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回 紫娟獻策興繡坊 晴雯督工製冬衣
字數:6241 加入書籤
話說這隆冬之際,乾坤之間仿若被嚴寒凝鑄,彤雲如墨,沉甸甸地壓於賈府那雕梁畫棟之上。
凜冽朔風,恰似無數銳利冰刃,在府中曲折回廊與軒昂樓閣間呼嘯肆虐,割得人肌膚如裂,痛意刺骨。
賈府上下眾人,皆被這砭人肌骨的酷寒逼得舉止收斂,神色匆匆,步履間滿是冬日獨有的凝重與沉鬱。
彼時,瀟湘館內靜謐清幽。黛玉慵懶地斜倚在臨窗的湘妃榻上,身著一襲月白綾子精心裁就的錦袍,那綾子仿若月光傾灑,柔和而皎潔。
外罩的玫瑰紫二色金銀鼠比肩褂,色澤明豔卻不失雅致,愈發襯得她身姿纖細如柳,眉眼間似籠著一縷若有若無的清愁。她微蹙著那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眼神中透露出絲絲縷縷的憂慮,靜靜地凝視著窗外忙碌卻麵帶戚色的繡娘。
這些繡娘,皆身懷精妙絕倫的刺繡手藝,往昔憑借此技,為賈府繡出無數精美絕倫的繡品,使賈府在金陵城的錦繡繁華中更添幾分瑰麗色彩。
然而,近來賈府諸事繁雜,內外交困之象漸顯,生計來源日趨艱難,繡娘的活計也隨之銳減,她們臉上因而時常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愁雲慘霧。
黛玉自幼心性純善,見此情景,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憐憫,恰似平靜湖麵投入石子,漣漪擴散。
她暗自思忖,若能為這些繡娘尋得一條生路,一來可解她們燃眉之急,使其免於生計之憂;二來也算是為賈府略盡綿薄之力,添一份善舉。這般想著,她輕輕轉動手中那柄湘妃竹扇,竹扇輕搖,發出清脆悅耳之聲,而後柔聲喚道“紫鵑。”
不多時,紫鵑款步而來,蓮步輕移間,仿若春風拂過花枝,輕盈而靈動。她身著蔥綠綾子的夾襖,下著水紅撒花的綾裙,色彩明快而不失雅致,顯得伶俐乖巧。她輕盈地行至黛玉身前,微微福身,姿態優雅,聲音清脆悅耳如同林間鶯啼“姑娘,喚婢子何事?”黛玉將心中所想,如潺潺溪流般娓娓道出,語氣中滿是關切與憂慮。
紫鵑聽後,一雙靈動的妙目微微轉動,恰似夜空中閃爍的星辰,光芒流轉間,略一沉吟,已然胸有成竹。她臉上泛起自信的笑容,那笑容猶如春日裏初綻的花朵,明媚而動人,說道
“姑娘,依婢子之見,可與江南那幾家久負盛名的老字號綢緞莊通力合作。咱賈府繡娘的手藝,那可是遠近聞名,有口皆碑的。若是定製些精巧繡品,再銷往五湖四海,想來定能大獲成功。” 說罷,紫鵑自告奮勇,願親自挑選繡娘,操持此事,言語間滿是熱忱與擔當。
隻見紫鵑在繡娘中穿梭往來,眼神專注而犀利,仿佛能洞察每一位繡娘技藝的細微之處。她時而微微點頭,對某位繡娘的針法表示認可,那點頭間帶著一種審慎的肯定;
時而輕輕搖頭,對技藝稍欠火候的繡娘暗自思忖,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惋惜與思索。她將繡娘依技藝高低,仔細分作幾等,心中自有一番縝密的盤算這幾位繡工精細,針法嫻熟,運針如飛間,似能賦予絲線以生命,
可擔當繡製精品之重任,像那屏風、錦被之類的重要物件,交予她們定能出彩,繡出的圖案想必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那幾位雖技藝稍遜,但勝在勤勉踏實,可安排些輔助工作,如穿針引線、整理繡料等,也好讓她們在實踐中慢慢精進技藝,逐步成長。
挑選完畢,紫鵑又日夜沉浸在構思之中,一心設計出諸多新式花樣。她時而伏案疾書,手中的毛筆如行雲流水般在紙上揮灑,墨汁在筆尖流淌,仿佛將她的奇思妙想注入其中;
時而對著畫稿托腮沉思,那專注的神情,仿佛世間萬物都已與她無關,唯有腦海中的花樣在不斷變幻。像那賈府園林中四季景致,
或春日裏繁花似錦的沁芳閘,花瓣隨風飄落,宛如紅雨紛紛,她便構思著如何用五彩絲線將這如夢如幻的場景繡於屏風之上,以針法的疏密表現花瓣飄落的姿態,以色彩的濃淡展現花朵的嬌豔與衰敗;
或夏日中荷葉田田的藕香榭,荷葉隨風搖曳,荷花嬌豔欲滴,她思索著以何種針法能繡出荷葉的靈動與荷花的嬌羞,是用細膩的平針勾勒荷花的輪廓,還是以靈動的打籽繡表現荷葉上的露珠;或秋日裏霜葉如醉的櫳翠庵,
那漫山遍野的紅葉,似烈火燃燒,她琢磨著怎樣調配絲線的顏色才能還原這絢爛的秋景,是用鮮豔的朱紅搭配深沉的絳紫,還是加入些許金黃以增添秋日的明媚;
或冬日中紅梅傲雪的蘆雪庵,紅梅在皚皚白雪中獨自綻放,她考慮著如何通過針法的變化表現出紅梅的堅韌與雪的輕盈,是用堅挺的直針繡紅梅的枝幹,還是以輕柔的鋪針繡白雪的純淨。
又將那些膾炙人口的詩詞,如“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以靈動的筆觸,規劃著如何繡於帕子之中,讓詩詞與刺繡相得益彰,或許以行書的筆法繡出詩詞,再用環繞的絲線勾勒邊框,使其更具韻味,可謂別出心裁,獨具匠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待繡坊開張之日,那場麵當真是熱鬧非凡,宛如一幅鮮活生動的市井繁華圖卷在眼前徐徐展開。隻見賈府大門前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四方賓客,身著華服,紛至遝來。
有身著石青緙絲八團倭緞排穗褂的富貴公子,他們氣宇軒昂,談笑風生,舉手投足間盡顯世家子弟的風範,那褂子上的緙絲圖案精致繁複,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微微光澤;有頭戴攢珠累絲金鳳、身穿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褃襖的誥命夫人,
她們雍容華貴,儀態萬千,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語都透著尊貴與威嚴,鳳冠上的珍珠搖曳生姿,似在訴說著家族的榮耀。他們或手持名帖,名帖上字跡工整,墨香猶存,恭敬遞上;或相互寒暄,笑容滿麵,話語間盡是對繡坊的期待與讚譽。皆是慕名而來,欲一睹繡坊風采,訂購心儀繡品。
訂單如雪片般紛紛飛來,一時間,繡坊內人潮湧動,熱鬧非凡。夥計們忙得腳不沾地,臉上卻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就連那深居宮中的娘娘,聽聞賈府繡坊繡品精妙無雙,巧奪天工,也特地派人前來,下了厚厚的一疊訂單。一時間,繡坊名聲大噪,生意興隆,門庭若市,成為了金陵城中眾人熱議的焦點,街頭巷尾皆在傳頌著賈府繡坊的神奇技藝與精美繡品。
且說晴雯這廂,因府中上下皆需添置冬衣,這重任便責無旁貸地落在了她的肩上。晴雯當日身著蔥綠杭綢小襖,那杭綢質地柔軟,色澤鮮亮,如春日新發的嫩葉。外罩一件青緞灰鼠褂,更添幾分利落與颯爽。她素性嚴謹,對諸事皆一絲不苟,眼中容不得半點瑕疵,行事風格猶如快刀斬亂麻,幹脆利落。
每日裏,天還未亮透,晨曦還未完全驅散夜的黑暗,四周一片靜謐,唯有寒風在屋外呼嘯。晴雯便早早來到工坊。工坊內彌漫著一股淡淡的布料香氣與炭火的暖意,卻仍抵擋不住絲絲寒意從縫隙中鑽進來。
她邁著輕快而有力的步伐,穿梭於工坊之中,眼神如鷹般銳利,從布料的質地優劣,到針腳的疏密均勻,皆嚴格審視,容不得半點馬虎。那眼神仿佛能看穿布料的每一絲紋理,洞察針腳間的每一處細微差別。
見有繡娘稍有懈怠偷懶之態,晴雯頓時柳眉倒豎,杏眼圓睜,臉上閃過一絲怒色,猶如烏雲瞬間遮住了明媚的陽光,原本和善的麵容此刻顯得格外嚴肅。
她快步走到那繡娘麵前,雙手叉腰,聲音清脆而嚴厲地說道“若不仔細用心,仔細你的皮!咱賈府的規矩,你難道忘了不成?這冬衣關乎府中上下眾人的冷暖,豈容你這般敷衍!若都似你這般,這冬衣如何能做得精細,又怎能讓主子們滿意?咱賈府的體麵,可都在這一針一線上呢!”
然而,她雖言辭嚴厲,卻也體貼下人。見有繡娘雙手被寒凍得紅腫開裂,那紅腫的肌膚仿佛熟透的蝦子,粗糙而幹裂,她心中不禁泛起一絲不忍。她微微皺眉,眼神中閃過一絲憐惜,猶如春日裏的微風拂過湖麵,泛起層層溫柔的漣漪。
忙命人送來凍瘡膏,親自遞到繡娘手中,輕聲囑咐道“快些塗抹了,仔細著些,莫要落下病根兒。這寒冬臘月的,可要自己心疼自己才是。咱們雖為生計忙碌,可也不能不顧惜自己的身子。”
一日,晴雯如往常般巡查工坊。她走到一張繡台前,發現新製的一件狐皮大氅針腳不齊,原本平整的狐皮上,針腳歪歪扭扭,猶如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蛇,甚是刺眼,在這精心準備的冬衣上顯得格格不入。
晴雯的麵色瞬間一沉,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陰沉天空,烏雲密布,嘴唇微微顫抖,顯然是動了真怒。她二話不說,伸手拿起剪刀,“哢嚓”一聲,那聲音在寂靜的工坊中格外響亮,仿佛一道驚雷,打破了工坊內的平靜。當場便將那針腳拆了。她轉頭看向一旁嚇得臉色蒼白如紙的繡娘,目光如炬,嚴肅地說道
“重新縫製,若再如此,定不輕饒!賈府的臉麵,可不能毀在你這一針一線上。這冬衣,每一針都關乎著主子們的溫暖,每一線都係著賈府的聲譽,容不得絲毫馬虎。”
且說晴雯正在工坊之內,麵色凝重地盯著那幾個被責令重新製作冬衣的繡娘。她雙手抱臂,目光銳利如鷹,緊緊盯著繡娘手中的針線,那眼神仿佛能洞察每一個細微之處。繡娘們個個神情緊張,大氣都不敢出,手中的針線雖在動,卻透著幾分慌亂。
就在這時,工坊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仿若春日微風拂過花瓣,輕柔而舒緩。眾人抬眼望去,隻見林黛玉款步而來。她身著一件月白綾子的衣裳,外罩淡粉錦緞的披風,領口袖口皆繡著精致的梅花圖案,在走動間,那梅花仿若要隨風飄落。她蓮步輕移,身姿婀娜,恰似弱柳扶風,美得如夢如幻。
黛玉走入工坊,見此情形,輕輕擺了擺手,那動作優雅至極,仿若一幅細膩的工筆畫。晴雯見狀,趕忙來到黛玉身旁。黛玉抬眸,眼中滿是溫柔,輕聲說道“晴雯,你瞧,繡娘們這般辛苦,日夜操勞,些許瑕疵,改正便是,不必如此嚴厲。她們也是盡心盡力了,莫要太過苛責。” 晴雯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但還是輕聲應道“姑娘所言極是,隻是這冬衣關乎府中眾人,容不得半點馬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黛玉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陽,瞬間驅散了工坊內的緊張氣氛。她並未多言,徑直走到那件拆了針腳的衣服前,輕輕拿起,坐在繡台前。隻見她手指輕撚絲線,將針穿過,動作嫻熟自然,仿佛這針線早已與她融為一體。緊接著,她飛針走線,那雙手如同靈動的蝴蝶,在布料間穿梭自如。每一針落下,皆恰到好處,針腳細膩均勻,仿若天成。眾人皆看呆了,目光緊緊跟隨著黛玉的雙手,仿佛在欣賞一場精妙絕倫的表演。
不多時,那件衣服已在黛玉的巧手下煥然一新。繡娘們圍攏過來,看著那細膩的針腳,不禁讚歎不已。“姑娘這手藝,當真是神了!”“是啊,從未見過如此精妙的針法,這簡直是巧奪天工啊!”繡娘們你一言我一語,滿是欽佩之色。
其中一位年輕的繡娘鼓起勇氣,輕聲問道“姑娘,您這針法如此絕妙,不知是如何習得的?還望姑娘能教教我們。” 其他繡娘也紛紛附和,眼中滿是期待。黛玉抬頭,環視眾人,微笑著說道“我自幼在蘇州長大,蘇州之地,刺繡之風盛行。娘親便是刺繡的高手,我自小跟著娘親,耳濡目染,學了些皮毛而已。” 說罷,黛玉便細心地一一教導起來,從針法的運用,到絲線的搭配,再到圖案的構思,無一不詳細講解。繡娘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在黛玉的悉心教導下,工坊內彌漫著一股濃厚的學習氛圍,眾人皆沉浸在這刺繡的奇妙世界中。
再說冬衣在晴雯的監督之下,嚴格督促之下,冬衣終得按時完工。
件件皆是精美厚實,針腳細密均勻,無一處不妥,仿佛每一針每一線都傾注了繡娘們的心血與晴雯的悉心監督,每一件冬衣都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散發著溫暖與精致的氣息。
黛玉穿上新衣,隻覺暖意襲人,仿佛冬日的嚴寒瞬間被驅散得無影無蹤。那溫暖不僅來自新衣的材質,更來自於眾人的用心。
她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甜美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裏盛開的桃花,嬌豔而動人,眼中滿是讚許之色,不禁笑道“晴雯這般用心,這個冬天再不怕冷了。有此新衣,再加上這一份心意,便是再冷的天,也覺得溫暖如春了。”
正是
紫鵑妙策興繡坊,巧思織就錦雲裳。
晴雯嚴督裁冬襖,細意縫來暖玉妝。
繡線穿成千樣景,銀針引動百花香。
紅樓兒女多奇誌,各展風華護府昌。
喜歡新良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良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