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引來了目光了
字數:4282 加入書籤
第二百七十二章 引來了目光
午時的洛杉磯,11月中旬的陽光褪去了盛夏的灼熱,像一層溫潤的金紗鋪在貞觀莊園的庭院裏。微風帶著遠處太平洋的濕潤氣息,拂過修剪整齊的冬青樹籬,卷起幾片金黃的楓葉,落在鋪著鵝卵石的小徑上。空氣裏彌漫著桂花的淡香,溫度恰到好處地停在22攝氏度,不冷不熱,連呼吸都覺得舒暢。
唐·本傑明和米歇爾並肩走著,腳下的鵝卵石發出輕微的摩擦聲。米歇爾手裏拿著一杯溫熱的伯爵茶,目光卻時不時飄向唐·本傑明,嘴唇動了動,像是有話要說,卻又咽了回去。
唐·本傑明早已察覺她的異樣,走到庭院中央的噴泉旁停下,轉身看著她:“有話就說吧,看你心神不寧的。”
米歇爾抿了抿唇,放下茶杯,神色認真起來:“本傑明,我是擔心你的產業布局——貞觀集團的能源業務、止水安保的國防部合作,現在已經暴露在太多上層人士的視野裏了。雖然都是正規業務,但樹大招風,難免會有人眼紅。”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幸好黑火集團還沒暴露,外界隻知道你和奧爾尼奧私交不錯,加上他最近在全力洗白,把海灣集團的毒品生意逐步切割給下屬,自己專心做能源和其他產業,這才沒讓人把你們和黑火聯係起來。但這種‘安全’太脆弱了,隻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就可能引火燒身。”
唐·本傑明看著噴泉裏跳躍的水花,語氣平靜:“暴露是早晚的事。貞觀和止水本就是正規合理化的公司,暴露在資本圈和政界眼裏不可避免——我們要賺大錢,要拿資源,就不可能一直藏在暗處。民眾不知道這些,對我們來說已經是萬幸了。”
他抬手拂去落在米歇爾肩上的楓葉,補充道:“你以為國稅局沒來找過麻煩?”他口中的“國稅局”,正是美國國內收入署irs),總部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加州的區域總部設在奧克蘭市,負責人是前聯邦稅務檢察官馬克·斯坦利。“光是今年,irs就上門核查了三次,一會兒查貞觀能源的稅收減免,一會兒查止水安保的賬目流水,幸好紐森家族在加州政界的關係硬,每次都幫我們擋了回去,加上我們的財務體係足夠完善,才沒出紕漏。”
米歇爾鬆了口氣,卻又皺起眉頭:“你能想明白就好。對了,你不是想涉足快消品行業嗎?比如那個‘vigor’運動飲料,我建議盡量去亞洲國家建廠——有些地方不僅勞動力成本低,政府還有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更重要的是,遠離美國本土的監管壓力,就算出點小問題,也不會立刻波及核心產業。”
唐·本傑明點點頭:“你的建議很對,我會讓安德烈留意亞洲的建廠政策。”
陽光漸漸西斜,兩人並肩走回主宅。折騰了一上午,加上飯後的慵懶感襲來,唐·本傑明打了個哈欠:“先回房睡個午覺吧,下午還有不少事要處理。”米歇爾應了一聲,兩人各自回了房間。
下午三點,米歇爾準時起床,換上一身幹練的黑色西裝套裙。她的私人助理已經在客廳等候,手裏拿著一疊文件——這些都是她父親史蒂夫·貝蒂留下的產業相關資料。史蒂夫·貝蒂生前是華爾街有名的金融大亨,留下的公司涉及私募、對衝基金,還有不少與歐洲銀行、俄羅斯寡頭的隱秘合作業務。
“小姐,這是倫敦分行發來的季度報告,還有莫斯科那邊的合作意向書,需要您簽字確認,”助理遞上文件,“另外,晚上七點有個與德意誌銀行的視頻會議,討論並購案的細節。”
米歇爾接過文件,快速翻閱著:“知道了,把報告放在我書房,會議提醒提前半小時告訴我。”她從未想過將父親留下的公司並入唐·本傑明的貞觀集團——這些產業是父親的心血,也是她獨立於唐·本傑明的底氣,她要靠自己的能力守住這份遺產。
目送米歇爾帶著助理離開莊園,唐·本傑明走到書房,撥通了艾娃的電話。電話接通後,他沒有寒暄,直接切入正題:“艾娃,幫我找幾個適合我現階段學習的機構或者學校,要頂級的,能真正學到東西的那種。”
艾娃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您是想補充商業管理方麵的知識嗎?我立刻去整理名單。美國頂尖的總裁培訓項目有不少,比如哈佛商學院的‘高級管理課程’ap),學製八周,針對的都是全球500強企業的ceo,課程涵蓋戰略管理、領導力、資本運作等核心內容;還有斯坦福大學的‘高管教育項目’sep),更側重科技創新與產業結合,適合想布局新興領域的企業家。”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如果您想係統學習,也可以考慮沃頓商學院的‘全球ceo項目’,或者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領導力發展項目’——這些項目的學員都是政商界的頂尖人物,不僅能學知識,還能拓展人脈。”
“就按這個方向找,把詳細的課程設置和申請要求發給我,”唐·本傑明的語氣帶著前所未有的迫切,“越快越好。”
掛了電話,唐·本傑明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書架上的《孫子兵法》上。他深深明白,自己能走到今天,一部分是靠前世的殺手經驗和狠勁,一部分是靠運氣和貝蒂、赫斯特這些家族的扶持,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踩在灰色產業的邊緣——但這種模式注定無法長久。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他喃喃自語,這句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的話,像一根刺紮在他心裏,“現在我手裏有資本、有勢力,對那些政客還有利用價值,他們自然會給我麵子;可一旦我失去利用價值,或者他們覺得我威脅到他們的利益,隨時會把我當成‘肥豬’宰掉——到時候,所謂的合作、所謂的保護,都會煙消雲散。”
他想起之前看的《管子》裏的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但對資本來說,光有‘實’和‘足’還不夠,還要有‘根’——沒有實體產業做根基,沒有正規的商業邏輯支撐,再大的家業也隻是空中樓閣。”
運動產業的布局、“vigor”運動飲料的研發、能源業務的擴張……這些都是他為自己找的“根”。“‘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他引用《寤言二·遷都建藩議》裏的話,“我不能隻盯著眼前的利潤,必須為未來十年、二十年鋪路。隻有把產業做正規、做紮實,才能真正站穩腳跟,不被人輕易拿捏。”
這種緊迫感像潮水般湧來,讓他坐立難安。他必須盡快補充知識——不僅要懂資本運作,還要懂產業管理、政策解讀、全球化布局,隻有讓自己的大腦“充飽電”,才能駕馭越來越龐大的商業帝國。
焦慮歸焦慮,該推進的業務不能停。唐·本傑明拿起手機,撥通了安德烈的電話。
“安德烈,‘vigor’運動飲料的項目,我要你立刻推進兩件事,”電話接通後,他直奔主題,“第一,查一下加州有沒有適合建飲料加工廠的政策支持——比如工業園區的土地優惠、稅收減免、就業補貼之類的,重點看洛杉磯周邊和中央穀地的區域;如果加州的政策不合適,就擴大到德州、佛羅裏達這些商業環境寬鬆的州,一周內給我一份詳細的對比報告。”
安德烈在電話那頭快速記錄著:“明白,老板。我會聯係加州經濟發展部的人,同時讓投資部的人去對接其他州的招商局,確保數據準確。”
“第二,研發方麵,不能隻靠我們自己,”唐·本傑明繼續說道,“你立刻聯係全球頂尖的食品研發機構,比如瑞士的雀巢研發中心、美國的杜邦營養與生物科技公司,還有國內的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先買一份成熟的運動飲料配方作為基礎,同時組建我們自己的研發團隊,邀請奧運會營養師、食品科學專家加入,在現有配方上改良,做出更適合不同運動場景的產品,比如針對耐力運動的、針對力量訓練的,還要開發配套的能量棒、蛋白棒,形成產品矩陣。”
他強調道:“錢不是問題,資金會逐步遞增,但必須保證效率——我要在明年上半年看到樣品,下半年實現量產。另外,配方的知識產權一定要買斷,不能留下任何法律隱患。”
“老板放心,我明天就帶隊去紐約拜訪杜邦的高管,同時讓獵頭公司高薪挖研發人才,”安德烈的語氣充滿信心,“建廠和研發同步推進,絕對不會耽誤進度。”
掛了電話,唐·本傑明走到落地窗前。夕陽正緩緩沉入遠處的山脈,將天空染成一片金紅色。庭院裏的路燈漸漸亮起,照亮了蜿蜒的小徑。
他知道,自己正在走一條艱難卻必須走的路——從灰色地帶走向陽光之下,從“投機者”變成“實業家”。這個過程中,會有質疑,有風險,有無數的困難等著他,但他沒有退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輕聲念著屈原《離騷》裏的句子,眼神變得堅定,“隻要方向是對的,就不怕路遠。”
書房裏的台燈亮了起來,照亮了桌上剛打印出來的哈佛商學院ap課程資料。唐·本傑明坐回書桌前,認真地翻閱起來——他的“充電”之路,從這一刻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