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鳳藻陳情
字數:5744 加入書籤
承乾宮東配殿的宮門在身後緩緩合攏,甄沐瑤深吸一口微涼的秋日空氣,定了定神。
她身著新製的妃位常服。
一件月白色繡折枝玉蘭的宮裝,外罩同色雲錦坎肩,發髻梳得一絲不苟,簪著象征淑妃身份的赤金點翠嵌珠步搖,端莊典雅。
錦書捧著那個深藍色的錦匣,亦步亦趨地跟在身後。
“娘娘,是直接去禦書房求見陛下嗎?”
錦書輕聲問道,眼中帶著一絲緊張與期待。
甄沐瑤腳步未停,目光沉靜地望向鳳藻宮的方向,聲音清晰而堅定。
“不,先去鳳藻宮拜見皇後娘娘。”
錦書微怔,旋即了然。自家娘娘行事,從來都是周全穩妥,深諳禮數。
鳳藻宮外值守的宮女太監見到新晉的淑妃娘娘駕臨,立刻躬身行禮通傳。
紫鵑聞訊快步迎了出來,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恭敬笑容。
“奴婢給淑妃娘娘請安。娘娘快請進,皇後娘娘正在暖閣歇息。”
甄沐瑤微微頷首:“有勞紫鵑姑娘。”
步入熟悉的鳳藻宮暖閣,溫暖馨香的氣息撲麵而來。
黛玉正斜倚在臨窗的軟榻上,手中拿著一卷書,小腹處的弧度在杏子紅的家常襖子下愈發明顯。
見到甄沐瑤進來,她放下書卷,臉上露出溫婉的笑意,作勢要起身。
“淑妃妹妹來了,快坐,不必多禮。”
“臣妾參見皇後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甄沐瑤依禮福身,姿態恭謹。
“快起來。”
黛玉示意紫鵑搬來繡墩放在榻前,“妹妹剛遷宮,諸事可都安置妥當了?承乾宮那邊還缺什麽?”
“謝娘娘關懷,內務府安排得極為周全,並無短缺。”
甄沐瑤依言坐下,目光清澈地看向黛玉,
“臣妾今日前來,一是謝恩,叩謝娘娘恩典,賜予‘淑妃’之位,更賜居承乾宮東配殿,沐瑤銘感五內。”
她再次微微欠身。
黛玉含笑虛扶。
“妹妹性情溫婉,持身以正,這‘淑’字當之無愧。賜居承乾宮,亦是盼妹妹能安身立命,和睦宮闈。你我姐妹,無需如此客套。”
甄沐瑤抬起頭,直視著黛玉溫潤卻洞察的眼眸,語氣帶上了一絲鄭重。
“娘娘體恤,沐瑤感激。今日前來,其二,也是想向娘娘稟明一事。”
黛玉見她神色認真,也坐直了些:“妹妹請講。”
甄沐瑤示意錦書上前,接過那個深藍色的錦匣,雙手捧至黛玉麵前,輕輕打開。
“這是……?”
黛玉的目光落在那疊厚厚的、書寫工整的素色箋紙上,首頁《商稅厘革條陳》幾個清秀有力的楷書清晰可見。
“回稟娘娘,”
甄沐瑤的聲音沉靜而清晰,“這是臣妾入宮前,結合甄家舊日經營之得失,並閱覽了部分戶部近年稅賦卷宗與地方呈報後,草擬的一份關於改革現行商稅的條陳。”
黛玉眼中瞬間掠過一絲真正的驚訝,隨即化為深切的探究與隱隱的欽佩。
她原以為這位新封的淑妃,帶著太上皇的托付而來,所求不過安穩與體麵,未曾想……她竟有如此膽識與抱負!
“商稅改革?”
黛玉的聲音帶著一絲凝重,她伸手從錦匣中取出了最上麵的幾頁紙,快速瀏覽起來。
條陳開篇便直指時弊:名目繁多、征繳混亂、吏員勒索、商戶偷漏、國庫虛耗……條分縷析,一針見血。
“是,”
甄沐瑤迎著黛玉審視的目光,毫不退縮,條理清晰地闡述核心,
“臣妾愚見,欲解國庫之困,開源節流,商稅實為一大可圖之利。然現行稅製弊端叢生,非但稅源流失嚴重,更滋擾地方,敗壞吏治。此策意在化繁為簡,統一稅率,推行印花稅票,設立獨立稽查司,並輔以商賈信譽評級之製……”
她簡潔而精準地概述了條陳的核心措施,雖未展開細節,但那清晰的思路、對經濟事務的熟稔以及那份銳意改革的勇氣,已然讓黛玉刮目相看。
黛玉一邊聽著,一邊快速翻閱著手中的文稿。
她看到那些具體的稅率設想、印花稅票的防偽設計、稽查司的權責劃分、商譽評級的操作細則……
字裏行間透出的不僅是女子的聰慧,更有經世致用的務實眼光和縝密心思。
這絕非一時興起的閨閣筆墨,而是經過深思熟慮、極具可行性的治國良策!
黛玉放下手中的紙張,抬起頭,看向甄沐瑤的目光已充滿了毫不掩飾的驚歎與激賞。
“沐瑤妹妹!”
她輕喚一聲,語氣中帶著真摯的感慨,
“此策……此策實乃濟世良方!條理之清晰,見解之深刻,切中時弊之精準,便是朝中許多飽讀詩書、久曆宦海的老臣,恐也未必能及!”
她頓了頓,眼中是深切的欽佩:“妹妹有此大才,有此為國分憂之心,實乃陛下之福,大乾之幸!太上皇指婚,真是慧眼識珠!”
黛玉深知,國庫空虛是新朝麵臨的巨大挑戰,這份條陳的價值,不可估量。
甄沐瑤被黛玉如此直白的讚譽說得臉頰微紅,但眼神依舊清亮堅定。
“娘娘謬讚,沐瑤愧不敢當。此策不過是一家之言,紙上談兵,其中疏漏與施行之難處必然不少。唯盼能拋磚引玉,為陛下與娘娘分憂一二。”
“妹妹過謙了。”
黛玉正色道,“此等關乎國計民生之策,非有真知灼見與經世之才不能為。陛下此刻應在禦書房批閱奏章,妹妹此策,正當其時!”
她將文稿小心地放回錦匣,合上蓋子,鄭重地遞還給甄沐瑤,
“妹妹速去禦書房求見陛下吧。本宮想,陛下見了此策,定會如本宮一般,既驚且喜,更會深感欣慰。”
她眼中帶著鼓勵和支持。
“去吧,莫要耽擱了。本宮在此,靜候妹妹佳音。”
黛玉明白,這份條陳不僅關乎國政,更是甄沐瑤在宮中立足的關鍵一步。她樂見其成。
“謝皇後娘娘!”
甄沐瑤心中大定,起身接過錦匣,再次深深一禮。
黛玉的理解、肯定與支持,讓她前路更加明朗。
......
禦書房內,墨香濃鬱。
堆積如山的奏章幾乎淹沒了寬大的紫檀禦案。
賈琮身著玄色常服,眉頭微鎖,正提筆在一份關於西北軍糧調撥的奏折上寫下朱批。
常祿垂手侍立一旁,大氣不敢出。
“陛下,淑妃娘娘在殿外求見。”
一名小太監輕步進來,低聲通稟。
賈琮筆鋒一頓,有些意外。
甄沐瑤剛冊封不久,遷入承乾宮,此時求見……
“宣。”
他放下朱筆,身體向後靠了靠,揉了揉眉心,眉宇間的疲憊稍緩。
片刻,甄沐瑤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她手捧錦匣,步履端莊,行至禦案前數步,盈盈下拜。
“臣妾甄沐瑤,參見陛下。”
“愛妃平身。”
賈琮聲音溫和,帶著一絲詢問,
“可是承乾宮安置有何不便?”
“回陛下,承乾宮一切安好,謝陛下掛心。”
甄沐瑤起身,目光沉靜地望向賈琮,
“臣妾此來,是有一物,想鬥膽呈於陛下禦覽。”
她雙手將那個深藍色的錦匣捧起。
常祿立刻上前接過,小心地放在禦案一角。
賈琮的目光落在錦匣上,那纏枝蓮紋的暗繡透著雅致。
“哦?是何物?”他示意常祿打開。
匣蓋開啟,露出裏麵厚厚一疊裝訂整齊的素色箋紙。首頁《商稅厘革條陳》幾個字映入眼簾。
賈琮的瞳孔幾不可察地收縮了一下。
他伸出手,取出了最上麵的一疊。
禦書房內一時間隻剩下紙張翻動的細微聲響。
賈琮看得很快,但異常專注。初時是審視,旋即眼中便流露出驚異。
那剖析弊政的犀利,那化繁為簡的思路,那印花稅票的設計,那稽查司的構想,那商譽評級的創新……
一條條,一款款,無不直指要害,切中時弊,且構想精妙,極具操作性!
這絕非尋常閨閣女子能有的見識!
他越看,神色越是凝重,眼中的驚異漸漸化為深沉的震動與難以掩飾的激賞。
這份條陳的價值,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國庫空虛是他心頭大石,開源節流迫在眉睫,而商稅這塊難啃的骨頭,正是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