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權柄初握

字數:7439   加入書籤

A+A-


    黛玉的腳步極輕,幾乎無聲。
    她停在殿中,沒有立刻上前打擾,隻是靜靜地看著他。
    眼前的賈琮,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那眉眼的輪廓,陌生的是那周身彌漫的、足以讓三軍俯首、百官噤聲的凜然之氣。
    她的心,在為他驕傲的同時,也泛起細細密密的疼。
    這千鈞重擔,驟然壓下,他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
    似乎察覺到她的目光,賈琮批閱的筆尖微微一頓,抬起頭來。
    那雙深邃的眼眸,在觸及黛玉身影的瞬間,如同冰封的寒潭驟然投入暖陽,銳利鋒芒下泄出一絲難以察覺的柔軟與疲憊。
    “玉兒。”
    他的聲音低沉沙啞,帶著一夜未眠的幹澀,卻依舊沉穩有力。
    黛玉快步上前,在他身側站定,目光掃過他案頭堆積的文書和那方醒目的空白聖旨。
    “琮哥哥,”
    她的聲音清泠依舊,卻壓得極低,帶著隻有他能懂的關切,
    “陛下……如何了?”
    賈琮的目光投向帷幔深處,眼神複雜。
    “太醫說,急怒攻心,毒傷並發,脈象……已如遊絲。全憑老參吊著,恐……就在旦夕之間。”
    他頓了頓,聲音更沉,“太上皇那邊……亦是強弩之末。”
    黛玉心頭一緊,明白這“監國”二字的分量,是在怎樣驚濤駭浪的懸崖邊接下。
    “你……”
    千言萬語,最終隻化作一個擔憂的眼神。
    賈琮握住她微涼的手,那掌心的溫熱和力量透過指尖傳遞過來。
    “放心,我還撐得住。”
    他指節輕輕摩挲她的手背,隨即目光一凝,看向案上,
    “隻是這開局,便有人迫不及待了。”
    他拿起一份剛剛由吏部值房“驚蟄”名單上官員緊急呈上的奏報,遞給黛玉。
    “看看這個。”
    黛玉展開,快速瀏覽,秀眉微蹙:“禮部侍郎李崇義,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周炳……還有翰林院幾位清流?”
    奏報上詳細列明了在賈琮離開太廟、前往吏部值房這短短不到一個時辰內。
    這幾位依附忠順王和溫體仁餘黨的文官,竟已串聯起來。
    以“國喪期間,廢立太子、處決皇後親王,有違禮製,恐傷國本”為由,準備聯名上奏,要求“暫停睿親王監國之權,待陛下蘇醒或由宗室元老、內閣重臣共議”。
    “動作倒是快。”
    黛玉的聲音帶著一絲冷意,“他們這是想趁你立足未穩,借‘禮製’之名,行奪權之實。‘共議’?怕是想把水攪得更渾,好渾水摸魚。”
    “跳梁小醜,不足為懼。”
    賈琮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笑意卻未達眼底,
    “但蒼蠅嗡嗡,也甚是惱人。正好,殺雞儆猴的雞,自己送上門了。”
    他話音剛落,殿外便傳來內監的通傳。
    “啟稟王爺,禮部侍郎李崇義、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周炳等幾位大人,於殿外求見!言有要事啟奏監國王爺!”
    殿內空氣瞬間一滯。張武的手已悄然按在了刀柄上,眼神銳利如鷹。
    賈琮鬆開黛玉的手,重新拿起朱筆,在剛才那份奏報上飛快地批了幾個字,頭也未抬,聲音不高,卻清晰地穿透殿門。
    “傳。”
    殿門開啟,寒風卷著細碎的雪粒子湧入。
    李崇義、周炳等六位身著素服的官員魚貫而入,麵色肅然,眼神深處卻藏著不易察覺的試探之色。
    他們按品級行禮:“臣等參見監國王爺!”
    賈琮依舊未抬頭,朱筆在奏章上劃過,發出沙沙的輕響,仿佛他們的存在無足輕重。
    這無聲的漠視,讓幾位官員心頭一沉,準備好的開場白竟一時卡在喉嚨裏。
    李崇義硬著頭皮,上前一步,從袖中取出一份聯名奏折,高舉過頂。
    “王爺!臣等聯名具奏!國喪期間,先廢太子,後賜死皇後、親王,此乃亙古未有之劇變!雖有太上皇口諭,然國體攸關,禮法為大!”
    “臣等憂心此舉恐令天下惶惑,有傷陛下聖德,更動搖國本!懇請王爺暫緩行刑,召集宗室元老、內閣重臣,於太廟之前,共議國事,以安天下之心!”
    他聲音抑揚頓挫,帶著文官特有的慷慨激昂,仿佛字字句句皆為國為民。
    殿內一片死寂,隻有賈琮朱筆劃過的聲音,以及龍榻深處弘元帝微弱的呼吸。
    李崇義舉著奏折的手有些發僵,額頭滲出細汗。周炳等人也感到了無形的壓力,紛紛垂首。
    終於,賈琮放下了筆。他緩緩抬起頭,目光如冰冷的刀鋒,一一掃過階下六人。
    那眼神沒有憤怒,沒有斥責,隻有一種洞悉一切的漠然和居高臨下的審視,仿佛在看幾隻試圖撼動巨樹的螻蟻。
    “李崇義。”
    賈琮的聲音平靜無波,卻帶著千鈞之力,
    “你方才說,廢太子、賜死皇後親王,有違禮製?”
    “是……是!王爺明鑒!”李崇義連忙應道。
    “那,”
    賈琮身體微微前傾,手指輕輕敲擊著案上那份密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昨夜亥時三刻,你於城西‘聽雨軒’私會溫體仁妻弟鄭克禮,收受其紋銀五千兩,密謀在今日國喪大典後串聯官員,彈劾本王‘挾太上皇以令朝野’、‘構陷皇後太子’,這……又是什麽禮製?”
    “轟!”
    李崇義如遭五雷轟頂,臉色瞬間慘白如紙,渾身劇顫,手中奏折“啪嗒”一聲掉落在地!
    他驚恐地看向賈琮,嘴唇哆嗦著,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周炳等人更是麵無人色,冷汗涔涔而下,仿佛被無形的手扼住了喉嚨!
    “周炳,”
    賈琮的目光轉向他,聲音依舊平淡,
    “你府中第三房小妾,上月新得的那套翡翠頭麵,是忠順王府長史所贈吧?價值幾何?他讓你在今日朝議上,務必將‘睿親王身世不明,不宜監國’之言,傳入宗室耳中,是也不是?”
    周炳雙腿一軟,直接癱跪在地,抖如篩糠:“王爺……王爺饒命!臣……臣……”
    賈琮不再看他們,目光落回案上那份密報,仿佛隻是陳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收受賄賂,結黨營私,構陷親王,擾亂國喪,更意圖動搖國本……條條罪狀,證據確鑿。”
    他頓了頓,聲音陡然轉寒:“來人!”
    “末將在!”張武一步踏出,聲如洪鍾。
    “將李崇義、周炳等六人,革去頂戴花翎,剝去官服!”
    賈琮的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殺伐,
    “即刻打入天牢!交三司嚴審!其家產,全部查抄!家人,一體收監待審!凡有同黨,一個不許放過!”
    “末將領命!”
    張武眼中凶光一閃,大手一揮,早已候在殿外的如狼似虎的侍衛立刻衝入,不由分說將癱軟在地、哭嚎求饒的六人粗暴拖走。
    那淒厲的喊叫聲迅速消失在殿外的寒風中。
    殿內重新恢複死寂,卻比之前更加肅殺。
    侍立的內監們頭垂得更低,連呼吸都小心翼翼。
    黛玉站在一旁,將這一切盡收眼底。
    她看著賈琮雷霆萬鈞的手段,心中沒有絲毫波瀾,唯有堅定。
    亂世用重典,此刻容不得半點婦人之仁。
    賈琮拿起驚蟄令,遞給侍立一旁的二牛。
    “傳令‘驚蟄’玄字部,按名單,即刻拿人!凡涉李崇義、周炳串聯案者,無論官職高低,一體鎖拿!京營配合,封鎖其府邸!”
    “是!”
    二牛接過令牌,轉身快步離去,身影迅捷如風。
    處理完這突如其來的插曲,賈琮才再次看向黛玉,疲憊的眼底帶著一絲詢問。
    “玉兒,臨敬殿那邊?”
    黛玉上前一步,聲音清晰而平靜。
    “無妨。幾個不知死活的婦人嚼舌根,被我用陛下和太上皇的恩典堵了回去。鄭氏也已嚇破了膽。倒是……”
    她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冷意,“忠順王妃在聖旨到時,神色有異,雖強作鎮定,但眼神躲閃,似有懼意。”
    賈琮微微頷首:“趙爍雖下獄,其黨羽尚在,其王妃必是知情者。她跑不了。”
    他目光轉向龍榻方向,聲音低沉下去,
    “玉兒,宮闈之事,眼下最緊要。吳氏雖倒,但坤寧宮經營多年,盤根錯節,如同毒瘤。太上皇病重,陛下……亦需清淨。這內宮,必須立刻肅清!”
    黛玉迎上他的目光,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
    作為睿親王正妃,未來的攝政王妃,此刻接手內宮整頓,既是職責,也是樹立權威、掌控後宮的關鍵一步。
    她清麗的容顏上,第一次浮現出與賈琮如出一轍的決斷。
    “琮哥哥放心,我明白。這坤寧宮,還有這整個內廷,交給我。”
    她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沉靜的力量。
    她不再是那個寄人籬下、感時傷懷的少女,而是能與他並肩站在權力巔峰、執掌風雲的伴侶。
    賈琮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和難以言喻的暖意,他點點頭。
    “好。讓戴權協助你。他熟悉宮中人事。若有冥頑不靈、負隅頑抗者……”
    他眼中寒芒一閃,“不必回我,立斬不赦!”
    “嗯。”
    黛玉鄭重點頭,隨即又道,“還有一事。太妃喪儀,按製需有親王妃以上命婦主持哭靈。如今吳氏已倒,宮中位份最高者……”
    她看向賈琮。
    賈琮立刻明白。
    “你是最合適的人選。太上皇賜婚甄氏之事雖未明旨,但太妃喪儀期間,可讓她從旁協助你,一則全太妃遺願,二則也是給她一個名分上的鋪墊。具體如何安排,你斟酌便是。”
    黛玉應下:“我曉得了。”
    她看著賈琮眉宇間揮之不去的疲憊,柔聲道。
    “琮哥哥,你也需保重。前朝風浪險惡,更勝後宮百倍。”
    賈琮握住她的手,用力緊了緊:“無妨。風暴將至,我便是那定風珠。”
    兩人目光交匯,無需再多言語,一切盡在不言中。
    黛玉轉身,帶著紫鵑,在戴權恭敬的引領下,步履沉穩地走向後宮。
    她的背影在素白孝服的映襯下,纖細卻挺拔,帶著一股初生的攝政王妃的凜然威儀。
    賈琮目送她離去,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翻湧的情緒。
    他重新將目光投向案頭堆積如山的奏章和地圖。
    “張武!”他沉聲喚道。
    “末將在!”
    “傳令兵部,八百裏加急!命九邊重鎮,自即日起,進入一級戰備!嚴防韃靼、女真趁我國喪異動!凡有叩關者,無需請旨,立斬來使,全力反擊!”
    “傳令粵海鄔思遠,嚴密監控沿海倭寇動向,尤其是二皇子趙琰荊州舊部!若有異動,水師可先發製人,絕不容情!”
    “傳令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主官,一個時辰後,本王要在此殿,親聽吳氏、趙爍逆黨案初審!告訴他們,本王隻要結果,不要過程!”
    一道道命令,如同出鞘的利劍,帶著冰冷的殺伐之氣,從這禦乾殿的核心,向著帝國的四麵八方,呼嘯而去!
    喜歡紅樓:賈琮崛起請大家收藏:()紅樓:賈琮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