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引資

字數:3700   加入書籤

A+A-


    杜北豐沒曾想,辰時剛過,林彥秋已在縣衙公堂外候著,心下登時湧起一股暖意,這後生身上那股子拚勁,儼然似當年自己初入仕途時的模樣。
    “林彥秋,如此之早便候在此處?”
    杜北豐快步上前,與林彥秋行過見麵禮,關切地問道。
    待行過禮節後,杜北豐心下思忖,經過前些日子在衙門會議上的攜手合作,彼此已是同僚之誼。
    “杜知縣,時辰不早了,晚了可就得去雲嶺客棧了。”
    林彥秋嘴角勾起一絲意味深長的笑,輕聲說道。
    杜北豐聽聞,眉頭微蹙,沉聲道:“我亦不想前往,可這是劉坤與盧縣丞定下的,我若貿然推脫,怕是不妥。”
    林彥秋點頭示意大人苦衷,二人並肩踏入公堂。
    落座後,林彥秋便將修繕道路一事和盤托出。
    杜北豐聽罷,麵露難色,沉吟道:“此事怕是不易,不知桐城上官能否應允。”
    林彥秋早有對策,微微一笑,侃侃而談:“我思慮許久,隻要打著永樂醫肆藥材的旗號,謀些錢財並非難事。我估算過,有五個鄉的道路與藥材基地息息相關,平整道路再加上鋪設油麵,兩千萬緡錢足矣。我們在奏折裏把預算寫高些,要它五千萬緡,若桐城裏能批下一半,再鼓動各鄉鎮出些人力,這一來二去,開支便能縮減許多。依我看,這差事還是您親自督管最為妥當,可不能再讓路政那幫貪墨之人插手了。”
    杜北豐聽聞,心下雪亮,知曉這筆錢財實則是為自家謀利,且師出有名。
    正思忖如何撰寫奏折,林彥秋已從懷中掏出一份寫好的奏折,笑盈盈地放在桌上,道:“下官早已備好奏折,隻待大人過目簽字,便可呈上。”
    杜北豐大喜,指著他笑道:“林彥秋,你這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啊。”
    林彥秋笑容瞬間凝滯,苦笑道:“杜知縣,時不我待啊。藥材基地的事務已逐步展開,我才能脫身去為梨子尋銷路。這不,我連桐城李大人那裏都想盡辦法疏通了。力求爭取到桐城衙門口裏統一的采買計劃。”
    杜北豐驚得目瞪口呆。這林彥秋還真敢伸手。
    不過想一想,這事情也不是不能辦,幹脆往大裏折騰嘛。
    杜北豐湊近了些,勾唇一笑:“林彥秋,你可以找一下劉大人嘛,讓他去藩邸說項,也設一個采買局如何?”
    對啊!林彥秋一拍大腿說:“這等事正是劉坤的分內之責!”
    杜北豐見林彥秋表示了讚同,暗笑兩聲,抬眼看向壁上嵌的銅漏說:“時辰不早了,趕緊走。農商號的掌櫃最近不來,可建安、通濟兩家的執事,每日都來縣衙坐班。最近也不知他們打的什麽主意,竟把主意打到均田稅上去了,給我遞了幾次拜貼,我都裝作不見。”
    林彥秋登時變了麵色,壓低聲音道:“如此下去不妥啊,過幾日上府要撥兩萬貫錢糧下來,若被鋪子截了怎辦?”
    杜北豐的嘴又合不上了。
    怎會這樣?
    一眨眼兩千貫變了兩萬貫,委實刺激人!
    偏生林彥秋還補了一句:“永樂醫肆的東家也說,願出兩萬貫助農先期投入。往後可用藥材抵賬。”
    杜北豐再坐不住,起身負手在書房踱步,口中不住念叨:“是啊,錢莊的問題要解了。”
    其實他心裏正翻江倒海,怎會如此?
    一個區區縣令,上頭也不給半文,這後生一宿回到府,老母雞竟長成了肥豬!
    太刺激人了!
    這時林彥秋猛拍案幾,震得硯池水波輕蕩:“我這就給京師通濟號的錢東家寫書信。明歲春稅就存通濟號,看哪家敢截!”
    杜北豐再次駭然回頭,盯著林彥秋,不自覺地抬袖擦了擦額間冷汗。
    今日才過辰時,所受刺激已然猛過驚雷。
    若這四千萬緡再搭上修路錢銀,倘若府尹腦子發熱全允了,可就是整整一千萬貫!
    “墨卿,你若能妥當安排通濟號的事,便依你所言。隻今後我倆之間,還是要多些通氣為好。”
    杜北豐此時已將身家性命全然托付給林彥秋,至少在藥田一事上,該是他配合彥秋行事。
    至於其餘事務,嗯……還是多加溝通才是。
    林彥秋聽出弦外之音,含笑解釋道:“下官此前並無十足把握,想著事成之後再呈報大人。”
    “嗬,無需多言,本官隻是隨口一提。”
    杜北豐再不敢擺架子,如今這吃糠咽菜的日子,誰籌來錢糧便是祖宗。這般能耐擺著,怎敢小覷?
    杜北豐臉色微變,卻被林彥秋瞧在眼裏。
    林彥秋心忖再添一把火,便笑著趨前低聲道:“杜大人,另有一事,還須向您稟報。”
    杜北豐緊張地點了點頭:“何事?”
    林彥秋回頭睃了眼門口,壓低聲音道:“下官托了些門路,打算從京師再請些錢糧下來。不過此事需待藥田開墾之際,方有說辭去索要。”
    杜北豐豁然開朗,林彥秋的意思再明白不過,隻要你配合妥當,好處自會滾滾而來。
    籌錢不難,要的隻是一句允諾。
    杜北豐自不會滿口答應,此時自當講究些策略。
    雖不能算是推脫責任,倒也給林彥秋提個醒:“墨卿,盧姥爺雖在臨安城養病,但許多事務也非我能專斷。”
    話音剛落便及時收口,叫林彥秋自行揣摩。
    此事本不稀奇,盧本禕在滄山縣兩任縣丞,權勢根基豈是他這個因範友祺離任後被權宜安置的知縣可比?
    眼見縣衙裏吏房、禮房、刑房、工房一幹人等都是一丘之貉,難怪杜北豐上任後舉步維艱。
    林彥秋心底暗笑,這算是交底麽?
    “姑且算作如此罷!”
    林彥秋輕歎一聲,想起上任不過兩日,滄山縣內已暗流湧動。
    劉坤調任桐城,盧本禕養病歸隱,縣衙中權勢真空。
    那田大暉,這新任副縣丞,倒是值得留意。
    “無論如何,下官定當勤勉奉公,全力輔佐杜知縣理順縣中政務,以求上峰嘉許。”林彥秋官話張口即來,既表忠心又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