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關中變化

字數:3779   加入書籤

A+A-


    河東之戰結束後,苻融帶著鄧羌和呂光等人返回長安。
    苻堅對丟失河東和損兵折將極為震怒,立刻召幾人入宮,詳細詢問戰事的整個經過。
    “晉軍從東垣、虞阪和風陵渡多次增兵,前後加起來,總兵力不下二十萬,我們不過兵不過十萬,還得駐守幾處城池,加之保護糧道,這才為晉軍所趁。”
    呂光將敗因歸結到長安對前線的支持不夠。
    鄧羌則補充道:“此戰不僅王凝之親臨戰場,刺史一級的還有謝玄、桓伊和劉牢之數人,晉軍對河東的重視,遠超朝廷。”
    兩人都不服輸,認為若是公平一戰,何至於被晉軍牽著鼻子走,最後被圍在汾陰城外。
    苻堅將視線轉向苻融,等著他說話。
    苻融沉吟片刻,“兩位將軍所言不差,此戰失利,確實朝廷難辭其責,但河東數座城池,加上潼關的守軍,包括我在龍門渡的三萬人,在汾陰大戰之時,全作壁上觀,這也是一個原因。”
    苻堅問道:“卻是為何?”
    “一來晉軍的行動一環套一環,我們的應對不及時,”苻融分析道:“二來我軍在河東境內缺乏統一指揮,意見不一,各自為戰。”
    他這就是將鄧羌和呂光在戰事指揮中的矛盾挑明了。
    苻堅點點頭,覺得自己明白了,“既然事出有因,朕就不追究了,兩位將軍各降一級留用,回去後務必閉門思過,以求下次戴罪立功。”
    鄧羌和呂光俯身稱是。
    苻融有點懵,這就完了?
    “河東失守,晉軍自此可通過黃河進入關中,不知陛下有些安排?”
    苻堅不以為然,“黃河豈可飛渡,在西岸布置兵力防守即可,尤其是蒲津渡和龍門渡,加強戒備,潼關也不可大意,以防晉軍偷襲。”
    王猛死後,苻堅倒也沒有一蹶不振,可先後出兵滅涼、代,又與慕容垂爭奪草原,與王凝之爭奪河東和漢中等地,關中有些吃不消了。
    苻融詫異道:“陛下不打算奪回河東嗎?”
    “先緩緩,容後再議,”苻堅說道:“將士們連番作戰,朕總得給他們一個喘息的機會。”
    苻融還要再勸,但苻堅已經不耐煩地揮手道:“此事就這麽定了,河西的防務,還是由你來負責,奪回河東的事,朕會考慮的。”
    見他心意已決,苻融無奈拱手稱是,和鄧羌、呂光一起退出大殿。
    議事的大殿掛上了珠簾,殿外還停著一輛珠光寶氣的禦輦,上麵鑲嵌著各式各樣的奇珍異寶。
    苻堅雖然不曾懈怠,但宮內的奢靡之風已漸漸抬頭,沒有人可以勸得住他。
    苻融站在階下,麵露苦笑,一邊四處開戰,一邊還不忘奢侈享樂,關中之地,確實禁不住這麽消耗。
    鄧羌和呂光也都看到了,但沒說什麽,對著苻融拱拱手,率先出宮。
    苻融歎息一聲,回頭看了眼高高在上的大殿,搖著頭離開了。
    洛陽城內,王凝之正在處理公務,王徽之過來找他。
    他的河南太守被劉德秀取代之後,王凝之給他封了個將作大匠,就是一個專職宮室、宗廟和陵寢等土木工程的職位。
    “阿兄,洛陽這邊暫時沒什麽事了,我打算休息一段時間,外出遊曆。”
    王徽之所說的遊曆,當然和王殊不同,他指的是四處遊山玩水,求仙問道。
    “你打算去哪,”王凝之放下筆,說道:“可不許回揚州,省得給我惹麻煩。”
    他在建康痛批了清談玄學的不作為和自甘墮落,王徽之要是回去找人玩,不是變相地打了他的臉。
    王徽之一臉笑意,“知道,我打算去關東那邊轉轉。”
    “先說好,你不做事,我就會免去你的官職,”王凝之沒有意見,說道:“等你什麽時候回來,我再給你重新安排。”
    這也就是自家兄弟,換了別人,敢跑到自己麵前說不想做事、想出去玩,王凝之能直接給人送到山裏去,不用回來了。
    王徽之才不在意這個官位,連連點頭,“這是應該的,我聽阿兄安排。”
    王凝之擺擺手,讓這個懶散家夥趕緊走,別在這礙眼。
    但王徽之賠著笑說道:“還有一事,要與阿兄商議。”
    “有事就趕緊說,”王凝之拍了拍案上厚厚的一疊文書,“沒看到我還忙著嗎?”
    王徽之忙道:“我和戴安道、顧長康等人商量,想請慧遠法師到洛陽傳播佛法,所以打算在城內建座大一些的寺廟。”
    戴安道是戴逵,顧長康是顧愷之,在修築洛陽城時,兩人為王徽之幫了不少忙。
    王凝之皺了皺眉,明顯有些不滿。
    王徽之看出端倪,立馬解釋道:“這個不用阿兄出錢,自有信徒們集資,阿兄劃塊地就行。”
    “不是錢的事,我也不反對傳播佛法,”王凝之搖頭道:“但這件事由你來說,我很不高興。”
    王徽之麵露疑惑,不是很明白。
    世家子弟捐房子做寺廟都很常見,更別說隻是倡議了,前麵提到過,吳郡的虎丘寺,就是王珣、王岷兄弟舍宅為寺。
    “大師要傳道,要建廟宇,讓他們去找官府,”王凝之說道:“你來找我算什麽回事?”
    但王徽之其實是一片好心,“我是想著這天下的信徒甚多,阿兄在此地修一座寺廟,不也是在為百姓造福,他們會感激你的。”
    王凝之拿這個頭腦簡單的兄弟沒辦法,也不想多解釋,“這事你別管了,帶著你的那幾個好友出去玩吧,注意安全,別去邊境。”
    王徽之麵露尷尬,他來之前可是打了包票,說此事包在他身上的。
    王凝之一看他這表情,就知道是怎麽回事,歎了口氣,“你讓慧遠大師來找我,我會親自與他商量此事。”
    王徽之鬆了口氣,“多謝阿兄。”
    “以後不許再瞎摻和了,”王凝之教訓道:“有事先來問我,我不同意的就不能做。”
    王徽之連聲應了,快步走了出去。
    王凝之沉默一陣,佛教的發展有些太快了,從上到下,信徒激增,在各地修建廟宇,廣納田地,偷稅漏稅,大肆斂財。
    曆史上的三武一宗滅佛,看似偶然,皆因帝王的偏好和儒道人士的攛掇而起,但因為毫無節製地擴張帶來的這些問題,佛教被鎮壓幾乎是必然的結果。