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發財發財
字數:3508 加入書籤
王相堯領命即刻行動,一麵差人增派崗哨嚴密看守已打撈上岸的金銀物資,一麵加調人手潛入水中繼續搜撈。
直到暮色完全吞噬江麵,最後一抹殘陽沉入遠山,打撈作業才終於停歇。
此時正值冬末春初,料峭寒意仍未消褪。士卒們浸在刺骨的江水中許久,又被凜冽的江風裹挾,個個凍得嘴唇烏紫,手腳指尖幾乎失去知覺。
當水師將士們拖著疲憊的身軀上岸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們瞬間怔住:
崇禎皇帝特遣人送來的棉毛巾、防風氈帽、絨線圍巾與厚毛毯等禦寒之物早已整齊碼放,將士們指尖觸到柔軟的織物時,激動的熱淚模糊了視線。
禦前侍衛又帶他們踏入剛紮好的軍帳,水師士卒甫一入內,便將凜冽寒風隔絕在外,隨即望見熊熊燃燒的火盆,赤紅炭火躍動間蒸騰著暖意。
感受著十足的溫暖,眼眶不禁再次泛起濕熱。
不多時,他們又看到了天子麾下的抬來熱氣騰騰的薑湯大鍋,手腳麻利地盛入碗裏分發下去。
將士們捧起來嗦一口,熱辣氣息順著喉嚨滾入腹中,尾韻竟帶著一絲清甜 ,分明是摻了珍貴的糖,寒意與疲憊仿佛都隨著氤氳的白氣散了去。
每個人心尖被這碗甜暖的湯熨帖得滾燙。
驅盡寒氣後,士卒們青紫的唇色漸漸回暖,正欲掰些幹硬的餅子充饑入眠,帳外卻又傳來動靜。
隻見天子親衛抬著蒸籠奔來,掀開籠布時,米香混著豬油的葷香撲麵而來。
定睛一看,雪白的米飯上澆著琥珀色的熱豬油,油脂在飯粒間化開,映得每個人的瞳孔都亮了起來。
“這可是豬油拌飯啊!”不知誰先低呼一聲,粗糲的嗓音裏裹著顫音。
“天哪,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吃上豬油拌飯!嗚嗚嗚……我哪有這種好命!”另一個聲音緊接著炸開,哭腔裏夾雜著狂喜。
就在眾士卒興奮的時候,張煌言大喊:“陛下說了,豬油每人分4兩,米飯4碗。”
“轟” 的一聲,整座營地如滾油潑入烈火,碗筷磕碰聲、抽氣聲、壓抑的哽咽聲瞬間沸騰。不知是誰率先跪地叩首,此起彼伏的山呼海嘯般湧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歲!萬萬歲!”
高呼聲經久不絕。
直到張煌言連敲銅鉦高喊“豬油涼了要糊嘴”,狂熱的聲浪才漸漸退潮,開始幹飯。
士卒們埋首碗中,滾燙的米粒混著化開來的豬油滑入喉嚨,有人嚼著嚼著忽然抹起了眼淚。
那不是被燙的,是這口帶著大明天子恩寵的飯香,太沉,也太燙心了。
吃完飯。
士卒們拍著微鼓的肚皮正欲和衣睡去,軍帳外又響起了整齊的腳步聲。
崇禎竟然派軍醫巡視,給凍傷的士卒分配凍傷藥膏。
“陛下命我等巡營診視,但凡手腳凍裂者,皆可領用藥膏。”
這藥膏原是去年陝西大戰時候備下的軍用藥劑,獺油配著樟腦、血竭,金貴得連校尉都舍不得多用,此刻卻由軍醫們親手往士卒凍裂的虎口、腳踝上塗抹。
有水師士卒哭道:“這藥膏太珍貴了,比我的命都貴!怎麽舍得用。”
“傻兄弟,陛下的恩比命重,讓咱用咱就用,養好身子才能給陛下賣命!”
“陛下的恩情比我的命都重!”
一片感恩聲中,將士們終於睡下。黑暗中不知誰低低念了句 “陛下萬安”,隨即鼾聲與細微的啜泣聲交織在一起 。
這一夜,他們枕著從未有過的暖意入眠,連夢裏都飄著豬油飯的香氣和藥膏的清芬。
……
翌日。
水師將士幹勁十足,在老虎灘的江水中挖呀挖呀挖,撈小小的木箱,財小小的發。
在岷江的江水中挖呀挖呀挖,撈大大的木箱,財大大的發。
這一天。
一個又一個好消息傳到中軍帳。
“陛下,發現三大箱金錠,足有千斤。”
明代重量單位體係以 “斤” 為核心,其換算關係是1 斤等於16 兩,1 兩等於10 錢,1 錢等於10 分,1 分等於10 厘。
布匹、茶葉、食鹽等大宗商品的稱重,常用 “斤” 作為單位。
金銀的稱量很少用到 “斤”這一量級,多以 “兩”“錢” 為單位,現在用了斤,說明金子太多了。
崇禎大喜:“好好好,都不用‘兩’這個單位了,繼續挖呀挖!”
“陛下,剛剛統計過,今日已經挖出了50箱銀元寶,足有5000斤!”
“陛下,撈上來一個金牛,50多將士耗了兩個時辰在拽上來,足有120鈞。”
“鈞”是比斤更大的重量單位,1 鈞等於30 斤,當然,還有更重的單位,比如“擔”,原指一人肩挑的重量,1 擔等於100 斤。
還有“秤”,1 秤等於150 斤,隻是這個單位一般無法應用於金銀的稱重。
崇禎一聽用了“鈞”這個單位,沒有換算就大喜道:“好好好,繼續挖一挖。”
他心中喜道:“發財了發財了!張獻忠和汪兆麟都是個大好人啊!他們一定是知道大明缺錢,還收不到稅,所以用自己的命和聲譽,幫我收稅。哈哈哈,有機會朕還是封他們為大魔祭吧。”
想到這,崇禎又記起來身在武昌的劉宗敏:
“希望他也不負朕望!把江南的財富都收了給朕送來,順便砍了守財奴,再招降一批軟骨頭,幫大明清清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