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回 籌廠興業展宏圖 巧思拓品創商機
字數:5566 加入書籤
話說王熙鳳、賈璉、林黛玉與賈探春計議停當,決意興辦蠶繭加工廠,為賈府謀求生業。此日,眾人齊集榮禧堂,共商大計。
但見堂內燭火熠熠,將那雕梁畫棟映照得金碧輝煌,紫檀桌椅羅列有序,其上擺放的粉彩茶盞,釉色瑩潤,似能映出人影。幽幽熏香自博山爐中嫋嫋升騰,恰似輕煙薄霧,似有若無地縈繞其間,更添幾分雅致靜謐,仿佛將塵世的喧囂盡皆隔絕在外。
王熙鳳身著月白綾裳,那五彩絲線繡就的牡丹,每一片花瓣皆栩栩如生,嬌豔欲滴,仿若能隨風搖曳,盡顯雍容華貴之態。她手持賬本,神色專注,目光如炬,條理井然地說道:“既已決意開辦加工廠,當下急務便是采買器具、招募工匠。此事,還需璉二爺與寶兄弟辛苦一趟,往那江南去。江南之地,素以工匠技藝卓絕、器具精良聞名遐邇。”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卻又迅速被堅定取代 )
賈璉身著藏青錦袍,腰間束一條玄色絲絛,越發顯得身姿挺拔,神色凝重,頷首應道:“此事我與寶玉必當全力以赴。江南之地,我有些舊交,招募工匠、采買器具,想來不致太過艱難。隻是此間府中諸事繁雜,還得仰仗鳳丫頭與林妹妹、三妹妹多費心思。”眼中滿是信任,抱拳向眾人示意 )
林黛玉身著淡粉綾羅衫,外罩素白比甲,愈發風姿綽約,仿若從畫中走來一般。她輕移蓮步,猶如弱柳扶風,朱唇輕啟,聲音猶如黃鶯出穀,娓娓而言:“璉二哥放心前往。府中這邊,我與鳳姐姐、三妹妹自會妥善料理。隻是加工廠開辦之後,諸事繁雜,千頭萬緒,還需預先謀劃周全,方能萬無一失。”黛眉微蹙,眼神中透露出聰慧與憂慮 )
賈探春身著蔥綠綾襖,下係桃紅撒花褲,頭上插著幾支時新的珠翠,顯得幹練精明。她柳眉一揚,接口道:“正是此理。除加工廠常規事務,還需設法打響賈府蠶絲布招牌,使其於眾多布莊中嶄露頭角,獨樹一幟。”雙手交疊,微微抬頭,眼神中滿是自信與決心 )
眾人又細細商議諸多細節,從器具的采買規格到工匠的薪酬待遇,從廠房的布局規劃到產品的銷售渠道,無一不詳盡討論。提及薪酬待遇時,王熙鳳言辭犀利,分毫不讓:“這工匠的薪酬,既要能吸引他們用心效力,又不可過於豐厚,壞了規矩。”林黛玉則輕聲補充:“但也需考慮到江南物價,莫要讓工匠們覺得咱們虧待了他們。”二人雖出發點略有不同,卻也相互呼應,將事務商議得周全細致。直至夜深,燭火漸熄,方意猶未盡地散去。
南下波折
且說賈璉與賈寶玉領命之後,即刻收拾行裝,南下江南。一路水陸兼程,不辭辛勞。白日裏,或乘車馬,在那官道上揚塵疾馳,馬蹄踏處,塵土飛揚;或乘船楫,於碧波間順流而下,船頭劈開綠水,泛起層層漣漪。夜晚則尋那沿途客棧歇腳,曉行夜宿,不敢有絲毫耽擱。
及至江南,先至蘇州。蘇州乃絲綢之鄉,大街小巷,各類絲綢加工器具琳琅滿目。二人穿梭於各作坊間,目不暇接。賈璉執一繅絲梭子,置於燈下,細細端詳良久,以手輕撫梭麵,觸感溫潤如玉,紋理細膩。他轉頭對身旁賈寶玉道:“寶兄弟,此梭質地溫潤,做工精巧,用之想必順手。多尋些這般好物,帶回賈府,定能助那加工廠事半功倍。”賈寶玉頷首稱是,眼中亦是讚賞之色。
然而,正當他們挑選器具之時,卻遇波折。原來,當地一家同行布莊得知賈府欲開辦加工廠,竟暗中使壞,買通幾家作坊主,抬高器具價格。賈璉與賈寶玉議價之時,作坊主們態度強硬,分毫不讓。賈璉心中惱怒,卻又不便發作。眉頭緊皺,眼神中閃過一絲慍怒 )思忖片刻,對賈寶玉道:“寶兄弟,此必是有人從中作梗。但咱們也不能就此罷休,且再尋他處,不信買不到合用的器具。”
二人遂輾轉其他街巷,四處打聽,終又尋得幾家誠信經營的作坊。隻是如此一來,耗費了不少時日與精力,采購成本也略有增加。在與新作坊主簽訂契約時,賈璉格外謹慎。隻見那契約之上,詳細寫就器具的規格、數量、價格、交貨日期等條款,雙方簽字畫押,各執一份,這才安排好運輸事宜,二人這才稍鬆一口氣,轉赴杭州。
杭州受阻
杭州繡娘名滿天下,技藝精湛,針法細膩,繡出的花鳥魚蟲,無不活靈活現。賈璉與賈寶玉廣托人脈,廣發帖子,招募繡娘及熟悉蠶絲加工流程的工匠。於一處雅致樓閣內,張燈結彩,布置得格外莊重。賈璉與賈寶玉端坐主位,應聘繡娘、工匠絡繹不絕。
賈璉細問一繡娘針法技巧,那繡娘從容應答,從平針、套針到打籽針,一一說來,如數家珍。言罷,當場展示精妙針法,隻見她飛針走線,片刻間,一朵嬌豔的牡丹便在錦帕上綻放,色澤明豔,栩栩如生。賈璉與賈寶玉不禁讚歎不已。賈璉笑道:“如此技藝,正是賈府所需。姑娘若肯往賈府,賈府定不相負,必能讓姑娘一展身手。”
然而,招募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當地一家頗有名望的繡坊聽聞賈府招募繡娘,竟以更高的薪酬和更好的待遇暗中截胡。原本有意前往賈府的幾位繡娘,禁不住誘惑,紛紛改了主意。賈寶玉見狀,有些氣餒,對賈璉道:“二哥,這可如何是好?這般下去,咱們怕是難以招到足夠的繡娘。”
賈璉亦是眉頭深鎖,沉思片刻道:“寶兄弟莫急,咱們再想辦法。”於是,二人一麵令人重新張貼告示,提高薪酬待遇,一麵親自拜訪當地繡娘中的佼佼者,以誠意相邀。在拜訪時,賈璉言辭懇切:“賈府如今興辦蠶絲加工廠,正是大展宏圖之時,姑娘這般技藝,到了賈府,定能有更廣闊的天地施展才華,還望姑娘三思。”如此一番周折,終於又尋得數十位手藝高超的繡娘與經驗豐富的工匠,約定啟程日期,安排眾人稍作休整,便準備返程。
賈府籌備
且說賈府這邊,王熙鳳、林黛玉與賈探春亦未懈怠。每日清晨,便乘了馬車,往那莊上督看加工廠籌備進度。從廠房的修繕,一磚一瓦的查驗,到工人的培訓,每一個步驟的指導,皆親力親為。
王熙鳳指揮若定,安排各項事務井井有條。她穿梭於廠房之間,時而檢查梁柱是否穩固,時而叮囑工匠注意安全,聲音清脆響亮:“你們都仔細著些,這可是賈府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雙手叉腰,眼神銳利,掃視著周圍的一切 )
林黛玉心思細膩,留意著每一處細節,稍有不足,便及時指出。她輕輕撫摸著新砌的牆壁,對身旁的工匠道:“這牆麵雖已平整,但仍有些許粗糙,還需再打磨一番,方顯精細。”黛眉微蹙,眼神專注而認真 )
一日,王熙鳳與林黛玉在商議工人膳食時,王熙鳳主張從簡,以節省開支,道:“這工人眾多,膳食太過豐盛,豈不是平白增添許多花費。”林黛玉卻溫婉地反駁:“鳳姐姐,雖說要節省,但也需讓工人們吃得舒心,有力氣幹活,如此方能長久。”王熙鳳聽後,心中雖略有不悅,但思索一番,覺得林黛玉所言也在理,便點頭稱是,二人相視一笑,自此配合愈發默契。
賈探春果敢決斷,遇有難題,總能迅速想出應對之策。見倉庫的位置規劃不太合理,她略一思索,便道:“此處倉庫離加工區太遠,物料搬運不便,不如將其移至那邊空地,重新規劃布局。”雙手抱臂,語氣堅定 )
初戰告捷
未幾,賈璉與賈寶玉攜采購的器具、招募的工匠繡娘返回賈府。眾人旋即投入籌備工作。在眾人齊心協力之下,加工廠很快準備就緒,投入生產。
賈府蠶繭優質,產出蠶絲纖細堅韌,色澤光亮,宛如天邊流雲。製成的蠶絲布質量上乘,手感柔軟細膩,仿若嬰兒肌膚;花紋精美絕倫,或為傲雪寒梅,或為戲水鴛鴦,皆是繡娘們精心繡就。
為打響賈府蠶絲布招牌,王熙鳳與賈探春商議,在京城繁華地段舉辦了一場新品展示會。展示會上,賈府蠶絲布以其精美的質地和獨特的設計,吸引了眾多達官貴人與富商巨賈的目光。展示廳內,綾羅綢緞陳列整齊,燈光照耀下,光彩奪目。賓客們穿梭其間,不時發出讚歎之聲 )
一經上市,引得達官貴人競相搶購。京城各大布莊內,賈府蠶絲布剛一上架,便圍滿顧客。一位華服貴婦輕撫蠶絲布,眼中滿是喜愛,不禁讚道:“這布手感如此之好,花紋繡得這般精致,不愧是賈府出品。包上幾匹,我要拿回去做幾身衣裳,也好在姐妹們麵前顯擺顯擺。”一時間,賈府蠶絲布聲名遠揚,訂單紛至遝來,盈利頗豐。
巧思拓品
林黛玉見此情形,心中又生巧思。見莊田桑葉繁茂,蠶兒食之不盡,便吩咐下人采摘桑葉,製成桑葉茶。丫鬟們穿梭桑樹林間,如蝴蝶般輕盈,精心挑選鮮嫩桑葉,隻選那最頂端的兩三片,采摘後送至廚房。
林黛玉親自指導廚房婆子,將桑葉洗淨,置於竹匾上晾曬,待其微微卷曲,再放入鍋中烘焙,火候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製成的桑葉茶清香撲鼻,尚未入口,那股清新之氣便已沁人心脾。據醫書記載,桑葉茶具有清熱降火、清肝明目的功效,林黛玉此舉,既有創新之意,又兼顧養生之道。林黛玉道:“這桑葉茶口感清爽,又具養生之效,想必能獲眾人喜愛。”
為推廣桑葉茶,賈府在各綢緞莊內設置試飲點,還安排小廝們在街頭巷尾宣傳。小廝們手持傳單,向路人介紹桑葉茶的功效與口感,引得不少人駐足詢問 )
不僅如此,林黛玉還令人將桑葉粉碎,加入麵粉製成麵條。麵條煮熟,盛入白瓷碗中,泛著淡淡綠色,宛如碧玉一般,散發著桑葉獨有的清香。林黛玉夾一筷子麵條遞給王熙鳳:“鳳姐姐嚐嚐,這麵條別有風味。”王熙鳳嚐後讚不絕口:“林妹妹這想法妙極,麵條口感爽滑,還有股淡淡桑葉香,真是新奇得緊。”
賈府在自家開設的酒樓中,將桑葉麵條作為特色菜品推出,吸引了眾多食客前來品嚐。酒樓內,食客們品嚐著桑葉麵條,紛紛稱讚,店小二忙得不亦樂乎 )
此外,林黛玉又吩咐將桑葉揉碎榨汁,熬煮製成涼粉。晶瑩剔透的涼粉盛於盤中,似冰似玉,配上調料,紅的辣椒,綠的蔥花,白的蒜末,色彩斑斕,令人垂涎欲滴。
林黛玉瞧著這涼粉,靈機一動,微笑著道:“這涼粉碧如翡翠,不如就叫它翡翠涼粉。”眾人圍過來一看,皆覺此名甚妙。王熙鳳拍手笑道:“林姑娘這名字起得真好,瞧這涼粉,晶瑩透亮,恰似翡翠一般,定能吸引不少人。”
於是,賈府便將這翡翠涼粉也作為特色吃食推出。比如是除了上麵的鹹香口味,還製作成一道甜食,他們把煮好的涼粉配上冰糖和紅糖,製成清甜爽口的甜食。一時間,無論是賈府自家的酒樓,還是綢緞莊內,翡翠涼粉都成了熱門美食。
達官貴人們品嚐後讚不絕口,平民百姓聽聞也紛紛前來嚐鮮。翡翠涼粉不僅為賈府帶來了更多的收益,還進一步提升了賈府的名聲,眾人皆對林黛玉的巧思讚歎不已,賈府的生意也因此愈發興隆。
這一日,賈探春來到瀟湘館看林黛玉,林黛玉端出翡翠涼粉,賈探春嚐了一口,笑道:“林姐姐,你這心思,巧得沒法說。這涼粉清涼爽口,夏日食之,最是消暑。”
賈府還將桑葉涼粉製成小份包裝,送往各大茶樓、酒館售賣,同樣大受歡迎。
賈府憑借蠶絲布及新開發的桑葉製品,於商海嶄露頭角,盈利日豐。隻是這繁華背後,是否暗藏變數?賈府未來又將何去何從?且聽下回分解。
評詩一首:
南下求才器具全,蠶絲製品綻華筵。
巧思妙製開新徑,賈府興隆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