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回板兒引種新稻種 巧兒開設女紅班
字數:7169 加入書籤
話說板兒,自繈褓中便與這田莊結下不解之緣,寒來暑往,目睹莊戶人家為謀生計,終年在田間地頭輾轉辛勞,那刻滿滄桑的麵容與疲憊不堪的身形,深深刺痛他的心。故而,他心底日夜思忖,誓要為這田莊覓得一條康莊大道,以解眾人困苦於萬一。
一日,板兒如往常般於田莊料理農事。彼時,他頭戴一頂略顯破舊的粗布鬥笠,那鬥笠的邊緣因歲月與風雨的侵蝕,已微微泛起毛邊。身上著一件半舊的青布短衫,多處補丁錯落其間,卻洗得幹幹淨淨。
褲腳高高挽起,露出沾滿泥土的小腿,泥點星星點點濺至膝蓋,恰似一幅別樣的勞作畫卷。他正彎腰俯身,仔細查看莊稼的長勢,粗糙的手指輕輕摩挲著葉片,眼神中滿是關切與憂慮。
恰在此時,偶然聽聞鄰縣有一種新奇稻種。傳言那稻種耐旱之能超乎尋常,且產量驚人,仿若天賜神物,能解民生之困。
板兒聞此消息,恰似在漫漫長夜的幽暗中,陡然瞥見一絲曙光,心下瞬間篤定,此必是改變莊戶命運的絕佳契機。當下不及細想,匆匆將手頭事務簡略交代與旁人,便毅然決然踏上前往鄰縣之路,一心隻為探尋那承載著無限希望的神奇稻種。
一路上,板兒櫛風沐雨,不辭艱辛。頭頂烈日高懸,熾熱如焰,將大地炙烤得滾燙,板兒腳踏那被曬得發燙的黃土路,每一步都似踏在炭火之上,汗水如注,順著額頭、臉頰滾滾而下,濕透了衣衫,後背的衣物緊緊貼在脊梁上,仿佛第二層肌膚。
然而,他眼神堅毅,未曾有絲毫退縮之意。每至夜幕降臨,白日的酷熱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陣陣帶著砭骨寒意的晚風。
板兒隻能借宿於荒村野店,那簡陋的屋舍四處漏風,土炕硬邦邦毫無暖意,他蜷縮其中,伴著呼嘯的寒風入眠,夢中縈繞的唯有那神秘的新稻種,以及莊戶們豐收後洋溢著喜悅的麵容。
這一日,板兒行至一處山林。但見那山林遮天蔽日,陰森森透著股攝人的寒意,枝葉交錯間,偶有幾縷陽光艱難穿透,灑下斑駁光影,卻更添幾分詭異。不知名的鳥叫聲此起彼伏,或淒厲,或哀婉,在寂靜的山林中回蕩,令人毛骨悚然。
正走著,忽聽前方傳來一陣嘈雜的爭吵聲,似有多人爭執不下。板兒心中一驚,暗自思忖莫不是遇上了剪徑的歹人?他懷揣忐忑,小心翼翼地循聲靠近。
隻見一群人正圍著一輛深陷泥坑的馬車,各執一詞,爭得麵紅耳赤。原來,這馬車是一位商人運送貨物的,行至此處,不慎陷入泥坑。
眾人正為如何將馬車弄出而絞盡腦汁,卻因意見不合爭吵起來。板兒見狀,略一思索,心中一動,若是幫他們解決難題,說不定能搭個順風車,加快行程。於是,他整了整衣衫,快步走上前去,先是拱手作揖,禮數周全地說道
“各位莫要爭吵,在下倒是有個法子。大夥不妨齊心協力,先將馬車周圍的泥土挖開些,再尋些粗壯樹枝墊在車輪下,如此或能將馬車拉出來。”
眾人聽了,雖麵有狐疑,但一時也無更好的辦法,便依言而行。眾人七手八腳,挖土的挖土,尋樹枝的尋樹枝,一番折騰後,馬車果然緩緩被拉出泥坑。商人感激不已,連聲道謝,盛情邀請板兒一同乘車趕路,板兒自是欣然應允。
待趕到鄰縣,眼前景象令板兒不禁眼前一亮,仿若置身於一幅絕美的田園畫卷之中。隻見那成片的稻田,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風輕拂,稻穗隨風搖曳生姿,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是大地奏響的豐收樂章。
每一株稻穗皆飽滿得近乎沉甸甸,低垂著,穀粒圓潤晶瑩,顆顆好似璀璨珍珠,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迷人的光澤,恰似無數細碎的星光灑落人間。
板兒佇立在田埂間,望著這豐收在望的盛景,心中大喜,恰似久旱逢甘霖,眼中瞬間湧起激動的淚花,那是對希望成真的感動,更是對莊戶未來生活的憧憬。當下,他暗暗發誓,無論如何,定要將這新稻種引進自家田莊,讓鄉親們從此擺脫困苦,過上富足的日子。
回到莊上,板兒一刻也不敢耽擱,心急如焚地即刻召集莊戶們翻整土地。此時正值冬日,那土地被寒霜凍得硬邦邦,恰似鐵板一塊,鋤頭落下,隻聽得“鐺”的一聲脆響,卻隻能刨起一小塊土,震得人手臂發麻,虎口生疼。
板兒見狀,二話不說,將頭上那頂破舊鬥笠往旁邊一放,用力挽起衣袖,露出結實有力的小臂,古銅色的肌膚在陽光下泛著健康的光澤,條條青筋猶如盤曲的小蛇,彰顯著力量。
他雙手緊緊握住鋤頭,高高舉起,手臂上的肌肉瞬間鼓起,仿佛蘊藏著無盡的力量。他咬緊牙關,腮幫子高高鼓起,猛地將鋤頭砸下,那鋤頭深深嵌入土中,隨後他雙腳穩穩站定,腰身一扭,用力一翻,一大塊土便被翻鬆。
他一邊示範,一邊大聲說道“大夥瞧大聲,就這般使力,土地雖硬,咱的決心更硬!隻要大夥齊心協力,這地定能翻好,來年豐收便有指望!咱可不能被這區區凍土給嚇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眾人在他的帶動下,也都鼓足了勁兒,齊聲吆喝著,一鋤一鋤地翻著土地,那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與鋤頭刨地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首充滿力量與希望的勞動讚歌,在空曠的田野上久久回蕩。
土地翻整完畢,便是播種插秧的緊要關頭。板兒身著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藍布衫,那布衫的領口與袖口處,已磨得微微泛毛。
腰間係著一根麻繩,雖粗糙卻結實,打了個利落的結。他彎著腰,神情專注得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手中的稻種。他小心翼翼地將稻種撒入田中,每一粒種子都仿佛承載著他對豐收的殷切期望,那眼神中滿是莊重與虔誠,恰似在進行一場無比神聖的祭祀儀式。
隨後,又領著莊戶們一株一株地將秧苗插入泥裏。莊戶們的腰彎得像蝦米,汗水順著臉頰肆意滑落,濕透了衣衫,貼在身上,勾勒出他們疲憊卻堅毅的身形。可大家都沒有絲毫怨言,心中滿是對未來收成的憧憬,那憧憬如同黑暗中的明燈,照亮著他們前行的道路。
然而,起初有些莊戶心存疑慮,私下裏議論紛紛。有個嬸子皺著眉頭,滿臉的擔憂仿佛能擰出水來,她拉著身邊的人,低聲說道
“這新稻種,咱從來沒種過,萬一不成,這一年的辛苦可就白費了。咱一家老小可都指著這地裏的收成過日子呢,這要是出了岔子,往後的日子可咋過呀?”又有個大叔附和道“是啊,咱祖祖輩輩都種著老稻種,雖說收成一般,可好歹穩當些。
這新玩意兒,心裏頭總覺得不踏實,就怕到時候竹籃打水一場空,全家人都得跟著遭殃啊。”板兒聽到這些議論,並未動怒,而是麵帶微笑,那笑容如春日暖陽般溫暖人心,快步走到眾人麵前,耐心地給大家解釋
“叔伯嬸子們,咱試試又何妨?若真能豐收,往後日子就更好了!咱不能總是守著老法子,得跟上這時代的變化呀!這新稻種就似那新機遇,抓住了,說不定咱田莊就能興旺發達起來!咱就把心放進肚子裏,俺保證,一定帶著大夥把這稻子種好!大夥信俺,咱一起拚一拚,好日子在後頭呢!”莊戶們聽了,雖還有些猶豫,但看著板兒那堅定的眼神,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無形的力量,也都紛紛點頭,眼中漸漸燃起一絲希望。
板兒深知,光是種下稻種還遠遠不夠,後續的照料更是關鍵中的關鍵。每日天不亮,當整個世界還沉浸在一片靜謐的黑暗之中,萬籟俱寂,唯有幾聲犬吠偶爾打破這寂靜。
板兒便早早起身,披上一件破舊棉衣,那棉衣的棉絮已有些外露,卻仍為他抵擋著清晨的寒意。他借著熹微的晨光,匆匆趕到田間查看稻苗的生長情況。
澆水之時,他半蹲著身子,姿勢略顯佝僂,一手穩穩扶著水桶,一手拿著水瓢,眼睛緊緊盯著水流,眼神中滿是關切與專注,仿佛那不是水流,而是莊戶們的希望。
他小心翼翼地控製著水瓢的傾斜度,確保每一株稻苗都能得到充足的滋潤,嘴裏還輕聲念叨著“小家夥們,都喝飽了,快快長啊,可別辜負了大夥的期望。咱莊上的好日子,可都指望著你們呢。”
施肥之際,他更是小心翼翼,用手仔細掂量著肥料的用量,每一把肥料都傾注著他對豐收的期盼。他微微皺眉,全神貫注,唯恐肥力過多或過少影響稻苗生長,心裏想著“這每一把肥料可都關乎著收成,絕不能有半點馬虎。咱得像照顧自家孩子一樣,精心嗬護這些稻苗。”
除草之時,他俯下身去,雙膝跪地,親手將田間的雜草連根拔起,動作幹淨利落。他一邊拔草,嘴裏一邊嘟囔著“這些雜草,可不能讓你們壞了大事,咱的莊稼可得好好長。
你們要是敢搗亂,俺可不會放過你們。”那稻苗在板兒和莊戶們的悉心照料下,猶如被精心嗬護的孩童,漸漸茁壯成長,嫩綠的葉片在風中輕輕搖曳,發出簌簌聲響,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生命的蓬勃與希望,又似在感恩著人們的辛勤付出。
功夫不負有心人,秋收時節,新稻種果然大獲豐收。隻見那田間一片金黃,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宛如金色的海洋泛起層層波浪,那壯觀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饋贈給莊戶們的厚禮。
微風吹過,稻穗相互摩擦,發出沙沙聲響,仿佛在演奏著一曲歡快的豐收讚歌,每一個音符都跳躍著喜悅與滿足。莊戶們望著這一片豐收的景象,喜笑顏開,臉上的皺紋都仿佛被這喜悅熨平,綻放出如花朵般燦爛的笑容。一位大爺笑得合不攏嘴,露出幾顆殘缺不全的牙齒,那笑容中滿是滄桑與欣慰。
他豎起大拇指直誇板兒“板兒啊,多虧了你,今年這收成可比往年高出三成有餘呢!你可真是咱莊上的大功臣!俺活了大半輩子,頭一回見這麽好的收成。咱莊上往後可有好日子過嘍!”
板兒看著大家臉上洋溢的笑容,心中也滿是欣慰,仿佛所有的辛苦都在這一刻化作了甜蜜的果實。他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大爺,這都是大夥一起努力的結果,俺不過是出了點主意,關鍵還得靠大夥的辛苦勞作。咱大夥繼續加油,往後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巧兒在一旁看著這熱鬧的場景,心中靈機一動,有了新點子。她身著一件淡粉色布衫,那布衫的顏色淡雅素淨,如春日裏初綻的桃花。
頭發整齊地梳在腦後,用一根藍色布條束著,顯得幹淨利落,又透著幾分溫婉。她暗自尋思,莊戶家的女子們平日裏除了操持家務,若能學些手藝,既能增加收入,又可提升自身,也算是為莊上添一份力,為自家增一分光。於是,巧兒便在莊上一處寬敞的屋子裏開設了女紅班,教授莊戶家的女子刺繡、紡織之技藝。
開班當日,巧兒精心準備,將各種刺繡工具擺放得整整齊齊,那一件件工具,在陽光下閃爍著質樸的光芒,仿佛也在期待著即將開啟的新征程。
她先拿起一塊潔白如雪的綢緞,那綢緞質地輕柔,在陽光下閃爍著柔和光澤,仿佛一片靜謐月光,散發著如夢如幻的氣息。巧兒微微頷首,眼神專注而溫柔,猶如一泓秋水,將絲線穿進針孔,動作嫻熟而優雅,恰似翩翩起舞的蝴蝶,輕盈而靈動。隨後,她在綢緞上繡出一朵嬌豔欲滴的牡丹。
隻見那牡丹花瓣層層疊疊,色澤鮮豔奪目,紅得似火,粉得如霞,花蕊細膩逼真,仿佛能聞到那陣陣芬芳,引得眾人仿佛置身於萬花叢中。女子們圍在巧兒身邊,眼睛瞪得大大的,目不轉睛地看著,眼神中滿是羨慕與渴望,仿佛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眼前展開,一個充滿美好與希望的世界。巧兒一邊繡,一邊耐心地講解針法和技巧
“姐妹們,這刺繡啊,講究的是心細手穩,每一針每一線都要恰到好處。這就如同做人,一步一個腳印,方能成就一番美好。大夥別急,慢慢來,俺會手把手教大夥的。咱莊上的姐妹們心靈手巧,定能學好這門手藝,往後咱也能憑借這手藝,讓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女紅班的繡品漸漸有了模樣,巧兒又不辭辛勞,將繡品拿到城裏售賣。起初,城裏的人對這些來自田莊的繡品並不看好,有人撇嘴道“這鄉下女子的手藝,能好到哪裏去?估計也就是些粗製濫造的玩意兒,登不得大雅之堂。”那言語中滿是輕蔑與不屑。可當他們看到那精美的繡工和獨特的設計時,不禁紛紛稱讚。
那繡品上的花鳥魚蟲,栩栩如生,仿佛要躍然而出,鳥兒仿佛在振翅欲飛,魚兒仿佛在水中嬉戲,花朵仿佛在微風中搖曳生姿;那細膩的針法,猶如天衣無縫,每一針每一線都恰到好處,讓人驚歎不已。眾人競相購買,一時間,巧兒的繡品在城裏聲名遠揚。漸漸地,不少富家小姐也慕名前來學習,女紅班的門檻都快被踏破了。
隨著女紅班的日益興旺,莊戶家的女子們不僅憑借這門手藝增加了收入,在莊中的地位也悄然發生了變化。以往,女子們大多隻在屋內操持家務,鮮少參與莊中事務的討論,猶如深閨中的花朵,雖默默綻放,卻少有人關注。
如今,因著女紅手藝,她們在莊中漸漸有了話語權,莊戶之間的交流模式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元。女紅班成為了莊戶家女子們交流情感、分享生活的場所,她們不再局限於家長裏短,還能探討刺繡技巧、紡織心得,彼此之間的情誼也愈發深厚。
而巧兒與板兒,夫妻二人在各自為莊上謀發展的過程中,感情愈發深厚。每當遇到困難,二人總是相互扶持,彼此鼓勵,猶如兩棵緊緊相依的大樹,共同抵禦著生活的風雨。
板兒在田間忙碌時,巧兒會貼心地為他送去飯菜,那飯菜雖樸實無華,卻飽含著深情。她會關切地詢問稻苗的生長情況,眼中滿是擔憂與牽掛,仿佛那稻苗也是她的孩子一般。板兒則會笑著安慰她,告訴她一切都好,讓她放心。
巧兒在女紅班教學遇到難題時,板兒也會耐心傾聽,為她出謀劃策。他會用那粗糙卻溫暖的手,輕輕握住巧兒的手,告訴她不要著急,辦法總比困難多。他們的愛情,在歲月的磨礪中,愈發堅如磐石,成為了莊戶們口中的佳話。
這女紅班,既為田莊增加了收入,也讓莊戶家的女子有了一技之長,更為這田莊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希望。莊戶們看著自家女兒學得手藝,心中歡喜不已,對巧兒更是感激不盡。他們深知,巧兒的這一舉動,不僅改變了女子們的命運,也為整個田莊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正是
板兒引種創新篇,稻浪翻金慶瑞年。
巧兒設班傳女藝,繡針織錦譜新弦。
田間喜看豐收景,屋內欣聞笑語綿。
夫妻攜手謀發展,田莊興旺樂無邊。
喜歡新良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良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