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永興
字數:3800 加入書籤
杜北豐聞罷,伸出手來與林彥秋相握。
二人在權勢傾軋的暗流中,達成暫時的休戰同盟。
踏出縣衙內室,林彥秋徑直奔向政務房。
喚來書吏簡子豪,今日仍要下鄉勘察。
永樂醫肆提出的五處藥材適種鄉,皆需一一踏查。
時日緊迫,簡子豪二話不說,抓起簿冊便隨林彥秋登車。
車夫小王依令備足幹糧清水,悉數裝入竹籃置於馬車之下。
待車行片刻,簡子豪將簿冊遞與林彥秋。
隻見上書“藥田籌備”名單:杜北豐居首,林彥秋次之,簡子豪第三,其餘多為各司抽調之人。
簡子豪耐心詳述各人來路,林彥秋逐一銘記。
此行目的地為永興鄉。
馬車一路碾過官道,林彥秋驚覺此處道路竟比田湖鄉平整許多,車輪所過皆是夯打嚴實的土路。
簡子豪察言觀色,忙解釋道:“永興鄉是杜知縣舊年理政之地,鄉中富庶,路政修繕時鄉紳自掏腰包,方得如此坦途。”
林彥秋目光微凜,瞥向簡子豪堆笑的臉。
見狀,簡子豪連忙補救:“杜知縣向來重視道路修建。全縣官道,唯獨永興鄉率先完工,其餘各鄉皆與田湖相似。”
說著,簡子豪情不自禁地擦了擦額間虛汗。
“官道修繕關乎民生與縣衙威望。”
林彥秋微微頷首,“若能以藥材基地為契機,逐步改善全縣交通,倒是善舉。”
簡子豪聽聞此言,神色稍霽,忙附和道:“大人高瞻遠矚,若能將藥田與道路整飭一並籌劃,日後必成政績美談。”
馬車悠悠前行,林彥秋凝視窗外連綿的山野,心中暗忖:這滄山縣的盤根錯節,遠比想象中更深。
林彥秋輕哼一聲,對這等含糊其辭的毛病決不能姑息。
杜知縣在永興鄉修路存有私心,這倒也情有可原。
簡子豪作為書辦,想為上司美言幾句也能理解,但絕不能藏著掖著、語焉不詳。
“今後衙署差事的報備,務必詳盡清楚!本官最厭含糊其辭,若再發現,定不輕饒!”
林彥秋板起麵孔,厲聲斥道。在地方為官,陳舒窈所言極是,這些胥吏油滑似泥鰍,若不立威,隻怕政令難行。
“是是是,下官記下了。”
簡子豪連聲應諾,額角細汗涔涔,裝作眺望遠方,暗自調整心緒。
林彥秋見狀,也算給足麵子,不再深究。
馬車內一時寂靜,直到前方出現迎候之人,林彥秋麵色才稍霽,嘴角逸出一絲淺笑。
來迎的是永興鄉申黨書石毅。
此人身形清瘦,麵白如玉,一襲藕色紗袍飄然若仙,舉手投足間透著書卷氣,與田湖鄉申黨書喻文博粗豪的形象判若雲泥。
石毅見麵後拱手為禮,朗聲道:“林大人蒞臨永興,實乃草野之幸。”
言罷便指向身後的數人介紹:“此乃鄉中諸掾曹。”
與喻文博那般拉著林彥秋的手大呼小叫不同,石毅禮數周全卻不失分寸。
寒暄數語後,石毅溫文爾雅地邀林彥秋前往鄉署詳談。
林彥秋擺手笑道:“衙署有何可看?為官者能耐與否,豈是看幾間房舍便能知曉?”
石毅微微一怔,尚未開口,簡子豪已湊趣問道:“林大人高見,究竟該看何處?還望不吝賜教。”
此語恰到好處,諛辭不著痕跡。
林彥秋心中暗讚,麵上卻不露聲色,負手而立,環顧四周青石板路、飛簷鬥拱的鄉學,朗聲道:“古人雲‘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謂造福,便是讓百姓倉廩實、衣食足。道路是否坦途、橋梁是否堅固、蒙館是否弦歌不輟、民居是否炊煙嫋嫋、市集是否百貨鹹集,這些細處最能見真章。石申黨以為如何?”
石毅聞之,目光一亮,拱手讚道:“林大人所言極是!下官這就帶大人一一察看。”
說罷引眾人走向街衢,但見市廛櫛比、商賈輻輳。
林彥秋信步踱入一家布鋪,見店主正用竹竿量布,便隨口問道:“掌櫃的,近來生意如何?”
店主連忙躬身回稟:“托大人洪福,布匹銷路甚好,每月都能賣個幾十匹。”
林彥秋頷首點頭,又問:“賦稅可有苛擾?”
店主忙道:“賦稅公允,官府體恤小民,我等感恩不盡。”
隨後石毅又引眾人至鄉學,但見蒙童們正在院中習字。
林彥秋拾級而上,見案幾上摞著新刻的《三字經》《千字文》,隨手翻開一本,見字跡清秀,便問教書先生:“先生可有難處?”
先生躬身答道:“多謝大人關懷,學館紙墨充裕,生徒們讀書也甚用心。”
林彥秋含笑點頭,又對身旁石毅道:“政聲人去後,民意閑談中。這些細處,才是為官者真功夫所在。”
石毅連連稱是,眼中滿是欽佩。
石毅聞聽此言,青衫微動,麵上泛起幾分沉穩的笑意:“林大人初到永興縣,不知以為我鄉相較田湖鄉如何?”
林彥秋見石毅額角的青筋微微顫動,心知此人力圖掩飾的忐忑。
相較喻文博那般粗豪直率、滿心盤算著如何拓荒開墾的魯直,此人顯是更在意上峰考校。
他羽扇輕搖,玉簪斜插的烏發下冷眸微轉,餘光掃過石毅攥緊的袖口:“下官新入府衙,隻踏過田湖鄉地界。彼時沿途多是茅草覆頂的低屋,甚至有殘垣斷壁的土坯房。”
“至於永興鄉,田埂兩側卻見不少磚木雕欄的屋舍,想來石大人治理有方。不過此行本為藥圃選址,下官素來主張‘讀萬卷書須行萬裏路’,還請石大人速速帶路,早些勘察田疇荒地要緊。待下官這三五日內巡遍諸縣,自會擇吉日請諸位縣尹到府衙商議藥圃事宜。”
喻文博聞聽“藥圃”二字時的亢奮猶在眼前,石毅的淡漠卻如一瓢冷水:“此事若無官帑支撐,怕要落得空談。前些年縣裏推行桑麻之計,雖得了上頭嘉獎,百姓卻未得半厘好處。如今田間農桑荒廢,百姓心寒啊。”
林彥秋袖中攥緊的折扇柄微涼,這石毅的弦外之音顯然非議舊政:“下官奉命勘察,自有漕司調撥銀錢。且此次藥圃營建,必先立下契約再令農戶下種,更備有啟動錢糧。本官憂心的,倒是諸縣能否同心協力,莫要讓官帑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