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打撈金銀

字數:2322   加入書籤

A+A-


    崇禎聞言並不奇怪,緩聲道:“不在船上,那就在江底,派人打撈!”
    王相堯領命而去。
    三刻鍾後,他又奔了回來:“陛下,江底確實有大量財物,將士們正在打撈。”
    他呈上去三個銀元寶,繼續道:
    “陛下,這是剛剛撈上來的,奴婢隨意抓了仨過來。”
    崇禎接過,見一個銀元寶上刻著【天啟三年 雲南布政使司 征解京餉 五十兩正 銀匠李茂】。
    另一個上麵刻著【崇禎歲次庚辰年 兩淮鹽運使司 征解鹽課銀 伍拾兩正 提舉官孫伯發 大使李佟國 銀匠孫立】。
    最後一個刻著【崇禎十三年,四川成都府華陽縣 征解練餉 五十兩正 銀匠劉穀】。
    原來,明代官方製銀有“物勒工名” 的製度,萬一銀錠成色不足,就能順著名字抓工匠和主官,相當於“質量追溯體係”。
    因此,每個元寶上都刻著時間、部門、用途和人名。
    比如, “崇禎歲次庚辰年 兩淮鹽運使司 征解鹽課銀 伍拾兩正 提舉官孫伯發 大使李佟國 銀匠孫立”銘文的意思就是,崇禎十三年,兩淮鹽運使司征收的鹽稅,50 兩,主官是提舉官孫伯發,督辦是大使李佟國,銀匠叫李茂。
    崇禎反複看了看,微微頷首:
    “還真是哪裏的都有,哪種用途的都有。獻賊真可謂搶遍了各省各府。從九邊重鎮搶到江南水鄉,這些年把十三省的府庫都掏了個底朝天吧。”
    楊展垂首躬身,聲線裏凝著怒意:
    “陛下明鑒,這賊子的行徑何止於此。臣聽聞,獻賊還搶走了蜀王等王爺的金冊金印,連金銀尿壺都搶走了。”
    崇禎一歎:
    “他連太祖陵寢都洗劫一空了,還能不搶蜀王?好在獻賊主力全滅了,隻剩保寧州還有些獻賊餘孽。”
    楊展抱拳:“陛下,臣請旨率軍北上保寧,全殲獻賊餘孽。”
    崇禎擺擺手:“你還是先養傷吧。那邊朕已經安排人手了。”
    話罷,他對身後的禦前侍衛道:“就地紮營,朕要看著獻賊劫掠的金銀出水。”
    ……
    兩個時辰後。
    太陽已經落到山頭。
    王相堯興衝衝的趕過來匯報:
    “陛下,將士們已經打撈出五十多箱財物,剛剛清點完成。
    目前有銀錠1467枚,多為50兩的,供銀、稅銀、軍餉銀等皆有,各地出產的都有。
    金錠、金條約207件,多為10兩的,也有部分20兩和少量50兩的。
    銀子總重量達到
    兩。金子總重量達到2750兩。
    此外,還有獻賊偽製的藩王、妃嬪、公侯等的金質文冊,單頁就有6兩,目前打撈出來50多頁。另有偽製的‘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和‘永昌大元帥印’。
    還有金簪、銀鐲等金銀首飾2057件,金壺、銀盆等金銀器皿522件,另有玉器、翡翠、瑪瑙等347件。 ”
    王相堯頓了頓,繼續道:
    “還有‘潞王’‘福王’‘蜀王’等印記的王府自備金元寶876枚,有兩之多。”
    崇禎微微頷首:“想不到他們存了這麽多財富。”
    王相堯和楊展都不敢說話,畢竟崇禎嘴裏的他們,指的是蜀王等人,不是此二人能隨便插嘴的。
    崇禎一歎,道:
    “繼續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