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回 蠶繭豐饒綻瑞光 產銷謀變意彷徨
字數:6751 加入書籤
話說賈府上下,自投身於蠶事以來,人人皆殫精竭慮,將那蠶兒視作心頭至寶,悉心照料。每日裏,眾人穿梭於蠶房之間,恰似嗬護繈褓中的嬰孩,眼神中滿是關切與謹慎,不敢有絲毫懈怠。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眾人的翹首期盼中,迎來了蠶繭的大豐收。
且說蠶兒結繭之時,那場景當真是奇妙非常。蠶房內,一片靜謐,唯有蠶兒吐絲時發出的細微沙沙聲,仿若輕柔的樂章。隻見那一條條肥碩的蠶兒,在經曆了數次蛻皮之後,已然到了結繭的時節。它們緩緩蠕動著圓潤的身軀,開始尋覓合適的結繭之所。
有的蠶兒沿著蠶匾的邊緣,一點點地吐出潔白的絲縷,將自己層層包裹;有的則在蠶架的角落裏,精心構築著自己的“小窩”。它們的動作看似緩慢,卻有條不紊,那絲縷從它們的口中源源不斷地吐出,越纏越厚,逐漸形成了一個個小巧而精致的繭子。
起初,繭子還略顯輕薄,能隱隱瞧見蠶兒在其中忙碌的身影。隨著時間的推移,繭子愈發厚實,顏色也愈發潔白如雪。不多時,整個蠶房便仿佛被一場大雪覆蓋,一片銀白,煞是好看。
待到采摘蠶繭之日,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農莊之上,給這片忙碌的土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林黛玉、王熙鳳、李紈與賈探春一行人,興致勃勃地來到莊園。
步入蠶房,眼前那堆積如山的雪白蠶繭,瞬間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王熙鳳率先開口,眼中滿是驚喜與欣慰,說道:“瞧瞧這蠶繭,顆顆飽滿,色澤瑩潤,當真是咱們賈府上下心血的結晶啊!”
李紈亦微笑著點頭,說道:“是啊,自養蠶以來,每日都盼著這一刻,如今見這豐收之景,往日的辛勞都化作了歡喜。”
賈探春走近蠶繭堆,輕輕捧起幾個蠶繭,仔細端詳著,讚歎道:“如此佳品,拿到市集上,定能賣出好價錢,咱們賈府也算是尋到了一條振興之路。”
林黛玉則微微仰頭,目光在蠶繭間流轉,輕聲說道:“這蠶兒吐絲結繭,恰似將自己的心血凝於其中,而咱們賈府眾人的心血,也都在這一顆顆蠶繭裏了。”
眾人看著這豐收之景,心中滿是歡喜,你一言我一語,相互討論著,歡聲笑語回蕩在蠶房之中。
王熙鳳興致頗高,提議道:“今日見這蠶繭豐收之盛景,姐妹們何不作詩一首,以記今日之喜?”眾人紛紛稱好。
李紈略一思索,率先吟道:“蠶兒勤勉吐絲忙,繭似銀珠映日光。賈府今朝添錦繡,他年興盛韻悠長。”此詩一出,眾人皆讚其立意甚佳,既描繪了蠶兒結繭之景,又寄托了對賈府未來的美好期許。
賈探春也不示弱,稍作沉吟,吟道:“雪繭盈倉映眼眸,辛勞換得喜豐收。產銷若得新途暢,重振家門願可酬。”詩句中盡顯對賈府通過蠶桑產業重振家業的期盼。
林黛玉輕移蓮步,至窗前,望著那滿園的桑林,思緒飄飛,而後輕聲吟道:“蠶繭如雪映桑園,心血凝絲意萬千。盼得產銷開富路,賈府輝煌再續篇。”其詩婉轉悠揚,充滿了對賈府未來的憧憬與祝願。
王熙鳳聽了,笑著說道:“林妹妹的詩,總是這般清新雅致,又飽含深意。咱們賈府有姐妹們這般才情,何愁不能興盛。”眾人皆笑,氣氛歡快而融洽。
在賈府眾人滿心期待中,蠶繭售賣之日終是來臨。天還未亮透,墨藍的天幕上還掛著幾顆殘星,莊上眾人便已忙碌起來。他們借著熹微的晨光,小心翼翼地將堆積如山的蠶繭一筐筐抬上馬車。每一顆蠶繭都凝聚著眾人的心血,在淡淡的晨曦下閃爍著柔和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它們所承載的希望。
王熙鳳親自坐鎮指揮,她身著一件月白綾子的窄袖褙子,下著蔥綠撒花軟煙羅裙子,顯得精明幹練。隻見她手持一本賬冊,目光敏銳地掃視著每一個細節,不時開口叮囑:“都仔細著些,莫要碰壞了蠶繭。這些可都是咱們的心血,賣個好價錢,賈府上下就都指著它們呢!”眾人齊聲應和,手上動作愈發謹慎。
待一切準備妥當,車隊緩緩啟程,向著市集進發。一路上,車輪滾滾,揚起陣陣塵土。隨著距離市集越來越近,喧鬧聲也逐漸清晰可聞。
當賈府的車隊抵達市集時,這裏早已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各種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市井氣息。王熙鳳指揮著眾人將蠶繭攤位布置好,那一堆堆雪白的蠶繭在陽光下耀眼奪目,瞬間吸引了眾多目光。
不多時,一位身著錦緞長袍的絲商踱步而來。他頭戴瓜皮小帽,帽簷下一雙眼睛精明而銳利,在蠶繭堆上停留片刻後,拿起一顆蠶繭,放在手中反複端詳,又湊近仔細查看色澤,而後輕輕剝開一點,觀察內部絲質。他微微點頭,眼中露出一絲驚喜:“賈府的這批蠶繭,果然名不虛傳。瞧這質地,潔白細膩,絲質堅韌,實乃上乘之品。不知賈府此番開價幾何?”
王熙鳳見狀,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報出一個價格。那絲商微微皺眉,似乎覺得價格稍高,開始與王熙鳳討價還價起來:“二奶奶,這價格嘛,雖說這蠶繭品質確實不錯,但如今市麵上蠶繭也不少,您看能否再降一降?”
王熙鳳卻絲毫不為所動,她輕抬下頜,自信滿滿地說道:“這位老板,您也是行家,自然看得出這批蠶繭的品質。我們賈府用心培育,這質量可不是尋常蠶繭能比的。這個價格,已經是很公道了。況且,您若是拿了這批蠶繭回去,製成絲綢,定能賣出好價錢,這其中的利潤,您想必也清楚。”
就在二人僵持不下時,又有幾位絲商圍了過來。其中一位留著山羊胡的絲商拿起蠶繭看了看,也讚道:“確實是難得的好貨。二奶奶,我們也不囉嗦,您再讓些利,咱們痛痛快快成交。”
王熙鳳心中暗自思忖,略作沉吟後,給出了一個稍作讓步的價格:“各位老板,我也是誠意做生意,這個價格,已經是我能給出的底線了。大家以後說不定還有長期合作的機會,何必為了這一點小錢傷了和氣呢?”
眾絲商相互對視一眼,似乎都覺得這個價格在可接受範圍內。那位山羊胡絲商率先說道:“好,二奶奶爽快,我們也不多說了,就按這個價格,我要十筐。”其他絲商見狀,也紛紛表示要購買。一時間,攤位前熱鬧非凡,眾人忙著稱重、算賬、付款、裝車,王熙鳳在一旁指揮若定,平兒則在一旁幫忙記賬,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隨著蠶繭一筐筐被賣出,賈府眾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王熙鳳看著這熱鬧的場景,心中也滿是欣慰。她深知,這批蠶繭的售賣,不僅是一次商業交易,更是賈府振興的重要一步。而此次蠶繭的暢銷,也讓她對賈府未來的蠶桑產業發展充滿了信心。
話說那蠶繭收購的一眾商人,深知賈府在蠶桑一事上用心頗深,且王熙鳳與林黛玉在賈府中舉足輕重,為表誠意,特誠邀二人前往自家加工廠,參觀蠶繭變布匹的奇妙過程。王熙鳳與林黛玉商議一番後,欣然應允。
那日清晨,陽光透過薄霧,輕柔地灑在賈府的庭院中。王熙鳳身著一件寶藍色的綾緞褙子,上繡著精致的金線牡丹,下著一條月白色的百褶羅裙,裙擺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搖曳,顯得雍容華貴又不失幹練。林黛玉則身著淡粉色的錦緞長衫,外罩一件素色的薄紗披風,腰間係著一條淡紫色的絲帶,愈發顯得身姿婀娜,氣質如蘭。二人在一眾丫鬟的簇擁下,登上裝飾精美的馬車,緩緩向加工廠駛去。
馬車一路前行,窗外的景色如畫卷般徐徐展開。田野間,麥苗在微風中輕輕蕩漾,仿佛一片綠色的海洋;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王熙鳳看著窗外的景色,不禁感慨道:“如今賈府投身蠶桑之事,若能如這沿途風景般順遂,那可真是再好不過了。”林黛玉微微點頭,輕聲說道:“鳳姐姐所言極是,隻是前路漫漫,還需我們步步謹慎。”
不多時,馬車便來到了加工廠。那加工廠規模頗為宏大,遠遠望去,一座座廠房錯落有致地排列著,煙囪中冒著嫋嫋青煙。二人剛下馬車,便有幾位商人笑臉相迎。為首的一位身材富態,身著一襲黑色綢緞長袍,頭戴一頂瓜皮帽,帽上鑲著一塊碧綠的翡翠,顯得富貴逼人。他快步走上前,躬身行禮道:“二位姑奶奶大駕光臨,真是讓敝廠蓬蓽生輝啊。”王熙鳳與林黛玉微笑著還禮,隨後在商人的引領下走進加工廠。
一進入廠房,便是一陣熱氣撲麵而來,耳邊傳來機器的轟鳴聲和工人們忙碌的身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煮繭的工序。巨大的鐵鍋下,爐火熊熊燃燒,鍋中的水沸騰翻滾,蠶繭在鍋中上下起伏。一位工人正用長杆輕輕攪動著蠶繭,使它們受熱均勻。商人介紹道:“這煮繭可是關鍵的一步,要恰到好處地掌握火候和時間,才能讓蠶繭的絲膠軟化,便於抽絲。”王熙鳳微微皺眉,仔細觀察著鍋中的蠶繭,問道:“那如何判斷這火候和時間是否合適呢?”商人趕忙解釋道:“二奶奶,這就得靠工人們多年的經驗了。您瞧,當蠶繭變得柔軟且略有透明感時,便差不多了。”
接著,眾人來到了抽絲的區域。隻見一排排繅絲機整齊排列,工人們熟練地將煮好的蠶繭撈出,找到絲頭,然後將絲纏繞在繅絲機的轉輪上。絲線在轉輪的帶動下,如銀線般源源不斷地抽出,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迷人的光澤。林黛玉走近一台繅絲機,好奇地看著絲線的抽出過程,輕聲說道:“這蠶繭竟能抽出如此細長的絲線,當真是神奇。”一位工人笑著說道:“姑娘,這蠶兒吐絲可厲害著呢,一顆蠶繭的絲能抽出近千米長呢。”
離開抽絲區,眾人又來到了織綢的地方。巨大的織機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在織工的操作下,逐漸形成了一匹匹色彩斑斕的絲綢。織工們手腳並用,熟練地操控著織機,梭子在絲線間來回穿梭,發出有節奏的聲響,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樂曲。王熙鳳看著那精美的絲綢,心中暗自盤算著賈府若開辦加工廠,定要在這織綢工藝上多下功夫,做出與眾不同的絲綢來。
參觀完整個加工過程,王熙鳳與林黛玉對蠶繭變成布匹的工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返回賈府的途中,二人坐在馬車裏,沉默片刻後,王熙鳳率先打破沉默:“林妹妹,今日這一趟參觀,收獲頗豐啊。你瞧這其中的門道,雖複雜,但也並非不可學。咱們賈府若要開辦加工廠,這些工序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林黛玉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思索:“鳳姐姐說得是。隻是這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熟練的工匠和精良的設備,還得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才能確保做出高質量的絲綢。”王熙鳳眼神堅定:“不錯,回去後,咱們得好好和族中長輩商議商議,爭取早日把這事兒定下來。”馬車在夕陽的餘暉中緩緩前行,二人的身影被拉長,而關於賈府未來加工廠的藍圖,也在她們心中逐漸清晰起來。
且說王熙鳳與林黛玉,自從去那蠶繭加工廠抽絲織布處參觀歸來,心中便如泛起層層漣漪,各自有了新的盤算。這日,二人相約在那清幽雅致的瀟湘館內。但見瀟湘館中,湘簾低垂,宛如一道輕柔的屏障,將塵世的喧囂隔絕在外。案上幾卷詩稿隨意擺放,旁邊新折來的幾枝桃花斜插於瓶中,正吐露著淡淡的芬芳,為這靜謐的空間增添了幾分旖旎的詩意。
王熙鳳輕移蓮步,款坐在椅上,先自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而後抬眼看向林黛玉,率先開口道:“林妹妹,你且瞧瞧此番蠶繭大賣,那收益著實豐厚。隻是,我等將這辛辛苦苦培育出的蠶繭賣與他人,終究不過是為人作嫁衣裳罷了。那日參觀那加工廠抽絲織布之景,我瞧著其中工序雖繁雜瑣碎,卻也並非高不可攀、不可學之技。若賈府自己開個加工廠,從抽絲到織布,再到成衣售賣,自產自銷,如此一來,想來盈利必定更為可觀,妹妹以為如何?”
林黛玉微微頷首,那如墨的秀眉微微蹙起,似一彎遠山含黛,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鳳姐姐所言極是。隻是開加工廠一事,絕非輕而易舉便能成就。從招募那些經驗豐富、手藝精湛的熟練工匠,到購置一應精良合用的器具,再到尋得穩定可靠的銷路,每一步皆需仔細籌劃,慎之又慎。稍有差池,便如同大廈將傾,功虧一簣,姐姐不可不察。”
王熙鳳目光堅定如炬,輕輕敲著桌麵,仿若已下定決心,說道:“林妹妹慮得周全,我豈會不知。但如今賈府正值振興之際,這般難得的機遇,若輕易錯過,實在是可惜至極。工匠一事,倒也並非毫無頭緒,可遣人前往江南,那江南之地,向來盛產能工巧匠,以重金聘請,想來定能招攬到合用之人。器具購置,亦非難事,可多遣些得力之人四處采買,廣尋好物,定能尋得合用的。至於銷路,賈府人脈廣博,交遊廣闊,憑咱們賈府的赫赫招牌,想來也能在這商場之中打開一片天地。”
林黛玉又思索一番,朱唇輕啟,緩緩說道:“既如此,此事還需與族中長輩商議一番,聽聽他們的高見。畢竟這關乎賈府未來生計,牽一發而動全身,萬不可草率行事。再者,還需仔細估算所需銀錢,看看賈府如今的財力能否支撐得起這偌大的開銷。若因一時衝動,致使賈府陷入困境,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王熙鳳點頭不迭,稱是道:“林妹妹心思縝密,想得長遠,真真是我賈府的智囊。我這便去請族中長輩,擇個良辰吉日商議此事。銀錢估算,我自會安排妥當,找那賬房先生細細核算,絕無差錯。隻是這加工廠若真能開辦起來,日後事務繁多,千頭萬緒,還需得力之人主持大局,方可有條不紊地運作。”
林黛玉微微一笑,那笑容恰似春日裏綻放的桃花,明媚動人,說道:“鳳姐姐管家多年,經驗豐富,手段了得,若能主持此事,那加工廠定能如日中天,蒸蒸日上。隻是鳳姐姐平日府中事務已然繁重,裏裏外外皆需姐姐操心,不知可還應付得來這額外之事?”
王熙鳳輕輕搖頭,展顏笑道:“林妹妹莫要打趣我了。我雖有些手段,可這等大事,單憑我一人之力,實難周全。還需妹妹你一同幫襯才是。你聰慧過人,又心思細膩如發,有你相助,我也能省不少心力,咱們姐妹齊心協力,定能讓這加工廠辦得紅紅火火。”
二人正商議間,隻見紫鵑輕手輕腳地端著茶點進來。她見二人神色專注,沉浸在商議之中,便輕聲說道:“姑娘、二奶奶,先吃些茶點,歇歇再談。這茶點是剛做好的,還熱乎著呢。”王熙鳳與林黛玉相視一笑,暫時擱下話題,開始品嚐起茶點來。隻是這開辦加工廠之事,在二人心中已然種下希望的種子,隻待時機成熟,便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不知賈府眾人商議結果如何,這自產自銷之路能否順遂?且聽下回分解。
評詩一首:
蠶繭豐盈喜滿倉,產銷謀變意彷徨。
興衰大計同商略,且看賈府路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