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禦書房夜話

字數:5623   加入書籤

A+A-


    禦書房的燈火,一直亮到了深夜。
    此刻,禦書房內異常安靜。
    沉水香的氣息沉凝厚重,案頭堆積的奏章似乎又高了一疊。
    賈琮已換下繁複的袞冕,隻著一身玄色暗龍紋常服,坐在寬大的紫檀禦案後,指節分明的手正捏著一份來自江南的密報,眉頭微鎖。
    “陛下,戶部尚書林大人求見。”
    常祿的聲音在門外輕輕響起。
    “宣。”
    賈琮放下密報,眉宇間的凝重並未消散。
    片刻,林如海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他依舊穿著白日那身深緋仙鶴補服,隻是神情間難掩一絲疲憊,但那雙眼睛依舊沉靜銳利,如同曆經風浪的礁石。
    “臣林如海,參見陛下。”
    他行至禦案前,依禮參拜。
    “嶽父大人不必多禮,快坐。”
    賈琮的聲音比朝堂上溫和了許多,甚至帶著一絲晚輩的親近。
    他指了指禦案旁早已備好的紫檀圈椅,又對常祿吩咐道。
    “上參茶,要濃些。”
    “謝陛下。”林如海依言坐下,沒有客套。
    常祿很快奉上兩盞熱氣騰騰、散發著濃鬱藥香的參茶,隨即無聲地退下,將厚重的殿門輕輕合攏。
    一時間,書房內隻剩下君臣二人,翁婿之間。
    賈琮端起茶盞,吹了吹熱氣,目光落在林如海臉上,開門見山,
    “嶽父,今日朝堂,雖則畢老以雷霆之勢壓下了明麵上的反對,揚州試點也已定下,然……”
    他頓了頓,眼神變得深邃而銳利。
    “樹欲靜而風不止。那些盤根錯節的利益,豈會甘心束手就擒?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尤其是揚州……”
    賈琮拿起那份密報,遞給林如海。
    “嶽父請看。這是朕剛收到的,揚州府那邊,溫體仁的幾個老關係,還有幾個與當地大鹽商、絲綢巨賈勾連甚深的地方官,近來走動異常頻繁。朕擔心,試點未行,阻力已生。嶽父此去揚州,名為總領新政,實則是踏入龍潭虎穴。”
    林如海接過密報,快速瀏覽,眉頭也漸漸鎖緊。
    上麵的名字和一些蛛絲馬跡的聯係,印證了他的某些猜測。
    他放下密報,臉上並無懼色,反而露出一絲沉靜的決然。
    “陛下所慮,臣心知肚明。”
    林如海的聲音沉穩有力,“揚州乃兩淮鹽運樞紐,富甲天下,亦是舊弊盤踞最深的淵藪之一。溫黨餘孽、地方豪強、乃至被新政斷了財路的胥吏,必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暗中串聯,伺機反撲。”
    他端起參茶,啜飲一口,滾燙的液體似乎給了他更多的力量,眼神愈發堅定。
    “然,臣既領聖命,便早將生死置之度外!有畢老持王命旗牌同行,有陛下在朝中鼎力支持,更有商稅新政乃利國利民之大道,臣有何懼?”
    “些許魑魅魍魎,跳梁小醜,不過是螳臂當車!他們若敢伸手,畢老的鍘刀,臣的算盤,定叫他們粉身碎骨,有來無回!”
    賈琮看著他這位嶽父,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飾的激賞與信任。
    林如海的能力、忠誠和這份擔當,正是他推行新政最需要倚重的臂膀。
    “好!嶽父有此決心,朕心甚慰!”
    賈琮放下茶盞,身體微微前傾,語氣帶著鄭重,
    “畢老年事雖高,但剛正不阿,手段鐵血,有他坐鎮,可震懾宵小。嶽父在揚州,需與他緊密配合,一文一武,剛柔並濟。朕已密旨揚州衛指揮使,令其全力配合你們行事,必要時,可動用衛所軍士彈壓騷亂!”
    “臣遵旨!必與畢老同心戮力,掃清障礙!”
    林如海拱手應道。
    君臣二人就揚州試點的細節、可能遇到的阻力及應對之策又低聲商議了許久。
    賈琮對林如海提出的幾處預案都給予了肯定和支持,並補充了幾條更狠厲的備用手段,顯示出對此事的極度重視和不容失敗的決心。
    正事議畢,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輕柔卻清晰的腳步聲,伴隨著紫鵑壓低的聲音。
    “娘娘,您慢些……”
    話音未落,厚重的殿門被輕輕推開一道縫隙。
    黛玉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她穿著一身家常的杏子紅縷金百蝶穿花雲錦襖,小腹處的隆起已十分明顯,一手被紫鵑小心攙扶著,另一手則輕輕扶著後腰。
    她臉上帶著一絲擔憂和掩飾不住的疲憊,卻在看到殿內情景時,腳步頓住了。
    “陛下……爹爹?”
    黛玉的聲音帶著驚訝,隨即是了然,
    “原來爹爹也在。”
    她扶著紫鵑的手,緩緩走了進來。
    賈琮立刻起身,大步迎上前去,自然地接替紫鵑的位置,一手穩穩扶住黛玉的手臂,一手輕輕覆在她扶著後腰的手上,語氣帶著責備,更多的是心疼。
    “玉兒,這麽晚了,怎麽還過來?不是讓你早些歇息嗎?禦醫說了你要靜養。”
    他的動作輕柔而自然,那份嗬護之情溢於言表。
    林如海也早已起身,看著女兒被女婿如此小心地攙扶著,眼中閃過一絲欣慰,隨即是更深的不舍。
    黛玉就著賈琮的攙扶,微微靠著他站穩,抬眸看向父親和丈夫,溫婉一笑,眼中帶著關切。
    “臣妾在鳳藻宮,想著陛下今日朝堂上雷霆萬鈞,必定勞心勞力,又批閱奏章至深夜,怕陛下忘了時辰,更怕陛下……氣著了身子。便讓紫鵑燉了些安神寧心的百合蓮子羹送來。”
    她示意了一下紫鵑手中提著的食盒。
    “隻是沒想到爹爹也在商議國事。”
    她的目光在父親略顯疲憊的臉上停留,敏銳地察覺到禦書房內不同尋常的凝重氣氛,
    “可是……有棘手之事?”
    賈琮扶著黛玉在另一張鋪了厚厚軟墊的圈椅上坐下,輕歎一聲,沒有隱瞞。
    “嶽父與朕正在商議揚州試點之事。密報顯示,溫黨餘孽和地方勢力已有串聯跡象,恐對新政不利。朕正叮囑嶽父此去需萬分小心。”
    “揚州?”
    黛玉聞言,扶著後腰的手下意識地收緊,臉上那份溫婉瞬間被擔憂取代。
    她看向父親,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輕顫。
    “爹爹……您要親自去揚州?”
    作為皇後,她深知商稅新政的重要和艱險。
    但作為女兒,她更清楚父親年歲漸長,此去風波之地,山高水遠,又豈能安心?
    林如海看著女兒眼中那份擔憂,心中暖流激蕩。
    他走到黛玉麵前,臉上露出溫和而堅定的笑容,如同幼時安撫她一般。
    “玉兒莫憂。”
    林如海的聲音沉穩有力,帶著安撫人心的力量,
    “爹爹此去,有畢老大人同行,他老人家持王命旗牌,剛正不阿,宵小不敢近前。陛下在京城更是運籌帷幄,做爹爹的堅強後盾。何懼之有?”
    他頓了頓,目光慈愛地落在女兒隆起的腹部,聲音愈發柔和。
    “倒是你,玉兒,身懷六甲,正是最需靜養的時候。爹爹遠行,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你啊。”
    他伸出手,似乎想像從前那樣拍拍女兒的手背,但手伸到一半,又意識到君臣之別,在空中微微一頓。
    黛玉卻毫不猶豫地伸出手,輕輕握住了父親布滿歲月痕跡的手掌,那溫暖熟悉的觸感讓她眼眶微熱。
    “爹爹……”
    黛玉的聲音帶著一絲哽咽,卻努力揚起笑容,
    “女兒在宮裏很好,陛下待我極好,事事周全。太醫每日都來請脈,嬤嬤宮人們也盡心。您看,女兒這不是好好的?您不必為我掛心,隻管專心新政便是。隻是……”
    她緊了緊父親的手,“江南濕冷,爹爹定要保重身體,莫要太過操勞,按時用藥,女兒……女兒在京城等您平安歸來。”
    賈琮站在一旁,靜靜看著這一幕,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他上前一步,一手輕輕攬住黛玉的肩,一手鄭重地覆在林如海與黛玉交握的手上。
    “嶽父大人放心!”
    賈琮的聲音斬釘截鐵,如同最堅定的磐石,
    “玉兒與腹中孩兒,朕必竭盡全力護她們母子周全!宮中內外,絕不容許有絲毫閃失!您安心去揚州,放開手腳,掃清積弊!待新政功成,玉兒平安誕下麟兒,朕親自為嶽父設宴慶功,接風洗塵!”
    林如海眼中閃爍著欣慰與豪情,重重點頭。
    “好!好!有陛下此言,老臣再無後顧之憂!揚州之事,陛下與娘娘且放寬心,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恩,不負娘娘期許,定將新政辦成,為這大乾江山,再開新局!”
    “爹爹……”
    黛玉眼中含淚,臉上卻綻開溫暖而堅定的笑容,
    “女兒等著您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