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回 寶玉遭陷蒙奇冤 黛玉瀝血救情郎
字數:7227 加入書籤
話說彼時,寶玉身處軍中,那特製戰甲披掛於身,甲葉細密精巧,恰似鮫人精心織就的鱗片,閃爍著幽冷的寒芒,又如點點星辰灑落其上。
腰間所佩寶劍,劍柄之上寶石雕琢精妙,於日光下熠熠生輝,似蘊藏神秘靈韻。他身姿挺拔,穩穩端坐於高頭大馬之上,恰似上古戰神臨世,英氣逼人之態,令觀者無不側目。
每逢戰事,寶玉皆如猛虎出山,勇往直前,衝鋒陷陣於敵陣之中,其果敢勇猛,直叫敵軍望風披靡,威名自此遠播千裏之外。
然世間之事,往往人紅遭妒。朝中竟有那等奸佞之徒,心懷叵測,猶如惡狼覬覦羔羊一般,覬覦寶玉的赫赫戰功,必欲除之而後快。
一日,早朝時分,但見金鑾殿內莊嚴肅穆,大臣們身著朝服,依品級分立兩旁,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來。忽有一人,神色諂媚且暗藏陰鷙,自班列中趨出,“撲通”一聲跪地,那動作極為迅速,似早有準備。
此人正是那奸惡之輩,身著錦繡朝服,頭戴烏紗,帽翅微微顫動,仿若亦為其陰謀而暗自悸動。其聲音尖細,猶如夜梟啼叫,言辭陰毒“陛下,臣聞那賈府寶玉,擁兵自重,於軍中諸多行徑,實乃悖逆臣子之道,似有不軌之心,望陛下明察!”
那皇帝高坐龍椅,身著金黃龍袍,繡著五爪金龍,氣勢威嚴赫赫。聞此奏報,龍顏瞬間大怒,原本和善的麵容瞬間扭曲,雙眉倒豎如利劍,眼中怒火如熾,仿若要將一切焚毀。不假思索,即刻下旨“將寶玉革職查辦,速速押入大牢,嚴審其罪!”
此旨意猶如晴天霹靂,瞬間震得朝堂之上一片嘩然,眾人交頭接耳,神色各異,或驚恐,或疑惑,或暗自竊喜。消息如疾風般傳至賈府,闔府上下皆驚得瞠目結舌,仿若天崩地裂。
且說正房之中,王夫人身著華麗綢緞,那綢緞的紋路在燭光下閃爍,卻映照著她慘白如紙的麵容。手中帕子不自覺地絞作一團,那帕子上繡著的嬌豔花朵,此刻也似被她絞得失了顏色,仿佛欲將滿心驚恐與無助絞碎殆盡。
她眼中慌亂與絕望交織,猶如驚弓之鳥,顫聲道“這可如何是好,我那苦命的寶玉,自幼純善忠義,怎會犯下此等彌天大罪,定是遭人陷害!”說罷,身子搖搖欲墜,一旁的丫鬟趕忙上前扶住。
黛玉聽聞此訊,恰似被重錘擊中,手中正翻閱之書卷“啪嗒”一聲墜地。她身著素色羅裙,外罩淡紫色披風,往日的溫婉秀麗此刻全然不見,麵色瞬間毫無血色,猶如冬日的殘雪。淚水奪眶而出,大顆大顆地滾落,身形搖搖欲墜,幾欲昏厥。
她滿心悲戚,暗自思忖“我夫一片赤誠忠心,可昭日月,怎能蒙此不白之冤?若寶玉有個三長兩短,我又何以獨活!”遂悲泣道“我夫忠心耿耿,天地可表,怎可遭此誣陷!”說著,以帕子掩麵,雙肩微微顫抖。
這邊賈政氣得渾身顫抖,身著藏青色長袍,頭戴方巾,那方巾因他的激動微微晃動。胡須因憤怒而亂顫,猶如風中的蒿草。怒目圓睜,喝道“這定是有人蓄意構陷!我兒自幼忠義,豈會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說罷,來回踱步,雙手握拳,指節泛白。
賈璉亦是滿臉焦急,在屋中來回踱步,袍角隨風擺動,口中不停念叨“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他時而皺眉,時而搓手,眼神中滿是焦慮。
王熙鳳素來精明強幹,此刻亦慌了神,卻強自鎮定,身著錦繡華服,手扶發簪,那發簪上的珠翠微微晃動。說道“當務之急,是想法子救寶玉出來,切不可亂了陣腳。”說著,目光閃爍,似在思索對策。
黛玉強忍悲痛,心意已決,定要拚盡全力救寶玉於水火之中。她匆匆趕至北靜王府,求見北靜王。
隻見那北靜王身著素雅而不失華貴之服飾,頭戴玉冠,麵如冠玉,神色凝重。黛玉見得北靜王,“撲通”一聲跪下,淚流滿麵,哭訴道“王爺,我家寶玉向來忠心為國,此次定是遭奸人陷害,還望王爺憐憫,施以援手,救寶玉一命。”
說罷,伏地不起,雙肩抽動。北靜王趕忙扶起黛玉,麵露不忍之色,寬慰道“林姑娘且莫悲傷,本王素知寶兄弟為人,忠義無雙,定當盡力周旋。”
與此同時,王夫人心急如焚,差人快馬加鞭,請來翰林院大學士林承祖、兵部尚書林如梁與禦前一品帶刀護衛林如天。不多時,三人匆匆而至。
林承祖身著月白色錦袍,頭戴束發冠,那冠上的美玉溫潤而澤,映襯著他憂慮的麵容。神色憂慮,腳步匆匆;林如梁身著絳紫色朝服,頭戴烏紗帽,帽翅在走動中微微顫動,一臉凝重;林如天身著黑色勁裝,腰佩長刀,刀柄上的裝飾簡潔而不失霸氣,神情冷峻。
王夫人見得三人,趕忙迎上前去,泣不成聲“幾位大人,寶玉此次遭此大難,還望你們念在親戚情分上,救救他呀。”說著,雙手合十,連連作揖。林承祖趕忙說道“舅媽莫急,寶玉之事,我等定會全力以赴。”林如梁亦是神色堅定“夫人放心,寶玉是我侄女婿,我等定不會坐視不管。”林如天則握緊拳頭“定要還寶玉一個清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林承祖握住一旁正哭泣的林黛玉之手,溫言勸道“姐姐放心,我等定會救姐夫出來。你且莫要太過傷心。”賈玉瀾與阿詩瑪亦在一旁勸慰林黛玉“母親莫要著急,舅舅、二外公、三外公,還有北靜王爺,定能幫父親洗脫冤屈,救父親出來。”
站在一旁的賈寶玉之三個妾室,襲人、晴雯、紫鵑,亦緊緊握住林黛玉之手。襲人輕聲道“姑娘放心,寶二爺吉人自有天相,一生為國征戰,又有這麽多人齊心相救,定能洗脫冤屈。”晴雯則咬著嘴唇,眼神堅定“就是,那些小人定不會得逞。”紫鵑默默流淚,隻是握緊黛玉的手,似在傳遞力量。
這邊王熙鳳亦未閑著,一麵差人四處打點,一麵與賈璉商議“你也出去找找門路,多求求那些與咱們交好的王公大臣,讓他們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賈璉忙不迭點頭,轉身出門而去,那腳步匆忙,差點撞到門口的屏風。
黛玉又親自撰寫辯詞,獨坐桌前,屋內燭火搖曳,光影在她臉上晃動,映出她憔悴的容顏。她手持毛筆,神色凝重,淚水潸然落下,洇濕宣紙。那筆鋒飽含血淚,將寶玉征戰功績一一詳盡列舉,言辭懇切,感人肺腑。她懷揣辯詞,四處懇請朝中正直之士為寶玉鳴冤。
每日清晨,天色未明,墨色天空尚殘留幾顆寒星,黛玉便已守在宮門外,身著單薄衣衫,不顧風吹日曬,盼著皇帝能聽她申訴。其淒楚之態,令過往之人見之無不動容。
且說寶玉蒙冤,身陷於那牢獄之中。但見這牢獄之地,陰森可怖,仿若鬼蜮。頂上不見天光,唯有幾縷黯淡光線,自狹小窗欞擠入,在地上投下斑駁暗影。
四周牆壁潮膩,水漬如淚般蜿蜒而下,散發著陣陣令人作嘔的腐臭濁氣,直往人口鼻中鑽。寶玉置身其間,形容憔悴不堪,往日的風流俊逸全然不見,衣衫襤褸如敗絮,麵色蒼白似紙,頭發蓬亂得猶如荒草。
然而,即便身處如此困境,他心中仍念念不忘黛玉與家中諸人。
這一日,黛玉與襲人、晴雯、紫鵑四人,心係寶玉在獄中受苦,猶如油煎火燎一般。幾人聚在一處,細細商議過後,各自使出渾身解數,精心備下許多寶玉平素最愛吃的吃食。
那黛玉親自下廚,做了寶玉最愛的糖蒸酥酪;襲人則仔細挑選了新鮮的果子,洗淨切好,擺得整整齊齊;晴雯找出家中珍藏的點心方子,忙乎了半日;紫鵑也不閑著,精心熬製了一鍋滋補的羹湯。她們將這些吃食一一裝入精致的食盒之中,或手提,或肩扛,心急如焚地匆匆往獄中趕去。
一行人好不容易到得獄前,那獄卒見是幾個女眷,麵色一沉,本欲阻攔,嘴裏嘟囔著“這是什麽地方,豈是你們隨便能進的!”黛玉見狀,趕忙悄悄塞過去好些銀子,那獄卒眼睛瞬間一亮,見錢眼開,臉上方才露出幾分鬆動之色,卻仍不情不願地哼了一聲,這才放了她們進去。
眾人沿著狹窄昏暗的通道前行,那通道仿若沒有盡頭,四周不時傳來囚犯痛苦的呻吟,伴著鐵鏈的嘩啦聲響,在這寂靜的牢獄裏回蕩,令人膽戰心驚,毛骨悚然。晴雯本就性子剛烈,此刻再也忍不住,低聲咒罵道“這等醃臢之地,簡直不是人待的,怎能叫二爺受這般委屈!”紫鵑嚇得臉色一白,忙不迭拉了拉她的衣袖,眼神示意她噤聲,生怕招來更多麻煩。
眾人小心翼翼地尋去,終於找到了寶玉所在的牢房。黛玉一眼望去,隻見寶玉孤零零地蜷縮在角落,衣衫襤褸,麵色蒼白如紙,頭發蓬亂得不成樣子。她隻覺心如刀絞,淚水瞬間奪眶而出,幾步搶上前去,顫聲道
“二爺,你這是受了多少苦啊!”寶玉抬起頭,見是她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掙紮著強撐著起身,嘴角扯出一抹笑容,隻是那笑容裏滿是疲憊與憔悴,說道“你們何苦來這等地方,叫我心中好生不安。這裏汙穢不堪,莫要汙了你們。”
襲人趕忙走上前,輕輕打開食盒,將裏麵的點心、菜肴一一拿出,擺在簡陋的石桌上,柔聲道“二爺,這都是您平日裏愛吃的,快些吃點,也好補補身子。您瞧,這糖蒸酥酪,是林姑娘親手做的呢。”晴雯也遞上一盞熱茶,嘟囔著“二爺,您可得多吃點,等出去後,定要好好懲治那些個小人,不能就這麽便宜了他們!”
寶玉微微顫抖著接過茶盞,淺抿一口,又拿起一塊點心,緩緩放入口中,咀嚼了幾下,眼中滿是感動,聲音略帶沙啞地說道“有你們這番心意,我便是再受些苦也值了。隻是這牢獄絕非久留之地,你們早早回去,莫要為我擔憂。我在這裏,自己會保重。”
黛玉含淚點頭,聲音帶著哭腔說道“二爺放心,我們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拚了命也要讓你早日脫離這苦海。” 襲人亦是紅了眼眶,哽咽著說“二爺,您放寬心,府裏上下都在為您操心,老爺、太太也四處托人打點,定會讓您早日平安歸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晴雯平日裏那般烈性,此刻也忍不住淚盈於睫,跺著腳道“二爺,那些個小人,我晴雯定不會叫他們好過!等您出去,定要他們血債血償!” 紫鵑更是緊緊拉著寶玉的手,哭得泣不成聲“二爺,您一定要等著我們,千萬要撐住啊。”
幾人正說著話,那獄卒一臉不耐,腳步匆匆,“咚咚咚”地疾走過來。隻見他橫眉豎目,粗著嗓子大聲催促道“有什麽話快些講!沒瞧見時辰不早了嗎?一會兒上官就要來巡查,我等可擔當不起這罪責!”那聲音在這昏暗逼仄的牢獄裏,猶如炸雷一般,格外刺耳,震得眾人心裏皆是一緊。
寶玉聽聞,心中猛地一揪,焦急之情溢於言表,急忙勸四女道“你們快些走吧,莫要因我誤了時辰,叫我徒增擔憂。我在這裏一切都好,你們無需太過掛懷。”說罷,強顏歡笑,可那眼中流露出的關切與不舍,卻怎麽也藏不住,猶如寒夜中的燭火,雖微弱卻熾熱。
林黛玉聽聞,淚水更是如斷了線的珠子般滾落,泣不成聲“二爺,你在這獄中千萬要保重自己,我們定當全力營救你出去。” 襲人亦是紅了眼眶,哽咽著說“二爺,您放寬心,府裏上下都在想辦法,定會讓您早日脫離苦海。”
晴雯平日裏那般烈性,此刻也忍不住淚盈於睫,跺著腳道“二爺,那些個小人,定不會叫他們好過!” 紫鵑更是拉著寶玉的手,哭道“二爺,您一定要等著我們。”
寶玉看著眼前哭成淚人的四人,心中既感動又心疼,再次急切地催促道“你們快走,莫要叫我放心不下。” 林黛玉眾人這才一步三回頭,灑淚而別。她們每邁出一步,都仿佛有千斤重,那腳步裏滿是對寶玉的擔憂與眷戀。直至她們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這陰暗的牢獄通道盡頭,那聲聲啜泣似乎仍在空氣中回蕩。
林承祖憑借其在翰林院之人脈,四處奔走,收集寶玉忠義之證據。他穿梭於各府邸之間,與各位學士、大儒商議對策,每至一處,皆言辭懇切地講述寶玉之冤情。然而,其間亦不乏波折。他拜訪某位素有威望的老學士時,那老學士起初因懼怕牽連,婉拒相助。林承祖數次登門,言辭誠懇,以大義相勸,終得老學士鬆口。林承祖儒雅麵容因焦急而微微泛紅,眼中滿是對寶玉之擔憂。每次從老學士府邸出來,他都眉頭緊鎖,心中暗暗祈禱事情能有轉機。
林如梁身為兵部尚書,於兵部內調閱各種軍報,尋覓能證明寶玉清白之線索。他眉頭緊鎖,日夜查閱,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心中思忖“寶玉這孩子,我看著長大,定不會做出此等事,定要還他清白。” 其間,他發現一份關鍵軍報竟有被篡改之痕跡,不禁心中一緊,猶如驚弓之鳥。遂多方查證,四處打聽,甚至微服私訪那些知曉內情的將士。在尋找真跡的過程中,他遭遇了重重阻礙,有人暗中使絆,有人故意隱瞞,但他毫不退縮,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過人的智慧,終尋得真跡,為寶玉之清白添一有力證據。
林如天身為禦前一品帶刀護衛,利用職務之便,於宮中暗中打聽消息,尋找那誣陷之人的破綻。他身姿矯健,於宮中各個角落穿梭,猶如鬼魅一般,不放過任何一絲可疑之處。一日,他在宮牆拐角處,聽聞兩名小太監竊竊私語,似與寶玉之事有關,遂暗中跟蹤。那兩名小太監似乎察覺到有人跟蹤,故意繞了許多彎路,走進了一處偏僻的宮室。林如天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麵,卻不小心踢到了一塊石頭,發出了輕微的聲響。小太監警覺地回頭查看,林如天趕忙躲在一旁的柱子後麵,大氣都不敢出。待小太監放鬆警惕後,他繼續跟蹤,終獲重要線索。
這邊,已然成為皇後娘娘的賈元春,於宮中亦是心急如焚。她身著鳳袍,頭戴鳳冠,鳳目含淚,對身邊宮女說道“速去打聽皇上對此事之態度,務必想盡辦法讓皇上徹查此事,還寶玉清白。” 隨後,她又修書一封,派人悄悄送出宮去,與北靜王等人商議營救寶玉之策。她坐於鳳榻之上,手中緊緊攥著信紙,心中滿是對寶玉之擔憂,暗自祈禱眾人能早日救寶玉脫離苦海。她時而起身踱步,時而望向窗外,眼神中滿是焦急與期盼。
在黛玉之不懈努力下,加之北靜王、林承祖、林如梁、林如天以及賈元春等眾人齊心協力,於朝堂上據理力爭,力保寶玉。皇帝終於派人徹查此事。一番明察暗訪之後,真相大白,那誣陷之人終是受到了應有的嚴懲。
寶玉沉冤得雪,官複原職。出獄那日,天色晴朗,陽光灑在寶玉身上,仿若為他洗去一身冤屈。黛玉、襲人、晴雯、紫鵑早早便在獄外等候,遠遠望見寶玉身影,她們飛奔過去,幾人相擁而泣。曆經此番劫難,幾人感情更勝從前,恰似那經過烈火淬煉的真金,愈發堅韌璀璨。
詩日
無端禍起陷忠良,牢獄深寒淚滿裳。
弱質紅顏擔大義,柔肩鐵骨鬥奸倀。
泣血陳情求正道,含悲奔走訴冤腸。
雲開霧散終得雪,比翼連枝歲月長。
喜歡新良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良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