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首戰告捷

字數:3769   加入書籤

A+A-


    長夜將盡,蜿蜒的中條山慢慢顯出輪廓,山頂透出黎明的微光。
    劉牢之將滴血的長槍掛在馬鞍上,摘下頭盔,大口地喘著粗氣,鎧甲上的血跡有些已經幹涸,有些還順著甲片往下流。
    桓伊匆忙趕了過來,“多謝道堅前來相助。”
    劉牢之看著逃走的秦軍,不無遺憾地說道:“可惜還是讓呂光跑了。”
    “看方向,他是去和鄧羌會合了,”桓伊笑道:“我還擔心道堅你緊追不放,陷入包圍。”
    劉牢之搖搖頭,“王公有交代,不可貪功冒進,他還在絳縣盯防燕軍,為你解圍之後,我得盡快回轉。”
    桓伊看到劉牢之出現,便已經猜到是王凝之親至了,問道:“王公可有說後麵如何安排?”
    “還沒有,”劉牢之答道:“我們也是才回洛陽。”
    桓伊麵露感激,再次說道:“多謝相助,道堅回去轉告王公,我會堅守聞喜城,隨時等候調遣。”
    劉牢之點點頭,接過親兵遞過來的人頭,不顧血淋淋的,便掛在馬鞍上,大笑道:“呂光跑了,好歹拿下他弟,我也算沒白忙活一晚。”
    呂寶回身救兄長,在混戰之中被劉牢之一槍刺落馬下。
    桓伊看著眼前這個狠人,佩服道:“道堅勇力絕人,悍不畏死,真乃我國第一虎將也。”
    劉牢之得意地笑了幾聲,突然覺得不對,糾正道:“王公以河南等十郡之地立國,我現在是周人了。”
    桓伊一愣,表情有些尷尬,一時不知道怎麽接這話。
    劉牢之說完,也覺得這麽說有點怪,拉起韁繩,“辛苦桓使君打掃戰場,我就先回絳縣了。”
    兩人在馬上拱手作別,劉牢之顧不上休息,帶著血戰半晚的隊伍往回趕。
    天色大亮,桓伊回到城上,告訴了兒子王凝之已經在洛陽開國的事。
    “洛陽啊,”桓肅之有些驚訝,隨即歎道:“想想也正常,洛陽是他起家的地方。”
    桓伊警告兒子,“往後你得謹言慎行,不要和王孝伯那些人走得太近。”
    司馬氏代魏時的數次反叛和血腥屠殺還曆曆在目,桓伊沒想過要當王凝之的從龍之臣,但也不想為苟延殘喘的司馬家殉葬。
    桓肅之知道利害,說道:“阿耶放心,我知道該怎麽做。”
    改朝換代而已,現在的這些世家高門,哪一個不是從漢到魏,再到晉,犯不著為這點事賭上全族的性命。
    王恭是外戚,是國舅,有想法很正常,可其他世家不會這麽想。
    況且從目前來看,王凝之並不是刻薄寡恩之人,眾多世家沒道理冒著毀家滅族的風險,為了司馬家的皇位去和他作對。
    再說他們也打不過王凝之。
    安邑城外,鄧羌接到了呂光的敗軍。
    一場大戰下來,死傷加投降的,減員超過五千,外加還搭上一個親弟弟,呂光的臉色有些難看。
    鄧羌將自己的為難之處說了一遍,煩躁道:“自打來了河東,處處受製於人,這仗真是沒法打了。”
    晉軍的兵力不比秦軍少,又穩守城池,不與秦軍野戰,鄧羌是有力無處使。
    呂光知道這次失利,主要是自己的問題,怪不了鄧羌,但還是不滿道:“那也不能避而不戰,咱們秦軍的銳氣都哪去了?”
    鄧羌可不是好脾氣,當即道:“那你說該怎麽辦?”
    呂光平息了一下怒氣,沉吟片刻,說道:“我們不分兵,一起圍攻安邑城,吸引晉軍過來,逼他們和我們在野外決戰,如何?”
    鄧羌質疑道:“那得圍到什麽時候,我們的後勤都不一定撐得住。”
    呂光反問道:“那依你之見呢,大家各自回去守城,罷兵休戰?”
    鄧羌一時語塞,河東境內還有近十萬秦軍,總不能什麽都不幹,長安是不會同意的。
    呂光又道:“你要覺得安邑城大難攻,我們可以一起去聞喜,那裏離平陽更近,說不定燕人會按捺不住,出兵偷襲晉軍的後方。”
    好歹給了個台階,鄧羌點頭答應下來,“就按你說的辦,將糧草輜重轉移到汾陰,我們合兵一處,攻打聞喜。”
    劉牢之帶著呂寶的人頭回到絳縣,王凝之對他表示了褒獎,又讓辛苦的士卒們下去休息,命人救助傷員,送回後方安置。
    “秦軍主力尚在,肯定不甘心就此退兵,”王凝之問道:“你覺得接下來他們會怎麽做?”
    劉牢之想了下,“應該不會再分兵了,但估計還是圍城,想吸引我們過去。”
    王凝之微微頷首,表示認同,“那你覺得我是集結兵力,和他們決一死戰,還是繼續像現在這樣,一點點消耗他們?”
    劉牢之血戰一場,沒能拿下呂光,對這支秦軍的戰鬥力有了直觀的認識,“決戰的話,就算能打贏,我們的損失也會很大,還得提防燕軍的偷襲,我看有些冒險。”
    王凝之輕嗯了一聲,“是啊,雙方各十萬人的大戰,變數太多了,我們眼下占據優勢,沒必要順著他們的心意來。”
    劉牢之點頭稱是,不說話了,等著接受命令。
    王凝之在攤開的地圖上看了許久,既然不決戰,那攤子自然是鋪得越開越好,於是他將目光轉向了蒲阪。
    秦軍的補給,往南是走蒲津渡,往北則是龍門渡。
    “我去趟弘農那邊,見見荊州軍的都護桓羆,”王凝之吩咐道:“你留在這裏,看守北岸的燕軍,多撒斥候遊騎,有任何情況,隨時報與我知道。”
    劉牢之應下,問道:“若是秦軍攻城,我需不需要出兵救援?”
    “不用那麽急,”王凝之繼續交代道:“幼度和子野在,秦軍想要破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派人盯著就行,不要輕舉妄動。”
    秦軍擺明了圍點打援,沒必要往裏麵跳。
    離開絳縣,王凝之經東垣縣返回河陽,過河後沿崤函道抵達弘農。
    謝玄出征河東後,劉襲負責駐守弘農,率水軍護送糧草前往北岸,並不時出兵巡視蒲板一帶,監視兩岸秦軍的動向。
    見王凝之過來,他趕緊迎王凝之入府,並匯報了最新的情況。
    “荊州軍主力駐紮在湖縣和風陵渡,互相策應,但近來未有行動,潼關和蒲津兩側的秦軍也很平靜,連糧草的運輸都停了。”
    王凝之並不意外,直接說道:“派人送信給桓羆,讓他來這裏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