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回 寶玉北征破敵陣 黛玉鴻雁寄相思

字數:9218   加入書籤

A+A-


    話說彼時,賈府之內,盡顯鍾鳴鼎食之家的富貴祥和氣象。那一座座雕梁畫棟的樓閣,飛簷鬥拱間皆飾以精美的彩繪,祥雲朵朵、瑞獸栩栩如生,無一不在訴說著家族往昔的榮耀與昌盛。
    府中丫鬟婆子,各司其職,往來穿梭於亭台水榭之間,腳步輕盈且有序,仿佛這府中的每一處角落,都被她們悉心照料的心意填滿。
    子弟們於樓閣之中,或吟詩賦詞,揮毫潑墨間盡顯風流雅致;或閑庭信步,談笑風生,悠然自得之態仿若塵世喧囂皆與他們無關。然而,這般寧靜美好的景象,卻似那易碎的琉璃,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將其擊得粉碎。
    一日,一封加急軍報,如同一顆重磅巨石,猛然投入賈府這片原本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原來,北方狄夷蠻邦,向來狼子野心,覬覦我朝廣袤的疆土與豐饒的物產,此番竟無端尋釁滋事,悍然興兵犯境。
    其勢洶洶,恰似餓虎出柙,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生靈塗炭。邊疆百姓,慘遭荼毒,哭聲震天,哀鴻遍野,那慘狀真真是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消息傳至朝堂,聖上聽聞此等暴行,龍顏大怒,恰似雷霆震怒,震得朝堂之上人人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聖上當即降下旨意,著令寶玉掛帥出征,統領千軍萬馬,即刻開赴北疆,務必蕩平邊患,保我朝江山社稷穩固,還百姓以太平盛世。
    寶玉接了這旨意,心中深知責任重於泰山,然其生性堅毅,並無絲毫退縮之意。當下,他抖擻精神,有條不紊地籌備諸事。隻見他身著一襲玄色錦袍,那錦袍質地精良,觸感柔滑,繡工更是精巧絕倫,暗紋恰似蛟龍潛於雲海,隱隱透著一股威嚴之氣。腰束一條墨玉腰帶,玉帶鉤上雕琢的瑞獸圖案,線條流暢,栩栩如生,彰顯著他的不凡氣度。
    他於軍中營帳之間來回穿梭,目光如炬,銳利的眼神仿佛能洞察每一個士卒的優劣。從士卒們強壯的體魄到精湛的武藝,從他們堅毅的神色到敏捷的動作,他皆一一審視,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力求挑選出最為精銳的將士。
    又親自核查一應軍需輜重,大到營帳兵器,那營帳皆選用堅韌的布料,兵器則打磨得寒光閃閃;小到糧草箭矢,糧草粒粒飽滿,箭矢羽尾整齊,他件件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絲毫不亂,盡顯大將之風,令麾下將士們心生敬佩。
    臨行之際,賈府眾人齊聚府門相送,氣氛莊嚴肅穆得如同烏雲壓頂。但見黛玉,身著一襲月白色綾羅衣衫,那衣擺處繡著的淡雅蘭花,宛如真的從空穀中移栽而來,散發著清幽而冷冽的氣質。外罩一件藕色薄紗披風,微風拂過,輕紗飄動,更襯得她身姿婀娜,仿若仙子下凡。
    然而,此刻她眉眼間,那化不開的愁緒猶如烏雲密布,雙眸含淚,恰似春日裏雨打梨花,楚楚動人,神色哀戚得讓人心如刀絞。她弱柳扶風般輕輕倚門而立,貝齒輕咬下唇,猶豫再三後,終是輕啟朱唇,聲若啼鶯婉轉,卻帶著無盡擔憂
    “北疆之地,向來苦寒,風如刀割,霜似利劍,將軍此去,千山萬水相隔,一路上凶險異常,千萬要保重自身。隻盼將軍能早日得勝凱旋,莫讓妾身日夜為君牽腸掛肚,憂思難眠。”說罷,忍不住抬手輕輕拭去眼角欲滴的淚花,那淚珠在陽光的映照下,宛如晶瑩的珍珠,卻滿含著她對寶玉的深情與擔憂。
    寶玉見黛玉如此楚楚可憐之態,隻覺心下一陣揪痛,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攥住,痛得他幾乎無法呼吸。他忙疾步上前,那腳步急切而又沉穩,仿佛承載著他此刻內心的焦急與對黛玉的不舍。
    他輕輕握住她那纖細如蔥的雙手,隻覺那雙手柔若無骨,卻又透著絲絲涼意,宛如冬日裏的冰雪,讓他心疼不已。他目光堅定似鐵,凝視著黛玉,言辭慷慨激昂,仿佛要將自己的決心與愛意都傳達給她
    “卿且寬心,待我揮師北上,定要踏破胡虜巢穴,揚我朝之天威。那時節,我定當速速歸來,與卿共賞那春花秋月,再不負這世間良辰美景,亦不負你我深情厚意。”
    言罷,毅然決然轉身,動作幹脆利落,翻身躍上那高頭大馬。隻見那馬毛色赤紅如血,四蹄矯健有力,奔跑起來猶如一陣紅色的旋風,寶玉騎於馬上,身姿矯健如鷹,盡顯英武之氣,仿佛他就是那拯救蒼生的戰神。
    隨後,他一聲令下,“出發!”大軍浩浩蕩蕩,如洶湧洪流般向北疆奔騰而去,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仿佛要將這離別的愁緒也一並卷入天際。
    且說這北疆戰場,地處廣袤無垠的大漠邊緣,黃沙漫天,狂風呼嘯著席卷而過,發出似鬼哭狼嚎般的聲音,令人毛骨悚然。
    遠處是連綿起伏的陰山山脈,山峰陡峭險峻,猶如天然的屏障,卻也給行軍作戰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近處則是一望無際的荒原,荒草叢生,其間溝壑縱橫,地形複雜得如同迷宮。
    那狄夷之兵,自幼生長於馬背之上,騎射之術精湛絕倫,他們身形矯健,猶如草原上的蒼狼。身著獸皮鎧甲,腳蹬長靴,頭戴氈帽,行動之時仿若疾風驟雨,迅猛異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常趁夜黑風高之際,以精銳騎兵突襲我軍營地,來如閃電,去似流星,令人防不勝防,給我軍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寶玉深知敵軍之狡黠與剽悍,並未貿然行事。他身著一襲黑色戰甲,那戰甲上的鱗片在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仿佛是一層堅不可摧的護盾。頭戴一頂銀盔,盔纓隨風飄動,更添幾分英氣。
    他深思熟慮後,命人於營地周遭精心挖掘深深壕溝,壕溝寬數丈,深不見底,猶如巨獸張開的大口。壕溝之內布滿尖銳竹簽,竹簽上塗抹著見血封喉的毒藥,隻需輕輕一碰,便會讓人即刻喪命。
    又於營地四周遍設鹿角拒馬等防禦之物,鹿角粗大尖銳,仿佛是一頭頭憤怒的雄鹿在守護著營地;拒馬排列緊密,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城牆,為營地築起一道堅固壁壘。
    此外,他還暗中於軍中挑選出一批身手矯健、武藝高強之士,這些士卒皆身著黑色勁裝,束著紅色腰帶,顯得格外精神,猶如黑夜中的火焰。
    寶玉親自加以特訓,傳授獨特戰術,日夜操練,他們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在月光下刻苦練習,隻為在戰場上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以備不時之需。
    一日深夜,月黑得如同潑墨,伸手不見五指,狂風更加肆虐地呼嘯著,仿佛要將世間萬物都吞噬殆盡。正是用兵的絕佳時機。
    果不其然,敵軍如一群餓狼,趁著夜色的掩護,馬蹄聲碎,動地而來。那馬蹄聲猶如沉悶的雷聲,由遠及近,漸漸清晰可聞,每一聲都仿佛敲在人心上。
    敵軍騎兵身著黑色夜行衣,臉上蒙著黑布,隻露出一雙雙閃爍著凶光的眼睛,猶如黑暗中的餓狼在尋覓著獵物。
    卻不想,剛至營地附近,便紛紛踏入寶玉所設之重重陷阱。一時間,人仰馬翻,慘叫連連,敵軍頓時亂作一團,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有的士兵被竹簽刺穿身體,痛苦地掙紮著,發出淒慘的叫聲;有的則被鹿角絆倒,摔得頭破血流,在地上翻滾著。那場麵猶如人間地獄,慘不忍睹。
    寶玉於營帳中聽得動靜,知時機已到,大喝一聲“殺!”便如猛虎下山般,一馬當先,率軍殺出。刹那間,喊殺聲震天,刀光劍影閃爍如電,劃破黑暗夜空,仿佛要將這無盡的黑暗都撕裂。
    隻見寶玉手中長槍,恰似銀龍出淵,靈動非凡,上下翻飛,銳不可當。槍尖所指之處,敵軍紛紛倒下,如割麥一般。他身姿矯健,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宛如蛟龍在大海中暢遊,連挑數名敵將。
    那敵將身著華麗戰甲,原本氣焰囂張,不可一世,卻在寶玉的淩厲攻勢下,嚇得麵如土色,紛紛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寶玉的英勇之姿,令敵軍望而生畏,膽戰心驚,仿佛他就是那來自地獄的死神,收割著他們的生命。
    經此一役,敵軍元氣大傷,丟盔棄甲,狼狽不堪,不得不退守至百裏之外,短期內再無進犯之力。
    然而,寶玉深知,這隻是暫時的勝利,糧草匱乏的問題如同一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威脅著他們的下一步行動。
    再看黛玉,自寶玉出征之後,獨在賈府,恰似那離群孤雁,每日裏牽腸掛肚,憂思如縷,仿佛她的靈魂也隨著寶玉一同去了那遙遠的北疆。
    她常居於瀟湘館內,這瀟湘館翠竹環繞,清幽雅致,往日裏是她與寶玉吟詩作畫、傾訴衷腸之地,可此時在黛玉眼中,卻處處透著孤寂冷清,每一片竹葉的沙沙聲,都仿佛是她心中的歎息。她常常孤身一人,移步至館內的佛堂之中。
    佛堂不大,卻布置得十分精致,正中供奉著一尊白玉觀音像,觀音麵容慈悲,雙目微閉,仿佛在俯瞰著世間的苦難。黛玉於蒲團之上虔誠跪坐,手捧檀香,那檀香散發著淡淡的香氣,嫋嫋升騰,仿佛要帶著她的祈願直達天庭。她閉目禱告,心中默默念道
    “佛祖慈悲,求您保佑寶玉平安無事,早日得勝歸來。他此去邊疆,曆經艱險,妾身日夜憂心,隻求佛祖護他周全。若能如此,妾身願常伴青燈古佛,吃素誦經,以報佛祖大恩。”香煙嫋嫋,似她的思念悠悠飄蕩,祈願佛祖庇佑寶玉平安無虞,早日凱旋而歸,與她再續前緣。
    不僅如此,她還常常於窗下案前,鋪紙研墨。那案幾是用上好的紫檀木製成,紋理細膩,光滑如鏡,仿佛能映照出她內心的思念。
    她提筆蘸墨,寫下一封封飽含深情的書信。信中,她將賈府上下家中大小瑣事,細細道來,字裏行間,滿是對寶玉的關切與思念
    “近日巧兒與板兒,於田莊之上悉心打理,不辭辛勞,頂著炎炎烈日,查看莊稼長勢,指揮莊戶勞作,竟使得收成又增兩成,實是可喜可賀之事。再者,玉瀾新開設之茶社,位於城中繁華地段,自開張以來,門庭若市,賓客盈門。那茶社布置得古色古香,桌椅皆為楠木所製,牆上掛著名人字畫,生意興隆,眾人皆讚其經營有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她不僅在信中詳述家中諸事,還精心繪製了一幅梅花圖,夾於書信之中。那梅花圖上,紅梅傲雪綻放,枝幹遒勁,花朵嬌豔欲滴,栩栩如生,仿佛每一朵梅花都在訴說著她對寶玉的鼓勵與思念。她以這紅梅暗喻“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之意,借梅花的堅韌高潔,激勵寶玉奮勇殺敵,莫懼艱難險阻,早日歸來與她相聚。
    而後,黛玉將書信仔細封好,又挑了一隻毛色鮮亮的鴻雁,那鴻雁身姿優美,羽毛潔白如雪,唯有頭頂一抹嫣紅,更添幾分豔麗,宛如天際的仙子下凡。她輕輕將書信係於其足上,輕撫著鴻雁的羽毛,輕聲說道“鴻雁啊鴻雁,你素有傳書之名,今日我將這飽含深情的書信托付於你,你一定要將我的書信平安送到寶玉手中,讓他知道我日夜思念他。路途遙遠,你要小心飛行,莫要辜負了我的一番心意。”托付這信使,遙寄千裏之外的寶玉,仿佛這隻鴻雁就是她與寶玉之間的情感紐帶,能跨越千山萬水,將她的思念傳遞到寶玉身邊。
    寶玉收到書信,如獲至寶,雙手微微顫抖著小心翼翼展開細讀。見那娟秀字跡,仿若黛玉就在眼前,睹物思人,心中對黛玉的思念如潮水般洶湧澎湃,幾乎要將他淹沒。他仿佛看到黛玉在窗下伏案寫信的模樣,那專注的神情,那微微蹙起的眉頭,那因思念而略顯憔悴的麵容,無一不讓他心疼如絞。
    他將那梅花圖小心地貼身收藏,仿佛能感受到黛玉的體溫與深情,那梅花的香氣仿佛也縈繞在他鼻尖,讓他在這殘酷的戰場上,感受到了一絲溫暖與慰藉。如此一來,心中更是增添了無盡的破敵之誌,誓要早日凱旋而歸,與黛玉相聚,再不分離,哪怕前方荊棘滿途,他也無所畏懼。
    自黛玉寄出信之後,每日更是思念寶玉,常常對著寶玉的舊物發呆。紫鵑和雪雁瞧在眼裏,疼在心上,常常寬慰黛玉“姑娘,您別太憂心了,寶二爺吉人自有天相,定會平安歸來的。您這樣日夜憂慮,身子可怎麽吃得消呢?您若身子垮了,等二爺回來,瞧見您這般模樣,該得多心疼啊。”
    黛玉微微搖頭,輕歎道“我又何嚐不知,隻是心中實在放心不下,每日裏隻要一閑下來,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他。想起我們往日相處的點點滴滴,那些美好的時光仿佛就在眼前,可如今卻天各一方,叫我如何能不擔憂。”說著,淚水又忍不住奪眶而出。
    黛玉之子玉瀾每日在茶樓忙完之後,便和媳婦阿詩瑪一起回家看望母親。玉瀾身著一襲藍色錦袍,頭戴一頂黑色方巾,顯得文雅帥氣,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儒雅之氣。
    阿詩瑪則穿著一身粉色綾羅裙,外罩一件白色坎肩,打扮得清新秀麗,宛如春日裏盛開的花朵。二人走進瀟湘館,阿詩瑪笑著說道“母親,我們回來看您啦。您瞧,今日天氣多好,陽光明媚的,您也該多出去走走,別總是悶在屋裏。”黛玉看見兒子兒媳歸來,原本憂愁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招呼他們坐下。
    母子倆說著話,玉瀾講述著茶樓裏的趣事,引得黛玉不時輕笑“母親,今日茶樓裏來了一位老先生,穿著長衫,戴著瓜皮帽,一進來就嚷嚷著要聽評書。可等說書先生開講了,他卻聽得睡著了,呼嚕聲比說書的聲音還大,逗得滿屋子的客人都哈哈大笑。”
    黛玉聽了,忍不住笑道“你這孩子,就會說這些逗我開心。”阿詩瑪每日抽空做一些黛玉愛吃的小菜,今日做了一道翡翠蝦仁,那蝦仁晶瑩剔透,宛如翡翠一般,搭配著翠綠的青菜,看著就讓人食欲大增。阿詩瑪端著菜走進來,說道
    “母親,您嚐嚐我做的菜,不知道合不合您口味。這蝦仁我可是挑了又挑,就想著讓您吃得開心。”
    黛玉嚐了一口,讚道“嗯,味道真好,阿詩瑪你真是賢惠,這菜做得很是可口。有你們在我身邊,也算是給我這憂心的日子添了些慰藉。”阿詩瑪聽了,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而黛玉,在寄出信後的日子裏,每日都盼望著能早日收到寶玉的回信,心中既期待又擔憂,不知道這封信是否能順利到達寶玉手中。她常常站在瀟湘館的門口,望著遠方,眼神中充滿了期盼,仿佛能看到寶玉騎著駿馬,凱旋而歸的身影。
    數月之後的一天,黛玉正在房中看書。這日她身著一件淡粉色的家常衣裳,頭發鬆鬆地挽了個髻,斜插著一支碧玉簪,顯得淡雅而清新。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身上,映出淡淡的光暈,仿佛給她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
    紫鵑外出回來,還沒進屋,就急切地喊著“姑娘,姑娘。”黛玉急忙放下手中的書,起身走出屋,隻見紫鵑手裏拿著一個信封,一路小跑過來。黛玉急忙接過,雙手微微顫抖著拆開一看,
    隻見信中寫道。
    吾愛顰卿妝次,見字如晤
    軍中諸事,雖苦猶有樂事一二,容吾細細道來。日前,營中有一士卒,生性憨直,於演練之時,誤將長槍當作扁擔,欲挑水而歸,引得眾人哄笑不止,疲憊之意亦為之一掃。想來彼時場景,實是有趣,若卿在場,想必也會忍俊不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談及邊疆戰事,目下暫處對峙之態。皆因糧草匱乏,不得不暫停對狄夷之圍剿。敵軍狡黠,亦知吾軍困境,卻也不敢貿然進犯。吾每日於營帳之中,日夜籌劃,看著那行軍地圖,山川河流皆在心中,隻待朝廷糧草一到,便如猛虎添翼,即刻率大軍奮勇出擊,定將那狄夷趕出邊庭,揚我國威。彼時,吾便可凱旋而歸,與妹妹相聚於家中。
    每念及歸期將至,能與卿重逢,執手相談,傾訴相思之苦,吾之心便如春日暖陽所照,滿是歡喜。願卿於家中,善自珍重,莫要為吾憂心。吾雖身處戰場,卻時刻將卿銘記於心,盼歸之心,猶如大旱之望雲霓。
    近日,吾於營帳之中,偶得閑暇,翻閱往昔所讀之書,見那詩詞歌賦中,多有描繪伉儷情深、生死相依之句,每每讀來,皆覺與吾二人之情狀相似,不禁心有所感。憶起與卿共度之時光,或於花園中吟詩作對,或在瀟湘館內談古論今,點滴之事,皆曆曆在目,恍若昨日。彼時之樂,如今思來,更覺珍貴非常。
    吾深知卿心憂吾之安危,日夜懸懸。然吾身處軍中,肩負重任,唯有奮勇殺敵,方能不負聖上所托,不負家國之望,亦不負卿之深情。邊疆之地,雖條件艱苦,戰事凶險,然吾每念及卿,便覺渾身充滿力量,縱千難萬險,亦無所畏懼。
    再者,軍中事務繁雜,將士們雖皆奮勇向前,然糧草短缺之困,始終如巨石壓心。吾近日與諸將商議,多方籌措,亦派人喬裝深入敵境,打探其糧草囤積之處,欲尋機劫取,以解燃眉之急。此舉雖險,然為破敵製勝,不得不為之。望卿勿要為吾擔憂,吾自會小心行事。
    又念及家中諸事,卿信中所提巧兒與板兒於田莊之辛勞,玉瀾茶社之興旺,皆令吾倍感欣慰。家中有卿照料,諸事井井有條,吾於軍中亦能稍安。隻盼早日平定戰亂,歸至家中,與卿共享天倫之樂。
    紙短情長,書不盡懷。待吾得勝歸來,定與卿共賞春花秋月,再不分離。
    寶玉敬上
    [具體日期]
    黛玉讀完信,將信緊緊擁在胸口,眼中淚光閃閃,喃喃說道“他終於來信了。”紫鵑在一旁說“是啊,二爺終於來信了。姑娘這下可要寬慰一些,不要再傷心思念了。您瞧,二爺在軍中一切都好,還說盼著早日歸來與您相聚呢。”黛玉微微點頭,輕拭眼淚,說道“我知道了,看到他的信,我這心裏也踏實了許多。隻是他在軍中,事事凶險,又為糧草發愁,叫我怎能不擔憂。他還冒險派人去劫敵糧草,萬一有個閃失……”說著,眼淚又止不住地流下來。
    紫鵑趕忙勸慰道“姑娘,您別太擔心了。寶二爺福大命大,又智謀過人,那些將士們也都英勇善戰,肯定不會有事的。您要是一直這麽憂心,把身子愁壞了,二爺回來得多心疼呀。”
    黛玉長歎一聲,說道“我也知道應該寬心,隻是這心啊,就是放不下。罷了,我每日多在佛祖麵前禱告,祈求佛祖保佑他平安無事。”
    黛玉和寶玉真個是,情比金堅呀,後人有詩為證:
    讚寶玉黛玉情事
    塞北烽火鼙鼓催,將軍掣馬踏霜來。
    銀槍奮舞胡塵顫,碧血傾澆宇內開。
    南院靜焚香篆靄,西廂悄裁錦書梅。
    情若金堅心互守,何憂遠路滿風埃。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看下回分解!
    喜歡新良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良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