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非大虞子民,死了概不追究

字數:4612   加入書籤

A+A-


    “姑奶奶,這薑文淵到底是什麽意思,故意讓人把消息傳到鳳儀宮中。”
    殉葬二字極為敏感,薑文淵刻意這般做,分明是在側麵警告這位皇祖母不要做多餘的事情。
    武族武千輕很是不忿,隻覺得薑文淵有些大逆不道。
    武明月沒感覺有什麽不對,薑文淵都敢派兵圍了養心殿,不怕老皇帝,難道還會怕她這個當皇後不成的。
    沒當麵警告,就算一片孝心了。
    “千輕,你不要招惹文淵,到時候被抓入東宮挨頓毒打,還得我舍下老臉去救你,不要想不開。”
    “姑奶奶放心,我聰明著呢,我一來天都皇城就聽說宴星綰被薑文淵抓了,至今囚禁在東宮,我這麽國色天香,可要小心一點的。”
    武千輕頗為自戀。
    武明月輕點武千輕的腦門:“要是這樣還好說,你可知那宴星綰被文淵打的鼻青臉腫的,這件事隻有幾個人知道,宴星綰長得可不比你差,他都能下的去手。”
    “就你這樣的,估計被打的更慘,到時候可找我來訴苦。”
    武明月深知薑文淵的手段,估計武族和李族到達天都皇城的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特意給族中的小輩提個醒,不要和薑文淵結仇,有她這一層關係在,隻要沒發生衝突,薑文淵不會輕易的動手。
    聞言武千輕在內的武族小輩紛紛點頭,盛名之下無虛士,比他們還小的年紀就能監國,壓製老一輩,怎可能是個簡單的。
    他們的確眼高於頂,看不上四大皇朝的年輕一代,但薑文淵不一樣,是個可怕的怪物。
    “李族的年輕一輩最是囂張,要是惹了這位,一定沒好果子吃。”
    武千輕期待道。
    這一次出世是為古戰場遺跡,爭搶機緣,曆練一番,為家族出世做準備。
    皇極殿,早朝前,吳賢鬼鬼祟祟的往薑文淵身邊湊,太子舍人沒朝堂議事的資格,但誰讓吳賢是跟著薑文淵混的。
    “殿下,出事了,我有個族弟和人好狠鬥勇,打死了張霖,就是鎮魔城和殿下發生衝突那個,這廝在天都囂張的很,我那族弟就想給他個教訓....”
    “吳家最近很跳脫啊,你父親剛當上戶部尚書,好好約束族中子弟,別讓他們影響了你們的仕途。”
    薑文淵敲打道,對張霖的死毫無波瀾,小人物而已,還妄圖跟著鎮魔司一起向他興師問罪,不想想自己的斤兩。
    如今,鎮魔司五大家族,隻剩陸家和沈家了,經過薑文淵的搜刮後,徹底的沒了往日的風光。
    沈家已經徹底的脫離鎮魔司,來了大虞,沈正法的兒子沈暢在天都的日子倒是過得不錯,看樣子想要收了五大家族剩餘的勢力。
    想的挺美,野心很大,但不可能。
    “臣明白,回去就立下規矩,讓族人不得欺壓弱小。”
    說話間,朝臣都已趕到,早朝開始。
    一向沉默寡言,隻知道做事的,刑部侍郎裴裕安破天荒的站了出來。
    “臣有本要奏,今日外來武者頗多,一言不合在城中武鬥,傷及普通百姓,無事視大虞朝廷律法,臣覺得應當嚴懲這些武者,殺雞儆猴。”
    沈正法眼皮直跳,這句外來武者觸動他的神經,沈家剛從鎮魔司轉移來天都皇城。
    這沉默不語的屬下莫不是衝自己來的。
    平日裏不聲不響,但沈正法知道,裴裕安是最早投靠薑文淵的臣子。
    急忙上前:“殿下,此事不能一言而論,武者好鬥,傷及百姓的確應該嚴懲,但不能太過嚴苛,否則以後誰還敢來我大虞。”
    吳賢賊眉鼠眼的看了眼薑文淵,又看向裴裕安和沈正法,誰是自己人一目了然。
    想到梁弘玉前幾日暴打沈暢這件事,計上心來,惡人先告狀。
    “小臣聽到沈尚書的話,忍不住有本要奏。”
    “前幾日,沈尚書之子在街上求愛淩九寶姑娘不成惱羞成怒,當街動手,傷了好幾名百姓,還是博望侯府世子梁弘玉及時出手,才攔了下來。”
    “沈尚書莫不是想包庇你兒子吧?”
    “你放肆,我兒隻是在運功之時,掀飛了幾名百姓,並無傷亡,那梁弘玉下手及狠,我兒現在依舊重傷在身,已經受到了懲罰。”
    “這裏是朝堂,你一個太子舍人,如何敢....”沈正法憤怒,這小子惡人先告狀,不會是在給他挖坑吧。
    “他是本太子帶來的,吳賢沒資格說話,本太子有麽?”
    薑文淵打斷沈正法的倚老賣老,這年長的人,一貫的憑借年齡地位壓人,薑文淵一向討厭老家夥胡攪蠻纏。
    “這事的確難辦,沒有任何的界定,但我大虞律法保護大虞子民,凡是傷我大虞百姓一根毫毛者,必須嚴懲,損失百倍償還,流血償命,必殺之。”
    “至於那些未傷人,不守我大虞律法,不按規矩辦事的,這很好辦,我大虞年輕一代的武者多的是,誰願與這些武者切磋,本太子重重有賞。”
    “諸位,覺得這處理方法如何?”
    用魔法打敗魔法,薑文淵一向守規矩,但更喜歡不守規矩的人,因為這些人可以隨便殺。
    眾人聞言,瞬間明白薑文淵的道理,不是大虞子民,不受大虞律法保護。
    來了大虞不守規矩,那就要承擔後果。
    “臣覺得這主意很好,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吳雲揚立刻跳出來支持,轉身看向沈正法。
    “沈大人,怎的不說話,莫不是收了外來武者的好處,欺太子殿下年幼麽?”
    “莫要胡說,臣覺得此方案很好。”
    沈正法是感覺到了被針對,還都是太子一脈之人,思考是如何得罪的太子。
    也許是先前奪嫡是武王一脈的原因,此事若不解決,他這個尚書之位就沒了。
    “前幾日,你吳家子弟,殺死一名武者之案,刑部還未將他抓捕,吳尚書,難不成是想為太子殿下抹黑麽?”
    “抹黑?殿下慧眼識珠,難不成吾等臣子出了些問題,太子殿下就成了識人不清了麽?沈尚書,你的君臣之道在哪裏?”
    禦史台大夫童嘉立刻出列,趁機進攻,把吳雲揚都罵了進去。
    戶部與銀錢打交道,多不受禦史喜歡。
    薑文淵站在高台之上,居高臨下的看向沈正法,這人是為了沈家能在大虞發展,背棄武王府,向薑文淵展示善意。
    心中有些嘲諷沈正法因為著急走錯了路,或許覺得薑文淵求賢若渴,也不看看其他人為何不立刻投靠薑文淵。
    輕易改換門庭是大忌,背叛一次就能有第二次,睿王一脈,武王一脈的臣子自知奪嫡無望後,選擇忠於朝廷,盡忠職守,就是這個原因。
    如吏部尚書陳明鑒,與薑文淵相談之後,沒投靠但是態度是支持薑文淵的。
    兵部、工部、大理寺等等都是類似的態度。
    如今哪還有什麽投靠不投靠。
    沈正法能當上刑部尚書,是有能力的,但人若有了私心,有了超越能力的貪欲,就會迷了眼睛,看不清真正的局勢。
    “沈尚書,是這樣麽,欺孤年幼,既你心向家族,就認真管理沈家,助其發展,年後再來早朝吧。”
    “記得閑暇時看看大虞律法,它應該沒有讓你保護外來人。”
    僅僅是質問怎麽能夠,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薑文淵以國運氣勢威壓,不容置疑,敢反駁,就要躺著出去。
    刑部執掌刑律,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好。
    現在大虞內部還沒搞明白,管什麽外來武者,非大虞子民,死了概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