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及冠之禮

字數:3862   加入書籤

A+A-


    國公府的回廊處,王凝之站在廊下,看著王殊帶人走了過來。
    沈勁有些感動,帶著兒子快步上前行禮。
    王凝之笑著拉起他,“突然把你調回來,你不甘心了吧?”
    沈勁見他還是舊時口氣,也笑道:“確實有點,我覺得自己還能行,而眼下北方正是用兵之際。”
    王凝之拉著他進府,“北方苦寒之地,就讓道堅去吧,我不也將河東交給了幼度,你就跟我在洛陽待著,洛陽防務隻有交給你,我才能安心。”
    賓主落座後,沈勁問道:“我看城南不少房屋還正在修建,莫不是遷來的百姓數量超出預期?”
    “南城的坊市本就沒建完,”王凝之無奈道:“耗資太大,不可能一口氣全部弄好,前期隻建好了北城,南城做了規劃,目前在慢慢完善。”
    好在隔了一條洛水,不然王凝之這國公府都和建築工地一樣了。
    沈勁點點頭,“戰事不斷,大興土木確實不容易。”
    “是啊,”王凝之難免跟著抱怨了幾句,“好在南方平定,多少可以給我補充一些,不然僅憑關東和司州,我都要負擔不起了。”
    王凝之雖然不能直接從其他州郡得到稅賦,但通過建康朝廷,還是可以拿到一些補助。
    尤其是這兩年的戰事都是各州出兵參與,他更是名正言順地從建康拿了不少軍資,下發之外,還可以補充下自己的財政。
    兩人聊了一陣,王凝之說起王殊要出遊的事,“阿黔不如也同去,多走多看,才能知道自己的誌向在哪,回來後我再找個合適的地方讓他任職。”
    沈勁自然是願意的,看向兒子,“還不感謝王公。”
    沈赤黔比王殊稍長幾歲,性格沉穩,訥言敏行,畢恭畢敬地對王凝之行禮,表達了謝意,又對王殊行了一禮。
    王殊連忙回禮。
    沈勁替兒子說道:“世子太客氣了。”
    “你這稱呼叫早了,”王凝之笑道:“他還不是世子,得過幾日才授,你是看著他長大的長輩,及冠禮的那天,你過來當大賓。”
    加冠之時,需要一人在旁誦祝詞,也就是說吉祥話,是為大賓,以王殊的身份,這無疑是一項很大的榮譽。
    沈勁俯身,感動道:“不敢當,我一定做好準備。”
    王殊的冠禮和授世子是在同一天進行,先在宗廟裏麵行冠禮,然後到國公府接受世子冊封。
    之所以拖這麽久,也有因為宗廟遲遲沒有建好的原因。
    到了選好的吉日,眾人都身著禮服來到宗廟。
    及冠之禮分為三步,稱為“三加”,每一冠都有相應的服飾搭配,所以在宗廟一側有東房,專供更衣之用。
    王凝之站在宗廟的階下等著兒子,沈勁站在他身側,捧冠的三名執事依次列於台階之上。
    王殊穿一身緇布童子服走了過來,站到王凝之前麵,舉手加額,鞠躬九十度,站直身體後,再次舉手,然後跪地,緩緩下拜,一直到手掌著地,額頭貼到手掌上,再直起上半身,雙手仍然齊眉。
    第一名執事手捧緇布冠走下台階,王凝之接過,為王殊帶上,這種黑色布帽,表明受冠者從此成年,要承擔起家族的責任和義務。
    沈勁在一旁誦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良辰吉日,加冠成年,放棄幼時的玩心,順從成人的德行,長壽吉祥,大福大祿。
    戴好後,王殊起身,進東房,換上一身黑色的上衣和下裳。
    接下來是再加,皮弁冠,一種白鹿皮製成的帽子,象征狩獵和軍事行動。
    同樣的流程下來,待沈勁說完祝詞,王殊再次進入東房換裝。
    一身素色朝服出來後,接著便是三加,爵弁冠,形製和冕類似,但沒有前後垂下的玉串,代表的是祭祀。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後兩冠便是代表的這兩樣。
    “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老無疆,受天之慶。”
    沈勁的祝福話說完,王殊再次進入東房,換上最隆重的袞服出來。
    加冠結束,王殊先到母親謝道韞麵前行大禮。
    謝道韞一臉欣慰地看著兒子,讓他起身。
    接著是身為大賓的沈勁向眾人宣布了王殊的字,君同,並做了解釋。
    到此,整個加冠禮才算結束,王凝之和王殊送眾人出了宗廟,並有饋贈。
    稍微休息了片刻,眾人又來到大殿,進行冊封世子的儀式。
    這個相對簡單,王凝之坐在上位,眾臣站在兩側,王殊上前叩拜。
    皇甫真宣讀了冊文,王殊接過寶冊和信物,他便是周公世子了。
    在儀仗和鼓樂的流程之後,王殊再次去拜見母親,然後去宗廟向先祖做匯報。
    繁瑣的禮儀流程便不再贅述了,總之花了大半日的時間,十八歲的王殊王君同,成為了周公國的繼承人。
    城中的百姓知道了這一喜訊,都聚集在內城外的廣場上歡呼,聲音一直傳入大殿。
    王凝之聽到動靜,便讓王殊盛裝登上城牆,與百姓們見麵。
    許多人都是從金墉城遷過來的,看著王殊從一個在城裏亂跑的小娃娃長大成為周公世子,十分激動。
    王殊見此情形,感動地朝眾人揮手示意。
    好一陣熱鬧之後,百姓們這才散去,猶自滔滔不絕,對身邊的人吹噓著當年世子到自家玩耍的情形。
    王殊回到大殿時,眾人已經離開,隻有王凝之還坐在上麵。
    “麵對這麽多人的歡呼,感覺如何?”
    王殊想了想,“有些惶恐,感覺自己承受不起,因為我還沒為他們做什麽。”
    王凝之問道:“那你覺得他們因何為你歡呼?”
    “大部分是因為阿耶,少部分是因為相熟,”王殊冷靜道:“所以我才覺得受之有愧。”
    王凝之笑道:“倒也不用有愧,你需要的是去證明你對得起他們的擁護。”
    王殊點頭稱是。
    王凝之站起身,“走吧,一家人一起吃頓飯,慶祝你及冠,也算為你送行。”
    受封世子之後,王殊便要動身前往建康,開始他的曆練之旅。
    王凝之則將目光投向並州,先燕後秦,繼續他的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