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七七和丈夫86
字數:3784 加入書籤
七七心中一直惦記著去看望娘,但由於0各種事情纏身,始終抽不出時間。然而,她對娘的思念愈發強烈,終於在某個淩晨,她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去見娘一麵。
為了不被阿鬥發現,七七小心翼翼地準備著。她輕手輕腳地起床,盡量不發出一點聲響,生怕驚醒了阿鬥。然後,她迅速穿上衣服,躡手躡腳地走出房間,關好門,確保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淩晨的街道空無一人,隻有微弱的路燈照亮著七七前行的道路。她加快腳步,心中默默祈禱著不要遇到任何人。一路上,她緊張地左顧右盼,生怕被阿鬥或者其他人發現。
終於,七七來到了娘的住處。她輕輕地敲了敲門,心跳得厲害,不知道娘是否已經醒來。過了一會兒,門開了,娘看到七七,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欣喜。
七七走進房間,和娘緊緊相擁,淚水不禁奪眶而出。她向娘訴說著自己的思念和近況,娘也溫柔地安慰著她。盡管時間緊迫,但這一刻,七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娘“哎呀呀,這大早上的,哪有人能起這麽早啊?”有人笑著說道,似乎在調侃七七起得太早。然而,七七並沒有辯解什麽,她隻是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個由衷的笑容。
此時,七七的目光落在了娘身上,娘正津津有味地喝著七七買的羊肉湯。那濃鬱的香氣在空氣中彌漫開來,讓人垂涎欲滴。七七看著娘滿足的樣子,心中充滿了溫暖和幸福。
七七心想,其實盡孝並不一定需要買昂貴的東西。對於娘來說,這碗簡單的羊肉湯就已經足夠了。重要的是那份心意,是七七對娘的關愛和體貼。
七七決定以後要多花時間陪伴娘,和她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論是一頓簡單的飯菜,還是一次溫馨的聊天,都能讓娘感受到七七的愛。
七七的父親突然離世,這對她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每當她回憶起小時候的時光,那些溫馨的場景就像電影一樣在她腦海中不斷放映。
那時,他們一家人總是圍坐在一張大桌子旁,共同享用著簡單而美味的飯菜。父親總是最後一個動筷,他會微笑著看著大家,等每個人都開始吃了,他才會拿起筷子。這種小小的細節,卻充滿了父愛和家庭的溫暖。
即使家裏的飯菜並不豐盛,隻是一碗普通的粥,一家人也能吃得津津有味,笑聲不斷。那種其樂融融的氛圍,讓七七至今都難以忘懷。
然而,如今父親已經不在了,那張曾經承載著無數歡聲笑語的大桌子,也變得空蕩蕩的。七七常常會在深夜裏獨自坐在桌前,凝視著父親曾經坐過的位置,淚水不禁模糊了雙眼。
七七的母親和父親的結合可以說是一段頗為奇特的緣分。原來,七七的外公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而爺爺則是道家的信徒。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裏,由於他們各自的信仰和理念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所衝突,最終都不幸被關進了監獄。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戲劇性。在監獄裏,外公和爺爺偶然相遇,彼此交流之後,竟然發現對方與自己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他們對彼此的經曆和觀點都深感共鳴,相見恨晚。
於是,這兩個原本素不相識的人,因為共同的遭遇和相似的心境,開始相互傾訴、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漸漸發現彼此的家庭背景和年齡都非常相似,而且都有一個與對方同歲的孩子。
出獄後,外公和爺爺並沒有忘記這段特殊的緣分。他們決定將這份情誼延續下去,為同歲的父母做媒,讓他們也能像自己一樣,找到一個心靈相通的伴侶。就這樣,在兩位老人的撮合下,七七的父母最終走到了一起,結為夫妻。
那那時候,年父母都還很年輕,僅僅隻有十八歲而已。父親的家庭情況有些特殊,他家中有六個兄弟,這使得家庭經濟狀況並不寬裕。相比之下,母親的家庭則顯得較為富裕。母親的外公家是當地的地主,而且隻有母親這一個孩子,所以她從小就過著富足的生活。
然而,盡管家庭背景有所差異,但父親卻有著獨特的魅力。他不僅是一個文藝青年,充滿了對文學和藝術的熱愛,還擁有帥氣的外表和熱情洋溢的性格。
七七的母親自幼命運多舛,在她年僅三歲時,母親便失去了自己的娘親。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七七的母親小小年紀就飽嚐了人生的辛酸。
然而,命運的捉弄並未就此停止。七七的外公在妻子離世後,又迎娶了一位來自城裏的小腳煙花女子。這位女子雖然年輕貌美,但卻未能為外公生下一兒半女。在那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無後為大”的觀念深入人心,這無疑給外公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為了延續家族香火,外公留起了長長的辮子,蓄起了胡須,一心想要恢複清朝的統治。他常年在外奔波,學習唱戲、熱衷於廟宇事務以及為人說媒。這些活動雖然看似與他的複國夢想毫不相幹,但在外公眼中,它們或許都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和傳承。
外公的脾氣異常暴躁,就像一個隨時都會爆炸的火藥桶,一點就著。他經常與鄰裏之間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激烈的爭吵,甚至動手打架。這種性格讓他在村子裏的人緣極差,不僅大哥二哥都被他得罪了,就連母親在家裏也備受冷落,無人關心。
有一次,母親突然生病了,而且病情非常嚴重。她的耳朵裏竟然生出了蛆蟲,這讓她痛苦不堪。然而,由於外公的惡劣脾氣,家裏根本沒有人願意照顧母親。母親無奈之下,隻能拖著病體,艱難地爬到了大姥娘家。
大姥娘看到母親如此淒慘的模樣,心疼不已,立刻帶著母親去看醫生。經過一番治療,母親的病情總算得到了控製。但是,由於長期的營養不良,母親的身體發育受到了嚴重影響,她的身高僅僅長到了 1.55 米,就再也沒有長高過。
父親身材高大,足有一米八零,站在人群中顯得格外突出。然而,他並沒有因為母親身材嬌小而嫌棄她,相反,母親那堅毅的性格深深地吸引了他。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父親在街頭偶然間遇到了母親。母親雖然身材嬌小,但她的步伐堅定有力,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屈的精神。父親被母親的獨特氣質所打動,瞬間對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從那一天起,父親開始主動接近母親,了解她的生活和夢想。母親也逐漸被父親的真誠和善良所打動,兩人的關係越來越親密。
不久之後,他們相愛了,並決定共度一生。盡管生活中有許多困難和挑戰,但他們始終相互扶持,共同麵對。
最終,他們迎來了九個可愛的孩子,其中八個是女兒,一個是兒子。這個大家庭充滿了歡聲笑語,父母的愛也在孩子們身上得到了延續。
母親似乎對寄住在娘家這件事心存芥蒂,她的內心深處始終渴望著能夠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於是,她開始不斷地向父親灌輸回北鄉老家搭茅草屋生活的想法。
母親的言辭懇切而堅定,她向父親訴說著北鄉老家的寧靜與美好,那裏有清新的空氣、翠綠的田野和質樸的鄉親。她描繪著在茅草屋裏過著簡單而自在生活的畫麵,沒有城市的喧囂和壓力,隻有一家人的溫馨與安寧。
父親起初對母親的提議有些猶豫,畢竟回到北鄉老家意味著要麵對許多未知的困難和挑戰。然而,母親的堅持和熱情漸漸打動了他,他開始重新審視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想法。
在母親的鼓動下,父親終於下定決心,帶著一家人回到了北鄉老家。他們齊心協力,動手搭建起了一座簡陋但溫馨的茅草屋。盡管生活條件艱苦,但母親的臉上卻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因為她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心願——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