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沐府天波

字數:3920   加入書籤

A+A-


    副將望著山下連綿不絕的明軍大營,眉頭緊鎖:
    “王爺您看,那營盤一眼望不到頭,足有五萬人馬。
    雖說裏頭摻雜著不少民夫,但刀槍在手皆是敵人啊!
    可咱們這邊,滿打滿算才九百弟兄,即便是夜襲,也有雞蛋碰石頭的感覺。”
    張定國負手而立,目光掃過那片營壘,嘴角勾起一抹篤定的笑意:
    “你道領兵的是誰?雲南黔國公。
    此人十歲便襲了爵位,自幼長在錦繡堆裏,周遭盡是婦人孺子,何曾真刀真槍上過陣?這般規模的大軍,絕非他能駕馭的。
    再者說,他麾下人馬繁雜,有衛所出來的老兵油子,也有雲南土司的私兵。
    這些人馬各有各的盤算,各聽各的調遣,平日裏分糧餉、論功勞就爭得麵紅耳赤,一個養在深宅的國公爺,如何指揮調動起這盤散沙形成合力?
    隻要生亂,敵營絕對快速崩潰。”
    張定國見副將眉頭仍未舒展,索性上前一步,聲音裏添了幾分銳色:
    “你再想想,那沐天波若真有幾分野心與能耐,怎會坐擁五萬兵馬屯在滇蜀邊界,卻遲遲不敢揮師北上四川奪取府縣爭功?
    而是屯兵此地無所作為?
    說什麽"守土",依我看,不過是膽怯罷了!”
    副將道:“他是黔國公,沒有狗皇帝的聖旨,不敢率軍出境吧。”
    張定國應道:“若他如此墨守成規,見四川丟失都不敢收複故土報效國恩,此人更不足為慮。”
    他指著山下搬運物資的明軍,笑道:
    “這群人在這兒駐了快一個月,早已經歸心似箭,今日得了沐天波的退兵軍令,心裏全是怎麽盡快回家上婆子、抱娃子。
    哪還有半分戰意?正是我們偷襲的好時機!”
    張定國猛地攥緊拳頭,聲音陡然轉厲:
    “傳令下去,今夜便給我往死裏殺!務必讓這群滇軍嚐夠苦頭,殺得他們魂飛魄散!
    今日打怕了他們,日後我軍南下,才能少受許多阻礙!”
    副將聽得熱血上湧,再無半分猶疑,抱拳躬身,聲如洪鍾:
    \"末將領命!\"
    張定國又道:
    “還有,盡可能的抓俘虜,尤其是土司麾下的奴隸,那些人,將是我們最好的兵員!”
    成都。
    行宮內。
    崇禎以閬中為中心,指尖在地圖上緩緩掃過,最終停留在西南一隅的雲南貴州地界。
    心道:
    “李定國要麽去大巴山、秦嶺、陝北或者藏區藏匿,要麽去尋劉宗敏庇護,或者,他會去雲貴二省藏身。
    雲貴高原多是崇山峻嶺,林深草密,是他藏身修養的好地方。
    再加上那裏衛所兵力薄弱,土司們各據一方、互不相統,倒給他留出了輾轉騰挪的餘地。
    想到此處,他眉頭微蹙,指尖在雲南邊境重重一點:
    “沐天波在那邊屯著五萬兵馬,不知道能不能遇到張定國,並及時把消息報上來。”
    他恍惚想起穿越前讀過的《鹿鼎記》,書裏沐王府那群人扛著“反清複明”的旗號拚死周旋的故事還曆曆在目。
    那時崇禎特意翻查過沐天波的事跡。
    知道此人在崇禎元年便奉詔承襲了黔國公爵位,連帶著接過雲南總兵官的印信。
    由於年幼,兵權實則由雲南巡撫代掌,府裏的大小庶務又落在母親陳太夫人與管家阮氏兄弟手裏,他這個 “總兵官” 更像個坐享其成的牌位。
    明末國力衰微,雲南地麵上已鬧得 “網利營私,土司多叛”,亂象叢生,可沐天波那把黔國公的椅子,終究還是穩穩當當的。
    直到崇禎駕崩、南明弘光小朝廷建立,張獻忠建立大西軍趁中原大亂穩固四川全境時,天波遂與巡撫吳兆元、巡按吳文瀛會商,調集漢兵與土司武裝,並派遣李大贄前往滇川邊境布防。
    然李大贄卻因貪墨軍餉、苛待士卒,激起土司叛亂。
    叛軍接連攻陷大姚、定遠、姚安等地,一時間全滇震動。
    沐天波急令石屏土司龍在田、嶍峨土司王揚祖、蒙自土司沙定洲、寧州土司祿永命、景東土司刁勳等部合兵征討,終將叛軍擊潰。
    平叛過程中,沙定洲親眼目睹了黔國公府的外強中幹與府內積累的巨額財富,遂生異心。他以臨安府生員湯嘉賓為謀主,借慶功之名進入昆明,親率部眾攻入黔國公府,一舉占領全城。
    沐天波在數名心腹護衛下,攜象征權位的官印與世代相傳的鐵券倉皇出逃,先往西寧,途中得龍在田、祿永命護送轉至楚雄,受金滄兵備道楊畏知庇護。
    其母陳氏與妻子焦氏因未能隨行,為免受辱,雙雙自盡;弟弟沐天澤、沐天潤則慘遭殺害。
    次年,沙定洲揮師進攻楚雄。楊畏知率部堅守,沐天波趁機逃往永昌。沙定洲一路追殺,沿途屠戮蒙化、大理二城,雲南陷入一片混亂。
    直至兩年後,孫可望大軍入滇,才將沐天波接入昆明。
    十年後,南明政權節節敗退,最終流亡緬甸,沐天波隨永曆帝朱由榔逃入緬境,先後在曩本河、蠻漠等地苟延殘喘。
    又過兩年,緬甸國王之弟莽白弑君篡位,自立為王。
    莽白假意邀約南明君臣同飲 “咒水”、盟誓結好,大學士馬吉翔、黔國公沐天波等部分文武官員前往赴約,卻被三千緬兵團團包圍。
    沐天波奮力反擊,手刃九名緬兵後,與其餘南明官員一同遇難。
    綜合他的一生來看,此人絕對是沒有軍事才能的,也沒有什麽治世能力,但忠心還是有的。
    想到此處,崇禎提筆寫下一道手諭,遞給王相堯:
    “速將此諭送與沐天波,令他即刻派兵搜捕張定國蹤跡。若遇其人,須立刻傳信至成都,隨後迅速退入就近城池據守,靜候川軍馳援。”
    他略一沉吟,又補充道:
    “再給秦良玉傳一道令,著她遣人南下滇蜀邊境布防,嚴密提防雲南生亂。”
    崇禎這番布置,不過是防患於未然。至於能否真的尋到張定國,他心中其實並無半分把握。
    滇蜀邊境。
    月隱星沉。
    張定國帶著麾下900人馬,悄無聲息地摸向沐天波的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