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你猜我猜

字數:3667   加入書籤

A+A-


    夜色之中,劉牢之率領一萬騎兵先行,步卒緊隨其後。
    一路人銜枚,馬裹蹄,打前站的斥候連續突破了秦軍的數道暗哨,直到距離大營數裏之外,才讓秦軍的哨卡發出警告。
    刺耳的金鐵之聲響徹夜空,不僅驚動了營地裏的秦軍,聞喜城中都聽得分明。
    桓伊很快披掛整齊,來到城頭。
    被發現之後,劉牢之不再藏著掖著,命令騎兵們燃起火把,加速向城東的秦軍營地奔襲而去。
    呂光的反應不慢,收到示警的第一時間,便下令各門外的秦軍就地集結,慢慢聚攏,他則親率騎兵迎上劉牢之,為己方的隊伍爭取時間。
    雙方的騎兵很快在城東相遇,劉牢之在建康憋了許久,此刻如同出籠的猛虎一般,身先士卒地殺向秦軍。
    呂光毫不畏懼地揮舞長槍,馭馬迎上,兩人的兵器猛烈撞擊,在夜色中迸出火星來。
    劉牢之最擅長一種作戰方式,那就是勇往直前,與呂光交手數個回合之後,兩人難分伯仲,他卻愈戰愈勇,勢大力沉地一槍接著一槍向呂光掃去。
    雙方的親衛在兩人身邊圍出一塊空地來,也在捉對廝殺。
    聞喜城頭,桓伊見城中的隊伍已經集結完畢,便走下城樓,翻身上馬,下令開城迎戰。
    桓肅之負責留守,看著遠處正在靠近的援軍,有些理解父親的話。
    王凝之就算有別的心思,也不會借敵國的手來清除異己。
    桓伊審時度勢,沒有摻和到雙方騎兵的較量之中,而是率軍殺向正在往東門聚齊的秦軍。
    城中守軍的殺出,加上劉牢之後續步卒的到場,戰場上的形勢開始向有利於晉軍的方向發展。
    激戰中的呂光發現不對,但被劉牢之死死纏住,不得脫身,隻得下令親衛上前,為自己擋下劉牢之,他這才得以脫困而出,指揮騎兵向步卒靠近。
    雙方在東門外展開混戰,喊殺聲一直傳出數裏。
    秦軍被劉牢之打了個措手不及,又因為分開安營,來不及聚攏,被出城作戰的聞喜守軍和劉牢之麾下步卒衝散。
    呂光在陣中來回指揮,但不斷地被劉牢之率軍衝殺,秦軍始終無法組織起反擊,被分割成數段,各自為戰。
    眼見局勢越來越差,呂光之弟呂寶衝到兄長麵前,大喊道:“這樣下去不行,先撤吧。”
    呂光不同意,喝道:“鄧將軍就在安邑城外,很快便會趕來,不可撤離。”
    “難道安邑的守軍會眼睜睜看著他過來嗎?”呂寶大喊道:“不如先退,合兵一處,從長計議。”
    兄弟倆正說著,劉牢之再次舉槍殺了過來,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拿下呂光,結束這場戰鬥。
    呂光來不及和兄弟多說,再次和劉牢之纏鬥到一起。
    桓伊則趁機指揮晉軍的步卒進行合圍,甚至從城中推出輜重車,搭建防禦工事,擠壓秦軍的生存空間。
    晉軍的弩箭飛舞,在城頭火光的照耀下,不斷收割著秦軍的生命。
    安邑這邊,聞喜的金鼓和廝殺聲早已傳來。
    謝玄站在城頭,盯著城外秦軍的舉動,守軍已經在城下集結,黑壓壓的站在城門後方,隨時準備出擊。
    謝琰站在他邊上,說道:“應該是東垣方向的援軍到了,不知領軍的是誰?”
    “動靜這麽大,來的人可不少,”謝玄分析道:“應該是洛陽出兵了。”
    能夠支援河東的,不是司州,便是上黨,但上黨的鄭遇手裏沒這麽多人。
    謝琰問道:“城外的秦軍為何還不動?”
    “鄧羌在擔心我,”謝玄笑道:“他要去救,隻能全軍出動,不然留下的隊伍可擋不住我。”
    謝琰不解道:“那就都去啊,這有什麽好猶豫的。”
    謝玄指了指黑暗中的西方,“都去的話,萬一我不追他,而是去攻打他的後勤所在地猗氏城,那他該如何應對?”
    “阿兄不會這麽做吧?”謝琰說道:“萬一聞喜丟了,拿下猗氏我們也算不上贏啊。”
    謝玄淡然地笑了笑,“誰說鄧羌去了,聞喜就一定會丟?”
    謝琰想了想,還是覺得風險太大,“我看得不償失,還是追擊鄧羌,阻止他救援聞喜,更為穩妥。”
    “鄧羌不會像你這麽想,”謝玄說道:“聞喜的守軍加上東垣的援軍,至少有五萬人,他就算去了,頂多也就是救下呂光,奪城的勝算很低,但猗氏守軍不會超過五千,若是我率大軍前往,你說是聞喜危險,還是猗氏更危險。”
    謝琰將自己代入了一下鄧羌,覺得是有點難以抉擇,分兵的話,更是大忌,謝玄隨便打哪邊都是優勢。
    謝玄繼續說道:“最關鍵的是,鄧羌並不覺得他一定要去救呂光,要知道呂光可是帶了五萬人到河東的,就算留了一些保障後勤,前往聞喜的兵力也不會少於四萬,就算打不過,撤走總是沒問題的。”
    謝琰長舒一口氣,“你們腦子裏都這麽複雜嗎?不光想自己,還得想別人。”
    “要是有西楚霸王那樣的武力,可以少想一點,”謝玄笑道:“不然的話,還是多動動腦子。”
    正如謝玄所說,鄧羌已經派人去打探聞喜城外的動靜了。
    上次他想坐山觀虎鬥,結果什麽也沒撈著,這次他倒是沒遲疑,部隊都集結完畢了,可謝玄在城上虎視眈眈,讓鄧羌有些進退失據。
    猗氏城是他的糧草輜重所在,肯定不容有失,而呂光再不濟,也可以退走,向他靠攏。
    鄧羌如此想著,便帶著準備就緒的隊伍等在了原地。
    聞喜這邊,失了先機的秦軍始終處於下風,士氣越來越低落。
    呂光期待中的援軍一直沒有趕到,他隻得按呂寶的計劃,親自掩護大部隊向安邑方向撤離。
    劉牢之不管不顧地盯著呂光,見他主動斷後,更是死咬住不放,率領精銳騎兵再次衝殺過來。
    呂光挺搶架住,兩人再次在陣中戰到一起。
    勢均力敵的兩人戰鬥到此,都有些乏了,但整個戰場的勝利者是晉軍,所以劉牢之的士氣更盛,聯手包圍上來的親衛,慢慢壓製住了呂光。
    呂寶率軍衝出一陣,見兄長被圍,又帶人反身來救,與劉牢之的部下廝殺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