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孤臣能臣

字數:2531   加入書籤

A+A-


    崇禎看的出來,張煌言被本地勢力整治的不輕,沉默片刻,緩緩道:
    “張煌言,你可知有句俗語:水至清則無魚?
    你初到之時,如利刃出鞘,鋒芒太露,自然招眾矢之的。”
    他起身走到張煌言麵前,聲音低沉:
    “鄉紳要治,但不可一網打盡,挑那最橫的幾戶,拿住他們違法亂紀的實證,借巡按之手處置。
    其餘人等,許他們捐糧贖罪,既顯皇恩,又充府庫。
    貪官汙吏及其黨羽要除,但需借核查之名,讓他們的靠山不敢妄動,再遣心腹接管關鍵位置,明著是承繼舊製,實則逐步替換。
    讓心腹替你施展政策。”
    崇禎頓了頓,繼續道:
    “武官抗命,你不必硬剛,通過心腹搶回鄉紳霸占的兵屯交還給他們,他們自然感恩戴德。
    再以兵屯出產的優劣高低,論功行賞為,提拔其麾下有功卻無權的底層校尉,收為己用。
    張煌言怔怔抬頭:
    “陛下的意思是……要臣結黨?”
    崇禎頷首,又搖頭,緩聲道:
    “世間流傳的《道德經》,有些和秘本裏的不同。朕看過先秦時期的《道德經》。”
    張煌言不知道崇禎為什麽突然提起了《道德經》,但不敢分神,努力豎起了耳朵。
    崇禎接著說道:
    “朕看過《德道經》,還有更古老的名為《老子》的道德經,其原貌與傳世的道可道非常道有很大區別。
    其中,【我有三寶】一章就是個極為典型的例子。《老子》裏是這麽講的
    【夫我有三寶,寺而保之,一曰滋,二曰僉,三日不敢為天下先。滋,故能用;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為成事長。今舍滋且用,舍金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滋,以彈則克,以守則固。天將聿之,焉以滋垣之天之所惡,孰知其故?用於敢則殺,用於不敢則枯。此,兩者或利或害。】
    老子的本義是,道有三大法寶,用於治理宇宙,並確保宇宙和諧、有序、長久。
    一曰我養你;二曰大家都一樣;三曰不許搞特殊化。
    意思是,若我不養你,便無法駕禦你;沒有公平公正,便難以推廣。天要養誰,便會將誰浸泡在生命之泉中,讓生命充滿活力。
    天敬之則賜其日露,天不敬之則令其枯萎。”
    崇禎看著有些蒙圈的張煌言,接著道:
    “道要治理宇宙生態,並確保生態和諧有序,長治久安,都要先滋養,你要治理地方,不應該先滋養官吏嗎?
    這不叫結黨,而叫培養羽翼。
    你有了自己的心腹,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才能有人幫你整治抵觸你政策的管理。
    你若是以為當了知府就能順其自然的指揮所有官吏,那是大錯特錯。
    有時候,你的浩然正氣,正是你施政的阻力。
    你要記住,治理天下如行蜀道,該上山就上山,該下山就下山,該盤山就盤山,山道不通無法攀登時,放棄此山繞山而行未必是錯。
    守住底線,靈活處事,懷柔安撫和雷霆出擊都要有。
    讓那些勢力知道,你雖不與他們同流合汙,卻也會合理合法的分一些利益給他們,免得他們處處陽奉陰違。
    有時候,適度的衝破法度,是可以被原諒的。若是被法度和名聲牽著鼻子走,最後壞了事,才是不能被原諒的。”
    他扶起張煌言,目光銳利:
    “朕讓你去成都,不是讓你做個孤臣,是讓你做個能臣。
    真是讓你磨去棱角,而不是磨去風骨,是讓風骨能經得起風雨。三年後,朕要看到的,不是一個隻會訴苦的知府,是一個能讓成都府既清明,又安穩的勤政知府。
    張煌言望著崇禎,眼中迷茫漸散,重重點頭:
    “臣……臣明白了!謝陛下指點,臣必當銘記在心!”
    崇禎追問:“你沒有什麽請求了?”
    張煌言應道:“臣隻求陛下指點迷津,不敢有其他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