多抒發身世之感,此句或許也是他在困境中對自身高潔品質的一種表達。詩詞一道,本就與作者生平緊密相連,從他的經曆去理解其詞,方能體會到更深層的意味。”說罷,眼中閃過一絲欽佩之色,微微抬起下巴,似乎對秦少遊的才情極為讚賞。
    李紈微笑著說道:“你們說的都在理。秦詞既有兒女情長的婉轉,又有壯誌未酬的感慨,讀來確實韻味無窮。隻是咱們品評詩詞,也不必拘泥於一種見解,各抒己見,才更有意思。
    想那秦少遊,身處北宋黨爭的複雜局勢中,黨派傾軋之下,他的仕途跌宕起伏,這些經曆無疑在他的詞作中留下了深刻印記。他的詞看似寫閨情、寫自然,實則往往寄托著自己的政治抱負與人生感慨,咱們在品評時,既觀其表,也探其裏,方能領略其中真味。”說罷,輕輕捋了捋鬢角的發絲,那動作輕柔自然,眼神中透著睿智與平和,仿佛一位洞悉世事的長者。
    賈迎春輕聲說道:“我聽著你們說,隻覺得這詞寫得極美,那些字句仿佛能在眼前勾勒出一幅幅畫麵。像‘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我好似真的看到那樓台在迷霧中隱現,渡口在月色裏朦朧,心中莫名生出些惆悵。”說罷,微微皺眉,臉上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憂傷,眼神中滿是對詞中意境的感同身受。
    黛玉笑道:“二姐姐雖是謙稱少研究,可這感悟卻極為真切。詩詞之妙,便在於能讓人感同身受。秦詞的魅力,也正在於此。不過對於‘霧失樓台’這句,我卻覺得,它不僅描繪了一幅實景,更暗示了秦觀當時迷茫的心境,不知諸位姐姐哥哥以為如何?秦觀一生輾轉漂泊,仕途不順,這‘霧失樓台’恰似他在人生迷霧中,找不到前行方向的真實寫照。”黛玉說完,目光盈盈地看向眾人,眼中滿是對詩詞獨特的見解與思考。
    寶玉率先應道:“妹妹此說極是,秦觀一生仕途不順,屢被貶謫,心中定是充滿迷茫與無奈,這詞中處處皆有他心境的映射。從這一句便能看出,他內心的彷徨與對美好理想的渴望,卻又在現實中難以尋覓,如同那迷失在霧中的樓台。”寶玉一邊說著,一邊微微搖頭,神色間流露出對秦觀的惋惜之情。
    史湘雲卻微微搖頭,神色認真地說道:“我倒覺得,這詞中雖有秦觀自身的感慨,但咱們讀詞,也不必全與他的身世相連。單從詞的意境而言,便足以讓人沉醉。若是事事都要牽扯上作者生平,反倒失了幾分讀詞的樂趣。這‘霧失樓台,月迷津渡’,單看文字,便營造出一種如夢如幻、迷離惝恍的氛圍,讓人沉浸在這美妙的詞境中,何必非要探尋背後的深意呢?
    詩詞之美,本就在於其能喚起每個人不同的感受,若是千篇一律地以作者身世去解讀,豈不是限製了詩詞的魅力?”史湘雲一邊說,一邊不自覺地站起身來,雙手比劃著,眼神中透露出對自己觀點的堅持。
    賈探春思索片刻後說道:“雲姐姐與林姐姐所言都有道理。詩詞解讀本就因人而異,既可結合作者身世,探尋其背後深意,也可單純從文字本身感受其魅力。隻是這‘霧失樓台’一句,若結合秦觀的生平,確能更深刻地體會到他當時的心境。
    然而,從文學的多元性來看,雲姐姐所說從單純意境欣賞,也為詩詞解讀開辟了新的視角。這其中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在作者的主觀表達與讀者的客觀理解之間找到平衡。詩詞的魅力,不正是在於它能引發無盡的思考與討論嗎?”賈探春說罷,目光平和地看向史湘雲與黛玉,試圖調和兩人的觀點。
    李紈微笑著點頭,說道:“探丫頭這話在理。詩詞一道,本就沒有絕對的對錯,不同的解讀方式恰是其魅力所在。無論是從作者身世出發,還是單純品味文字意境,都是對詩詞的一種尊重與欣賞。咱們今日齊聚於此,各抒己見,不正是為了更好地領略這詩詞之美嗎?”李紈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抿了口茶,神色悠然。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圍繞著秦少遊的詞,或讚其情韻,或析其意境,或探討背後的情懷抱負,爭論得不亦樂乎。一時間,瀟湘館內充滿了歡聲笑語與激烈的討論聲,眾人沉浸在這濃鬱的文化氛圍中,仿佛忘卻了世間的煩惱憂愁。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眾人身上,映出一張張洋溢著青春與才情的麵龐,為這美好的時光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那陽光仿佛也被這熱鬧的氛圍所感染,變得更加溫暖而明亮,透過窗戶的雕花,在地上形成各種奇妙的圖案,與眾人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溫馨而美好的畫麵。
    詩曰:
    榮府重聚論秦章,錦句清詞韻味長。
    自在飛花添綺夢,無邊絲雨惹愁腸。
    情抒摯愛千秋歎,筆繪幽懷萬古揚。
    眾議紛紜添妙趣,書香滿室韻流芳。
    喜歡新良緣請大家收藏:()新良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