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寶釵探訪
字數:6047 加入書籤
永和宮正殿內,林黛玉與薛寶釵執手相談,氣氛溫馨而融洽。
又閑話了幾句家常,黛玉關切地問了薛姨媽安置的情況,寶釵一一答了。
眼見日頭漸高,黛玉體諒寶釵剛遷宮還需整頓,便起身道。
“好了,妹妹初來乍到,永和宮諸事還需你親自理順,我就不多叨擾了。你且安心安置,若有任何需要,隨時遣人來鳳藻宮尋我便是。”
“謝娘娘體恤。”寶釵連忙起身相送。
黛玉走到殿門口,腳步微頓,似想起什麽,回頭看著寶釵,眼中帶著一絲促狹的笑意,聲音壓低了些。
“對了,琮哥哥……陛下他昨夜批閱奏章又是到三更天,今早大朝會後又一頭紮進了禦書房,午膳都傳了兩次,人還沒出來。我瞧著,那禦書房的燈,怕是要亮到後半夜去了。”
她輕輕拍了拍寶釵的手背,語氣溫和卻意有所指,
“妹妹如今是永和宮的主位,亦是陛下的妃嬪。陛下勤政,是萬民之福,但龍體亦需珍重。妹妹若有閑暇,不妨……替我去看看他?勸他歇息片刻也好。陛下待妹妹,終究是不同些。”
黛玉的話點到即止,但寶釵何等聰慧,立刻明白了皇後的深意。
這不僅是讓她去關心陛下,更是給她一個與陛下獨處、增進情誼的機會,也是對她這位新晉端妃身份的一種認可。
她心中微動,臉上卻依舊端莊,恭敬應道。
“臣妾明白了。謝娘娘提點。”
送走了皇後鳳駕,寶釵站在永和宮的門檻內,望著宮道上遠去的儀仗,心緒微瀾。
黛玉的體貼與大度,讓她心中感佩。
而那句“陛下待妹妹,終究是不同些”,也讓她平靜的心湖泛起一絲漣漪。
她轉身回殿,並未立刻去暖閣整理書籍,而是對鶯兒吩咐道。
“鶯兒,去小廚房看看,讓他們熬一盅冰糖銀耳蓮子羹,要溫潤清火,火候足些。再備幾樣清爽的小點。”
“是,娘娘。”鶯兒心領神會,立刻去辦。
約莫半個時辰後,一盅燉得晶瑩剔透、散發著清甜香氣的冰糖銀耳蓮子羹,並幾碟精致小巧的桂花糕、棗泥山藥糕,被仔細地放入食盒中。
寶釵換了一身相對素雅些的妃位常服,依舊是水藍色調,隻是花紋更簡潔,發髻也略鬆了些,隻簪了一支碧玉簪,更顯溫婉。
她帶著鶯兒,提了食盒,向禦書房行去。
禦書房外,當值的太監和侍衛見是新冊封的端妃娘娘駕到,不敢怠慢,連忙躬身行禮通傳。
一位身著深青色總管太監服色、麵皮白淨、眼神沉穩中透著精明的中年太監守在門口,正是如今在禦前頗得信用的首領太監——常祿。
他原是太上皇身邊大太監戴權一手調教、極為看重的幹兒子,為人機敏謹慎,處事圓融,深諳宮中規矩與各方關係。
戴權在榮養前,特意將他舉薦給了賈琮。
賈琮見其確實穩重可靠,便留在身邊聽用,如今已隱隱有接替戴權,成為新朝內廷大總管之勢。
常祿見是寶釵,臉上立刻堆起恭敬而不失分寸的笑意,快步上前,深深一揖。
“奴才常祿,給端妃娘娘請安。”
寶釵溫和頷首:“常公公辛苦。”
“娘娘折煞奴才了。”
常祿直起身,笑容可掬,“陛下正在批閱奏章,娘娘可是來送點心?”
他目光掃過鶯兒手中的食盒。
“正是。看陛下操勞,燉了些羹湯,想著送來。”
寶釵聲音輕柔。
常祿眼中了然之色更濃,低聲道。
“娘娘稍候片刻,容奴才進去通稟一聲。陛下方才還念叨說有些餓了。”
“有勞常公公。”寶釵微微點頭。
常祿轉身,步履輕捷無聲地進了禦書房。
片刻功夫便又出來,側身讓開,臉上笑容更深了幾分,躬身道。
“娘娘,陛下請您進去。陛下見了您,定是歡喜的。”
寶釵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示意鶯兒在外等候,自己提了食盒,步履沉穩地踏入禦書房。
一股濃重的墨香和淡淡的疲憊氣息撲麵而來。
寬大的紫檀禦案後,賈琮正埋首於一堆奏章之中,眉頭微鎖,手中的朱筆懸停,似乎在斟酌著什麽。
他依舊穿著玄色常服,隻是領口微敞,顯出幾分忙碌中的隨意。
案頭的燈燭雖未點燃,但窗外透進來的天光已顯昏暗,映著他專注而略帶倦意的側臉。
“臣妾薛寶釵,參見陛下。”
寶釵在禦案前數步停下,盈盈拜倒。
賈琮聞聲抬起頭,看到是寶釵,緊鎖的眉頭舒展,露出溫和的笑意。
他放下筆,身體向後靠了靠,揉了揉眉心。
“是寶釵啊,快起來。怎麽這個時候過來了?永和宮都安置妥當了?”
他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顯然是長時間說話批閱所致。
寶釵起身,將食盒輕輕放在一旁的矮幾上,溫言道。
“回陛下,永和宮一切安好,謝陛下和皇後娘娘掛心。”
她抬眼,目光落在賈琮略顯疲憊的臉上,語氣帶著自然的關切,
“臣妾聽聞陛下自早朝後便一直在此批閱奏章,午膳也未得空用。心中……實在難安。便自作主張,燉了些冰糖銀耳蓮子羹,並幾樣小點,想著陛下或許能用些,清清火氣,也稍解疲乏。”
她邊說邊打開食盒,將那盅溫熱的羹湯和小點一一取出,動作輕柔而利落。
賈琮看著她忙碌的身影,聽著她溫婉關切的話語,再聞到那清甜的香氣,心頭不由一暖。
連日來的案牘勞形、千頭萬緒的國事帶來的沉重感,仿佛在這一刻被這尋常的關懷悄然驅散了些許。
“你有心了。”
賈琮站起身,走到矮幾旁坐下,看著那盅晶瑩剔透的羹湯,
“正好有些餓了。”
寶釵親手為他盛了一小碗,遞到他麵前,聲音輕柔。
“陛下嚐嚐,可還合口?”
賈琮接過,舀了一勺送入口中。
銀耳燉得軟糯,蓮子粉糯清甜,冰糖的甜度恰到好處,溫潤地滑過喉嚨,瞬間撫平了那份焦躁的幹渴,連帶著疲憊的神經也舒緩了不少。
“嗯,很好。”
賈琮讚許地點點頭,又嚐了一塊棗泥山藥糕,口感細膩綿軟,
“清爽可口,正合朕意。寶釵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的好。”
他看向寶釵,眼中帶著暖意,“難為你想著。”
寶釵微微垂眸,唇角帶著淺笑:“陛下喜歡就好。能為陛下略盡綿薄,是臣妾的本分。”
她看著賈琮似乎放鬆了些,便溫聲勸道,
“陛下,國事雖重,龍體更是根本。這奏章……是永遠批不完的。不若先用些點心,稍事歇息片刻?皇後娘娘也甚是掛念陛下龍體,方才還特意叮囑臣妾要勸陛下珍重。”
聽到黛玉也關切著自己,賈琮心中更是熨帖。
賈琮看著眼前溫婉沉靜、體貼入微的寶釵,再想到黛玉的賢惠大度,連日來的辛勞似乎都值得了。
賈琮放下碗,目光落在寶釵身上,那份屬於帝王的威嚴在暖黃的暮色中悄然褪去,流露出幾分屬於趙琮的溫情。
“玉兒……和寶釵你,都是極好的。”
賈琮輕歎一聲,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漸沉的暮色,
“今日便到這裏吧。”
賈琮轉身,看向寶釵,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親近,
“朕也有些乏了。寶釵,陪朕回永和宮吧。”
寶釵心中微震,麵上卻依舊沉靜,屈膝應道。
“是,臣妾遵旨。”
禦書房外,常祿早已備好了輕便的步輦。
賈琮拒絕了步輦,隻道。
“離得不遠,走走也好。”
侍立在側的常祿,聞聽此言,極其自然地微微側身,對著抬輦的小太監們一擺手。
幾個小太監訓練有素,立刻悄無聲息地將步輦穩穩撤後數尺,垂首肅立,仿佛那華麗的輦輿從未出現過。
賈琮與寶釵並肩而行,在暮色籠罩的宮道上緩緩走向永和宮。
內侍和宮女們遠遠跟在後麵,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
一路無話,唯有衣袂摩擦的細微聲響。
夕陽的餘暉將兩人的身影拉長,交織在一起。
寶釵能清晰地感受到身邊人身上傳來的、屬於帝王的威儀與淡淡的疲憊,以及那份獨處時才會流露的、卸下重擔後的鬆弛。
她的心,在暮色中,悄然安定下來。
回到永和宮,宮燈早已點亮,溫暖的光芒驅散了深秋的寒意。
殿內溫暖如春,熏著淡淡的安息香,令人心神寧靜。
鶯兒等宮女早已備好了溫水、巾帕等物。
寶釵親自上前,替賈琮解下外袍,動作輕柔而自然。
賈琮看著她低垂的眉眼,專注的神情,那份沉靜中的溫柔,讓他的心也變得格外柔軟。
梳洗更衣畢,晚膳也已在偏殿擺好。菜式不算多,但樣樣精致可口,以清淡養生為主。
兩人對坐而食,氣氛寧靜而溫馨。
賈琮顯然胃口好了些,寶釵則安靜地為他布菜添湯,偶爾低聲介紹一兩樣菜式的做法或來曆,言語溫婉,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