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永和初定

字數:5793   加入書籤

A+A-


    梨香院的喜慶喧鬧漸漸散去,賀喜的賈府女眷們也已告退。
    聖旨的金光與金冊的沉甸,無聲地宣告著薛寶釵身份的徹底轉變.
    ——從此,她是大乾睿帝的端妃,永和宮的主位。
    薛姨媽拉著寶釵的手,坐在暖炕上,眼眶依舊有些濕潤,但更多的是塵埃落定後的欣慰與不舍。
    “我的兒,這‘端妃’的封號,真真是再貼切不過了!陛下和娘娘待你親厚,給了主位,還讓你協理宮務,這是天大的信任!隻是……”
    她頓了頓,看著女兒沉靜依舊的麵容,
    “這一入宮,便是真正的皇家妃嬪了。宮規森嚴,不比在家,萬事……都要更加謹慎周全。”
    寶釵回握住母親的手,笑容溫婉而堅定.
    “媽,您放心。女兒省得。‘端’之一字,既是恩寵,亦是箴言。女兒自當謹記身份,持身以正,處事以公,襄助娘娘,不負聖恩,亦不負薛家清名。”
    她目光掃過鶯兒細心整理好的、象征妃位身份的金冊金寶和幾箱內務府剛送來的妃位規製衣飾用品,語氣平穩,
    “女兒既選擇了這條路,便早已思慮周全。永和宮,便是女兒今後的歸處了。”
    翌日清晨,天光初亮。
    一輛裝飾著妃位品級徽記、由四匹健馬拉著的朱輪華蓋車,在數名內侍、宮女的簇擁下,緩緩駛離了梨香院,沿著宮道,朝著內廷深處、屬於她的永和宮行去。
    車簾低垂,隔絕了外界的視線。
    寶釵端坐車內,身著新製的妃位常服.
    一件水藍色織金纏枝玉蘭紋的宮裝,外罩同色雲錦坎肩,發髻梳成端莊的淩雲髻,簪著象征妃位的點翠嵌珠金鳳步搖。
    她臉上薄施脂粉,更顯肌膚瑩潤,眉目沉靜。
    沒有新嫁娘般的嬌羞忐忑,隻有一種步入既定軌道的沉穩與從容。
    她透過微微晃動的車簾縫隙,望著兩側緩緩退去的宮牆殿宇,心中一片澄明。
    這條路,從她選擇站在那個人身邊時,便已清晰。
    永和宮位於內廷西六宮區域,位置不算最核心,但勝在清雅安靜,庭院寬敞。
    當華蓋車穩穩停在永和宮正門前時,早有得到消息的永和宮掌事太監劉全、掌事宮女春杏率領著宮內的太監、宮女、嬤嬤等數十人,在宮門外黑壓壓跪倒一片,齊聲高呼.
    “奴才奴婢)等恭迎端妃娘娘!端妃娘娘萬福金安!”
    聲音整齊劃一,帶著敬畏與恭順。
    寶釵在鶯兒的攙扶下,儀態萬方地下了車。
    她目光平靜地掃過跪伏在地的眾人,那份協理府務養成的威儀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讓所有宮人都屏息凝神,不敢有絲毫怠慢。
    “都起來吧。”
    寶釵的聲音清越平和,不高不低,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謝端妃娘娘!”眾人這才敢起身,垂手恭立。
    掌事太監劉全上前一步,躬身道.
    “啟稟娘娘,永和宮內外已按規製收拾妥當,一應器物陳設皆已備齊。請娘娘移步入內檢視。”
    寶釵微微頷首,在劉全和春杏的引導下,邁步踏入了永和宮的門檻。
    宮內庭院開闊,青石鋪地,幾株老樹遒勁,雖值深秋,枝葉稀疏,卻別有一番疏朗氣象。
    正殿“永和殿”匾額高懸,殿內陳設一應俱全,紫檀木家具光可鑒人,博古架上擺放著內務府精選的古玩瓷器,地上鋪著厚實的波斯地毯,暖爐裏炭火正旺,溫暖如春。
    寶釵在主位上坐下,鶯兒侍立一旁。
    劉全和春杏立刻帶領所有宮人再次跪下行大禮參拜。
    “奴才奴婢)等叩見端妃娘娘!自今日起,永和宮上下,唯娘娘之命是從,忠心侍奉,絕無二心!”
    寶釵端坐上方,受了大禮。待眾人起身後,她才緩緩開口,聲音依舊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本宮初入永和宮,有幾句話,需與爾等言明。”
    殿內瞬間鴉雀無聲,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其一,忠心。永和宮上下,隻需記住一個主子,便是當朝陛下與皇後娘娘。忠心侍奉,恪守本分,是本宮對爾等唯一的要求。若有陽奉陰違,背主求榮者,本宮眼裏容不得沙子,宮規國法更容不得!”
    “其二,勤謹。各司其職,各守其責。灑掃庭除,侍奉起居,傳話跑腿,皆需盡心竭力,不得懈怠推諉。本宮這裏,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絕無偏私。”
    “其三,和睦。永和宮內,無論品級高低,皆需和睦相處,守望相助。嚴禁搬弄是非,拉幫結派,互相傾軋。若讓本宮知曉有人挑撥生事,擾亂宮闈,定嚴懲不貸!”
    她目光如平靜的湖水,緩緩掃過每一個宮人的臉龐,那份沉靜中的壓力,讓所有人都心頭一凜。
    “爾等可都聽明白了?”
    “奴才奴婢)明白!謹遵娘娘教誨!”
    眾人齊聲應道,聲音比之前更加洪亮整齊。
    “好。”
    寶釵微微頷首,“劉全,春杏。”
    “奴才奴婢)在!”兩人連忙上前。
    “永和宮日常運轉,一應事務,暫由你二人總管。人員調度,月例發放,器物管理,皆需登記造冊,定期向本宮回稟。若有疑難,及時稟報。”
    “奴才奴婢)遵命!”
    劉全和春杏心中一定,知道這是娘娘給予的信任,也感到了肩上的責任。
    “都下去各司其職吧。”寶釵揮了揮手。
    “是!”
    眾人如蒙大赦,又恭敬地行了一禮,才魚貫退出正殿,各自忙碌起來。
    殿內隻剩下寶釵、鶯兒和幾名貼身侍奉的宮女。
    寶釵緊繃的肩背才微微放鬆下來,端起鶯兒奉上的熱茶,輕輕呷了一口。
    入宮的第一道考驗——收服宮人,樹立威信——算是平穩度過。
    這些宮人的眼神從最初的敬畏試探,到後來的信服恭謹,她看得分明。
    “娘娘,各處都看過了,可還滿意?若有不合心意的地方,奴婢這就讓內務府來調整。”
    鶯兒輕聲問道。
    寶釵環視著這間今後將屬於自己的宮殿,目光落在窗明幾淨的暖閣,那裏已設好了書案,筆墨紙硯一應俱全.
    旁邊還設了一個小巧精致的多寶閣,顯然是預備給她放置喜愛的書籍或器物。
    “不必了,內務府安排得很妥當。”
    寶釵放下茶盞,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
    “清雅素淨,正合我意。將我從府裏帶來的那幾卷賬冊、那套《資治通鑒》,還有母親給的那尊白玉觀音,安置到暖閣去便是。”
    她頓了頓,補充道,“再在書案旁添一個算盤。”
    “是,娘娘。”
    鶯兒會意地笑了。娘娘即便入宮為妃,這理事掌家的本能和習慣,是刻在骨子裏的。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內侍清亮的通傳聲:
    “皇後娘娘駕到——!”
    寶釵神色一肅,立刻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快步迎至殿門口。
    隻見皇後林黛玉在紫鵑、雪雁等宮女的簇擁下,正款步走來。
    她今日隻穿著一身家常的杏子紅縷金百蝶穿花雲錦襖,外罩一件銀狐皮鬥篷,發髻簡單挽起,斜簪一支點翠步搖,雖未著翟衣鳳冠,但那份母儀天下的雍容氣度已渾然天成。
    她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小腹處已能看出明顯的弧度。
    “臣妾薛寶釵,恭迎皇後娘娘鳳駕!娘娘萬福金安!”寶釵在殿門前盈盈拜倒。
    黛玉快走幾步,親自彎腰扶起她:“端妃妹妹快快請起!你我姐妹,何須如此大禮。”
    她拉著寶釵的手,仔細端詳著她,眼中是真誠的笑意,
    “這身宮裝穿在你身上,更顯端莊大氣,這‘端’字封號,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兩人相攜步入殿內落座。黛玉環顧四周,點點頭.
    “這永和宮收拾得不錯,清雅安靜,正合妹妹的性子。可還缺什麽?若有不便之處,盡管同我說。”
    “謝娘娘關懷,內務府安排得極為周全,臣妾並無不便。”
    寶釵恭敬地回道,親自為黛玉奉茶。
    “那就好。”
    黛玉接過茶盞,輕輕放在一旁,看著寶釵,語氣認真起來,
    “妹妹如今是永和宮主位,更是陛下親封的‘端妃’。‘端’字之意,妹妹想必深知。陛下與我,對你寄予厚望。這後宮諸事繁雜,尤其我如今身子漸重,精力難免不濟,日後少不得要多多勞煩妹妹,為我分擔這協理六宮之責。”
    寶釵起身,斂衽一禮,神色鄭重。
    “皇後娘娘信任,臣妾感激不盡,亦深感責任重大。臣妾定當竭盡全力,處事公允,勤謹周到,盡心竭力輔佐娘娘,打理宮務,以報陛下與娘娘天恩於萬一。”
    “願做娘娘手中玉尺,為後宮立規明矩,使六宮和睦,上下安寧,絕不敢有絲毫懈怠。”
    黛玉看著她眼中那份沉靜的力量與全然的認真,心中最後一絲疑慮也徹底消散。
    她伸出手,再次握住寶釵的手,笑容溫暖而欣慰,
    “好妹妹,有你在,我安心多了。這後宮,我們姐妹同心,定能打理得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