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偷的浮生一日閑
字數:3745 加入書籤
第二百二十九章 偷得浮生一日閑
早晨回到比弗利山莊別墅,此刻的清晨總帶著種不真實的寧靜。唐·本傑明推開書房門時,陽光正透過雕花窗欞,在胡桃木書桌上投下菱形的光斑,空氣中飄著淡淡的雪鬆與舊紙張混合的氣息。書架最上層擺著本藍布封皮的書,燙金的“史記”二字有些斑駁,書脊處貼著張小小的標簽——“中華書局1982年影印本”。
他抽出書時,紙張發出輕微的“沙沙”聲,像在訴說兩千多年的故事。這不是司馬遷的原版竹簡,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鉛印本,頁邊空白處有密密麻麻的批注,是前主人用鋼筆寫的白話注解。唐·本傑明翻開卷一《五帝本紀》,指尖落在“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這句上,旁邊的批注寫著:“黃帝是少典部落的兒子,本姓公孫,名字叫軒轅——這就像說‘洛克菲勒家族的小約翰’,先把出身亮出來,才有後麵的話語權。”
他往後翻,停在《項羽本紀》的“鴻門宴”段落。“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這句旁,批注用紅筆圈了圈:“項莊表麵是跳舞,實際想殺劉邦——就像商業酒會上敬酒的,未必是真喝,可能是想灌醉你簽合同。”再往下看,“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的白話注解更有意思:“幹大事的不用糾結小節,講大禮節的不用怕小指責——類比現在,想吞掉對手公司,就別在乎媒體說你‘惡意收購’。”
最讓他駐足的是《越王勾踐世家》裏的句子:“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批注者用加粗的字體寫著:“鳥打完了,好弓就收起來;兔子殺光了,獵狗就被煮著吃了——記住,幫老板打贏硬仗後,要麽手握兵權,要麽提前跑路,千萬別信‘共富貴’的鬼話。”
唐·本傑明合上書時,陽光已經移到了地毯中央。這些來自兩千多年前的故事,被現代人用直白的方式解讀後,竟處處透著生存的智慧——和他現在在洛杉磯商界的博弈,有著驚人的相似。
樓下傳來燉盅開蓋的聲響,混著藥材的清香。主廚王師傅是想盡辦法專門請來的,據說祖上給清宮做過禦廚,一手中西合璧的滋補菜做得出神入化。唐·本傑明下樓時,餐廳的長桌上已經擺好了午餐。
紫檀木托盤裏放著隻紫砂燉盅,揭開蓋子時,乳白的湯麵上浮著層雞油,裏麵是整隻的烏骨雞,肚子裏塞著黨參、黃芪和枸杞,湯裏還飄著幾顆澳洲進口的花膠,膠質在燈光下泛著琥珀色的光——這道“參芪烏雞湯”是王師傅的招牌,烏雞用山泉水燉足四小時,花膠提前泡發三天,喝起來醇厚卻不膩,據說最能補氣血。
旁邊的白瓷盤裏是“黑鬆露響螺片”,響螺片切得薄如蟬翼,用高湯焯過,裹著黑鬆露醬,旁邊點綴著綠色的蘆筍尖,中西食材碰撞出奇異的鮮香。王師傅特意解釋:“響螺滋陰,鬆露補元氣,配在一起,適合經常熬夜的人。”
還有道“當歸牛仔骨”,牛仔骨用紅酒醃過,煎至七分熟,澆上用當歸、熟地熬成的醬汁,肉質嫩得能掐出汁,藥香和肉香完美融合。王師傅說:“這是給您補筋骨的,當歸活血,牛仔骨補鈣,比吃保健品管用。”
最後上桌的是道甜品“燕窩燉雪梨”,雪梨挖空了心,裏麵塞滿泡發的燕窩和川貝,蒸得酥爛,用銀勺輕輕一舀就化開,甜絲絲的帶著藥香。“川貝潤肺,燕窩補陰,上午看了半天書,吃這個潤潤喉嚨。”王師傅笑得滿臉皺紋,眼角的褶子裏都透著關切。
唐·本傑明喝了兩碗烏雞湯,暖流從胃裏直抵四肢百骸。王師傅的菜總有種魔力,明明用了滋補藥材,卻做得毫無藥味,隻留食材本身的鮮,像極了古籍裏說的“大智若愚”——把鋒芒藏在溫和裏。
午覺睡得格外沉。醒來時,窗外的陽光已經斜了,蟬鳴不知何時停了,院子裏的繡球花開得正盛,藍的紫的堆在一起,像團柔軟的雲。唐·本傑明搬了張藤椅坐在樹蔭下,拿起另一本藍布封皮的書——《韓非子》,同樣是中華書局的影印本,扉頁上寫著“戰國·韓非 著”。
他翻開《主道》篇,第一句就直擊人心:“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旁邊的白話注解寫著:“‘道’是萬物的本源,是判斷是非的準則。聰明的君主守住本源,就能知道萬物的由來;抓住準則,就能明白成敗的根源——放在現在,就是做老板的要抓住核心業務,別被雜七雜八的項目帶偏。”
往後翻到《孤憤》篇,“智法之士與當塗之人,不可兩存之仇也”這句話,被批注者用紅筆標了重點:“懂法術的賢士和掌權的奸臣,是不能同時存在的仇敵——類比公司裏,有能力的人和搞派係的人,必然要鬥個你死我活,想掌權就得先清理門戶。”
最讓他心頭一震的是《內儲說上》裏的句子:“明主之道,在申子之勸獨斷也。”白話翻譯寫得一針見血:“英明君主的治國方法,就像申不害說的‘要獨自決斷’——記住,核心權力必須攥在自己手裏,哪怕讓副手幹活,最終拍板的也得是你,尤其是在黑火這種魚龍混雜的地方。”
唐·本傑明合上書時,夕陽正把天邊染成金紅色。韓非的文字像把鋒利的刀,刀刀剖開權力的本質,比起《史記》的敘事,這本更像本寫給掌權者的操作手冊——如何藏住鋒芒,如何辨別忠奸,如何在錯綜複雜的勢力中牢牢抓住核心權力。這或許就是他需要的,未來在黑火集團的暗戰中,這些兩千多年前的智慧,會是最鋒利的武器。
晚餐的香氣從廚房飄出來時,天色已經擦黑。王師傅的晚餐和午餐截然不同,卻又隱隱呼應。青瓷碗裏的“蓮子百合粥”熬得綿密,蓮子去了芯,百合是蘭州的甜百合,喝起來清甜爽口,剛好中和了中午的醇厚。
白瓷盤裏是“清蒸鱸魚”,魚身上鋪著薑絲和蔥絲,淋著少許生抽,魚肉嫩得像豆腐,幾乎沒有腥味。王師傅說:“鱸魚補肝腎,清蒸最能保留營養,晚上吃清淡點,不影響睡覺。”
還有道“清炒時蔬”,用的是剛從農場送來的菜心和荷蘭豆,清炒時隻放了點橄欖油和鹽,脆嫩得能聽到咀嚼聲,帶著植物本身的清香。最後是道“山藥泥”,山藥蒸爛後碾成泥,拌了點蜂蜜,裝在小巧的紫砂碗裏,吃起來綿甜細膩,據說能健脾養胃。
“中午補氣血,晚上調脾胃,一補一調,才不傷身子。”王師傅收拾碗筷時念叨著,“您這天天操心的,得像熬湯似的,小火慢燉才長久。”
唐·本傑明在院子裏散步時,晚風帶著繡球花的香氣。他拿出手機刷了會兒抖音,推送的都是些寵物視頻和烹飪教程,沒有一條關於商界的消息,像個與世隔絕的小世界。給米歇爾打電話時,她那邊剛開完會,背景音裏有咖啡杯碰撞的脆響。
“紐約的老股東比想象中難纏,”她的聲音帶著點疲憊,“不過方案已經談得差不多了,很快就能回去。”
“注意休息,別太累。”唐·本傑明看著遠處的城市燈火,“王師傅做了山藥泥,回來給你留著。”
掛了電話,他打開電視看晚間新聞。女主播用平穩的語調報道著:“洛杉磯警方今日破獲一起走私案,查獲大量非法武器”“華爾街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5個百分點”“加州州長簽署新的環保法案”——沒有任何關於黑火集團,或是他身邊人的消息,平靜得像潭深水。
唐·本傑明關掉電視,坐在藤椅上看著夜空。今天像段被拉長的慢鏡頭,古籍裏的智慧與灶台上的煙火氣交織在一起,竟有種奇異的和諧。或許,這就是他需要的節奏——在古籍中汲取掌控權力的智慧,在王師傅的湯羹裏找到平衡的哲學,張弛有度,才能在接下來的暗戰中,走得更穩、更遠。
院子裏的路燈亮了,在地上投下溫暖的光暈。遠處的城市依舊燈火璀璨,像片沒有盡頭的星海。唐·本傑明知道,這樣清閑的日子不多了,岩崎三司的答複在即,黑火集團的成立儀式也近了,但至少今晚,他可以暫時放下那些算計與博弈,隻做個在古籍與煙火中,尋找平衡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