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往前一步

字數:3798   加入書籤

A+A-


    兩人伏在地上一動不動,根本不敢接話。
    王凝之是真的氣極了,本來這個案子,劉德秀判了也就判了,遞到他這裏之後,他再稍微寬大一點,降一級判個異地充軍服苦役,大家都能接受。
    現在可好,左膀右臂當著百姓和士兵們的麵大鬧一場,他的親弟弟還摻和進去,再這麽處理,就顯得是誰鬧誰有理了。
    發泄一通後,王凝之的心情稍微平複了點,問道:“知道現在最應該做什麽嗎?”
    沈勁還不傻,趕忙答道:“去向劉主簿請罪。”
    “那還不快去。”王凝之沒好氣地讓兩人滾蛋。
    沈勁立刻起身,拉著還不願意走的鄭遇退了出去。
    王凝之起身來到後堂,看到坐那發呆的王徽之,“都聽到了?說說看你怎麽想的。”
    第一次看到兄長發這麽大火的王徽之還有些懵懵的,低著頭小聲道:“阿兄讓我去學習,我不該喧賓奪主,對劉主簿辦案指手畫腳,還當麵爭執。”
    “抬起頭來,錯了就是錯了,怕什麽!”
    王徽之直起脖子,但仍不敢和兄長對視。
    王凝之在他麵前坐下,放緩語氣問道:“這件事裏的其他人呢,你評價一下。”
    “劉主簿有原則,不退讓,”王徽之邊想邊說:“鄭隊長關心則亂,有些失控,沈將軍……沈將軍袒護部下,越界了。”
    “你漏掉了來給我報信的何參軍。”王凝之將何午報信的情況講了一遍。
    王徽之有些不屑地咧了咧嘴,“何參軍不在現場勸阻大家,跑到阿兄這裏告狀,還不敢說出我,簡直就是小人行徑。”
    王凝之笑道:“是嗎,可這件事裏,我最滿意的就是他。”
    “阿兄可不能被這種人蒙蔽了,他明顯是想看上級犯錯,然後自己趁機上位。”王徽之說著說著都有些急了。
    王凝之有些欣慰地笑了笑,“可以了,回去休息吧,這個疑問,你留著明天去請教劉主簿,記得認錯道歉。”
    王徽之難得地老實答應了。
    回到房中,謝道韞好奇地追問起後續,王凝之一一說了。
    “你是覺得何參軍對你最忠誠?”謝道韞很快就有了判斷。
    王凝之點頭,“算是吧,但以他的身份而言,找我本來就是最佳選擇。”
    沈勁是他的上級,鄭遇和他同在軍中,劉德秀比他受重視,他要勸,也隻能勸大家一起來找王凝之,可那話一出,大家都不會感激他,場麵隻會更尷尬。
    “劉主簿有什麽問題呢?”謝道韞有些不解。
    王凝之笑道:“怎麽說呢,我希望劉主簿能直接表明判決權在我這,而不是在那和沈勁他們據理力爭。”
    謝道韞覺得他有些吹毛求疵了,自己經手的事情,自然得說個明白,怎麽能別人一質疑就交給上級處理。
    王凝之沒有再多解釋,人都有私心,比如他雖然訓斥了沈勁和鄭遇,但還是打算饒了鄭達一命;劉德秀就是知道這點,所以才會不顧場合和他們起爭執。
    翌日,養好精神的王徽之繼續來找劉德秀,有些扭捏地說道:“昨日的事,徽之有些冒昧,還請主簿原諒。”
    劉德秀不敢受他的道歉,忙道:“政事上見解有些分歧,原是常有的事。”
    王徽之嗯了一聲,又問:“我跟阿兄說何參軍處心積慮,他覺得正好相反,主簿覺得呢?”
    劉德秀愣了下,尷尬道:“何參軍確實是出於公心,府君說得是。”
    王徽之隻是單純,但不傻,很快意識到自己問的問題有點不對,於是不再繼續,一臉淡定地坐在邊上看起文書來。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王徽之心急火燎卻又慢悠悠地回到太守府,看著一臉壞笑的兄長,氣道:“你利用我,是不是?”
    “反應很快嘛,劉主簿說什麽了?”
    王徽之一臉的不高興,“他還能說什麽,說你說得對。”
    謝道韞不知內情,眨著眼睛看向王凝之。
    王凝之笑著為她解釋,“子猷去請教劉主簿,為什麽我不覺得何參軍有問題。”
    謝道韞也樂了,“哪有你這樣當兄長的,這不是讓他難堪。”
    王凝之的促狹心思,就是通過自家傻乎乎的弟弟,告訴劉德秀自己不欣賞他的做事方式。
    他的目的是達到了,可王徽之就顯得有點憨。
    聽嫂子這麽說,王徽之更來氣了,抱怨道:“就是,太欺負人,洛陽我是待不下去了,明日就回京。”
    “你也該回去了,”王凝之笑道:“出來這段時日,還算有點長進,回建康後自己再好好琢磨下想做什麽。”
    “走就走,這地方我就不樂意待。”王徽之一臉傲氣地出去了。
    接下來的幾日,王凝之的後續處置陸續下來。
    沈勁率千人前往虎牢關,負責勘察和修繕工作;鄭遇降為伍長,調至天池山盯梢;鄭達因盜竊之罪,發往荊南充軍;金墉城防務由何午接手。
    王徽之也在幾日後離開了金墉城,返回建康。
    大家都無異議,這事算是過去了。
    謝道韞沒有走,洛陽的情況慢慢穩定,並逐步向周邊擴張,她有充足的理由選擇留下來。
    王凝之很開心她能在自己身邊,所以也就聽之任之。
    遠離了建康城的浮華,兩人在簡陋的金墉城過得很自在,日常辦公外,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外出遊玩。
    在桓溫的提議下,相王司馬昱再三確認了秦、燕兩國都忙於內政和平定國內叛亂,暫無對晉動兵可能,這才讓豫州、徐州把防線往淮水以北挪了下。
    陳郡、譙郡、沛郡和蘭陵郡、東海郡都加強了駐軍,同時清理幾郡周邊水道,保證與淮水的暢通。
    朝廷動起來之後,淮南一帶的流民便開始慢慢有北返的,能回故土,大家都不願意在外鄉遭白眼。
    郗曇、謝安見百姓搬遷辛苦,派出船隻幫助流民轉運,官船在淮水和幾條支流間往來如梭,崩壞已久的民心稍稍恢複。
    荊州這邊比較平穩,桓溫的北線本就在南陽一帶,再往北就是魯陽了。
    鄧遐因戰敗被免去竟陵太守之職,桓溫給他兩千人,讓他前往孟津關駐守,戴罪立功。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