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回 賈菲妙手繪丹青 蘇青豪筆著文章

字數:7386   加入書籤

A+A-


    話說那赫赫揚揚、綿延數代的榮國府,端的是坐落於都中最繁華之地。但見府邸樓閣,飛簷翹角,恰似蛟龍騰空,氣勢非凡。
    雕梁畫棟之處,精雕細琢,或為瑞獸,或為祥花,皆栩栩如生,盡顯鍾鳴鼎食之家的富貴雍容氣象。
    府內園囿,曲徑通幽處,佳木蘢蔥,枝葉交錯,陽光透過,灑下斑駁光影。
    奇花熌灼,紅如烈火,粉若雲霞,白似霜雪,芬芳四溢,仿若人間仙境,引得蜂蝶流連忘返,穿梭其間,真真兒是一處令人心醉神迷之地。
    這日,晨曦初照,金色的光芒宛如細細碎碎的金粉,透過斑駁的枝葉,稀稀落落地灑落在榮國府的青石小徑上。
    那青石小徑,被歲月打磨得光滑如鏡,倒映著點點金光。微風輕拂,似一雙溫柔的手,送來陣陣沁人心脾的花香,那花香,有牡丹的濃鬱,有茉莉的清幽,交織在一起,令人心曠神怡。
    那園中景致,便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絢麗畫卷,美得如夢似幻。亭台樓閣在花叢樹影中若隱若現,池塘裏的荷葉上,露珠滾動,宛如晶瑩的珍珠。
    且說那賈菲,原是榮府中賈寶玉與妾室襲人所出之女,後又蒙黛玉憐惜,收為嫡女,視如己出,悉心教導她寫詩作畫。
    這賈菲生得眉如遠黛,恰似那春日青山含翠,眉梢眼角,盡是靈動之態;目若秋水,仿佛盈盈碧波流轉,顧盼間,神采飛揚;肌膚勝雪,又如冬日初降之瑞雪,細膩光滑,吹彈可破,氣質高雅如芝蘭玉樹,行止間,自有一股超凡脫俗的韻味。
    她自幼聰慧過人,稟賦天成,對丹青之道,猶如魚兒戀水,癡迷得緊。
    平日裏,常身著月白綾子的衣裳,那綾子質地輕柔,隨風而動,恰似天邊流雲,飄逸輕盈;係著淺粉的宮絛,絛上繡著精致的海棠花,行走間,宛如仙子下凡,嫋嫋婷婷。
    她於園中漫步,一雙妙目顧盼生輝,時而駐足凝視那花間嬉戲的蝴蝶,時而俯身觀察那草叢中爬行的螻蟻,觀那花鳥蟲魚之靈動姿態,察山川草木之微妙變化,每有所感,便心馳神往,恨不能即刻將那自然之美凝於筆端。
    一日,時令已至深秋,滿園菊花恰似繁星點點,爭奇鬥豔,開得熱鬧非凡。那菊花,黃蕊金瓣,形態各異,宛如世間佳人,各展風情。有的含苞待放,如嬌羞的二八少女,半掩粉麵,眉眼含情,似在等待意中人的青睞,花瓣微微合攏,猶抱琵琶半遮麵;有的肆意綻放,宛如熱情奔放的舞者,舒展身姿,盡情展示著生命的絢爛,花蕊盡顯,仿佛要將這世間的美好一一訴說,花瓣層層舒展,毫無保留。紅菊似火,熱烈奔放;白菊如雪,純潔淡雅;黃菊若金,富貴端莊。
    賈菲晨起,精心挑選了一件藕荷色的錦緞褙子,那褙子上繡著精致的蘭花圖案,針腳細密,蘭花栩栩如生,仿若能聞到那淡雅的蘭香。下著一條淡綠色的百褶羅裙,裙裾飄飄,仿若荷葉輕擺,走動間,裙擺如波浪般起伏。
    她款步輕移至園中,一入園子,便被眼前這如詩如畫的菊景深深吸引。她微微仰頭,雙目凝視著那一片菊花海,眼神中滿是陶醉之色,心中暗忖“如此美景,若不繪於紙上,實在辜負了這大好秋光,亦枉費了這天地間的一番饋贈。這秋菊之美,不僅在其形,更在其神,我定要將它的神韻描繪出來。”
    當即,她蓮步輕移,匆匆返回閨房。房內布置得精致典雅,黃花梨木的書案上,筆墨紙硯一應俱全,皆為上乘之物。那硯台,質地溫潤,觸手生涼,乃是端州名硯;毛筆,筆毫挺直,鋒穎銳利,精選上等羊毛與狼毫製成。賈菲款坐在繡墩之上,先將那羊毫毛筆輕輕拿起,那羊毫筆毫毛柔軟細膩,在她白皙的手中宛如一件珍寶。
    她在硯台中緩緩蘸墨,眼神專注而堅定,仿佛此刻整個世界都隻剩下她與這即將開始的創作。她略一思索,腦海中浮現出園中的菊花之態,而後提筆,筆尖輕觸紙麵,似有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那靈動的筆觸便在紙麵上跳躍開來。
    隻見她手腕輕轉,菊花的花瓣便如仙子的裙擺,層次分明地呈現出來,每一片花瓣都仿佛帶著清晨的露珠,在微風中輕輕顫動,透著一股靈動的生氣。她時而輕提手腕,使花瓣線條更加纖細柔美;時而重按筆尖,讓花瓣更具質感。
    而後,她又換了一支狼毫筆,蘸上濃墨,在花瓣旁輕輕勾勒,墨色在紙間徐徐暈染開來,化作那蒼勁有力的菊葉。
    她時而微微皺眉,那眉頭輕蹙間,盡顯對筆下作品的認真與執著,仔細斟酌下筆的位置,眼神在畫麵與現實的菊花間來回穿梭,力求每一筆都精準無誤;時而嘴角上揚,露出一絲滿意的微笑,對筆下呈現的畫麵感到欣喜,仿佛看到了自己心中的秋菊漸漸在紙上鮮活起來。
    不多時,一幅栩栩如生的《秋菊圖》已然躍然紙上,那菊花仿佛要從畫中破壁而出,將整個秋天的韻味展現得淋漓盡致,仿佛能讓人嗅到那淡淡的菊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那盛開的菊花,仿佛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向人們展示著它的不屈與堅韌;那含苞的花蕾,又似蘊含著無盡的希望,等待著綻放的那一刻。
    賈菲端詳著這幅畫作,微微歪著頭,似覺意猶未盡。她輕咬下唇,那粉嫩的嘴唇微微泛紅,略一思索,而後拿起一支小楷毛筆,蘸上朱砂,於畫旁題下一首小詩“百花凋落我獨芳,不與春光鬥豔妝。笑對寒霜風骨在,留得清氣滿庭香。”
    題完詩,她放下筆,輕輕舒了一口氣,心中暗自期許“願我如這秋菊,能守得一份高潔,不負此生,亦不負母親的教導與期望。在這繁華的賈府之中,保持自己的本心,不隨波逐流。”
    恰在此時,黛玉身著月白色的綾衫,那綾衫輕薄如羽,仿佛能透過衣衫看到她纖細的身姿。外罩一件薄如蟬翼的茜紅色披風,更添幾分婀娜之態。
    她蓮步輕移,猶如弱柳扶風,身姿輕盈,仿佛一陣微風便能將她吹起。
    她悠悠踱步而來,見賈菲專心作畫,便悄然立於身後,雙手交疊於身前,靜靜地觀賞。待賈菲題完詩,黛玉微微頷首,眼中滿是讚賞之色,不禁拍手稱讚道“我兒真乃妙筆生花,這畫中之意,詩中之情,相得益彰,竟有這般超凡雅趣,真真是讓人歡喜。我平日裏的教導,你都一一銘記於心,且能融會貫通,日後必成大器。這秋菊的神韻,被你描繪得入木三分,詩也題得恰到好處,盡顯風骨。”
    賈菲聞得誇讚,臉上泛起如晚霞般的紅暈,她微微低頭,略帶羞澀地笑道“不過是隨心塗鴉,讓母親見笑了。母親平日裏的悉心教導,女兒時刻不敢忘懷,今日不過是借這秋菊,略表心意罷了。母親的才情舉世無雙,女兒不過是略學皮毛,還需多多努力。”說著,用手輕輕捋了捋耳邊的秀發。
    這邊賈菲與黛玉正說著,那邊賈寶玉聽聞賈菲在作畫,也匆匆趕來。他身著一件月白錦袍,袍上繡著暗紋,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光。腰間係著一塊溫潤玉佩,玉佩質地細膩,觸手生溫,雕工精美,乃是名家之作。
    麵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劍眉星目,瀟灑不凡,舉手投足間,盡顯世家公子的風度。他一進房,便笑著說道“我老遠就聽說菲兒在作畫,定是又有佳作,快讓我瞧瞧。”
    說著,便走到畫案前,拿起畫細細端詳,讚道“菲兒這畫,真真是畫活了,這秋菊的神韻都躍然紙上,真真是得了林妹妹才情真傳,將來定是不讓須眉。我瞧這畫,不僅畫出了秋菊的形,更畫出了秋菊的神,讓人看了,仿佛置身於菊海之中。”
    賈菲笑著說道“父親謬讚了,女兒不過是閑來無事,隨意畫畫,都是母親教的好。若沒有母親的悉心指導,女兒怎能畫出這般畫作。”
    且說另一邊,蘇青隨父親自江南遊曆歸來。一路之上,他們行經名山大川,飽覽世間勝景。從雄偉壯闊的泰山,那泰山高聳入雲,雲霧繚繞間,仿若仙境,登山之人如螻蟻般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爬,盡顯人類在自然麵前的渺小與堅韌,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那山路崎嶇,蜿蜒而上,登山者一步一步,艱難卻又堅定地向著山頂攀登。雲霧時而濃密,將登山者的身影完全遮蔽;時而稀薄,又能看到他們堅毅的麵容。
    到溫婉秀麗的西湖,西湖水碧波蕩漾,湖麵上遊船如織,岸邊垂柳依依,恰似江南女子的發絲,隨風飄舞,盡顯江南水鄉的柔情蜜意。湖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弋,時而躍出水麵,濺起朵朵水花。
    湖麵上的遊船,裝飾精美,船頭雕刻著精美的花紋,船內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從繁華熱鬧的金陵城,金陵城中,大街小巷,店鋪林立,行人如織,車水馬龍間,盡顯古都的繁華昌盛。街道兩旁,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商販的叫賣聲、行人的談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熱鬧非凡的市井畫卷。到古樸寧靜的小鎮,小鎮青石板路,錯落有致的屋舍,雞鳴犬吠之聲,透著一股質樸的生活氣息。青石板路被歲月打磨得光滑,每一塊石板都仿佛訴說著小鎮的曆史。
    屋舍的煙囪中,升起嫋嫋炊煙,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蘇青眼見那泰山之巔,雲霧繚繞,仿若仙境,登山之人如螻蟻般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爬,心中感慨萬千。
    那江南之地,市井繁華,大街小巷,店鋪林立,行人如織。秦淮河邊,畫舫穿梭,絲竹之聲不絕於耳,盡顯江南的富庶與繁華。畫舫上,歌女們輕歌曼舞,琴瑟和鳴,燈光閃爍,映照在河麵上,波光粼粼。
    蘇青回到家中,不及稍作休息,便徑直走向書房。書房中,書架林立,擺滿了古今典籍,彌漫著一股淡淡的墨香。那書架,用上等的紅木製成,紋理清晰,質地堅硬。
    典籍有的嶄新如初,有的略顯陳舊,卻都承載著曆史的厚重。他身著一襲寶藍色的長袍,頭戴黑色方巾,麵容清俊,眼神中透著一股堅毅與執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他迫不及待地伏案而坐,鋪開宣紙,研好墨汁,那墨汁散發著濃鬱的香氣,仿佛在召喚著他傾訴一路的所見所聞。
    便揮毫疾書起來。他的筆觸如行雲流水,時而輕快,時而凝重,將他心中的山川美景、風土人情一一呈現在紙上。
    他此次撰寫的遊記《山河覽勝》,可謂是傾盡心血。文中,他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大漠孤煙之雄渾壯闊“那茫茫大漠,黃沙漫天,一輪紅日高懸於天際,恰似一顆熾熱的火球,將大漠映照得金黃一片。
    遠處一縷孤煙直上雲霄,仿佛要將天地相連,那煙柱筆直挺立,在廣袤的大漠中顯得如此突兀而又震撼人心。駝隊在沙海中緩緩前行,如同一串黑色的珍珠,為這寂寥的大漠增添了幾分生機。
    那駱駝邁著沉穩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沙海無垠,狂風呼嘯,卻無法阻擋駝隊前行的腳步,它們是大漠的行者,見證著大漠的變遷。”又以靈動之筆刻畫江南煙雨之溫婉細膩“江南的雨,如牛毛,如細絲,輕輕地灑落。那白牆黑瓦的屋舍,在雨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一幅淡墨的山水畫。
    撐著油紙傘的姑娘,蓮步輕移,走過那古老的石橋,留下一路的詩意。雨滴打在傘麵上,發出清脆的聲響,仿佛在演奏著一曲美妙的樂章。
    那雨,帶著江南的柔情,滋潤著大地,也滋潤著人們的心田。屋舍的瓦片上,雨水匯聚成流,順著屋簷落下,形成一道道水簾,宛如珍珠簾子。”各地風土人情,或質樸純真,或別具一格,也在他的筆下栩栩如生。
    那北方的漢子,豪爽熱情,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南方的女子,溫婉細膩,輕聲細語,心靈手巧。
    尤為精妙之處,當屬他描寫登泰山之景“登頂之時,雲霧繚繞,仿若置身仙境,群山皆在腳下,顯得如此渺小。
    那連綿起伏的山巒,如同大地的脊梁,承載著曆史的厚重。至此,方深切體會到‘會當淩絕頂’之絕妙意境,若非親身經曆,實難領略其中真味也!那雲霧在身邊繚繞,仿佛伸手就能觸摸到,讓人有一種飄飄欲仙之感。
    極目遠眺,隻見雲海茫茫,山巒在雲海中時隱時現,如同一幅壯麗的畫卷。那一刻,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心中的煩惱與憂愁都被拋諸腦後。”
    此文寫成後,在文人雅士間相互傳閱。眾人觀之,無不驚歎連連。有那白發蒼蒼的資深文人,手持書卷,頻頻點頭,感慨道“昔有太史公,以筆繪盡世間百態,傳千古佳話。今蘇青小小年紀,竟有如此才情,文章氣勢磅礴,文筆流暢自然,實乃史公之後又一少年英才啊!假以時日,必能在文壇大放異彩。這文章,既有對山川美景的生動描繪,又有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實乃難得。”
    湘雲聽聞眾人對兒子的誇讚,心中滿是歡喜。她身著一件紫紅色的錦袍,袍上繡著鳳凰圖案,鳳凰展翅欲飛,栩栩如生。頭戴鳳釵,鳳釵上的寶石閃爍著光芒,更添幾分貴氣。臉上笑開了花,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她雙手交疊放在身前,邁著輕盈的步伐,笑逐顏開地說道“我兒若參加科考,以這般才學,必能蟾宮折桂,為家族增光添彩!我就知道,我這兒子從小就聰明伶俐,定能有一番作為。”
    眾人皆紛紛點頭,齊聲應道“此乃必然之事,蘇青日後前程不可限量啊!”一時間,書房內外,歡聲笑語,皆為賈府、史家又添這般俊彥而欣喜不已。
    此時,王夫人也聽聞了此事,她身著華麗服飾,那服飾上繡滿了精美的牡丹圖案,彰顯著她的身份與地位。麵帶微笑,緩緩走來,說道“蘇青這孩子,果然有出息,咱們賈府、史家向來人才輩出,這是家族之幸啊。有這樣的後輩,家族定能更加興旺。”
    王熙鳳也緊跟其後,笑道“可不是嘛,往後啊,咱們府裏又要多幾分熱鬧咯。蘇青這孩子若是科考高中,那可是天大的喜事,咱們府裏也跟著沾光。”
    李紈也在一旁笑著附和“是啊,蘇青如此才情,將來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咱們賈府、史家也算是後繼有人了。”賈政聽聞,雖未多言,但臉上也露出欣慰之色,心中暗自思忖“家族能有這般後輩,實乃幸事,日後定要好好栽培。
    這蘇青,不僅才情出眾,更難得的是有一股堅韌不拔的精神,將來必能為家族撐起一片天。”紫鵑則在黛玉身旁,輕聲說道“姑娘,您瞧,蘇青少爺這般有出息,咱們府裏的孩子們啊,各個都不讓人省心呢。”
    黛玉微微一笑,點頭不語,心中也為蘇青感到高興,同時也希望賈菲能如蘇青一般,在自己的領域有所成就。
    詩曰
    賈菲妙筆繪秋芳,墨染菊香入畫堂。
    蘇青揮毫書勝景,文傳錦繡耀華光。
    丹青寫就千山色,翰墨凝成萬壑章。
    賈府史家添俊彥,風流文采韻悠長。
    喜歡新良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良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