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實至名歸
字數:3801 加入書籤
“奉天承運之皇帝,詔曰……”
這道聖旨很長,將獻賊肆虐四川、崇禎親征、四川的各地文臣武將奮力殺賊、獻賊最終覆滅等事一一敘述。
隨後讚許川蜀文武的功績,並開始一一封賞。
跪在下方的眾將委實沒有想到崇禎會在慶功宴的開場發出這種振奮人心的大招,既驚訝,又振奮。
當一道道冊封旨被誦出,驚呼聲在眾將心中炸響。
“國公,陛下竟然封我為蜀國公!”這是秦良玉的心聲。
“什麽,陛下竟然冊封秦太保為蜀國公!還世襲罔替!還有黃金千兩,紋銀5000兩!真讓人羨慕啊。”這是曾英的心聲。
“什麽?姑母受封國公!我秦氏光榮啊。”
“不可思議,陛下是真的器重我秦氏,器重姑母啊!”
這些是秦家兄弟的心聲。
“世襲罔替,馬氏自此成為勳貴啦,陛下隆恩,哈哈哈哈!”這是馬萬年和馬萬春的心聲。
明代開國以來,明代的國公是最高等級的爵位,與郡王同級,位在侯、伯之上,冊封嚴格遵循 “功封” 原則。
在開國和靖難兩次大戰時才大規模封國公一爵。
中後期需要 “再造社稷” 之功才能冊封國公。
比如:
沐晟因在安南之戰中有功,受封黔國公。
石亨因在 “北京保衛戰” 和明英宗朱祁鎮 “奪門之變” 中立有戰功,以戰功和擁立之功加封為忠國公。
朱永初襲撫寧伯,後南征北戰,北禦蒙古,東征女真,因戰功獲封保國公。
張鶴齡因為迎立明世宗嘉靖帝有功,受封昌國公。
現在,這份殊榮輪到了秦良玉。
雖然張獻忠的主力隊伍是崇禎消滅的,但是秦良玉身為四川總兵,節製全省兵馬,收複了川東、川北和川南的廣大地區。
其部下楊展又在川東堵住汪兆麟,在川西也算是立下了大功。
再加上秦良玉25歲時,隨丈夫馬千乘征討播州土司楊應龍叛亂,率500白杆兵連破七座營寨,有功。
45歲時,在薩爾滸慘敗後,她親率3000白杆兵馳援遼東,鎮守山海關,為國守門,有功。
48歲時,率軍擊敗彝族土司奢崇明,收複重慶、成都等城,有功。
55歲時,皇太極圍攻北京,秦良玉奉詔勤王,與多爾袞交戰多次,獲崇禎帝平台召見並賦詩表彰?。
60歲進攻張獻忠,迫使其退兵?離開四川,有功。
66歲大破張獻忠盟友羅汝才,有功?。
有例例戰功的加持,秦良玉受封國公,實至名歸。
感慨完秦良玉的封賞,眾人開始震驚其他人的重賞。
“沈托尼因為陝西、山西、漢中、川西等等戰功竟然受封龍安伯;
薑禾因為護駕之功、征戰之功、劍閣首登之功,竟然受封平襄侯;
楊正威因為漢中之戰的軍功,竟然受封沔縣伯;
天哪,還是跟在陛下身邊有前途啊!”
這些大多是川蜀將領的感慨。
“什麽,秦太保麾下的黃子啟,竟然因為兩個先登之功,封了通江侯!陛下是真的愛惜將才啊!”
“曾英竟然擢升總兵職,受封鐵山伯!”
“秦翼明、秦佐明兄弟二人分別是儀隴伯、和溪關伯,秦氏一門雙伯,還有一個國公,陛下也太偏袒秦氏了!”
“秦氏實至名歸!”
“王祥、樊一蘅、王應熊、羅於莘、侯天錫、李占春、於大海、甘良臣、馬乾、曹勳、範文光、詹天顏、朱化龍……天哪,所有人都是重賞!
但凡有戰功,全部升官發財……陛下何時這麽大氣了。
傳聞中,陛下很吝嗇封爵位的!賞銀更是控製在幾十兩以內。
今天,竟然都是1000兩起步!擢升也是總兵起步。
甚至,曾英、楊展等人封了伯爵。”
最後,眾將總結了一句話:“跟著陛下,值得死戰。”
封賞過後,崇禎舉杯祭奠陣亡的將士:“鎮殺獻賊,川蜀將士多有犧牲,山河嗚咽,天地同悲。此等忠魂,乃大明之根基,今日慶功第一杯酒,祭奠所有為大明捐軀的將士。”
眾武將聞言,忙潑酒祭奠,神情皆肅穆。
崇禎收起悲痛的神色,舉起第二杯酒,與眾將對飲,眾人誠惶誠恐舉杯而飲,在人格魅力屬性的影響下,忠心噌噌的上漲。
隨著一杯杯酒的下肚,眾將漸有醉意,局促的神態稍有減緩,但依舊端著。
崇禎也不過多的示恩,任由眾將保持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態,不時尋人對話,偶爾細問征戰細節。
最後,在眾將發誓為崇禎效死的呼聲中,結束了慶功宴。
當眾人跪拜退去,崇禎退回行宮的禦書房,喝了醒酒湯,盯著牆上的地圖,凝眉道:
“秦良玉的戰報和薑禾的奏疏都說是張定國消失了……他去哪裏了呢?”
他順著保寧的山川地勢去看,目光落在一個個地名上。
“巴中、南江?太平?大巴山?他去山裏猥瑣發育去了?”
“漢陰、興安?他去漢江流域了?”
“奉節?巫山一線?要逃出四川,重新回湖廣?”
“茂縣?汶川?他去川西藏區另謀出路了?去天全六番招討司、黎州安撫司、大渡河一線謀求盟友了?”
“或者,他去了岷山?往青海的阿昔洞簇司、占藏先結簇司方向?或者留下來發育,或者回陝北老家?”
崇禎一歎:
“怎麽就被他逃了呢……哎……”
另一邊。
張定國看著山下的明軍,獰笑道:
“他們終於準備撤兵了……傳令,今夜子時,襲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