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委任狀與有點繞

字數:4834   加入書籤

A+A-


    “除非什麽?”
    “除非可以組建商團招兵看護,最好還能像當年李中堂那樣請洋人弄個洋槍隊。先幫官府守住家,然後官府可得把這筆錢認下來啊”。
    “那是自然,理所應當。我這就給你寫條子接我的差事”。
    旁邊通事一副看不下去的表情,說“這位,把總是吧,我看你也沒辦過什麽公事啊。這麽重要的事情,怎麽能一個條子就算數呢。得,我也是想早點了結這個差事,一大早上的,連茶都沒得一口。這樣,你會寫字吧?那就好,我教你怎麽寫”......
    王月生從陳掌櫃手中接過趙把總臨走時留下的委任狀看,見上麵寫道:
    “大清國廣東水師提標左營九龍巡檢司把總趙天德 為劄委事
    欽命署理九龍城寨防務·五品頂戴
    照得
    本總兵奉上憲劄飭,權攝九龍城寨一應軍民事務。茲因夷情叵測,英吉利國水師以匪患為由,屢迫我寨。本總兵亟需星夜回省請訓於製台大人,以決戰守大計。然寨中不可一日無主。查鹹豐年間粵省變亂之例,凡官軍暫離汛地,得委紳商代行撫民之責。
    等因
    查有寶芝林藥房主事陳啟沅,素孚眾望,急公好義。雖非職官,然其祖上於道光廿一年英夷犯粵時,曾協辦團練、安靖地方,功載縣誌。今特劄委該紳:
    一應權責
    代行九龍城寨官防印信,與英夷交涉皆以「大清國九龍城寨總理民務幫辦」名義署理;
    稽查寨內奸宄,約束遊民,遇械鬥盜搶等事,準依《大清律例》就地決斷;
    夷人所索錢糧夫役,非經省憲明令不得擅許,然保民為要,可權宜緩頰。
    特諭
    該紳接劄之時,寨中官軍已悉數奉調離防,倉廩武庫皆空,並無寸鐵粒米遺存。凡民戶糾紛、產業爭訟,概與朝廷無涉。惟念上天好生之德,該紳當以仁心施救,勿使黎庶塗炭。
    右劄仰陳啟沅準此
    光緒二十六年六月廿八日
    鈐印:九龍城寨防禦之關防)”
    王月生看完,先是讚了一句“沒想到錢先生那位通事)對朝廷的公文這麽在行,寫得有模有樣”。陳掌櫃笑道,“他以前給道台做過刑名師爺,後來覺得洋務有前途,才來的香港找機會”。
    “這麽個把總就是五品官?”
    “把總為七品,但戰時加“五品頂戴”以示權變的事情,在平定長毛太平天國)時屢見不鮮。這位趙天德,一是想用這件事不但能免個臨陣脫逃之罪,恐怕還想著立功升遷呢。二麽,我估計他也存了自保之心。時候若是我們這邊或者英國人拿這個說事,他大可以用他不是五品官、這是假文書來辯解”。
    “都是聰明人啊。那這個九龍城寨防禦之關防是怎麽回事?歪歪扭扭的,木頭茬子都新的呢”。王月生手裏把玩著一個木頭戳子。
    “嗨,臨時刻的。要不我說他有自保之心呢,這個關防根本不符合朝廷的規製”。
    ......
    “這個操作根本不符合朝廷的規製!哦,不是,不符合體製的規則嘛。你不是有編製的嘛,事業編也是編啊,你沒犯錯誤為什麽要走。你就不走,能咋的”,王月生在後世一副義憤填膺、同仇敵愾的表情。對麵的馮小姐無聊地玩弄著前麵裝著冰塊威士忌的岩石杯rock gass的直譯,指那種放冰塊喝烈酒的厚底、寬口、短身的玻璃杯)。二人此時正在滬都浦東的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大堂吧裏。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恰巧就是王月生賣梵高畫時租會議室的那家酒店。
    “一言難盡,反正就那麽回事。我是看透了,難怪內地那麽多地方發展不起來,就是這種蠅營狗苟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我來滬都這邊試試。我是不想再進體製了。這不,投奔你王大少來了”。
    “別,別。別瞪眼,不是說不讓你投奔,是說別叫大少,叫老爺”。一顆冰塊準確地命中兩腿褲腿中間。“艸,你玩我,這濕一片多讓人誤會”。王月生趕緊拿起餐巾紙擦拭。“你知道我每個月除了房貸,信用卡隻刷三千多,這種生活水平怎麽養活你?”
    “別告訴我那些關於國外買地的報道都是假的”。
    “那是我家老祖買的”。
    “現在跟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打官司的外國律師也是你家老祖請的?”
    “......”詞窮。
    “你要是沒有穩妥的計劃,肯定不會花錢打這官司。跨國訴訟的律師費我可是知道的,我也有同學在中外所。但凡這種跟外國政府打官司的,一小時收費都450起,還是美金”。說完頓了頓,一個很蹩腳的媚眼拋了過來,“王老爺要是真的不知道怎麽用那塊地,請我當經理好了,我幫你運作,不用你發薪水,隻要同意我的報酬從那塊地的運作盈利中拿5就好。我保證給自己掙到年薪50萬起,人民幣啊,保證不貪不冒。怎麽樣?”又是一個拙劣的媚眼。
    “大姐,我給你轉幾個教程,你先練習好了再拋媚眼行不?你這種技術含量,我總擔心一不留神飛個隱形眼鏡片過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切”,這聲鄙夷倒是情真意切,絲毫不作假。
    王月生想了想,自己在後世沒有什麽感覺,反正無論是實際還是立的人設,都是普通白領打工仔,沒有心機、沒有手腕、也沒有什麽經天緯地之才。至於前世嘛,更是如此。雖然有王家某房大少爺的光環加持,但自己接觸的人裏,如果沒有後世資源和前世之前建立的人脈加持,純論鬥心眼的話,可能連那位九龍城寨的把總都不如。他姓什麽來著?
    自己在前世的最大的心得,就是讓比自己牛逼的人為自己辦事,隻要自己能拿捏得住。飛地這件事上,對老艾瑞克的依賴過多,不是長久之道。不管是要取代他,還是製衡他,都需要有另一股力量。問題是物以類聚,自己這種宮鬥水平,找的幾個死黨,也都是信任有餘、人品可靠、能力欠奉的主。眼前這個丫頭沒準可以。
    “這樣吧,我成立公司,請你做法人”。
    “然後你利用公司為非作歹,撈夠了錢,讓法人去坐牢?”
    “不是,你這個大美女怎麽如此胸大腹黑?”有預見性地伸手在某個部位一擋,撈起一顆半融化的冰塊。“不開玩笑了,既然你敢提出那種計酬辦法,我就答應你。放心,真的賺不到年薪五十萬的話,我拿出幾幅畫讓你幫我賣,提成補齊到五十萬。老祖不給我付律師費,但老物件還是留了些的”。
    “一言為定,老板”。一隻纖纖玉手伸了過來。“哎呀,突然忘了一件事,我隻拿提成,沒有工資的話,五險一金怎麽上啊?合同裏可得說好這塊!”
    “合同?什麽合同?我不會寫合同。幫我辦事的人都是領委任狀的,你聽著啊,大中國兩江總督治下江東道姑蘇府全旺村無業遊民王勝 為劄委事 欽命署理仿洋家具事務·三千月薪......哎呀,你怎麽又扔冰塊,還往我脖子裏扔”。
    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二人。
    “嗯,這次後台那幫家夥知道不堆疊那麽多技術術語了。裝什麽呀。切。“大中國”的稱謂隻在晚清對外文書中偶見,如《辛醜條約》漢文本,鹹豐前罕用,民國後棄用,現代人極少用;“兩江總督”一職在1905年裁撤,改為江淮巡撫;清行政區劃中無“江東道”,應為“蘇鬆太道”駐上海;“為劄委事”是晚清委任狀開頭標準格式,如果後麵跟有“照得”、“等因”等銜接詞,可判斷對方熟悉晚清公文製度;“欽命署理”:需皇帝親自任命才稱“欽命”,署理官員通常由督撫委派,此處用詞僭越製度;“姑蘇府”蘇州在清代始終稱“蘇州府”,姑蘇為雅稱而非正式建製。
    將語句輸入曆史語料庫,匹配出 97.3關鍵詞組合僅出現於18751911年檔案,如“劄委”、“署理”,現代文本幾乎無相似結構。初步結論:對象大概率接觸過晚清的正式公文且印象深刻,但可能將多個公文內容混淆,或者見到的印象深刻的公文係偽造。
    建議:1,請接觸者提供當時的聲紋與微表情描述,若此人念“欽命署理”時無戲謔語調,且肌肉微顫潛意識嚴肅感,可判定其真相信此頭銜效力,非普通spay;2,進行物質痕跡追蹤,檢測其是否攜帶晚清特有物質,如鼻煙壺包漿年代、衣物棉紗撚向,或對現代科技,如手機支付,存在認知滯後”。
    劉局長把兩張紙遞給馮小姐,繼續道“你怎麽看?”
    “我判斷他真見過贗品公文”。
    “有點繞,但是意思我聽明白了。你打算用什麽名字應聘?”
    “馮思晴”。
    “思晴?是為了見月升?還是為了看露明啊?話說那個周小姐是叫周露明吧?”
    “隨便起的,領導。對了,別忘了給馮思晴上過去這些年的社保,別真跟段子裏似的,黑幫幫臥底去上社保,發現幫裏二當家過去十幾年的社保都是公安局給上的”。
    喜歡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請大家收藏:()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